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雪
内容摘要:翻译作为一种语言活动,属于语言学的一部分。在翻译过程中涉及到最多的语言学知识是句法和语义两个方面。因此,翻译工作者在学习翻译技能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语言学素养。本文拟从语言学的角度讨论句法分析对于翻译工作的影响,强调语言学素养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以期更好地推进翻译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翻译 语言学素养 句法 长难句 歧义句
一、引言
翻译与语言学关系密切。语言学家们将翻译看作是一种语言活动,同时他们认为翻译理论属于语言学的一部分。Nida(1986)指出:翻译就是语义的翻译。Newmark(1982:22)认为:语义翻译,即译者在译入语语义的限制下,精确的将译出语转化为译入语。并在此书中指出:翻译是在确保作者文本语义正确的前提下,对语言的转换和改写。Shuttleworth 和 Cowie(1997:151)也曾指出:在语义翻译中,最为重要的是译者是否将作者的语义精确地传达到译出语中,而不是译者是否用他认为最合适的方式将作者的语义传达到译入语中。由此可见,翻译与语言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翻译过程中想要将原文的意思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就必须具备句法分析、语义逻辑以及会话含义等一系列的语言学素养。
二、语言学素养与翻译
翻译标准是译者在翻译实践中遵循的原则和努力的方向,也是用以鉴赏、阐释和评论译作的尺度(刘云虹 许钧,2010)。1898年,严复在其译作《天演论 译例言》的开篇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随后,“信达雅”被国内外翻译界和其他领域的学者视为中国最有代表性的翻译理论而进行推崇,成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而雅。” “信”指的是“忠实”,“达”指的是“流畅”,“雅”指的是“尔雅”。因此,对于翻译初学者来说,应首先做到“忠实”和“通顺”。“忠实”指内容,将原文意思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表达出来。也就是说,译者的任务是表达别人的意思,而不是自己进行创作。 “通顺”指的是语言。如果原文是通顺易懂的,那么译文也要尽量做到通顺易懂。“信、达、雅”在中国译界影响深远,可谓“一百年来没有第二个人或第二种主张在生命力和影响力上堪与‘信达雅相比。”(王向远,2007)语言学素养是指对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语言的本质、结构、规律等具有深刻的理性认识(汪媛,2013)。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当具备一定的语言学素养,尤其是在语义逻辑、句法、话语分析等上要有一定的认识,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发挥其最大意义,而不是产生模棱两可、曲解甚至与说话者完全相反的意思,如歧义句、语境句和长难句等。
句法主要研究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它们的排列顺序等特征,其研究对象为句子。句子的不同的排列方式会导致不同的译文,甚至同样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下也会有不同的译文。 如英语中大量使用定语从句、分词短语、介词短语等,这些表达在汉语中却不常见到。英语句子里主从关系很多,体现出不同的层次,而汉语则多用并列谓语或并列分句,因此汉语句子里并列关系巨多,层次不甚明显。在翻译过程中只有把句中的句法成分正确分析后才能够准确表达出原文的意思。在翻译过程中,不同译者对于同一个句子的断句有不同的理解,这样就会出现歧义句,想要准确无误地翻译出原文意思就需要一定的语言学素养,如句法知识、语境分析、逻辑推理等。但是对于非歧义句,由于语言学素养的不足,也会造成原文意思的理解有所偏差。下面来看句法分析对于长难句的翻译及歧义句的理解的重要作用。
(一)长难句的翻译
英语长难句主要是由下列五种原因造成的:(1)短语多。句中出现介词短语、不定式短语、动名词短语等,有时甚至会出现短语之中嵌套另一个短语的情况。(2)并列成分多。句中由and、but或or连接的并列短语。(3)附加成分多。句中有插入语、同位语以及其他成分。(4)并列句多。句中出现两个或者多个句子的并列而使得句子过长。(5)从句多。增加从句是句子扩展的重要手段,有时是扩展若干个小句,来组成一个长句,甚至并列句与主从句交错在一起从句套从句。对于以上这些问题,假如译者对句子断句和成分分析方法不了解,没有必要的语言学素养,很难正确翻译出原文。如例(1):
(1) One of the peculiarities of the Eastern bazaar is that shopkeepers dealing in the same kind of goods do not scatter themselves over the bazaar, to avoid competition, but collect in the same area, so that purchasers can know where to find them, and so that they can form a closely knit against injustice or persecution. ——The Middle Eastern Bazaar
在(1)中that引導的表语从句后,dealing是现在分词充当的后置定语,修饰shop-keepers。Over the bazaar则是介词短语充当的宾语补足语。而to avoid competition这个带“to”的不定式充当的则是目的状语。Where to find them这个疑问副词加上不定式充当的则是宾语。这些词以及短语在长难句中发挥的功能对句子主干的判断、句子的翻译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些词及短语在简单句子中的应用非常常见(张志成,2009)。
(2) A World Bank report released at the time of the conference, which ended on 10 November, insists that Vietnams overall growth will depend more on its own policies than on the volume of external financing.
