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庆福
中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由国务院进行发布,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等单位评定。2008年、2009年、2012年,中国分三批确定了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县、区)。安徽省铜陵市被列入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
铜陵因铜而兴、依矿建市,铜资源的开采绵延数千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誉。与许多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矿山城市一样,多少年来这里的面貌一成不变。总之,这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多年的开采,使得矿产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历史包袱越积越重。
20多年前,一场“醒来吧,铜陵”的大讨论曾在全国产生过广泛的影响。经过当地干部群众的持续奋斗,这座城市终于实现了浴火重生。
一、转型背景:三千年铜都,辉煌过后的伤痛
安徽省辖市铜陵,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皖中南中心城市。
铜陵因铜得名、以铜兴市,铜的采冶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夏商时代,新中国的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均产自铜陵,被誉为“中国古铜都”和我国当代“铜工业摇篮”。
但是,过去数十年中,铜陵计划经济的色彩很浓、烙印很深:重生产、轻生活,导致了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长期滞后;重总量、轻质量,造成了产业发展长期处于中低端水平;重发展、轻环境,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用铜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庆新的话说:过去的铜陵,有“黑、白、黄”三座大山:煤矸石堆积成的黑山,石灰石渣堆积成的白山,铜矿渣堆积成的黄山。那时的铜陵,其实就像一个大矿场。
市长倪玉平说:“这种发展模式和路径,让我们同众多的资源型城市一样,也曾深陷在一堆‘老大难’问题当中。”概括起来说,转型前铜陵的“老大难”,包括以下“六大”难题:
第一,资源濒临枯竭。全市原有的7座大中型铜矿中,现已有5座关破。自2001年以来,全市每年的铜矿石产量仅500万吨左右,铜精矿原料自给率不足5%。
第二,产业结构失衡。表现为“两高、两大、两低”,三次产业中二产畸高,二产中重化工业占比高,其中铜产业“一业独大”、铜陵有色公司“一企独大”;产业层次低端、产品结构低下,生产方式粗放,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几乎没有终端消费产品。
第三,环境污染严重。二氧化硫年排放最高峰时占全省比重不小,被列为全国典型的二氧化硫和酸雨“两控区”之一;工业固废利用率最低时为70%左右;重金属排放最多时占全省比重高。
第四,生态欠账较多。因矿山开采破坏造成的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124.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460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1.2%和41.3%。
第五,基础建设滞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先生产后生活”城市框架,工业区和生活区不分,市政功能不全,道路交通不畅,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脏乱差”现象严重。
第六,民生问题突出。铜陵市因矿设市,因此工矿棚户区点多面广,最多时达3万多户,全市每7人中就有1人居住在棚户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截至2010年,全市关破矿山企业就涉及职工再就业近10万人。
二、“推车上坡,不进则退”,转型是唯一出路
面对上述困局,早在上世纪80年代,铜陵就提出转型。此后,市委、市政府一届接着一届探索,一任接着一任实践,致力于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
(一)构筑转型发展的“脊梁”,锻造转型发展的“引擎”
“十二五”以来,铜陵市通过观念转新、产业转型、体制转轨、环境转优和全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四转一解决”措施,推进城市立体转型。其做法是:
1、直面问题,通过三个“导向”推进发展观念转新
一是坚持 “问题导向”,直面产业结构失衡、环境污染和生态负债等问题,转观念、谋思路、促集成,形成系统的转型发展策略。
二是坚持“民生导向”,聚焦民生领域,对应上级政策发力,对应群众需求发力,对准城乡一体发力,对准生态治理发力,还欠账、补短板、惠民生,努力让群众的富有梦、安居梦、宜居梦、健康梦变为现实。
三是坚持“目标导向”,将所有目标落实到一项项工作安排和一个个具体项目上,使推进转型发展既有路线图,又有施工图。
2、提升产业层级,推进经济转型
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形成壮大了化工新材料等10个产业集群,延伸了模具等5个产业链条,铜冶炼工艺技术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万吨级水泥熟料工艺、磷复肥生产和硫酸生产技术等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2014年以来铜加工材产量连续两年超过电解铜产量,去年达到了158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铜业加工基地。
