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地球:“拓荒者”的峥嵘岁月

2016-11-07 16:42吴越
齐鲁周刊 2016年37期
关键词:聂海胜拓荒者景海鹏

吴越

1956年10月,中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正式创建。46年前的今天,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一个甲子,中国航空从无到有,从近地空间到深空,从无人到载人,总有众多带着梦想追赶的“拓荒者”: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神舟之父戚发轫、嫦娥之父欧阳自远,更有杨利伟、费俊龙、景海鹏等中国的“加加林”在拓荒的道路上不断开辟新的领域。

巡天遥看一千河:

航天概念首次提出

1957年10月,苏联将一颗由火箭运载的184磅金属球送到了地球上空。第二年5月17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布:“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掷地有声的宣言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拉开序幕。

8月,钱学森主持起草了一份给党中央的报告,对发射人造卫星的重大科技意义,作了很好的概括:“发射人造卫星,将使尖端科学技术加速前进,开辟新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领域,为导弹技术动员后备力量。同时,人造卫星的上天,是洲际弹道导弹成功的公开标志,是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集中表现,是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向高层空间发展的不可少的工具。”

这一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以钱学森为组长,赵九章和卫一清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筹建人造卫星、运载火箭以及卫星探测仪器的设计和空间物理研究的机构。接着,钱学森主持制定了中国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设想草案,提出了三步走的规划:实现卫星上天,研制回收型卫星,发射同步通信卫星。

1967年,钱学森首次提出了“航天”这个词:人类在宇宙空间的飞行活动,在很长的时间内只限于太阳系内,将之称为“宇宙航行”未免有些夸大。他建议,人类在大气层以外太阳系以内的飞行活动,称为“航天”,而在大气层以内的飞行活动,称为“航空”。飞出太阳系,那才是真正的宇宙航行,可简称“航宇”。

他说:“我提出‘航天这个名词,是受到毛主席的诗句‘巡天遥看一千河的启发,是毛主席‘巡天一词的延伸。”

《东方红》的特殊含义

到1964年,我们自己独立设计和研制的“东风-2号”导弹试验成功,探空火箭也有了几次成果后,钱学森感到发射人造卫星已经有了比较可靠的基础,于是在1965年1月8日,他正式向国家提出报告,建议早日制定我国人造卫星的研究计划并列入国家任务。没过几天,赵九章也向中央提出发射人造卫星的建议。

由于钱学森的建议是1965年1月提出的,所以,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工程代号为“651”。第一颗人造卫星叫做“东方红一号”,运载火箭叫做“长征-1号”。

“东方红一号”卫星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颗“政治卫星”。所以对钱学森压力最大的,莫过于“一次成功”的要求,还要求卫星运行轨道尽量覆盖全球,让全地球人听得到,看得见。

为了确保卫星播送《东方红》乐曲准确、可靠、悦耳,他多次听取卫星总体负责人员的汇报,审查设计方案,检查设备质量。当卫星总体超重时,他提出,凡是和广播《东方红》乐曲有矛盾的,都要给广播让路。

1970年4月24日,钱学森、李福泽、杨国宇、任新民、戚发韧等在酒泉卫星发射场,组织实施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工作。重达173公斤的卫星发射成功。这颗卫星在环绕地球飞行的同时欢快地向全世界播放《东方红》乐曲,宣告着新中国迎来了航天时代的黎明。

东方红一号卫星文化是“两弹一星”精神和航天精神的体现。接下来的五一节晚上,钱学森、任新民、戚发韧等科技人员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焰火。毛主席接见了他们。当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划破长空,飞临北京上空时,天安门广场的群众安静下来,侧耳聆听卫星上播出的“东方红,太阳升”的清脆乐声。

钱学森悄悄地退到了后排,站在一个很不显眼的位置,连毛主席回过头来问“学森同志在哪里”时,周总理找来找去都没有找到他。

第二年3月,我国第一颗科学探测试验卫星发射成功。

卫星上天后,钱学森又提出了中国的载人航天计划,他领导了“曙光—1号”飞船的设计,并开始选拔、培养航天员。

钱学森的遗产:

从杨利伟到景海鹏

按照钱学森设计的载人航天计划,2003年10月,神舟5号实现了中华民族“零”的突破,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飞上了太空。在十余年的时间内,我国共分5次将包括杨利伟、聂海胜、翟志刚、刘洋等在内的10位航天员送上太空。其中,包括男航天员8位,女航天员2位。

据公开资料统计,这十位航天员中,有8位男性航天员均为60后。其中,特级航天员聂海胜,1964年9月出生,他也是10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

同时,聂海胜也曾两次执行航天飞行任务,分别为2005年神舟六号发射和2013年神舟十号发射,两次执行飞行任务时,聂海胜分别为41岁和49岁,期间间隔了8年时间。

今年2月,聂海胜已经接替费俊龙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航天员大队大队长一职。包括景海鹏在内,进入太空的10名中国航天员中,已有6人晋升为少将军衔。

从年龄上看,我国首位登上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出生于1978年,2012年,执行神九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时仅34岁。据此前媒体报道,刘洋的QQ网名是“小飞侠”,简单的3个字寄托着她奋斗的方向。2013年2月1日,刘洋当选为“2012中华儿女”年度人物。2016年8月30日,刘洋当选为全国妇联兼职副主席。

杨利伟回忆:航天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神舟系列飞船发射后,航天员都会上门去看望钱学森。“对于新一代航天员来说,在任务胜利完成后能够去看望中国航天的元老钱学森,已经成了一种惯例甚至仪式”,杨利伟透露,他和聂海胜、费俊龙都上门看望过钱学森。

2009年,钱学森去世之后,对他的纪念依旧在进行。比如2012年11月1日,神九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参观了钱学森图书馆。

猜你喜欢
聂海胜拓荒者景海鹏
《拓荒者》
聂海胜荣获八一勋章
The August 1 Medal Winner — Nie Haisheng“八一勋章”获得者——聂海胜
聂海胜:三飞太空,57岁再探苍穹
《草原上的小木屋》——拓荒者的奇妙之旅
徐剑:道路养护“拓荒者”
景海鹏:三飞太空
中国航天员聂海胜在主题会议上发言
“航天英雄”景海鹏小时候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