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浩峰
跳槽和跳伞类似,看似大地开阔、天空无垠,但没想清楚就纵身一跃,接着发现没带伞包,可就悔之晚矣。
“我觉得职业生涯规划不仅需要职场专业知识,更需要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以及高情商的沟通意识,否则将无法适应现在的职场。”房让青说。作为某跨国制造业公司亚洲区人力资源总监,房让青还有一个社会身份——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学生职业发展导师。
在获悉华理商学院第八期职业导师计划即将推出,“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知行合一系列论坛——供给侧改革下的职业发展公益论坛”在10月29日举办,房让青顿感恰逢其时。从2015年开始,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中国的产业结构等方面发生深刻变化,整个社会的人才需求结构也随之而变。在这场变革的大潮中,个人如何应对就业环境的变化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制订未来的职业发展计划,实现个人发展,成为了职场人士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MBA甚至商学院各专业学生所重点关注的方向。
虽然是义务性质,职业导师还是被授予聘书。
广种福田 广结善缘
“我们的职业导师计划已经举办了七期,今年是第八期。我们一边办学,一边探索,期望能让学生们的职业发展之路走得更好。”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院长阎海峰教授在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不断强调着华理商学院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一所学校对学生不好,是没有发展前途的。作为有理工特色的商学院,我们的学生培养目标也很清晰。”
在华理商学院MBA班办学早期,阎海峰了解到全日制班中,有许多学生是辞去工作来学习的。“如果不是在职业发展中遇到问题,或者说遇到瓶颈了,这些学生还会做出辞职读MBA的选择吗?”这不禁引起阎海峰的深入思考。
阎海峰介绍说,从最初希望帮助学生解决职业发展瓶颈问题开始,华理商学院就注意联系校友和与学校有密切关系的商战大咖。
校友帮校友,职业发展导师来到学校,出于公益,义务与同学们交流。最初的善果是那些辞职读MBA的人,许多又成为了之后几届学生的职业发展导师。近些年,华理商学院每一期的职业发展导师都保持在百人以上。尽管是义务导师,学院依然会颁发聘书。
10月29日的论坛上,第八期职业导师聘书也将发出。届时,不仅有职业导师与会,还有与商学院联合举办此次论坛的12家著名猎头和人力资源公司代表。
在供给侧改革下的职业发展公益论坛上,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万宝盛华集团(中国)董事总经理张锦荣、原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王通讯等嘉宾,围绕供给侧改革对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等话题发表主题演讲。随后,由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殷雪林、迅达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副总裁包腊梅、蒂森电梯有限公司首席人力资源官陈敏、中智上海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副总经理徐伊文等以圆桌论坛的形式共同探讨“供给侧改革下的职业发展”……
职业导师与华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代际之间增进了解
“每一代人,他们的工作价值观是不尽相同的。职业导师不仅能给学生带来职业发展方面的指导,他们本身也能通过这一平台来了解人力资源市场的变化。另一方面,职业导师和MBA学生本身可能未必身处同一个行业,也能通过这一平台来互相了解。”在阎海峰看来,无论是代际之间增进了解,还是同龄人之间增进了解,职业导师益处多多。
也有一些朋友认为职业导师计划会特别鼓励MBA学员跳槽。阎海峰则认为,职业导师计划的核心是通过职场中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自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扮演好职业角色,有效解决职场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职业竞争力。跳槽只是这一工作的副产品。
华理职业导师、企安达公司亚太区人力资源高级总监徐亦立表示,跳槽和跳伞类似,看似大地开阔、天空无垠,但没想清楚就纵身一跃,接着发现没带伞包,可就悔之晚矣。他提出在跳槽之前,需先想清楚“我有哪些突出的能力” “我喜欢做怎样的工作” “我适合眼前的机会吗”这三个问题,由这个三个问题来决定自己是否适合跳槽。
房让青认为,现在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需要职场专业知识,更需要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高情商的沟通意识。否则,将无法适应现在的职场,尤其是要承担多重社会角色,如上司、下属、丈夫、妻子、父母、子女、公益角色等的职场人士。因此,他将职场分为30岁以前、30-45岁、45岁以后三个阶段,并结合这三个阶段对职场人士给出了“确立自身发展的价值观,保持良好心态” “永远为下一个岗位工作” “发挥斜杠精神,跨界发展”三点建议。
2015级MBA中文一班胡旭辉的职业导师是科石(上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高级顾问杨冰。胡旭辉说:“在为期一年的活动中,我们和导师通过面谈、邮件、微信等方式,进行了多方面的交流。老师就自身工作成果及成功经验进行了交流分享,就职业意识、职业环境和如何寻找职业发展方向等方面向我们提供了非常具有实用性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