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的住宿制度研究

2016-11-07 00:47:22柳杰艳
高校后勤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住宿宿舍留学生

柳杰艳



来华留学生的住宿制度研究

柳杰艳

[作者:清华大学物业管理中心,七级教育职员]

随着我国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来华留学生的规模不断扩大,留学生结构发生变化。本文在宏观梳理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概况的基础上,归纳出国内外办制、留办制、学院制等三种主要住宿管理模式,重点分析我国对来华留学生住宿管理政策和制度上的变化,总结来华留学生住宿管理的特点。

留学生教育;住宿管理模式;住宿制度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概述

自1950年开始,我国开始招收来华留学生到中国留学,来华留学生主要来自原东欧国家。随着国际形式的发展变化,作为外交战略的一部分,留学生招生范围逐步扩大到亚洲、非洲的友好国家,改革开放以前来华留学生几乎全部由政府提供奖学金。虽然当时我国接受留学生的规模、国别都很有限,但大部分都成长为与我国开展友好工作的骨干力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对外交流不断扩大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引发了学习汉语的热潮,很学学生自费来华学习,促进了来华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逐步明确了来华留学生招生主体,明确来华留学工作在为国家外交全局服务的同时,也要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服务,为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来华留学生规模有重大突破。2000年以后,来华留学工作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学生规模进一步扩大,强调留学生是文化交流的使者,是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

总体而言,随着我国留学生教育的不断发展,来华留学生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1950年至1978年的28年间,全国累计接受培养了12800余名留学生,而从教育年鉴数据显示,2002年一年招生的留学生人数已经达到37338人,此后每年招生人数仍继续增加(见表1)。其中不仅有公费留学生也有自费留学生,有长期学习的学历学生,也有短期进修的培训学生。从2004年-2008年的在校留学生经费来源来看,自费留学生人数占留学生总数70%以上,且有增长趋势,从留学生教育层次来看,短期培训生比例虽有下降,但总数继续增加,学历生的总数和比例均有所增长。

表1历年来华留学生招生人数及在校总人数统计表

年份留学生招生人数在校留学生数年份留学生招生人数在校留学生数 201210299115784520056090478323 20119469214754920045060364107 20108084613063720033911852349 20097326611754820023733854223 200871294106870199944000* 2007665099249119781200* 20066261282107

数据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教育统计数据;*数据引自 赵宝辉,高越山. 浅谈留学生的住宿管理问题. 继续教育研究. 2001(6): 70, 73。

表 2 来华留学生在校学生数按经费来源统计

年份20042005200620072008 总人数64107783238210792491106870 国际组织资助27723425289148 中国政府资助5576931066500852412271 本国政府资助33251680210051385 学校间交换20382950572753855346 自费4612454298688267748887720 自费学生所占比例71.9%69.3%83.8%83.8%82.1%

数据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教育统计数据。

表 3 来华留学生在校学生数按教育层次统计

年份20042005200620072008 总人数64107783238210792491106870 博士17041997210523943221 硕士33613938424353617522 本科2180429584345224259349855 专科4258671268790618 培训生3681341937399694145345659 培训生所在比例57.4%53.5%48.7%44.8%42.7%

数据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教育统计数据。

从国家宏观政策来看,我国先后颁发了两部比较全面的留学生教育行政管理法规。第一部是是《国务院批转国家教育委员会、外交部、文化部、公安部、财政部<外国留学生管理办法>的通知》(1985年10月14日,国务院发布国发(1985)121号文) 。第二部是《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2000年1月31日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联合发布第九号令)。

从学校的留学生管理模式方面,国内主要有三种住宿管理模式:(1)外办制管理,即留学生工作由学校外事处统一管理下设留学生办公室,安排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留学生事务,与学校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该模式比较普遍;(2)留办制管理,即学校单独设立留学生工作办公室,配备处级干部和专职人员,职能包括招生、管理与协调,教学由教学部门负责;(3)学院制管理,以二级学院建制形式管理留学生工作,学院采用教学、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负责留学生的全部事务,包括招生、教学、管理与生活服务等。

