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言人礼貌策略中的国家身份认同建构研究——以全国人大首位女发言人首场发布会为个案

2016-11-06 01:20:20胡美馨戴晶晶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礼貌消极建构

胡美馨,戴晶晶

(1. 浙江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2. 温州外国语学校娄桥分校,浙江 温州 325000)

新闻发言人礼貌策略中的国家身份认同建构研究——以全国人大首位女发言人首场发布会为个案

胡美馨1,戴晶晶2

(1. 浙江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2. 温州外国语学校娄桥分校,浙江 温州 325000)

本研究以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策略理论为分析框架、以全国人大首位女新闻发言人的首场新闻发布会语言为语料,对其礼貌策略特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文本分析表明:发言人在此次发布会中较为突出的礼貌策略包括积极礼貌策略中的“包含说话人和听话人”“提供礼物(物品、同情、理解、合作)”“表示乐观”“关注听话人(的兴趣、愿望、需求、物品)”,消极礼貌策略中的“提问与保留”“把相关面子威胁行为当作普遍原则”“将强加最小化”,以及非公开性礼貌策略中的“预设”和“模糊”。这些礼貌策略结合其表达内容建构起来的国家身份认同具有3个突出特征:真诚合作的总体形象认同、以民为本的对内形象认同、柔中带刚的负责任新兴大国国际形象认同。

礼貌策略;身份认同;新闻发布会;话语建构

一、引言

官方新闻发布会作为一种特殊话语场合,常被直播,顾及面子尤为重要[1]。新闻发布会语言是自然语料,比采用引发法收集的语料更复杂,分类和分析的难度更大、效度也更高[2],所以其丰富的语用特征受到语用学界关注[1,3-6]。作为一种政治话语,官方新闻发布会意识形态建构的批判话语分析并不少见[7-8],其中的政治外交身份认同建构也见诸相关研究[9-12]。然而鲜有研究综合语用学和批判话语分析方法解读新闻发布会语言中的身份认同建构:语用学研究通常不关注政治外交话语意识形态或政治身份认同建构,关注意识形态或政治身份认同建构的研究通常不关注其中的语用特征。但官方新闻发布会发言人一方面应准确发布内容、表达并维护其机构的立场与利益,另一方面须有效运用礼貌策略来建构和维护机构形象,其礼貌策略积极参与机构身份认同建构,故从身份认同建构角度解读新闻发言人的礼貌策略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以Brown和Levinson[13-14]的礼貌策略理论为分析框架、以全国人大第一位女新闻发言人的首场新闻发布会语言为语料,分析其礼貌策略及其所建构的国家身份认同特征。

二、研究设计

(一)理论框架

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策略理论是本研究从语义层面分析新闻发言人礼貌策略的理论框架。言语交际不可避免地涉及面子威胁行为(Face-threatening Act,简称FTA),说话人在言语交际中力图维护听话人的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避免威胁听话人的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因此礼貌策略(politeness strategies)成为语用策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4]62。Brown和Levinson[14]将礼貌策略分为5类:1)直言(baldly on record);2)积极礼貌(positive politeness);3)消极礼貌(negative politeness);4)非公开性(off record);5)回避面子威胁行为(don’t do the FTA)。本研究分析中未发现“直言策略”与“回避面子威胁行为策略”,故仅就“积极礼貌策略”“消极礼貌策略”和“非公开性礼貌策略”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Brown和Levinson[14]进一步细分了这3种策略的子策略系统。积极礼貌策略包含3组共15个子策略。第1组“寻求共同点”包括:1)关注听话人(的兴趣、愿望、需求、物品);2)夸大对听话人的兴趣/赞同/同情;3)提高听话人的兴趣;4)表示伙伴关系;5)寻求一致;6)避免不一致;7)预设/提出/评估共同点;8)讲(基于共同知识与价值观的)笑话。第2组“表示合作关系”包括:9)强调说话人对听话人需求的知情与关切;10)提供、承诺;11)表示乐观;12)包含说话人和听话人;13)给予或寻求原因;14)假设或声明互惠原则。第3组“满足听话人对一些言语行为的需求”的具体策略是:15)提供礼物(物品、同情、理解、合作)。

