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
【摘 要】 文章解析了二战中面对日本的一次次恐吓威胁,英国却表现得异常软弱的原因:英美的“先欧后亚”政策;美国的不合作态度使英美之间缺乏信任;西方普遍流行的和平主义思潮;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敌视情绪;英国对日本法西斯抱有幻想。
【关键词】 二战;英国;日本;妥协;滇缅公路
英国是在远东地区占有较多利益的帝国主义国家。纵览全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可以说是对英国远东霸权的公然挑衅,按照英国自近代以来一以贯之的处事风格,它应该发动其国内强大的军事力量予日本以猛烈反击,以维护其帝国主义利益与尊严。然而,面对日本的一次次恐吓威胁,英国却表现得异常软弱,并多次寻求与日妥协退让,在滇缅公路问题上,英国更是犹犹豫豫,摇摆不定,这与它在一战中的大国作风更是相去甚远。那么,英国在二战中出现这种反常现象的原因何在呢?
一、英美的“先欧后亚”政策
“先欧后亚”战略是二战期间英国与美国所奉行的一项基本军事战略。二战初期,由于西欧德国对英美等国的军事威胁较为直接,使得英美国家从战争一开始就已制定出了重视欧洲战场而相对轻视亚洲战场的“先欧后亚”(又名“欧洲优先”)这一军事战略政策。“先欧后亚”战略的制订与确立,经历了由美国酝酿、筹划,美英共同商议,最后美英参谋长联席会议于1941年1月至3月确立的过程。这项战略政策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在二战期间,英美两国将战斗重点放在欧洲及太平洋地区,先集中盟军主力去对付欧洲的纳粹德国,并以较少的资源来对付位于亚洲地区的日本帝国。在击败英国的最大威胁—德国法西斯后,英美两国再集中力量去击败日本。1942年4月,丘吉尔向罗斯福惊呼“我必须重提印度洋的严重形势……没有理由不认为日本人会成为印度洋的优势力量”中国人民的实际行动在客观上配合了美英等国的“先欧后亚战略”
关于对这一时期英国远东政策的分析研究,可以说是绥靖与抗衡双重政策的交织,而形成这种矛盾状况的主要原因,则可以追溯到“先欧后亚”战略的制定。因此,英美的“先欧后亚”战略在根本上影响着英国在远东地区的政策及立场。
二、美国的不合作态度使英美之间缺乏信任
美国对日本的态度在很大意义上影响着英国对日政策的制定与推行。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英国曾希望能够与美国达成“远东合作”,于是,在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英国认为能够与之合作共同解决中日冲突的只有美国,但又对美国方面表示极不信任。面对中国政府在1937年10月的国联大会上提出了制裁日本法西斯的要求,英国首相张伯伦始终强调,一旦对日本实行有效的经济及军事制裁,会在很大程度上激起日本的报复情绪,那么英国将会第一个遭到日本的报复,并且不会得到美国的帮助。如此一来,“英国政府坚持认为,对任何成功的制裁来说,美国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1]在欧洲的危机形势下,英国政府一以贯之把美国的军事合作保障作为是否对日本实施制裁的基本条件及方针。
随着日本在远东地区的大肆进攻,英国出于维护其远东利益的考虑,再一次提出希望与美国一起联合起来,在中国与日本两国间进行调停。但不料却遭到了美国的反对,“在美国看来,若能成功地在欧洲实行绥靖政策,便将使日本在道义和政治上受到孤立,从而迫使中日争端得到公平的和解”,[2]可见,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美国方面既不愿对日本采取强硬政策,也不愿帮助英国对抗日本。对于美国的这种不合作态度,张伯伦曾表示“对美国人的最好和最可靠的指望,是除了空话之外,别再指望任何东西”,[3]足以看出此时英国对美国的失望态度。面对美国的拒绝,英国放弃了最初的设想,美国对日本的绥靖思想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了英国政府,此时的英国并不愿意独自冒险与日本为敌,它自然不愿意卷入远东事务中。可以说,没有美国的支持,英国的绥靖政策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转变。
三、西方普遍流行的和平主义思潮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8月全面爆发到1919年11月结束,历时4年零三个月左右,战争造成了全球范围内人力、物力的巨大破坏和损失。据统计,“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即达900万,另有2000多万受伤,350万成为终身残疾,饿死、疫死者大约1000万。直接经济损失约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象使和平主义思想和厌战情绪在欧美各国间蔓延开来。