二、来华留学生住宿管理

随着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来华留学生的住宿管理也有一定的变化和发展。留学生校内住宿的配套设施一直相对比较完备,住宿管理比较规范,随着留学生总体规模、需求以及招生结构的变化,住宿管理服务逐渐出现专业化、社会化趋势,部分高校出现了留学生参与住宿管理服务工作的萌芽。

改革开放前留学生人数较少,且几乎全部为政府提供奖学金学生。在这一时期,学校对留学生的住宿生活管理采取不同于中国学生的优惠照顾政策,宿舍条件相对国内学生条件要好,宿舍管理也有明确的规章制度等要求。改革开放以后,在对留学生“学习上严格要求,认真帮助;政治上积极影响,不强加于人;生活上适当照顾,严肃管理”的指导思想下,留学生一般在学校提供的留学生宿舍内住宿,宿舍楼有服务员、门卫等工作人员,有专门的餐厅、活动中心、健身房、洗衣房等,使留学生的生活与中国学生、中国人隔绝,处于封闭、半封闭的“保姆式”的管理状态,另一方面,“对本校留学生的户口及变更情况,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申报”,“留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会客留宿制度,依照规定办理会客留宿的登记和申报手续。在校内临时留宿外国人(不接待持外交、公务护照者)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向当地公安机关申报”,学校“不提供夫妇用房”等等。从实际住宿管理情况看,留学生的生活设施比一般中国学生的生活设施要好一些,管理人员对外国留学生比较友好,但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后勤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一方面,多数宿舍管理人员不会说英文,导致与留学生交流困难,另一方面,宿舍有管理制度,但执行起来相对宽松,部分学校存在对违反宿舍管理规定的留学生处罚不严的情况。在这一时期,国家已经对留学生管理机构设置、管理队伍配备、教学和后勤等方面有了原则性的要求,明确了学生宿舍管理方面的重点是安全保卫,专门的留学生办事机构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管理,管理队伍的建设应继续加强。

随着近些年来学校招收留学生规模的扩大,因住宿资源紧缺以及学生对住宿条件和与中国社会融合的需求,出现了留学生住宿社会化的趋势,形成了留学生校内住宿管理服务日益专业化、校外住宿合理化的新局面。一方面,在校内住宿的留学生住宿管理逐渐从保姆式管理转向留学生公寓物业专业化服务,比如公寓楼内有公共厨房,配备自助洗衣机、空调,楼门口有24小时接待服务,宿舍管理服务人员具备英语交流能力,专门的客房服务人员定期对留学生房间进行棉织品更换和保洁,等等。另一方面,学校宿舍资源有限,无法满足留学生总量的需求,同时,留学生也有住到社会上老百姓家里的需求,认为这样可以更深入了解中国社会和人民,1994年,公安外管部门深入高校了解实情,并组织留学生座谈,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到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要求到社会上租购房居住,天津和南京分别1995年和1996年在全国率先开始留学生住宿社会化试点。2000年教育部、公安部和外交部联合发布《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第七章三十八条明确规定“外国留学生可以在校外住宿,但应当按规定到居住地公安机关办理登记手续”。这一规定使外国留学生在校外居住合法化,来华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在住宿问题上可自由选择。学校和各地政府也制定相应措施,确保留学生校外住宿健康、有序发展,实现留学生住宿社会化,如“留学生应租住在当地公安机构登记的住房、留学生在校外住宿的居住信息应在学校留学生管理部门登记备案等等。

清华大学的留学生住宿管理基本是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一个缩影。清华大学留学生管理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留学生的教育管理,留学生学习、生活等所有问题均由留学生办公室统筹协调解决。从1950年开始清华大学即有留学生在校住宿学习,早期以东欧国家为主,后来扩展到部分亚洲和非洲国家学生,均是政府奖学金学生,人数很少。学生住宿由留学生办公室负责管理,并将宿舍作为教育和引导留学生思想和学习的重要场所。