在对(2)进行翻译时,要注意到主语前的定语不可过于拖沓,要适当的断句,使行文流畅,而这也正好符合汉语简单扼要的特点。
(3) But the gradual opening of capital accounts must be accompanied by a further strengthening of macroeconomic policies,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apital markets and the institutions needed to regulate the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ystem of risk management robust enough to respond to the needs of a more flexible exchange rate and open capital account.
在(3)中,介词by后面存在三个并列的宾语:a further strengthening of macroeconomic policies,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apital markets and the institutions needed to regulate the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ystem of risk management robust enough to respond to the needs of a more flexible exchange rate and open capital account.要注意,第二个宾语中的needed为过去分词,修饰institutions。同时,为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最好是把被动态转化为主动态。
通过对以上例子的观察,我们发现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找清句间之间的连接,判断出是什么复合句。除此之外,还要求译者具有良好的逻辑功底,通过语言环境正确判断出从属关系,并把句子翻译准确。因此,只有把每一个词语、短语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各层次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明白后才能真正的翻译出原文的意思。
(二)歧义句的翻译
歧义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而英语中的歧义句更是屡见不鲜(王绍斌,2001)。《朗文语言教学及英语永远学字典》对“歧义”一词是这样解释的:“A word , phrase, or sentence which has more than one meaning is said to be ambiguous.”即“意义不止一个的单词、短语或句子被称为是歧义的”(Richards,2000)。英语歧义句则是指句子表达的意思多于一个的句子。而英语歧义句之所以存在,主要是由词汇和句法两大因素造成的。伍谦光(1998)曾指出“句法歧义多是由于人们对句子的句法结构理解不同而引起的” 。如:
(4) He killed the man with the gun.
(5) Competent women and men hold all the good jobs in the firm.
(6) I saw Mary in the bus.
(7) Please tell me if you can come.
以上四个例子都有歧义。在(1)中,可以理解为:
(4a)He killed the man and the man had the gun
(4b)He used his own gun and killed the man.
在(5)中,由于and的出現,主语可能是women和men,也可能是只有women,两种不同的主语导致定语competent修饰的对象发生改变:
(5a)Women who are competent and men hold all the good jobs in the firm.
(5b) Competent people hold all the good jobs in the firm.
在(6)中,地点状语in the bus使该句产生了歧义,句子可以有如下三种解释:
(6a)I saw Mary while I was in the bus.
(6b)I saw that Mary was in the bus.
(6c)I saw Mary while we were both in the bus.
在(7)中,由于句子if you can come 可以被理解成宾语从句和条件转语从句,因此而产生如下两种意思:
(7a)If you can come (here), please tell me.
(7b)Please tell me whether you can come or not.
不光英语中存在歧义句,汉语中也同样存在。如:
(8) 我怕开车找麻烦。
(9) 赵本山爷爷。(司富珍 2014)
(10) 小心地滑。
在(8)句中,由于断句处不同,可以理解为:
(8a)我怕开车找(地儿停车)麻烦。
(8b)我怕开车(有人)找麻烦。
(9)则是由于指称不同而产生歧义:
(9a)赵本山的爷爷。
(9b)赵本山是我的爷爷。
(10)句则是由于“地”字的理解不同而产生歧义:
(10a)地滑,请注意安全。
(10b)滑行时,请注意安全。
由上述例子可知,歧义句并不少见。然而人们对于语言的表达力求“精确”,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更是如此。只有在译者“准确、简明、无歧义”地理解了原作者的意图之后才能准确无误地向读者表达。对于句法歧义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句型,挖掘其底层形式;改变词序;补足省略内容;根据语境(context)判断等方法来消除歧义。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讨论,主要从句法方面对其语言学素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一位优秀的翻译工作者需要对目标语中的长难句、歧义句以及其他句子的解决方法等语言学知识有一定的涉猎,才能更好的将原文意思展现给读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歧义或不准确翻译的产生,忠实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努力提高译者的语言学素养,增强对于句法分析、词汇意义以及会话含义等语言学知识的了解,提高“使用语言的熟练程度,包括读、写、说或理解该语言的能力”(陈鸿标,1998),使得语言学素养与翻译能力齐头并进,从而译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陳鸿标.英语水平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理解英语句法歧义句的制约作用[J].现代外语,1998(2).
2.理查兹(英)(Richards C. J.)等. 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M].管燕红译,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刘云虹,许钧. 理论的创新与实践的支点——翻译标准“信达雅”的实践再审视[J]. 中国翻译,2010,(5).
4.司富珍.“赵本山的爷爷”和“赵本山的帽子”——漫谈汉语中的两种领属结构[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2).
5.托马斯·赫胥黎. 天演论[M]. 严复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7.
6.王向远. 王向远著作集(第8卷):翻译文学研究[M].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183.
7.王绍斌.英语歧义句浅析[J].山东师人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8.汪媛. 对外汉语教师语言学素养探究 [J]. 《语文天地》(高教·理论),2013(03).
9.伍谦光.语义学导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10.张汉熙、王立礼. 高级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三版),2011.
11.张志成.英语长难句的翻译[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12.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