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赛军
摘 要:紫砂陶的造型设计千姿百态,主要分为光器、塑器和筋纹器三类。其中,所谓塑器,是指那些以自然界中瓜果花木、虫色鸟兽为创作对象,模拟自然形体的造型;或是在方圆等几何形体上进行堆雕装饰的器皿。
关键词:紫砂陶;造型艺术;塑器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9-0033-01
行话称为“花货”的紫砂壶设计最早构思是模拟自然界的实物形态。模拟自然界对象的手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写实法,直接将模拟对象的典型形态演变为壶的造型,如传统的南瓜壶、梅段壶等;另一种写意法,是在壶的身筒上,选择恰当的部位,用浮雕、透雕或其它形式的装饰,把某种典型形象附贴上去,并把这种形象的合理部分,捏塑为壶嘴、壶把和的子。如人们熟悉的常青壶(松),报春壶(梅),小型竹节壶等。
紫砂“花货”形象生动,构图简练,用色巧妙,而且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艺术手法和雕镂捏塑技能。如劲松壶,既要塑造青松的苍劲气势,又要表现枝叶挺拔,给人以勃勃生机的感觉。又如竹节壶,主要刻划竹子的清秀潇洒的形态,使人感到竹子那种清高不傲的风格。再如梅花壶,主干苍劲有力,几朵梅花零星点缀,疏中见繁,少中寓多,给人以梅花傲立风霜的气势。
在大自然中人类对动、植物的自然形态很有亲切感。因此,艺术家把它们的自然形态通过艺术加工变成工艺品,就具备在造型上、装饰上的优美风格,其中紫砂艺术利用得天独厚的原料所设计的紫砂陶,最能反映出人们的意念和大自然的成就。
无论是什么形态,自然界包罗万象,都是紫砂花货作品形象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紫砂五色土材质塑造自然逼真、千姿百态的形象。这种创作、设计、构思并以泥土塑造的形象,是匠师们经过深思熟虑,严整构思,呕心沥血,不断的进行实践、调整和修改,通过智慧的结晶,由双手在创作中提炼而成。
蒋蓉大师就是仿真器的代表人物,她是我崇拜尊敬的长辈,她的作品是我一直很欣赏的,形态逼真、惟妙惟肖,简直以假乱真。特别是她制作的《荷花壶》一直是我仰慕的佳作,在我的创作生涯中也是一直追随她的足迹。我的作品《荷塘雨景》也是经过观察大自然经过多次的构思。用莲藕作嘴,荷梗作把,莲蓬作盖,一只栩栩如生的青蛙转动着灵活的双眼栖息在壶盖上,整个作品洋溢着农家田野的大自然气息,一幅“荷塘情趣图”在紫砂工艺品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另外一把《百果壶》,“百果壶”为大师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颇具灵韵的自然美写实之神品。作品以写实手法,立体浮雕般的装饰手段,活灵活现地将中国人吉庆祥和的吉利风格表现在周正敦圆的苹果形壶体之上。深绿色的苹果形壶体周围之上,点缀了八颗惟妙惟肖、秀色可餐的白果、花生、莲心、蚕豆、红枣、葵瓜子、西瓜子、扁头仁。大师大胆使用的壶体立体写实装饰手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又不繁复多余,恰到好处。一颗硕大倒置的野蕈,丰满而纹理细致,妙法成盖;一枝嫩秀幼节之藕贴于壶体,像是壶体生命的一部分;一节紫乌饱满成熟的牛角乌菱平衡于壶体之间;三颗荸荠、核桃、栗子稳重铺垫于壶底。个个生灵秀色,颗颗形象逼真。若不是依附在一件精美的紫砂壶之上,真不禁让人想伸手拈来品尝一番。这样的精品之作,从艺术角度处处体现大师的艺术风范。
自然界是紫砂“花货”创作取之不竭的题材库,有飞禽走兽、游鱼人体,有树木藤草,花卉蔬果,这些都是壶艺造型和装饰的题材。自然界中自然存在的东西有千千万万,或者是形态美好,或者色泽悦目,或者寓意积极,符合人们审美心理和传统习惯。所以壶艺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经常是选择能表现自然美、生活美,能表现人们美好愿望的对象。梅兰竹菊,河岳山川之所以成为制壶界经久不衰的创作题材,就在于它们积极的象征意义。有的壶艺制作者由于受到自身文化素质的影响,制作的壶艺造型对象往往是一些低俗的物象,虽然制作的物象也许逼真,但却不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认真去观察多种事物,发现美、借鉴美,从而进一步去表现美。如当代大师朱可心的《云龙壶》,朱氏寄情于壶,做成一把壶配巨龙,搏击九天,努力突破前人“鱼化龙”成就的就是《云龙壶》,由嵌盖化为压盖,龙尾把改为飞把,原有旋转云水纹变为云彩纹,注以壶艺以新的境界。壶呈紫红色,壶身浮雕流动的彩云,塑作两条巨龙在云层间翻腾,神态矫健,变幻无穷,其中有一龙钻出了壶盖,龙头能伸能缩,犹如穿行在云海之中。从云端下垂的龙尾构成了完整的壶把。此壶以打身筒法制作,捏塑浮雕,布局匀衡,是气韵贯通、形象生动的成功之作,既有新意,又实用美观。
那么怎样做好一把壶?设计的好坏是知识积累的体现,精工是技术功力积累的体现,没有好的设计,最好的技术,也不会使作品有美感、有神韵。缺乏扎实的技艺功力,最好的设计也做不出精气神。这就是紫砂壶艺术关键所在。用紫砂体现自然美,就是紫砂“花货”追求的境界。作为一个紫砂花货的紫砂人来说,融入自然,体会自然给予的感受,那他的创作之源定将永无枯竭之时。紫砂艺术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我们紫砂艺术取得一点成绩,得到一点收获,这只能代表过去,紫砂道路漫长,如何继承和发扬紫砂文化,我们应进一步探索,今后要有更加热爱紫砂的人,做到不断学习、探索,大胆实践,多创新品,这样紫砂这枝奇葩才会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姿。
参考文献:
[1]唐云,郑重.紫砂壶鉴赏[M].香港:香港万里书店,1992.
[2]姚迁.宜兴紫砂陶艺[M].北京:人文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