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铜基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现代物流“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批项目、一套政策”的方式强力推进。去年,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2.9%,居全省第一;铜基新材料成为全省首批新兴产业集聚基地。
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全面推广循环经济,大力实施“321”工程。对有色、化工和建材等产业进行耦合,形成了铜、硫、石灰石资源三大产业循环链;对园区的产业布局进行生态化重构,实施了开发园区循环化改造,建设了内陆地区第二家“圈区管理”园区,初步建成循环经济工业试验园和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构建了一个“企业小循环、 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循环经济网格体系。
3、通过治污增绿,推进城市环境转优
一是狠抓节能减排。围绕产业低碳化、交通清洁化、建筑绿色化、服务业集约化、主要污染物减量化、可再生资源利用规模化主题,深入推进节能减排。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关闭清理小选矿、小采石场189家,占境内总量的83%;关闭小煤矿16个,实现煤矿行业整体退出,关停高耗能、高污染企业260家,因此年减少工业产值280亿元、税收超过十亿。
二是推进环境整治。向大气污染发起攻坚,三年来完成工业污染、燃煤锅炉、建筑扬尘、黄标车淘汰等治理项目4828个。
三是加快生态建设。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工作,从2013年起,对全市61个矿山和裸露山体开展治理,完成治理面积4200多亩,恢复矿山植被596亩,治理率、恢复率分别为34%、51%。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力度,消除灾害隐患点15处,占全市比重23%。大力推进森林增长和绿化提升工程,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32.3%提高到去年的35%左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比2010年增加4.4平方米,增长28.6%。
4、通过改革创新,推进发展体制转轨
一是全面推进综合改革。深化企业改革,引导和支持全市大型企业主辅分离、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事项缩减至256项,是全省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地级市之一;积极推行并联审批,“多规合一”试点平台即将正式运行。深化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一元化户籍制度改革。
二是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对外,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举,推动外经外贸发展。截至去年底,全市共73家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发生贸易往来,贸易进出口额5.92亿美元。对内,坚持 “产业链招商”、“产业板块招商”并重,加快推进PCB、光电、阀门、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集聚,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园。
三是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与中科院合作共建皖江技术中心,与合工大合作共建工程技术研究院,引进创新团队4个,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GDP的比重达2.9%,位列全省第二。全面推广能源合同管理,实施“口粮制”,对全市用能大户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节能量目标“双控”,实现重点企业能耗总量限额管理全覆盖。初步形成了工业污水治理“1+N”模式,成为全省首批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城市。在生活垃圾处理、餐厨废弃物处理、建筑垃圾处理等领域推广PPP模式。
5、民生优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一是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新建改造城市骨干路网和支次道路100多条;全面淘汰了铸铁燃气管网;改造了一批老旧小区;建成开放了一批文化体育场馆;五年投资10亿元,建成污水管网近400公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2%。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建立起信息化、网格化管理体系。
二是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自2014年起,启动了新一轮棚户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在政策上建立市、区共担投入机制,打通棚户区改造安置与保障房供应渠道。坚持群众作主的做法赢得了群众广泛支持。