消极礼貌策略包含10个子策略:1)规约性间接表达;2)提问与保留;3)表示悲观;4)将强加最小化;5)尊重对方;6)道歉;7)避免突出个人;8)把相关面子威胁行为当作普遍原则;9)名词化;10)不让听话人感觉欠下人情。

非公开性礼貌策略包含15个子策略:1)暗示;2)提供联想线索;3)预设;4)低调陈述;5)夸张;6)同义反复;7)矛盾;8)反语;9)暗喻;10)修辞设问;11)歧义;12)模糊;13)过度概括;14)排除听话人;15)省略。

基于以上理论框架,我们将对新闻发言人礼貌策略特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并解读其礼貌策略所建构的国家身份认同。

(二)研究问题、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问题:1)此次发布会中,新闻发言人的礼貌策略有何特征?2)其礼貌策略建构出什么样的国家身份认同?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出全国人大第一位女发言人,本研究以该发言人的首场新闻发布会答问语言为语料。会议期间,3000多名国内外记者报名采访,其中外国记者近千人。发布的信息通过媒体在全球传播,发布内容涉及国内改革与重要外交事务。在说话人(及其所代表的全国人大以及国家)与听话人(及其所代表的机构与国家、经媒体传播而知情的全球观众与读者)的互动中,发言人保全自身面子即保全国家利益与尊严,保全听话人面子即意味着对提问者所代表的机构与国家的尊重。这一特征决定了发言人所表达的并非个人观点[1],她必须准确表达所代表的全国人大及国家的态度。其语言风格也并非只是个人风格,她需要运用适当的礼貌策略积极建构、维护国家形象。

发布会全程实录文稿来自人民网,我们根据发布会实录视频进行了校对。语料共194句,根据内容分为问候、简介、会期说明、政府预算、反腐立法、国防支出、代表构成、海洋问题、环境问题、香港政策、政治改革11个部分。我们以礼貌策略理论为分析框架,从语义层面对语料进行解码,确认其中运用的各类礼貌策略并加以分类统计,得出各类策略的频次与百分比,了解发言人礼貌策略使用特征。我们再将礼貌策略置于内容语境中,考查语用策略与其所表达的内容共同建构的国家身份认同。

三、礼貌策略特征分析结果与讨论

发言人全程216次使用礼貌策略,其中积极礼貌策略112次,占51.85%;消极礼貌策略50次,占23.15%;非公开性礼貌策略54次,占25.00%。各内容单元礼貌策略使用数量为:“海洋问题”52次,“政治改革”37次,“环境问题”25次,“国防支出”23次,“政府预算”16次,“代表构成”13次,“简介”14次,“反腐立法”13次,“问候”9次,“香港政策”8次,“会期说明”6次。详见表1。

表1 发言人礼貌策略使用概况

内容单元频次百分比礼貌策略内容问候简介会期说明政府预算反腐立法国防支出代表构成海洋问题环境问题香港政策政治改革积极555.56%提供礼物(物品、同情、理解、合作)5消极444.44%将强加最小化1;提问与保留1;尊重对方1;道歉1积极1071.43%寻求共同点2;表示合作关系5;提供礼物(物品、同情、理解、合作)3消极321.43%将强加最小化1;不让听话人感觉欠下人情1;提问与保留1非公开17.14%模糊1积极350.00%表示合作关系1;提供礼物(物品、同情、理解、合作)2消极116.67%把相关面子威胁行为当作普遍原则1非公开233.33%暗示2积极1381.25%寻求共同点5;表示合作关系5;提供礼物(物品、同情、理解、合作)3消极16.25%表示悲观1非公开212.50%预设2积极13100 00%寻求共同点6;表示合作关系5;提供礼物(物品、同情、理解、合作)2积极626.09%表示合作关系4;提供礼物(物品、同情、理解、合作)2消极626.09%提问与保留5;不让听话人感觉欠下人情1非公开1147.83%暗示3;同义反复2;过度概括2;低调陈述2;修辞设问1;预设1积极969.23%寻求共同点4;表示合作关系3;提供礼物(物品、同情、理解、合作)2消极323.08%提问与保留1;把相关面子威胁行为当作普遍原则1;将强加最小化1非公开17.69%低调陈述1积极1325.00%寻求共同点4;表示合作关系7;提供礼物(物品、同情、理解、合作)2消极1426.92%提问与保留9;把相关面子威胁行为当作普遍原则4;避免突出个人1非公开2548.08%模糊6;预设6;过度概括4;低调陈述2;同义反复2;提供联想线索1;暗示1;修辞设问1;排除听话人1;反语1积极2184.00%寻求共同点6;表示合作关系14;提供礼物(物品、同情、理解、合作)1消极14.00%提问与保留1非公开312.00%预设2;同义反复1积极562.50%寻求共同点2;表示合作关系1;提供礼物(物品、同情、理解、合作)2消极337.50%把相关面子威胁行为当作普遍原则2;提问与保留1积极1437.84%寻求共同点7;表示合作关系5;提供礼物(物品、同情、理解、合作)2消极1437.84%提问与保留9;将强加最小化3;把相关面子威胁行为当作普遍原则2非公开924.32%模糊3;排除听话人3;预设2;过度概括1

