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肽的伤口治疗

2016-11-04 20:06康瑶
中国科技博览 2016年22期
关键词:抗菌肽耐药性

康瑶

[摘  要]组织伤口的修复是对组织完整性和常规功能重建的一个基本过程(1)。其重点是感染是阻碍伤口愈合的一个主要的因素。多细胞生物机体已经逐步进化形成了机体防御分子库,包括抗菌肽,靶向控制微生物增殖和宿主调节。免疫反应是生物和物理的多样反应,在这个简短的综述中我们提供了证据证明抗菌肽作为伤口愈合和具有威胁皮肤和其他上皮细胞有治疗潜能的内在因子这角色。

[关键词]耐药性;抗菌肽;蛙的皮肤;伤口愈合。

中图分类号:TD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348-01

前言

动物中的伤口愈合是在组织受伤后修复和恢复机体功能的基本过程,设想我们看到正常皮肤,是外在保护和接受化学环境保护的上皮和真皮(1)。然而,接下来的外科手术,意外手术,烧伤,细菌感染,皮肤疾病或者新陈代谢出现的功能紊乱,破坏这个屏障。

伤口愈合伴随着炎症,这是受伤和损伤的自然反应,接下来伴随着上皮形成的组织再生,血管生成,骨胶原蛋白重新恢复的过程。重要的是,修复受伤组织的机制存在潜在的失败会形成没有治愈的慢性伤害。在这篇文章中,糖尿病,静脉或者动脉疾病和细菌感染是有利于建立慢性伤口最常见的因素。有可能的致病菌,例如,革兰氏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在皮肤伤口形成生物膜,特点就是细胞外粘合机制使细菌细胞固定的聚合成一个聚集体物质。为了确保上皮细胞的完整,多细胞机体已经形成了一个主要宿主免疫分子机制,包括基因编码抗菌肽,可以靶向控制微生物增殖和通过改变宿主细胞信号来应对受伤。这里我们评估了抗菌肽作为内源介质对伤口愈合的作用和治疗的潜能。

抗菌肽和先天免疫

抗菌肽是我们已知的作为生物进化先天免疫系统保留的存在于所有活的生物界的物质(2)。早在1980年的先期工作结果从天蚕血淋巴中发现了抗菌肽,接着就是哺乳动物粒细胞。第三个转折点是在1987年,迈克尔.扎斯罗夫发现非洲蟾蜍光滑皮肤包含丰富的腺体抗菌肽,由全质分泌机制来警报或皮肤病变。从那时以来,接近2000种大量种类的抗菌肽被发现。尽管他们的氨基酸序列不同,绝大多数的抗菌肽共有一个阳离子的特点,因为在模拟膜环境中的两亲性和普遍的残留。他们的抗菌作用机制大部分是由于细菌细胞膜阴离子磷脂静电相互作用对后者的分解和扰乱,从而导致细胞死亡。由于这个原因,相对于传统抗生素,他们不太可能在微生物具有代表的单一信号中感应阻力,大部分是以酶催化为目标。

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人类皮肤抗菌肽

在哺乳动物中,包括人类,在皮肤颗粒层合成的角化细胞和脂质颗粒分泌的内片状体储存抗菌肽(3)。这个半层小体释放到上皮表层的细胞间隙,形成了可以限制微生物生长的物理屏障。抗菌肽在人的健康皮肤中主要存在于核糖核酸酶5,核糖核酸酶7,活跃于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以及铁/锌绑定的s100蛋白。然而,在炎症和感染皮肤疾病中有另一个抗菌肽家族在角化细胞表达有光谱的杀菌活性,例如β-防御和转换为活跃的抗菌肽hCAP18,LL-37。尤其特别的是,优先对大肠杆菌S100A7的活跃水平,在银屑病患者的批复中S100A8/S100A9明显升高。另一方面,在过敏性皮炎的条件下,导致hCAP18mRNA在伤口的转录受到抑制,这是假设细菌双重感染率的增加。

人源抗菌肽在伤口愈合中有重要作用

大量的研究表明假设人源抗菌肽通过多重方法促进了皮肤伤口的愈合,包括细胞因子生产的调制,细胞迁移,增值和在某些情况下的血管生成。例如,人hBD-2的表达通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激活和角化细胞因子增加和迁移引起人体皮肤伤口。另一个防御素,hBD-3在角化细胞伤口高度表达,促进了细胞因子的分泌,细胞迁移和增值通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并显著地加速了伤口的愈合在猪的皮肤伤口感染模型中。重要的是。hBD3已经显示出通过抑制免疫中的TLR促炎信号通路的体外和体内抗炎活性,这可能有助于解决炎症。此外,hBD-3已显示作为巨噬细胞受体CCR2的配体,将巨噬细胞吸引到上皮损伤部位。LL-37的几种作用似乎通过EGFR的反式激活介导,包括形成胶质细胞迁移。值得注意的是,皮肤LL-37表达在创伤后也增加并且在立体皮肤伤口愈合模型中,针对LL-37的抗体抑制上皮形成的再生。

结论

文献中的证据支持在哺乳动物和非哺乳动物系统中内源表达抗菌肽的伤口修复的重要调节剂抗菌肽衍生物,具有作为新治疗剂的潜力。抗菌肽的有益效果可以包括(i):直接的抗微生物活性,其防止感染引起的伤口愈合延迟;(ii):分子例如LPS的结合和失活,减少有害的促炎反应;(iii):一种或多种对细胞行为增强迁移和增值作用。这个多因素作用机制非常强大,并伴有抗菌肽降低的选择微生物抗性趋势,使抗菌肽成为特别有吸引力的候选者,优于常用抗生素,用于局部治疗感染的皮肤伤口。重要的是,尽管已经发展了抗菌肽在体外的电阻或交叉抗性的报道132-134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在体内可比较的结果,可能因为在实际中抗菌肽抗性菌株的选择是在慢得多的过程并且他们现有的内源性抗菌肽协同作用。但是长期仔细评估抗菌肽的治疗途径,以免危机我们的先天免疫的防御风险,因此控制共微生物组的能力微生物感染。

参考文献

[1] Enyedi B, Niethammer P. Trends Cell Biol. 2015: 25: 398-407.

[2]Zasloff M. Nature. 2002: 415: 389-395.

[3]Harder J, Schroder JM. J Biol Chem. 2002: 277: 46779-46784.

猜你喜欢
抗菌肽耐药性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抗菌肽的生物学特性及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教研中Excel对抗菌肽分子设计的辅助研究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抗菌肽的效用及其在畜牧生产上的应用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新型抗菌肽菌丝霉素纯化工艺研究
抗菌肽修饰方法与抗菌机制的研究进展
烧伤整形外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美洲大蠊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