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杉
失语的青春
■王云杉
多年以后,面对蜕变为高富帅、白富美的同学,我想起在我们海南师范大学2016届本科生毕业典礼的那个早上,有位学生代表说:“四年来,我们用四把一模一样的钥匙打开宿舍的门”(模仿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开篇第一句话)。当我打开海师文院的微信官方公众号,查阅报导毕业典礼的新闻,我才知道那位同学的原话在我的记忆里面稍稍变形。她的原话是:“习惯了几人用同样的钥匙打开同一扇门。”
尽管在毕业典礼那天,我没有仔细、认真地听那位代表发言,但是,我依然大概记得她说的这句话。她还说:“我们习惯了海南大汗淋漓的夏天,习惯了大榕树下的阵阵凉风,习惯了广播站每天的准时播报;习惯了明珠友谊的休闲时光,更习惯了宿舍的卧谈,室友的百般睡姿。”说完这几个“习惯”,她才说打开宿舍门的事,而这件小事在我听来,就像警察爆破超市、医院、学校或者其他地方的墙,成功解救人质一样,具有一种说不出的庄严美和悲壮感。代表还说,同学们中午在食堂如何盛菜,又如何打包带回宿舍。或许是习惯的事情太多,她最后连“习惯”也懒得说。
在毕业典礼那天,学生代表虽说了无数个我们“第一次”怎样怎样,大家“终于”如何如何,但是“习惯”就像洗脑神曲一样,在我脑海中反复循环。或许,她所说的“习惯”与我最近两个月的某些感受有共同的地方。以前,我时常暗自抱怨海师没有大学的气氛,总是经常幻想自己拿到研究生院校的录取通知书后,行李打包,轻松离校,连头也不回。现在,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宿舍里,假想自己离开海南师大以后,生活中很多琐碎的事情诸如代表所说的吃饭、睡觉、开门等等,多半会在某个时候零零碎碎地浮现在记忆中。在真正毕业的时候,我既想早日离开海师,又想在这多留一阵,毕竟我早已熟悉师大的一切,习惯在这里的生活。相对于当下,未来的生活是不可知和“不习惯”的。很多毕业生在“离别”之际看似舍不得自己的同学、朋友,其实真正留念的是一段熟悉的校园时光,也就是“习惯了”这样那样。
“习惯了”那段排山倒海的句子确实唤起毕业生们在青春时期某种普遍的记忆。不过,一大堆“习惯”表现的不过是一种抽象的、片面的青春,而不是有血有肉的青春。那一组句子抓住青春生活中微不足道、琐碎的细节加以堆砌,而这些细节和人们青春时期的真正生命感受缺少必要的联系。如果割裂开自我的真情实感,华丽的文字反而让人觉得有做作之感。排比句看似华丽优美、富有文采和激情,但是其中的内容多半空虚、轻浮。毕业感言同样如此。毕业演讲稿应该以个人在校园生活中独特的经历和生活感受为原材料,用“随心所欲,任意而谈”的方式加以表述,而不应该用像火车一样长的排比句印象式、碎片化地记录个人和集体校园生活的琐事、杂事,并把它们拼凑在一起。不过,对于非文科的学生而言,写一大堆排比句“充实”自己的讲话内容,是无可厚非的。
“习惯了”“一次次”等等词语组成的排比句不免让人想到,青年人在表达青春的时候,语言背后的无力感。何为青春?从国内口碑较好的校园青春电影(比如《致青春》《那些年》)来看,人们所理解的青春包含一个人的中学和大学两个时期。然而,在这段时间内,学校一直没有教会我们如何表达青春。很多人在语文课上学到的写作经验大概就是多写排比句。这种句子看上去富有文采,能够获得较高的考试卷面分数。但是,语言本身对于事物和思想的表现能力是相对有限的。用长度大体相同,句式一样,每句重复几个字眼的一大堆话表现自己或者集体的青春生活,无异于“戴着枷锁跳舞”。然而,一批批中学生乐此不疲地用排比句书写着美丽的青春,老师们和家长们也津津有味地读着这些优美的文字。当人们进入青春的起点时,似乎就无可奈何地失去了表达和理解青春的能力。
很不幸的是,青春在当下的社会几乎已经失语。从各种青春畅销书来看,人们很少能够诗意化、哲理化地展现青春。在他们笔下,青春仿佛只有励志成才和歌颂苦难。由此,泛滥成灾的青春文学对青春和人生的理解不免显得片面和肤浅。在国内青春题材的电影中,充斥着逃课、恋爱、打架、打胎等青春“越轨”行为,或者宣传炫富、拼爹、谄媚等庸俗不堪的青春价值观,鲜有电影能够表现出对青春这个阶段的深刻认识。上映于1972年的美国电影《毕业生》通过毕业生本杰明在父亲的鼓励下,在众多长辈面前表演潜水和本杰明独自晒日光浴两个画面剪辑在一起,象征着人刚走出象牙塔的时候,恐惧、迷茫、孤独、不知所措的心理感受,对青春做出相对准确的诠释。相比而言,国内青春文艺作品对于“青春”本身,仍然处于失语的境地。
青春和人生的诸多问题(学业、事业、爱情、家庭、婚姻)都需要表达。古人说:“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表明语言(言)不应该限制思想(意)。然而,现在的中高考作文、青春文艺作品、心灵鸡汤、成功学理论最喜欢用排比句和对仗比较工整,读起来比较顺口的语言限制人们的思想。
青春应该拒绝一切矫揉造作的声音。人们应该用美的形式表达真正的、真实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