注:为保持表格的简明性,表1将运用最多、分类最细的积极礼貌策略中的“寻求共同点”和“表示合作关系”两组子策略按其组名计算其使用概况,特此说明。

下文具体分析积极礼貌策略、消极礼貌策略和非公开性礼貌策略的使用情况。

(一)积极礼貌策略

3组112例积极礼貌策略主要分布在“环境问题”(21次)、“政治改革”(14次)、“政府预算”(13次)、“反腐立法”(13次)、“海洋问题”(13次)等内容单元中。3组积极策略中占比最高者为“表示合作关系”(50次,44.64%),这一组当中占比最高的2个子策略依次为“包含说话人和听话人”(23次,20.54%)和“表示乐观”(15次,13.39%)。另“提供、承诺”(8次,7.14%)、“强调说话人对听话人需求的知情与关切”(3次,2.68%)和“假设或声明互惠原则”(1次,0.89%)有所出现,“给予或寻求原因”没有出现。例如:

(1)如果说过去我们[包含说话人和听话人]一直重视生态和环境问题,那么今后我们[包含说话人和听话人]应该重视加重视,相信[表示乐观]新一届人大常委会一定会把这个问题放在一个重要的优先的位置来考虑。(环境问题)

(2)我们也了解大家在这方面的愿望和要求[强调说话人对听话人需求的知情与关切],我们相信[表示乐观]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代表选举制度还会进一步完善。(代表构成)

(3)我希望[表示乐观]今天通过你的报道能够如实地向日本社会传递这个信息。从人大代表的角度,我们非常希望[表示乐观]日本社会和方方面面能够倾听中国人民的声音,能够客观地看待过去发生了什么、现在发生了什么,这样两国就能够找到对话的基础。(海洋问题)

积极礼貌策略占比第二的组是“寻求共同点”(36次,32.14%),其中出现最多的子策略是“关注听话人(的兴趣、愿望、需求、物品)”(11次,9.82%),其次为“提高听话人的兴趣”(7次,6.25%),再次为“夸大对听话人的兴趣/赞同/同情”“表示伙伴关系”“避免不一致”(各5次,各占4.46%),最后为“寻求一致”(3次,2.68%)。“预设/提出/评估共同点”“讲(基于共同知识与价值观的)笑话”这2个子策略没有出现。例如:

(4)我回家休假的时候,也听到我们家乡来自方方面面的人谈到这个问题,大家都非常关心[关注听话人(的兴趣、愿望、需求、物品)]。(反腐立法)

(5)这次召开大会,你可以看一下网上大家关心的问题[提高听话人的兴趣],代表提出的问题,是一个更高层面的追求、需求。(政治改革)

(6)大家都很期待[夸大对听话人的兴趣/赞同/同情]听到他们反映来自他们那个行业的情况和愿望、要求。(代表构成)

(7)举手的人很多,我想请一位老朋友[表示伙伴关系]提问,因为我们好久没见了,希望你的问题客气一点。(政治改革)

积极礼貌策略中占比最小的一组是“满足听话人对一些言语行为的需求”(26次,23.21%),发言人向听话人提供精神方面的礼物,如感谢、关心、同情、理解、喜欢等。

(8)欢迎[提供礼物(物品、同情、理解、合作)]大家采访这次大会,也感谢[提供礼物(物品、同情、理解、合作)]你们这么关注我们这次的发布会……(问候)

(9)我们也欢迎[提供礼物(物品、同情、理解、合作)]媒体、各界的朋友提出好的建议意见。(政府预算)