三是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把扩大就业放在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优先保障失业矿工、棚户区改造回迁居民及失地农民等困难群体再就业。全面加强养老、医保、低保等社会保障,着力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铜陵转型发展取得的成效及启示
1、转型发展取得的成效
经过多年尤其是近10年的努力,铜陵转型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人均GDP达到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位居全省第一,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等荣誉称号。2013、2014年蝉联资源型城市转型考核全国榜首。2014年荣获节能减排示范市绩效考核全国优秀等次第三名。2015年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城市研究报告中,铜陵居全国宜居城市竞争力排名第30位,位列全国生态城市第4位。2015年,在安徽省社科院发布的居民幸福指数分析评价报告中,铜陵在全省“幸福”城市中排名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循环经济“铜陵模式”被国家发改委向全国推广。
在实施循环经济过程中,铜陵市突出“节能减排项目系统化建设、主导产业循环化改造、老工业区生态化整治和资源型城市绿色化提升”,形成了节能减排“四个一”模式,即突出一个顶层设计,构建一套指标体系,提炼一批典型案例,打造一个铜陵模式。这一模式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的充分肯定。
据铜陵市发改委副主任、节能减排办副主任方永杰和市环保局副局长秦岩介绍,2014年,铜陵在全省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2015年提前一年完成节能减排示范市的目标任务。2015年,PM10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6.1%;空气优良率91.6%。以海绵城市的理念为指导,对城市主要湖泊和内河三大水系进行治理,城区水环境质量由4类提升到2—3类。对16公里的长江岸线进行综合整治,拆除小码头和非码头设施103个,同步进行滨江生态改造。
随着转型的深入和推进,这座因铜得名、因铜而兴的古老城市,如今却焕发出了新的光芒。从新中国第一个铜工业基地,到现代化的有色金属生产和加工城市;从改革开放初的单一资源型城市,到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优秀市;从以生产为主的工矿城市,到宜居宜业的全国文明城市,如今的铜陵正全力将自身打造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宜居宜业的活力城市。
2、经验和启示
一是解放思想,具有超前的意识和危机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任铜陵市长的汪洋同志就以“醒来,铜陵”为主题,在铜陵掀起了第一次思想解放大讨论热潮,进一步开阔了广大干群的视野。之后,相继开展了“起来,铜陵”、“崛起,铜陵”等解放思想大讨论。2014年,以“转型,铜陵”为主题,组织开展“城市转型、干部先行”专题讨论,为深入推动转型发展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强大合力,动员全市上下坚决摒弃资源情结和依赖心理,主动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二是顺应时势,满足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迫切愿望。上世纪末到新世纪初,铜陵的财政还主要是靠铜吃饭。但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大规模开采,主导产业——铜产业的矿产资源日趋枯竭,伴随而来的首先是财政困难,根本无法顾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就业难、上学难、住房难”等社会问题接踵而至。广大干群迫切要求改变这种现状,市委、市政府顺势而为,应势利导,迎难而上。
三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铜产业是铜陵主导传统工业,和众多资源枯竭型城市一样,以资源为主导的产业经济结构必须摆脱资源化,培育发展接替主导产业,形成有实力、有活力、有潜力的产业经济结构。
现实情况是,不少城市的转型发展,往往原有支柱产业和接替产业两头踩空。因此,铜陵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并没有选择完全替代式的经济转型模式,而是从铜陵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改造提升存量,做强传统优势产业,构筑转型发展的“硬脊梁”;另一方面培植壮大增量,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锻造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在这一思路下,铜陵市立足自身优势,提出打造“三个基地、一个中心”的铜产业发展定位,努力构建包括采矿、冶炼、铜材加工、铜装备制造、铜文化等完整的产业链。
三、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传统优势不再,经济下行明显。由于主导产品价格连续54个月低位徘徊,对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和财政收入形成了负向拉动。
产业冷热不均,结构性矛盾突出。尽管一产和三产保持较快增长,但相对于占大头的二产而言,其拉动作用有限。同时,接续替代发展培育缓慢,新兴产业增速不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足30%,远低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
