浅析道具在汉族民间舞中的功能

2016-11-09 00:00
戏剧之家 2016年20期
关键词:民间舞蹈汉族民俗文化

曾 涛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01)

浅析道具在汉族民间舞中的功能

曾 涛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01)

在民间舞蹈文化中,道具在整个舞蹈形式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汉族舞蹈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性。本文将汉族民间舞蹈作为研究的重点,对其道具的文化内涵及功能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道具文化的分析,实现汉族民间舞蹈艺术文化的传承。

道具;汉族民间舞;功能分析

在现阶段民间舞蹈文化传承及创新发展的环境下,人们对舞蹈道具的文化内涵及功能较为关注,这主要是由于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中,大部分的汉族民间舞蹈是由道具所完成的。道具作为汉族民间舞蹈中的标志性舞具,通过制作以及与舞蹈工艺的结合,可以摆脱舞蹈的单纯性功能,展现较为强烈的地域文化内涵,并为舞蹈文化的传承及艺术的创新提供有效支持。同时,对于我国汉族民间舞蹈文化而言,其舞蹈形式相对较多,通过道具文化内涵的研究,可以实现对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及保护。因此,汉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及创新中,应该注意道具运用的功能性,通过对文化资源的挖掘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及创新。

一、汉族舞蹈道具的文化内涵

(一)道具艺术较为注重追求吉祥

对于汉族人而言,自古以来就较为注重吉祥文化所带来的心理感受。汉族民间舞蹈道具正是求吉祈福的文化体现,同时也是人们表达吉祥幸福、欢乐喜庆的主要情感。通常情况下,在汉族民间文化传承的理念下,人们也可以在汉族舞蹈道具中,充分感受到对吉祥内涵的追求。例如,汉族舞蹈中的龙舞、狮子舞以及鹤舞等,都是吉祥文化的化身。因此可以发现,在汉族舞蹈道具设计的过程中,汉族文化中对吉祥的追求是较为重要的,并在趋吉心理的支配下,使人们对舞蹈道具中的艺术追求更为重视,同时对全新事物赋予更为全面的意义,从而使道具在民族舞蹈演绎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出吉祥喜庆以及幸福平安的艺术追求。[1]

(二)道具舞动中体现出农耕文化

汉族文化最早起源于中国黄河的中游区域,这一区域正是由原来的农耕文化所发展起来的,同时也成为汉族农耕文化的初始发祥地。而汉族民间舞蹈正是汉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们农耕生活中的真实写照,舞蹈中的内容、形式以及动作等,都会与人们的生活紧密关联。例如,汉族舞蹈中的“跳春牛”,一人戴牛头面具,并作拉犁状,另一个人则在后面鞭赶牛前进,两侧会有扮演农夫及妇女的舞者进行舞蹈动作的演绎,在这种氛围下,大家唱歌跳舞,充分彰显出汉族道具运用在农耕文化中的基本价值。[2]

(三)道具在文化传承中的民俗价值

对于民俗文化而言,主要是人们生活、习惯及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群众精神以及生活文化的重要体现,这种民俗文化是在长期、特定的自然条件下所呈现出的时代精神及人民基本生活。通过民俗文化的形成,可以不断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自尊心,充分展现出民族文化中民族晋升及民族品格的文化内涵,激发了人们的心灵及基本道德情感。在汉族人民生活之中,无论是在农闲阶段还是在婚丧嫁娶时,人们都举行歌舞活动,并按照不同的区域习惯,将民间舞蹈分为“走会”“出会”,以及“闹秧歌”等舞蹈形式并进行了融合,在长久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出极具代表性的舞蹈道具意识,实现了民俗文化价值的充分体现。