(二)消极礼貌策略

此次发布会的50例消极礼貌策略主要集中在“海洋问题”(14次)、“政治改革”(14次)和“国防支出”(6次)等内容单元。使用最多的是“提问与保留”策略(28次,56.00%),其次为“把相关面子威胁行为当作普遍原则”策略(10次,20.00%),再次为“将强加最小化”策略(6次,12.00%),最后为“不让听话人感觉欠下人情”策略(2次,4.00%),以及“表示悲观”“尊重对方”“道歉”“避免突出个人”策略(各1次,各占2.00%)。“规约性间接表达”和“名词化”策略未被使用。例如:

(10)关于军费的问题,我观察了一下,这个问题似乎是[提问与保留]人大新闻发布会的必答题,每年这个问题都会出来。我看了一下,前面几任的发言人都回答过了,但是仍然有很多国际的关注。好像[提问与保留]中国每年都需要向外界解释为什么我们要加强国防建设,为什么我们要增加军费。(国防支出)

(11)我的感觉[提问与保留],至少[提问与保留]在部分人心里带有意识形态的色彩,尽管冷战结束已经这么久了,多多少少[提问与保留]还是有这样的一些因素在里面。(政治改革)

(12)实际上钓鱼岛的基本事实是非常清楚的。一是,1895年日本从当时中国的清政府手中窃取了钓鱼岛,这个历史事实是清楚的,日本政府的文件、档案和日本学者的书里,对这个都有记载[把相关面子威胁行为当作普遍原则]……二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日本占领的中国领土都要归还中国[把相关面子威胁行为当作普遍原则],这个历史事实也是清楚的。(海洋问题)

(13)当然,我只是一家之言,仅供你参考[将强加最小化]。(政治改革)

(14)亚太地区要在世界上维护和平,国与国之间要有信誉,要信守彼此之间的承诺,要信守达成的共识[避免突出个人],否则就乱了。(海洋问题)

(三)非公开性礼貌策略

我们所发现的54例“非公开性礼貌策略”主要出现在“海洋问题”(25次)、“国防支出”(11次)和“政治改革”(9次)等内容单元。频次最高的两个子策略为“预设”(13次,24.07%)和“模糊”(10次,18.52%)。接下来分别是“过度概括”(7次,12.96%)、“暗示”(6次,11.11%)、“低调陈述”和“同义反复”(各5次,各占9.26%)、“排除听话人”(4次,7.41%)、“修辞设问”(2次,3.70%)、“提供联想线索”和“反语”(各1次,各占1.85%)。未发现“夸张”“矛盾”“暗喻”“歧义”和“省略”这5个非公开性策略。部分典型例子如:

(15)很多中国人的意见包括媒体人的意见,是希望中国更加[预设]强硬一些,尤其面对挑衅的时候,希望有更加[预设]强硬的姿态,这个差距是存在的。(海洋问题)

(16)我看了一下,前面几任的发言人都回答过了,但是仍然有很多国际的关注[预设]。(国防支出)

(17)但是在出现一些问题[模糊]的时候,在领土争议问题上面对一些困难[模糊]的情况下,有的国家[模糊]采取挑衅的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办?(海洋问题)

(18)当然世界中心舞台上可能[提问与保留]过去传统的大国很多,但是中国是一个新来者,肯定会引起关注,大家[过度概括]肯定要评头论足,肯定会关心你的一言一行,想要了解你,想知道中国来了以后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要做什么?会不会来了以后与大家[过度概括]都不好相处,还是能够融入地区和世界。(海洋问题)

(19)我与一些国家接触,一些发达国家[模糊],他们[排除听话人]现在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困难,不比中国的困难小,但是没有听说他们[排除听话人]要改变自己的政治制度,要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一面对这样的问题,马上就有这样的训导,说你们应该用别人的模式。(政治改革)

(20)所以为什么我们讲到钓鱼岛的时候,总要讲要尊重“二战”之后的胜利成果[暗示]。(海洋问题)

(21)刚才你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注意到中国记者都笑了[提供联想线索]。(海洋问题)

(22)我们坚持防御性的国防政策,而且将长期坚持[同义反复],这与我国总的和平发展大方向是相一致的。(国防支出)

(23)如果对方选择的是强硬的举措,选择的是背弃共识的做法,那么中国还有一句话叫“来而不往非礼也”[反语]。(海洋问题)

