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子采集和处理
种子采集:青钱柳属高大落叶乔木,树高10~30米,花期4—5月,9月下旬果实逐渐由青变黄,此时果实已达到生理成熟,可以用长竹竿或高枝剪采摘。如人工采摘难度较大,也可待10月中旬至11月底,种子自然脱落时,直接地面收集。在10月中旬前清除林下杂草、灌木,每10天收集一次,如遇大风天气,每5天收集一次。
种子处理:种子放置于通风处阴干,去除果翅、果梗等杂物。种子处理,先将种子用50°白酒和40℃温水按1∶1比例混合,浸泡种子20分钟,捞出洗净,进行沙藏。沙藏方法:选排水良好、背阴地块挖一方形地窖,深30厘米,长、宽视种子量而定。在窖底喷一次多菌灵1000倍液进行土壤杀菌。底层先铺一层5厘米厚湿沙,均匀撒上一层种子,种子厚不超过1厘米,然后在种子上铺3~5厘米厚湿沙,再撒一层种子,铺种子不超过4层,过厚影响出芽率,最后覆盖10厘米厚湿沙,并加盖5厘米厚稻草。窖面注意保湿,每隔5~7天检察一次湿度,以手捏沙土成团,松开即散为宜。
二、苗圃地选择与施基肥
1.选地。苗圃地应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壤土地块。将苗圃地深翻40厘米,无须耙细,结合深翻,每亩撒施呋喃丹2~3公斤、硫酸亚铁10公斤。
2.施足基肥。翌年3月,苗圃地再撒施一次呋喃丹和硫酸亚铁。每亩施入复合肥50公斤、腐熟的菜籽饼肥100公斤,精耕细耙。做畦,畦高30厘米、宽1米,畦面稍隆起,中间线高度不宜超过床边3厘米,可防止雨天积水。
三、播种育苗
3月中旬,将沙藏的种子取出洗净,用40℃温水浸泡3天,每天需换水1~2次,再用200毫克/升赤霉素浸种1天,取种沥干水分即可播种。畦面开播种沟槽,株、行距均为20厘米,沟宽5厘米、深2~3厘米。每亩播种量8公斤左右,覆土厚不超过1厘米,上覆一层稻草,浇足水。
四、苗期管理
1.搭设遮阳棚。播种后40天左右种子开始发芽,当发芽率达到50%以上时即可揭去稻草。不可一次性全部揭除,以免幼苗不适应外界气温而出现死苗现象,第一次揭去一半厚度,7天后全部揭除。在揭稻草的同时,搭设好遮阳棚,遮阳棚分两种:一种是长期性高桩式遮阳棚,以2米高水泥桩做支柱,水泥柱顶部之间搭设竹竿并固定,再在竹竿上拉遮阳网;另一种是临时性矮桩式遮阳棚,用1米长杉木棍做成木桩,在苗床四角和边对称钉入木桩,每对对称木桩上钉根竹片条,最后拉上遮阳网即可。立秋后,可在傍晚阳光不强烈时揭去遮阳网。
2.水肥管理。青钱柳苗期对水分要求极为严格,连续晴天,苗圃地表层土壤出现干颗粒时,应及时洒水,久旱天气必须进行引水灌溉,洒水和灌溉应在早晨和傍晚进行,不得在中午高温时进行。雨天需做好排水工作,苗圃地不得出现积水。苗木生长前期30天内可少量追施氮肥或不追肥。中期(苗根基部出现木质化至苗木生长缓慢时,一般在立秋前后),每亩追施复合肥8~10公斤。立秋后不得追肥,这样可有效防止苗木不能在入冬前木质化而被冻伤、冻死。
3.除草间苗。趁早拔除幼草,如果杂草根系较大,拔时引起苗株松动,应浇定根水。当幼苗高5~10厘米时,可进行间苗。间苗必须选择在阴雨天进行,苗床没有湿透则需浇透水后再起苗移植,移植在缺苗苗床上,株距5厘米,移植完毕再浇一次透水。
4.病虫害防治。青钱柳苗期主要病虫害有立枯病和地老虎。防治地老虎可喷洒氧化乐果800倍液诱杀或人工捕杀。立枯病的预防于发病初期喷洒波尔多液或多菌灵800倍液进行防治。
(安徽省石台县林业局 陈志刚 邮编:24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