二、道具在汉族民间舞蹈中的功能性分析

(一)道具的限制性促成了舞蹈的特定艺术风格

在汉族民族舞蹈文化形成的过程中,道具艺术会促成舞蹈风格艺术的形成,这主要是因为在舞蹈动作以及风格特点形成的过程中,其基本的舞蹈动作会受到道具的影响。当人体某些部位受到道具的影响及限制时,人们会通过对舞蹈动作的强化实现动作的创新。例如,汉族民间舞蹈中的“辽南高跷”,在表演的过程中由于表演者脚下绑有木跷,行走时的中心不容易掌握,因此,需要膝盖微屈,两脚需要不断地移动,而且上身以及双手需要随着重心的移动而进行甩摆,充分保证身体的平衡状态。同时,由于跷的着地面积相对较小,较容易活动,所以,其形成的律动形式被称之为“艮劲”,这种力量形式也正与东北人民的性格相互映射,充分展现出人物性以及区域性的舞蹈文化形式。[3]

(二)道具的技艺性展现出舞蹈的竞技特点

舞蹈道具在强化舞蹈表演技巧的过程中,较为注重舞蹈表演艺术风格的形成,通过重技艺的追求,实现民族舞蹈艺术文化的有效传承,因此可以发现,舞蹈艺术中的美是道具文化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不同舞蹈艺术文化的形成,可以充分展现舞蹈文化的基本内涵。例如,江苏区域中汉族舞蹈《钟馗戏蝠》,由于其道具表演形式的新奇性,具有较为独特性的舞蹈风格艺术。在道具艺术造型设计中可以发现,钟馗高为2米,脸谱描绘的庄严肃穆、双目圆睁而且色彩凝重,会使人们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一种肃然起敬的心理,而小鬼则身材短小,脸谱的设计较为滑稽,这两种差异性的造型艺术,形成及高矮、大小的强烈对比。在这种又如,我国河北南部区域,由于祭祀活动所传承下来的“彩帷”,就是由舞蹈形式而得名。由于当地习俗,在每年的农历2月19日,参与祭祀互动的人们需要烧香、烧制,这种民族文化形式也正是崇神尚巫的文化延续。随着时代的发展,彩帷活动又渗透到民俗文化艺术之中,这种祭祀形式也从原有单纯的祭祀形式,转变为娱乐化的艺术形式,并成为人们欢庆元宵节中民俗文化的主要活动之一。

舞蹈演绎的过程中,钟馗会从身后固定伞柄,并吊在华盖之下,两只脚绑在小鬼的脚上,当打伞人行走时,钟馗也随着行走,从而给人们一种真手操纵的感觉,通过这种舞蹈艺术的形成,可以使人们真实的感受到钟馗的正义之气。[4]

对于民间舞蹈的艺术文化而言,其舞蹈形式为了充分使用民俗心理、民俗行为的基本需求,需要将一些吉祥语言、言语以及民间传说升华为舞蹈形式,充分展现出民俗文化的艺术色彩。因此,在舞蹈道具运用的过程中,通过文化的传承及沉积,蕴含着较为浓厚的民俗文化精髓,并展现出民众对非善恶观念的判断及表现。因此,在现阶段民间舞蹈艺术创作及文化传承的过程中,特定的民俗活动在舞蹈创作中,应该将道具与舞蹈文化进行充分融合,实现舞蹈艺术中的优势互补,从而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及创新提供有效依据。[5]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民间舞蹈艺术文化传承及创造的过程中,特定的民俗活动在汉族民间舞蹈道具以及民族文化形成中具有十分紧密的关联性。舞蹈道具是在民俗文化活动中所形成的艺术文化形式,充分体现出一种特定化的文化载体形式,这种文化形式与民俗文化互为依托、互为补充,通过这种艺术文化的共同发展,可以实现民族文化内涵的有效传承,同时也为舞蹈文化中道具形式的创新提供有效依据。

[1]曹颖娜.中国汉族民间舞道具的文化内涵[J].大舞台,2011,(7):111-112.

[2]田姣.中国民间舞人物角色构成[D].北京舞蹈学院,2014.

[3]谢长慧.浅析舞蹈道具与情感的融合[D].北京舞蹈学院,2014.

[4]王红亮.民族民间舞的道具及其功能[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10):136-137.

[5]李永祥,曾华美.岭南民间舞蹈的道具文化初探[J].民间文化论坛,2012,(6):78-86.

曾 涛,女,汉族,贵州贵阳人,工作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J722.2

A

1007-0125(2016)10-0142-02

猜你喜欢
民间舞蹈汉族民俗文化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国家视野中的河湟汉族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