当时留学生教育管理的指导思想是“政治上积极影响,生活上互相帮助”,在住宿方面采取了一对一陪住的方式,即留学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留学生宿舍楼内办公并在宿舍内住宿,24小时轮流值班,同时,学校安排政治和学习上都比较优秀的中国学生与留学生同住在一间宿舍内,共同生活,在帮助留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也在政治思想上积极影响外国留学生。

住宿生活条件方面,留学生宿舍的条件明显优于国内学生,与国内学生住宿相对独立。早期,荷二楼改造后专门作为留学生宿舍使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留学生人数的增加,学校专门在西北门附近建设了留学生宿舍,与国内学生住宿区域相对独立。住宿条件方面,留学生住宿条件当时要优于国内学生,留学生1-2人一间宿舍,宿舍楼内不仅可以洗热水澡,部分房间有独立卫生间等,楼内有清洁员、值班员,宿舍楼附近建有留学生食堂,方便有民族习惯的留学生日常生活。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留学生床位资源紧张,为缓解压力,学校曾将清华附中的招待所作为留学生宿舍过渡使用。

2003年左右,随着紫荆学生公寓区的建成,学校将紫荆19-23号楼作为留学生宿舍,尽管如此,由于留学生总规模的不断扩大,住宿资源仍无法满足所有留学生住宿需求,目前,学校采取了对政府奖学金学生和自费留学生不同政策的策略。

学校确保为政府奖学金资助的留学生提供校内住宿,住宿费由学校统一支付,如有剩余的住宿资源可供自费的留学生申请。自费的留学生按照先到先得的原则获得住宿资格,住宿费由学生自己承担,没有获得校内住宿床位的学生需自行解决住宿,他们通常是在学校附近租房居住,但住宿信息需要在学校备案登记。留学生如何办理校内住宿以及校外住宿的注意事项在留学生办公室工作网站上有详细的说明。

校内留学生公寓由清华大学物业管理中心负责管理服务工作,有入住接待、保洁服务、物业维修等专业的队伍为留学生提供24小时的专业服务,接待员和保洁员一般懂得常用的英文,保证与留学生的交流无障碍,同时,留学生作为桥梁,搭建留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平台,促进留学生之间以及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之间的融合。同时,留学生校内住宿管理日益规范,2012年学校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了《清华大学外国留学生公寓住宿管理办法(试行)》,对留学生在宿舍内的行为予以约束,对于住宿登记、住宿管理、违规处罚等方面有明确的规定,对于违反学校规定的留学生学校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可以取消住宿资格。在留学生参与校内公寓自治管理方面,近年来部分留学生开始关心留学生公寓的管理服务工作,出现了留学生宿舍学生自治管理的萌芽,比如,一名留学生曾到国内学生公寓调研并试图通过申报学校素质拓展项目的方式积极推进留学生公寓的垃圾分类回收工作。

三、小结

随着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留学生住宿管理日益规范,允许留学生在校外住宿,但仍需要备案登记、社会化趋势,校内住宿不仅有明确的行为要求,也有违规的退出机制,确保了校内住宿的良好秩序;在校内住宿管理服务方面,物业服务日益专业化,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部分高校出现了留学生参与住宿管理服务工作的萌芽。

参考文献:

[1]赵宝辉,高越山. 浅谈留学生的住宿管理问题[J]. 继续教育研究. 2001(6): 70,73.

[2]于富增、江波、朱小玉. 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史[M]. 海南:海南出版社,2001:238.

[3]喻明明. 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若干问题研究——以重庆大学为例[D].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4]国务院批转国家教育委员会、外交部、文化部、公安部、财政部<外国留学生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发(1985)121号文.

[5]黄兴. 来华留学生教育国际化[J]. 中国高教研究. 2001(3): 54-55.

(责任编辑:厉凛松)

猜你喜欢
住宿宿舍留学生
男生女生住宿差异大赏
中学生博览(2023年1期)2023-05-30 17:18:07
热得快炸了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 08:47:56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小学科学(2019年12期)2019-01-06 03:38:45
学校到底是谁的
民宿市场占比已超星级酒店
作品四
丝路艺术(2018年8期)2018-09-27 09:24:40
P大的住宿学院
英语学习(2016年2期)2016-09-10 07: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