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花石
(南京市秦淮区文化馆,江苏南京210000)
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伟大的灵魂,高贵的心》分析
徐花石
(南京市秦淮区文化馆,江苏南京210000)
莫扎特属于世界音乐史上伟大的作曲家。他开创了十八世纪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莫扎特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音乐作品,作品涉及到的领域更是几乎涵盖了音乐的所有领域。这些音乐不仅对当时的音乐风格,更是对后来的音乐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音乐会咏叹调也是一个重要成分。它的特点在于可以生动的刻画人物的形象,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结构分析;《伟大的灵魂,高贵的心》
咏叹调是一类抒情的音乐,莫扎特的《伟大的灵魂,高贵的心》这部作品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作曲上都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在音乐会中,咏叹调的出现对于演唱者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它的篇幅大、结构完整。《伟大的灵魂,高贵的心》是莫扎特作品中的经典音乐会咏叹调,本文对这部作品的特点及演唱技巧进行简单的分析。
1.莫扎特简介。莫扎特从小出生于音乐世家,父亲是一名小提琴手兼作曲家。莫扎特从小在音乐方面有着特别的天赋。3岁弹钢琴,4岁能识谱,5岁开始作曲。被誉为“音乐天才”。莫扎特一生的音乐作品共754部。其中包括已经完成的22部歌剧、41部交响乐等。
2.音乐会咏叹调。与歌剧咏叹调相比,音乐会咏叹调也具有抒情、歌唱、戏剧性等特点。但两者在很多方面是大不相同的。比如说,歌剧咏叹调的依附性比较强,如果缺少前后的故事情节及铺垫,歌剧咏叹调就显得非常的不完整。而音乐会咏叹调则相反,它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即使不依靠前后的旋律和情节自身也可以独立存在。《伟大的灵魂,高贵的心》这部作品选自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创作于1789年,是莫扎特的音乐会咏叹调作品里面的一部经典的代表作品。
1.作品风格。《伟大的灵魂,高贵的心》中的主要人物是一个贵妇人。要想完整的将这部作品演唱出来,要重点突出贵妇人强烈的自尊和高贵的特性。这样才能让作品中的人物更加生动,特征更加鲜明,给人留下以深刻的印象。
2.结构分析。《伟大的灵魂,高贵的心》的节拍主要安排的是4/4拍,前奏的音乐材料在第16到第30小节的伴奏中也进行了运用。这里有一个巧妙地衔接——由一个持续八拍半的延长和五小节的花唱片段构成。第二个主题基本上开始于第49小节伴奏中的分解演奏向C大调的过渡。结束于F大调。后来就是第一主题的再次出现。这种形式相对于传统的模式来说是比较新颖的。
3.艺术特点。与其他音乐家不同,莫扎特的音乐会咏叹调有着属于他自己的特点。总体来说就是“简明”。没有太多复杂的节奏,这样编成的作品有着独特的优点。听起来具有丰富性和弹性。对于听众来说这样的音乐会咏叹调既有紧凑感又有放松感。
《伟大的灵魂,高贵的心》中有比较多的演奏法和装饰,这样可以显示出作者想要突出戏剧冲突的目的。其中的跳音的使用
更是十分巧妙。
1.演唱气息。无论是什么样的歌曲,气息的把握都尤为重要,气息决定着发声,也就决定着演唱质量。对于《伟大的灵魂,高贵的心》来说,气息需要注意不能拖沓,影响情感表达效果,但是还要连贯。整个演唱要保证气息的平稳性,因为《伟大的灵魂,高贵的心》里面存在旋律跳动比较大的部分。
2.音色。《伟大的灵魂,高贵的心》的特点是篇幅长,并且连贯。这些特点造成了在演唱技巧上对演唱者的高要求。除此之外,《伟大的灵魂,高贵的心》表现得内容和情绪富有转折性,需要演唱者多次练习才能把握好戏剧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并经过反复打磨呈现传递给观众。举例来说,咏叹调从大调转向小调时,演唱者的音色感觉应从明亮高昂转成暗淡低沉。反之亦然。
3.发声技巧。从发声上来说,演唱《伟大的灵魂,高贵的心》没有很大的困难,在女高音的演唱中属于较为容易掌握的部分。经过前奏的准备之后,演唱者开始演唱,在这个过程中演唱者要通过调整自己的发声技巧来表达作品的情感。剧中的女主人公情绪的表达大部分依靠演唱者的发声。比如表达不满的情绪时,需要着重调整“Pa”的发声。
首先,莫扎特作为欧洲音乐史上的一名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无论是从学习研究,还是提高演唱技巧上来说都是不二选择。其次,《伟大的灵魂,高贵的心》作为莫扎特众多音乐会咏叹调里面的一首经典作品,它的写作手法和演唱形式都是教学的一个典范。如果使用《伟大的灵魂,高贵的心》来进行教学,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来说,都会有很好的影响,学习到很多关于音乐咏叹调创造和演唱的知识。
[1]王严.关于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的分析研究[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09.
[2]于萍丽.莫扎特女高音音乐会咏叹调《你有一颗善良忠诚的心》(k. 217)音乐分析——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的教学价值[J].黄河之声.2012(05).
[3]张琳娜.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在演唱和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探索,2007(03).
[4]史常慧.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作品分析和演唱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4.
J616
A
1005-5312(2016)29-0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