在欧洲,英国的和平主义思想最为浓厚。英国虽然在战争中获得了胜利,但却付出了一系列惨痛的代价,单从战争投入看,“英国的战争费用占国民财富的32%”,[5]战争使英国的经济水平一落千丈,失去了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和海上霸主的地位,更使得无数家庭妻离子散,这种情况下国民的厌战、惧战情绪可想而知,英国国内由上而下都存在着和平主义思潮,这对英国在国际关系问题的处理上有很深的影响,也左右着英国政治决策者外交政策的制定。“慕尼黑会议后,张伯伦在三周内收到约四万封赞扬信,礼物来自世界各地,有荷兰送来的郁金香、希腊送来的美酒,法国的一个城市把和平路改为张伯伦路”,[6]备受指责的慕尼黑会议在英国人看来却是那么的理所当然,由此可见英国厌战情绪的普遍,这样一来,英国在二战中推行绥靖政策似乎也是可想而知的,国内即使有指责绥靖的声音,那也被强大的和平主义思潮给打压下去。
四、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敌视情绪
英、法等国对社会主义的仇视与恐惧也是促使他们采取绥靖政策的又一重要因素。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面对新生的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的崛起,国际社会开始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政治制度的对立与抗争。英国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面对苏联的崛起深感不安。因此,积极反苏反共也是英国当局不得不加以考虑的重要问题。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以及经济体制的不同,使得双方互相猜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害怕同德意冲突而引起国内的革命,担心共产国际和苏联号召西方国家的人民趁战争之机进行革命”,[7]面对社会主义苏联和纳粹德国的双重选择时,英国自然而然的选择相信德军的东攻能在很大程度上摧毁社会主义苏联的无产阶级力量,甚至当时英国国内还有人提出“宁要希特勒,不要斯大林”的荒谬口号,因此,在战争一开始,西方国家不约而同的企图把法西斯国家作为抵抗苏联共产主义的工具。“希特勒对此洞若观火,希特勒也就竭力造成假象,即唯有共产国际和社会主义苏联才是德国的敌人”[8],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敌视态度使英、法等国相信了希特勒,因而对德意日法西斯采取了一系列的绥靖政策。
五、英国对日本法西斯抱有幻想
分析英国当时的远东利益局势可以看出,在英国整个的殖民利益中,在华利益所占比重并不大,其远东利益主要集中在印度地区,保住印度不受侵犯才是这一时期英国制定远东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关于这一时期对华政策的制定方面,苏联因素和中国的民族主义影响着英国对华政策的制定,中日冲突的恶化使得英国一方面企图将中日间的战火引向社会主义苏联;另一方面,英国希望中国保持半殖民地的地位以维护自己在华的既得利益,因而企图借助日本的力量来打击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为英国保持在华经济利益创造条件。
另外,在英国的外交方面,英中关系和英日关系的不对等也影响着英国远东政策的制定。中日发生冲突时,英国首先考虑的是保持与日本的关系,当远东地区出现危机时,英国首先寻求同日本达成妥协,其次才考虑英中关系。二战初期,英国一度认为日本是它在华经济利益的维护者,因而英国能一再容忍日本的侵华活动,对日本侵犯它的一些在华利益也愿意妥协退让。然而,随着日本在中国的扩张以及对英国远东势力的不断挑战,使得英国不再相信日本能保护它在中国及远东的利益,从而走上了联合中美等国共同对抗日本法西斯的道路。
综上所述,英美“先欧后亚”的军事战略,西方普遍流行的和平主义思潮,历史上的“英日同盟”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等因素共同促使英国推行一系列绥靖政策,究其根本,这与英国综合国力的不济密不可分,因此,英国在远东战场推行对日绥靖政策成为历史的必然。
【注 释】
[1] 徐蓝(著).英国与中日战争1931—1941[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48.
[2] [英]C.A·麦克唐纳(撰)何抗生等(译).美国、英国与绥靖(1936—1939)[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49.
[3] [美]赫伯特·菲斯(撰)李家善等(译).通向珍珠港之路—美日战争的来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2.
[4][5] 齐世荣等(著).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5.36.
[6][7] 李积顺(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要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39.
[8] 于桂华等(著).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06.
【作者简介】
李 旭(1991.10-)男,甘肃酒泉人,内蒙古大学蒙古历史学系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