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萌
(贵州省安顺市文化馆,贵州安顺561000)
儿童剧的艺术格局及其创作研究
冯萌
(贵州省安顺市文化馆,贵州安顺561000)
随着我国时代的不断发展,儿童文学艺术也在不断的完善,儿童剧艺术也在随着儿童文化艺术的发展逐渐在进步,儿童剧的文学艺术也是非常丰富的,儿童剧一定要明确其艺术格局,并坚持以儿童为核心,这样才能保障儿童剧艺术良好发展,儿童剧的艺术创作必须要打破传统理念,这样才能保障儿童剧在现今社会环境下良好发展。本文就对儿童剧的发展时期来对艺术格局和创造理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根据儿童剧的特点有效推动我国儿童剧艺术的稳定发展。
儿童剧;艺术格局;创作研究
儿童剧的观众群体比较多,包括儿童、青少年和处于生理、心理未完全成熟的少年等群体等,而且儿童剧的观众群体也具有复杂性特点,这样就使得儿童剧的审美标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也给儿童剧的创作带来一定的挑战。儿童剧是一种较为矛盾戏剧形式,它能够要没有生活阅历的儿童接受剧中表达的含义和内容,而且它也能将严格的哲学知识内容通过有趣的形式传达给儿童,所以儿童剧的创作是一项非常复杂并且具有挑战性的艺术形式,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儿童剧的艺术格局和创作理念,这样才能保障儿童剧艺术良好发展下去。
中国的戏曲兴起的的时间是在元代时期,而这一时期儿童戏剧并没有发展起来。中国的戏剧艺术综合性比较强,在表演戏剧时,戏剧表演者在舞台上将音乐、舞蹈等元素进行融合,它不仅能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也能带给观众意想不到的听觉体验,所以戏剧艺术的直观观赏性是相对比较强的。而我国的儿童剧发展起源于五四时期,这一时期儿童剧刚刚发展起来,儿童文学也逐渐兴起,很多人都对儿童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也就是儿童剧发展的萌芽时期。
最初儿童剧多数是通过歌舞的形式来表达艺术内容,而且艺术家在创作时也多以童话内容进行创作,童话剧可以有效凸显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特点,最早运用童话形式进行儿童剧创作的艺术家是郭沫若,《黎明》就是他第一部以童话色彩创作的儿童剧,这部作品主要是通过激情和诗意手法来表达儿童剧的内容,让儿童剧变得非常具有浪漫气息。
通过以童话的形式进行儿童剧创作,可以有效将现实生活的真谛表达出来,也能将自然内容融入到儿童剧中,让观众可以产生爱护环境的理念,这样的形式也能将人性的特点良好的展示出来,也能让更多的观众接受儿童剧艺术、理解和接受儿童剧艺术。萌芽时期的儿童剧内容和素材相对比较单一,多以童话形式表达,表现手法也多以舞蹈和唱歌的形式进行,这也是儿童剧最稚嫩的时期。
在我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右,正是日本侵华时期,这一时期正是儿童剧发展中期,也正因为抗日时期的到来,萌芽时期的儿童剧艺术形式也在逐渐改变,儿童剧表达形式从稚嫩的歌唱形式变为吟唱的形式,而且儿童剧的风格也在不断转变。在抗日时期,很多的儿童剧表演艺术团体逐渐崛起,他们在我国的各个地方进行表演,他们运用独特的视角来传达战争的残酷,通过运用儿童剧艺术的形式有效将政治思想传达给人们,这一时期儿童剧选择的形式多以小型化和通俗化的形式进行的,这一时期也正是儿童剧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的儿童剧比较注重表现写实内容,艺术家在进行儿童剧创作中,多以残酷的战争为主题,而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良好的推动了我国儿童剧的发展,比如,《蹄下》和《古庙钟声》等作品,其内容都是以战争为背景,通过残酷的现实来表达人性思想和问题,这也提体现了儿童剧的一个创新时期。而且这一时期的儿童剧中的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有所提升,这也良好推动了儿童剧的未来发展。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儿童剧逐渐迎来成熟期,儿童剧作品的创作也逐渐兴起,各种各样的儿童剧作品也相继出炉,但其儿童剧主要表达的还是围绕着儿童苦难等内容。而随着儿童剧的成熟期的到来,儿童剧也逐渐艺术化,并且这一时期的儿童剧人物形象也变得逐渐立体、形象化,其艺术结构和表达形式也逐渐变得多样化。这一时期的儿童剧主要以正剧为主,喜剧和悲剧也占小部分,并且儿童剧的艺术表达形式也变得越来越成熟,内容也变得非常生动,这样标志着儿童剧艺术逐渐成熟和稳定。
这一时期的儿童剧创造作品多数是围绕着典型的人物和少年成长为题材进行创作的,比如,《少年宋庆龄》、《少年邓小平》等作品,它们都是以人物特点和故事来表达艺术内容,其艺术表达形式也变得更好多样化、丰富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变得特别立体、特别,让儿童在观看儿童剧是更好的理解和学习人物有点,也给更多儿童成长带来益处。
我国儿童剧随着时代的变迁,儿童剧的艺术格局从萌芽时期到发展时期再到成熟时期经历了很多的坎坷,虽然儿童剧的表达形式一直在转变,但儿童剧的艺术发展方式一直是有明确的目标的,儿童剧一定要正确认识自身的艺术格局,这样才能为儿童剧的创作提供良好条件,有效推动儿童剧的良好发展。
[1]周建梅.关于儿童剧的艺术格局[J].戏剧之家,2014(09).
[2]傅维.浅论儿童剧表演[J].戏剧丛刊,2013(02).
J824
A
1005-5312(2016)29-00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