铜陵新旧城区反差较大,一位干部自嘲说:“新城区像欧洲,老城区像非洲。”事实上,无论新老城区,无论白天还是晚上,这里人气不旺,明显缺少一种商业气息。春末夏初的天井湖公园和滨江生态公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鸟语花香,虽紧挨城区,但遗憾的是,无论早晚,这里人迹稀少。一周时间里,调研组一行曾多次看到市区公交车上只有司机一人的空跑现象。人气不旺的背后,反映出的是第三产业发展的不足。
创新驱动乏力,持续发展动力不足。资源型城市技术进步动力不足、技术创新缓慢、人才资源尤其高端人才的结构性短缺等因素,使得资源型城市在创新领域并不具备优势,难以形成城市持续发展的动力。
部分企业负责人和当地干部都反映,由于过去城市发展滞后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存环境差,很难引进人才,即使引进来了也很难留住。另外,作为“当代铜基地”,铜陵一所工科大学都没有。人才引不来留不住,自己又不能就地培养,使铜陵处境尴尬。
环境约束强化,转型压力较大。随着国家对能源、水资源等实行总量和强度双控,节能减排、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的压力有增无减。
危机意识“上强下弱”。在与地方干部和企业负责人接触和交谈中,感觉到他们都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紧迫感。但是,普通职工和群众则不一样。很多人对现状很满足,还希望子女毕业后也能进入矿山。以当矿工为荣的精神可嘉,但是,他们却没有意识到,目前铜陵本地所产的铜矿仅占全市铜加工企业所需的5%,其余95%靠从国内外进口。古老铜都形成了他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惯性思维,削弱了“山穷水尽吃什么?”的危机意识。
(二)对策建议
调研组认为,要解决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健全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保障体系
一是构建组织保障体系。建议国家借鉴国外经验,设立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专门职能部门。地方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城市转型领导组织,统筹协调推进转型工作。
二是构建政策保障体系。目前,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支持政策将于2016年底到期。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将现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支持政策,再延续1—2个政策周期(即5—10年),并加大支持力度;帮助铜陵同等享受全国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学习借鉴“棚改”做法,组织出台“环改”政策,设立“环改”专项资金,支持资源型城市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
三是构建资金保障体系。建议国家延长资源型城市转型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并加大投入支持力度,设立资源型城市生态修复基金。
2、着力推进四个转变
一是由“资源观”向“资产观”转变。一般而言,资源型城市主要依靠不可再生资源,以较为单一的产业为依托完成初步的城市化和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与其相配套的“资源观”,能够使一些具有深厚矿产资源的城市获得城市化初级的高速积累,却很难将更为深广的社会资源嵌入到其产业结构中去,引导产业结构向纵深发展。一旦自身矿产资源耗尽,或者国际产业形势等产生波动,就会对这些单纯产业的城市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因此,资源型城市的传统危机是扎根于“资源观”之中的,打破资源“魔咒”,要从转变观念入手,逐步由“资源观”向“资产观”转变。
二是由生产加工型城市向精深加工和消费功能型转变。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意味着产业和城市功能的复合化。通过转型,城市产业结构往往由以第二产业为主发展为二、三产兼顾。由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功能也往往从单一的生产功能中引发出更丰富的消费功能,功能的增加往往能够大大提高人气,人气的增加又能带来更大的商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因此,铜陵还需要在生活服务等消费领域上狠下工夫。
三是政策导向由补贴向培育转变。从历史上来看,政府对资源型城市的支持政策,都经历了由补贴向培育的转变。最初,政府往往对资源即将枯竭的产业给予大量的补贴,但最终结果往往并不成功。例如日本,给予了产煤地带的重点产业进行了连续八次的补贴性政策,都没有起到效果,最终不得不由援助规划转变为转型规划,着力于通过政策吸引投资、改变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等。由补贴向培育的转变,是正视资源枯竭的事实,着眼于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式。
四是转变“酒好不怕巷子深”的观念。“铜都”是铜陵响亮的名片,正是这一名片反而使铜陵人产生了“酒好不怕巷子深”的优越感。但是,在信息和网络媒体发达的新时代,一味埋头苦干是不行的。去铜陵前,问了一些身边的同事和朋友,除了铜都这一印象外,他们对铜陵近年来的城市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特色特产都知之甚少。打开网络,这方面的宣传也不算多。“人气不旺”也反映出宣传不够的缺憾。因此,建议铜陵市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在宣传上有计划、有步凑、有重点、分层次、多角度地立体展示铜陵的新形象和新风貌,而不是仅仅满足于“铜”形象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