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艳芝
(东营市第一中学,山东东营257000)
以生活为基础成就创新作文
贾艳芝
(东营市第一中学,山东东营257000)
作文教学的僵化、模式化往往带来学生作文的千篇一律、千人一词,而有个性、有灵性之作则如凤毛麟角。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会学生写出创新的作文依然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会学生触摸生活的体温,激活创新作文的灵感之源;教会学生观察生活,聆听多彩世界,整合、蓄积创新的能量;教会学生感悟生活,攀登精神的高地,实现创新写作的升华。
感悟生活;创新写作
考生埋头于题海战术和故纸堆里,对现实生活多有麻木不仁的毛病,对外界的阴晴冷暖毫无感觉。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永远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花开、蝉鸣、叶落、雪飘,亲情、友情、人间真情,都可以加以捕捉,点化成文。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丰富学生的生活。
笔者所谈的生活不仅仅是个体参与的直接生活,还指通过各种媒体(包括书籍、电视、电影、特别是网络等等)获得的虚拟的生活。比如,学生喜爱的动画、卡通;英特网上的风光片(如黄山风光、九寨沟风光、沙漠风光;动物世界、科教之窗、科技大观园等等)等等。这些虽然是虚拟的,但同样可以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我们完全有理由把他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人的情感的流动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离不开人与大自然的“对话”,离不开人与社会的“对视”,因而让学生举办班级辩论会,在节假日观日出看日落、上山观光、唱歌跳舞、聚会联欢、观看演出等,使他们从中感受到自然美、社会美、人情美、艺术美的陶冶。“这种陶冶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因而就摄入了大量的潜意识信息”,而这些“潜意识信息”也正是情感流动之所必需,并且它“也可因一定的原因而向显意识转化,以至突然爆发”,从而产生写作灵感。
触摸生活的体温,做生活的有心人,有了对生活的热爱。“没什么可写,不知道如何下笔”,这一现象就会改观,学生作文就会觉得有话可说,有感可发。?古今中外的作家无一不重视观察的。茅盾说过:“为初学者设想,凡技巧上诸问题,固然不可不下番工夫,但尤其不能不下苦工夫的是在观察力的培养。”鲁迅也曾说过:“如要写作,第一须观察。”可见培养观察力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就是在福拜楼的劝诫下坚持每天外出观察,终于写成了小说《点心》而一举成名。因此,要提高写作能力,除掌握写作方法、技巧外,必须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明白了观察的作用与价值,今后才能够积极主动地留意周围的事物,并逐步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因此,在作文教学和实践中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为作文的创新整合、蓄积能量。生活是创新的原材料,更是一座火山,是创新的巨大能量。
引导学生观察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有的同学总感到平时的生活平平淡淡,没有什么可写的素材。其实对于写作,不一定非要令人震惊的事件才能引发感受。只要是自己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都能用优美的文字把产生感受表达出来。我要求学生在放学的路上留心观察田野里的景物;路过街市观察来往行人的举动,倾听他们的各种言论;经过农贸市场观察农户们进行各种交易的场面;利用周末和假期走访邻里乡亲和村组干部,调查乡村经济发展状况和人们的生活变化。同学们从这些方面渐渐感受到田间地头的紧张繁忙,村子里邻居的一个小小的微笑,农户们对蔬菜和粮食价格的议论,这些都会引起某种感受,成为写作的切入点。▌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停。”这就形象地告诉我们,生活实践是写作的鲜活内容。只要同学们能够留意观察发生在社会、校园、家庭中的五花八门的事情,并把它们储存到头脑这个“仓库”中去,头脑里就会积累丰富多彩的素材,写作时就可以信手拈来。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作文来源于生活,但还要高于生活,它应该包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思想和感悟;这就要求同学们加强写作和生活的联系,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和思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好文章是感情的沉淀。在近年来的高考中,作文命题范围体现了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思考重大事件的特点。无论平时写作文还是高考作文,要使学生写出胜人一筹的优秀文章,除了素材真实,还要思想深刻、新颖,因为,素材只是血肉,思想才是作文的灵魂。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生活,让学生明白好文章是感情的沉淀。
总之,我们要引导学生触摸生活的体温,激活创新作文的灵感之源;观察生活,聆听多彩世界,整合、蓄积创新的能量;感悟生活,攀登精神的高地,实现创新写作的升华。
[1]叶圣陶.中学作文指导实例·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2]文博豪.作文教学的一次革命[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2(03).
G633.34
A
1005-5312(2016)29-02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