综上,此次发布会中发言人的礼貌策略使用较多的是积极礼貌策略中的“提供礼物(物品、同情、理解、合作)”“包含说话人和听话人”“表示乐观”“关注听话人(的兴趣、愿望、需求、物品)”,消极礼貌策略中的“提问与保留”“把相关面子威胁行为当作普遍原则”“将强加最小化”,以及非公开性礼貌策略中的“预设”和“模糊”。下文结合发布会具体内容,解读此次新闻发布会发言人语用礼貌策略中的国家身份认同建构。

四、礼貌策略中的国家身份认同建构

此次发布会中,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礼貌策略所建构的国家身份认同具有3个明显特征:真诚合作的总体形象认同、以民为本的对内形象认同、柔中带刚的负责任新兴大国国际形象认同。

(一)真诚合作的总体形象认同

发言人采用的积极礼貌策略在礼貌策略总数中占比过半,主要用于“环境问题”“政治改革”“政府预算”“反腐立法”“海洋问题”等内容单元中,建构了中国就国内外事务所秉持的自信从容、积极合作的态度。其中大量使用“包含说话人和听话人”策略,将听话人纳入共同的活动中,体现出对听话人的尊重,并“提供、承诺”,对大家所希望的结果“表示乐观”,同时恰当“强调对听话人需求的知情与关切”。

如在“环境问题”中,发言人10次使用第一人称复数代词“我们”,如例(1)。通过“包含说话人与听话人”这一积极礼貌策略,不断将说、听双方放在“共同关切”之下。该单元仅在表达环境问题严峻之际出现了1例消极礼貌策略。3例非公开性礼貌策略中的2例用于表示现有环境立法措施不够(“这些措施肯定还是远远不够的”),1例用于肯定经济建设成就(“必须承认”)。以积极礼貌策略为主的语言使用体现出国家治理环境问题的责任心与信心,表达了中国政府直面问题、保持信息公开的合作态度。

积极礼貌策略中的“提供礼物(物品、同情、理解、合作)”除了用以表达问候,也被用于发言人对每一个提问的感谢、回答完每一个问题之后以“谢谢”标识该回答的结束(仅“环境立法”单元没有这一结束标识)。这一策略固然体现出新闻发布会会话结构特征,但更体现出中国政府欢迎媒体提问、监督、建议的友好开放姿态。例(8)和例(9)为这一策略的典型例子,其中例(9)发言人欢迎各界朋友对中国政府预算体系透明化和功能化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体现出中国面对国内国际社会开放自信的姿态。在“反腐立法”内容单元中,“表示乐观”的积极策略(“我相信”“我也相信”和“希望”)表达出中国在该问题上的决心和信心。

在整场发布会中,发言人亲自点名记者提问仅有一次,参见例(7)。发言人用“一位老朋友”这样的“表示伙伴关系”策略点名美国记者提问,并幽默地以“希望你的问题客气一点”点出隐含语义——发言人充分了解该记者提问的尖锐程度,而事实证明该记者提出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并不温和。发言人以积极礼貌策略亲点尖锐记者提问的行为表明中国人愿意与世界各国坦诚交流各种存在理解分歧的问题。

相关消极礼貌策略、非公开性礼貌策略的使用也起到同样的效果。在“政治改革”内容单元中,发言人大量采用“提问与保留”“模糊”等礼貌策略,指出国际上对中国政治体制的批评站不住脚,如例(11)、例(19)。发言人的“提问与保留”策略配合其内容,以礼貌的方式表达出制度上的自信,各国对此没有资格说三道四(“总的来讲[提问与保留],我想说的是[提问与保留],中国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正确道路”)。而“一些发达国家”“一些质疑的声音”“部分人心里带有意识形态的色彩”等“模糊”礼貌策略的使用则不点名地批评了无理指摘中国政治体制的国家、人士,这种表达既观点清晰,又保持了风度,体现出中国在政治制度上的自信。

