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症协会近日发布的《2015年全球阿尔茨海默症报告》显示,到2050年,全球老年痴呆症患者将从当前的4700万人增到1.32亿人,增加人数近两倍。仅2015年,就有约1000万老年痴呆症新增病例,相当于每分钟约19人罹患老年痴呆症。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常用的说法,在国际上通用的名称是阿尔茨海默症。它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起病隐匿,表现为近事遗忘,后逐渐出现计算能力、定向能力、逻辑思维、语言功能的受损,直至慢慢不认识一起共同生活的亲人,不能照顾自己,最终死于营养不良、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多种并发症。患者通常带病生存期为5~10年甚至更长,其生存质量明显下降,在疾病的后期,完全需要他人照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由于阿尔茨海默症无法根治,所以早发现、早干预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阿尔茨海默症早诊率仍较低,在许多医院神经内科门诊中,不少患者就诊时就已发展到了中重度,增加了治疗难度。很多家属都是在老人迷路了、出现幻觉了等情况时才带老人就诊。医生提醒,要注意家中老人有无以下“四不”症状:一是“记不住近期的事”。对最近一两天内发生的事记不住,但几十年前的事却记得清楚;二是“算不清数”,如买菜时算错钱;三是“出门找不到回家的路”;四是“说不清话”。刚开始是说话漏字,后来可能发展为逻辑不清、自言自语等,如有上述异常,常提示为早期阿尔茨海默症,应及时到综合性医院的神经内科做详细的专科检查,以便及早确诊,尽早治疗。
“对于患病的老人,亲人的理解、关心和陪伴是最重要的。”医生强调说,与老人说话要耐心,尽量多抽时间陪伴老人,调节老人的不良情绪,预防抑郁症;对于晚期、重症患者,最关键的在于预防感染,对于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要为其勤擦拭身体、翻身拍背,减少褥疮的发生;对于进食困难的患者,应小心谨慎喂食,尽可能避免因呛咳、误吸等导致肺部感染的发生。
(上海 尹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