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艺术价值漫谈

2016-11-04 03:40:25盛听凤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井栏形体紫砂壶

盛听凤

(江苏宜兴214221)

紫砂壶艺术价值漫谈

盛听凤

(江苏宜兴214221)

壶艺的创新如能做到形、神、气三者融会贯通,方可称为佳。诚然,这是不容易的事,需要有扎实的基本技能,丰富的生活积累,严格缜密的技巧。要有对泥原料、成型、烧成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工艺流程深入了解和掌握等等。

紫砂;艺术;价值

宜兴紫砂始于北宋而盛于明清。它的兴盛与茶叶有直接关系。紫砂壶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它的艺术美在于壶泥、壶色、壶形、壶款、壶章、题铭、绘画、书法、雕塑、篆刻诸艺共融于一身,所以说今天的制壶高手不只是制坯工匠,而是具有多方面文化素养,全面掌握多种制壶艺术手段的艺师。他们以壶为主体,综融各种艺术表现手段于一体,因艺师们的个性不同,而突出壶艺的侧重点不同,形成不同的风格,使素面紫砂呈现出千姿百态,紫砂壶经过火与艺的配合,保留泥土的质朴、浑厚。壶与茶的配合使它们的素面、素心的品格,常为鉴赏者引为知己。紫砂壶,从雏形起步的偏重于实用性形态,至目前成为“艺术晚辈”后侧重于实用性与艺术性兼容并蓄的形态,这体现的是一种生活化的传承,体现的是一种艺术化的灵动。而能将生活与艺术之结合进行设计,为紫砂壶的创作之魂,更是紫砂壶的价值之所在。同时品茶能调节紧张的工作,用紫砂壶品茶已形成一种时尚,一种独特的东方茶文化,已是一种较高艺术的层次。宜兴历来盛产名茶,而紫砂壶有着沏泡茗茶的优异功能,所以紫砂泥也被人类认识和利用,反过来也因为紫砂陶的良好功能使茶叶的美质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我们今天看到各种艺壶的巧思之作,按其不同形态特征可分几何形体,自然形体,筋纹形体三大类。

几何形体由各种不同的曲弧线或直线构成圆器、方器。圆器柔括朴玉、曲折圆润,显示一种活泼柔顺的美感;方器则线面平整、轮廓分明,表现明快挺秀的阳刚之美;自然形体即花塑,取材于生活之中各种肖像形态,如花果、动物用浮雕手法装饰在器皿上,花塑的完成需形、色、工的巧妙配合,方达惟妙惟肖、形象逼真的效果。筋纹形体是艺人们将自然界中花卉、瓜果、天象等自然形态的线条规范化,把生动流畅的筋纹线条纳入结构严谨的形体中,设计要求上下对应、左右对称、准缝严密,体现一种秩序之美。

由于紫砂泥的结构特点是鳞片状分子与众不同,制壶成型工艺也是独特的方式——打身筒成型法和泥片镶接成型法,这两种方法在成型制作时首先将泥块打成一定厚薄均匀的泥片,然后一点一点逐步拼接粘成一件完整的器皿。由于全过程均是手工操作,成型制作中可以充分发挥各种设计想象力,使得独特的艺术构思与手工艺在形体上得到完美的和谐统一,同时更由于是全手工操作,各人的艺术构思及工艺操作各不一式,便成就了砂壶的各自独特性与珍藏价值。

“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紫砂壶创作设计的又一要义。其高,就高在设计上必须体现文化的传承。以道家、儒家、法家、杂家等诸子百家为代表中华本土文化一脉相承的紫砂壶,必定也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元素。

这样的文化传承,首先便在于壶型的设计。以“道”为例,“万物负阴而抱阳”,而紫砂壶则既“负阴”又“抱阳”,在任何一把紫砂壶上,我们都能够感受到阴柔与阳刚的结合;以“儒”为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靠“仁”,而紫砂壶彰显一种理智、灵动的包容主义,其胸怀开阔,海纳百川,立足中庸,兼容并蓄便是对“仁”的最佳诠释。也正是由此,紫砂壶也吸纳了外来的佛教文化,实现“反正内求,去迷理惑”的机缘。传承文化的设计,最为典型的便是集和平时期的文化宣传和战争时期的司令工具于一体的“汉铎壶”;吸纳文化的设计,最富代表的则是集南洋外销、东洋外销和北洋外销三种学说于一炉的“洋桶壶紫砂”。

如此的文化传承,其次便在于壶的雕刻设计上。紫砂壶的雕刻艺术,综合传承着源远流长的“金石文化”,逐步形成了“文学、绘画、书法、篆刻”于一体的文化设计。“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等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只须切合壶型,便可刻上壶身;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姿势,只须顺势而行,便能与壶融为一体。在此贡献尤为突出的,是“曼生十八式”,他将素善书法、酷嗜摩崖碑拓、善仿秦汉、周鼎铭文拓本常巧用于壶上金石文化之中,所刻铭文、篆、隶、楷、行皆古雅绝伦,八分书尤其简古超逸,开创了文化艺术传承的先河。基于以上两方面文化的传承与吸纳,作为“后辈”而崛起的紫砂壶艺术,也便形成了自身所特有的“紫砂文化”。苏东坡的“东坡提梁壶”、杨凤年的“风卷葵壶”,便是极佳的代表。此外,“井栏壶”,取名“井栏”,不仅源于生活中的水井,更是源于“命理之学”中有“井栏”一格,陈式老架二路太极拳谱第四十一式为“回头井栏直入”,这归于其型;而壶身雕刻或“亨泉”、或“复泉”、或“方便泉”者,全因苏州的古井栏以杉渎的“亨泉”,严衙前的“复泉”,画禅寺的“方便泉”为缘由。

[1]卞宗舜.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韩其楼.紫砂壶全书[M].北京:华龄出版社,1980.

J527

A

1005-5312(2016)29-0041-01

猜你喜欢
井栏形体紫砂壶
论“牛盖井栏壶”的经典特征
山东陶瓷(2021年5期)2022-01-17 02:36:00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漫谈紫砂壶《六方井栏》的文化意蕴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西夏学(2017年2期)2017-10-24 05:35:08
鸡霉形体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27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
浅谈紫砂《井栏壶》的创作
佛山陶瓷(2015年2期)2015-06-30 06: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