(二)以民为本的对内形象认同

积极礼貌策略也建构出政府在涉及反腐、环境等问题上以民为本、和衷共济的立场态度。

“反腐立法”中“关注听话人(的兴趣、愿望、需求、物品)”多次出现,例(4)即是其中一个典型表达。“大家关心的是我们怎么去进一步推进、怎么能够制度化地形成廉洁政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要求”“我也看了最近一些网上的讨论”“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角度,对这个问题一直非常关注,也是非常重视的”等表达也说明了政府充分倾听百姓心声,解决腐败问题绝不手软。例(4)中的“也听到我们家乡来自方方面面的人谈到这个问题”从普通大众视角看待腐败问题,建构了党、政府和人民同声共气的集体认同。

在“环境问题”中“包含说话人和听话人”策略出现11例,除了“我们必须承认”强调所取得的经济成就,其余“我们”“我们的”和“我们国家”等措辞均用以表达“我们共同面对环境问题、共同采取积极措施”,向大众传递出“我们在一起”的集体认同。在“政府预算”中,代指中国的“我们”和“我们国家”交替出现,以团体、集体的名义[15]100强调对实施全口径预算的决心,同时“我们”欢迎“媒体、各界朋友”的监督,又把相关部门放到了公共监督机制中。这既是向世界介绍财政改革举措,更是向国内民众表达改革决心,体现政府充分了解大众在预算体系透明化和健全化方面的诉求,并致力于解决该问题。

(三)柔中带刚的负责任新兴大国国际形象认同

发言人的消极礼貌策略“提问与保留”、非公开性礼貌策略“预设”和“模糊”以及积极礼貌策略“表示乐观”结合发言内容,建构起中国在国家根本利益问题与国际事务处理中柔中带刚、勇担责任的国际认同。

“提问与保留”策略在“政治改革”中使用了9次。发言人在回答美国记者就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提问时,多次以该策略来反驳国际上对中国政治制度指手画脚的声音,如例(11)。此句指出国际上对中国政治体制说三道四的声音是“冷战”意识形态作祟,充分表达了中国在政治制度问题上毫不含糊的刚硬态度。在这样严肃的内容中,发言人连续3次使用“提问与保留”礼貌策略,缓和了内容严肃性、严正性所可能产生的消极面子威胁,达到张弛有度、柔中带刚的形象建构。而例(13)这一“将强加最小化”消极礼貌策略被附加在坚定、严肃的表述之后,缓和严肃气氛,但并没有模糊中国的观点和立场。

在“海洋问题”中,面对日本记者“怎样缓和与包括日本在内的周边国家的摩擦”问题,发言人指出“其实你在中国听到的是完全不同的,几乎[提问与保留]是另外一方面的意见”,指出日本政府和民众就钓鱼岛主权的认识与中国政府和人民背道而驰,是对日本在钓鱼岛采取非法行动的严正抗议与谴责,容易导致现场中日人士之间的气氛紧张。“几乎”作为“提问与保留”策略,在有效地传递出“中国人”和“中国政府”声音的同时,缓和了紧张气氛,也使其表达更具亲和力、更易被在场国际媒体记者接受,达到柔中带刚的形象建构。

此后紧跟着的“预设”策略进一步加强了政府态度的表达,如例(15)中两个“更加”的“预设”礼貌策略借普通人心声表达国家意志,表明政府与民众就此问题有共识,且民众还希望政府“更加”强硬地面对日本的“挑衅”,提示日本中国政府已经相当克制。然后发言人用了5次“表示乐观”的积极策略,“希望”“真的希望”“非常希望”日本记者将中国人民的想法、钓鱼岛的历史事实带给日本政治人物和有识之士,表达了愿意与正视历史的日本合作的真诚态度。这样的礼貌策略组合既表达了中国政府就领土主权问题寸土不让的强硬姿态,又展现出张弛有度的外交风度。

在“国防支出”中,发言人使用了5次“提问与保留”策略以免威胁法国记者的消极面子,如例(10)。在这一部分问答中,发言人首先批评了国际上对中国军费开支妄加评论的做法,清晰地表达了一个观点:中国的军费开支不需要向外界解释。但她通过“似乎”“好像”这样的“提问与保留”策略缓和了批评的严正性,同样达到柔中带刚的形象建构。

综上,十二届全国人大推出该机构首位女新闻发言人,其首场发布会语言充满大量语用礼貌策略,借助女性的语用礼貌策略意识[16],充分传达当前中国在政治改革、环境问题等重要事务中的责任与担当,在外交事务中既对国家利益寸土不让又有风度地表达观点的柔中带刚形象。其礼貌策略也建构了真诚、开放、合作的整体国家身份认同。

五、结语

本研究以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策略理论为分析框架、以中国全国人大首位女新闻发言人的首场新闻发布会语言为语料,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其礼貌策略特征,并解读了其礼貌策略所建构的国家身份认同。研究结果对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我国当前政治外交话语转型具有借鉴价值,对我国语用学研究参与中国当下社会话语转型研究有启发意义,对我国各级各类新闻发言人培训也有参考价值。

本研究基于一次新闻发布会语料分析所得的结果尚有待在更大语料范围内加以检验。本文抛砖引玉,也期待学界能从不同语料库入手,对新时期我国政治外交话语进行更为立体的语用特征与国家话语转型研究。

[1]洪岗,陈乾峰. 中美新闻发言人拒绝策略对比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2):209-219.

[2]洪岗. 跨文化语用学:语料收集方法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Clayman S E. Reformulating the question:A device for answering/ not answering questions in news interviews and press conferences[J]. Text,1993(2):159-188.

[4]Jacobs G. Press conferences on the Internet:Technology,mediation and access in the news[J]. Journal of Pragmatics,2011,43:1900-1911.

[5]胡庚申,王静. 中外记者招待会用语特征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3-88.

[6]熊永红,彭小妹. 外交语言的语用策略分析——以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1-74.

[7]Bhatia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political press conferences[J]. Discourse & Society,2006(2):173-203.

[8]Hodges A.The politics of recontextualization:Discursive competition over claims of Iranian involvement in Iraq[J]. Discourse & Society,2008(4):483-505.

[9]Wodak R,et al. 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ies[J]. Discourse & Society,1999(2):149-173.

[10]Wodak R,et al. 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M]. 2nd revised edition.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9.

[11]Nabers D. Filling the void of meaning: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U.S. foreign policy after September 11,2001[J]. Foreign Policy Analysis,2009(5):191-214.

[12]Chan M. The discursive reproduction of ideologies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in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 English-language press[J]. Discourse & Communication,2012(4):361-378.

[13]Brown P,Levinson S.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Politeness phenomena[C]//Goody E(ed.). Questions and Politeness: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56-289.

[14]Brown P, Levinson S. 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15]郑海翠. 北京奥运话语中中华民族身份的多模式话语构建[M].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16]Baxter L A. An investigation of compliance-gaining as politeness[J].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1984(10):427-456.

NationalIdentityConstructioninPolitenessStrategiesbyNPCSpokesperson:TakingtheFirstPressConferencebytheFirstNPCSpokeswomanastheCase

HUMeixin1,DAIJingjing2

(1.CollegeofForeignLanguages,ZhejiangNormalUniversity,Jinhua321004,China;2.WenzhouForeignLanguageSchool-Louqiao,Wenzhou325000,China)

Taking Brown and Levinson’s Politeness Strategy Theory as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the first press conference speech by the first NPC spokeswoman as the data,the present study,at a semantic level,makes a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her politeness strategies. Findings show that her salient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clude “Include both S and H in the activity”,“Give gifts to H (goods,sympathy,understanding,cooperation)”,“Be optimistic” and “Attend to H (his interests,wants,needs,goods)”as parts of positive politeness strategies,“Questions and hedges”,“State the FTA as a general rule” and “Minimize the imposition” as parts of negative politeness strategies and “Presuppose” and “Be vague” as parts of off-record politeness strategies. These strategies together with the content thereby expressed have helped construct the national identities as a friendly and cooperative Chinese government,a people-oriented domestic image and an international image of a responsible emerging power.

politeness strategies;identity;NPC press conference;discursive construction

H030

A

2095-2074(2016)01-0010-09

2015-10-30

胡美馨(1975-),女,浙江东阳人,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戴晶晶(1987-),女,浙江温州人,温州外国语学校娄桥分校教师,文学硕士。

猜你喜欢
礼貌消极建构
从消极隐私保护到积极隐私保护:元宇宙中的隐私风险及其治理进路
科学与社会(2023年4期)2024-01-11 08:08:44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阿来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8:26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当诚实遇上礼貌
家教世界(2017年11期)2018-01-03 01:28:48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建构游戏玩不够
小猴买礼貌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海峡姐妹(2015年3期)2015-02-27 15:10:14
暗恋是一种礼貌
海峡姐妹(2015年3期)2015-02-27 15: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