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浩
(青岛工学院 商学院,山东青岛266300)
在鲁高校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实证研究*
高浩
(青岛工学院 商学院,山东青岛266300)
通过调查问卷对102名在鲁高校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本文通过对山东省高校留学生的开放式问卷调查以及个人访谈,深入研究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分析山东省高校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管理
跨文化适应的研究源远流长,Redfield,Linton等专家给出的定义是:“由个体所组成,且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的文化模式的变化。”基于本定义,许多专家展开了对跨文化适应的研究。Kealey认为跨文化适应有正面和负面的心理变量,如果正面变量大于负面变量,即生活满意度大于抑郁和焦虑,就能做到跨文化适应[1]。Oberg认为一个人初次进入异文化时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会产生不适,这就是“文化休克”。
国内对跨文化适应的探索局限在有关理论的阐述、心理障碍与社会行为研究、文化适应与文化交际等。这些探索尽管促进了跨文化适应理论上的研究,但并没有联系具体地域和高校的留学生进行研究,缺乏实证数据的支撑。
随着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逐步加深,世界各国来到省内高校学习与交流的留学生越来越多,这对山东高校的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相对于在物质上遇到一定问题外,留学生来华生活的不适应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成为留学生管理工作中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2]。因此,在来华留学生与日俱增的背景下,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必须进行改革,跨文化适应问题必须值得关注。
首先,在参考各类量表的基础上,从生活、学习、文化和人际交往四个维度编制“在鲁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量表”,放入调查问卷中。量表使用5点记分,“1”表示很困难,“5”表示没有困难。其次,对山东省高校的留学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实际情况。共访谈10人,收回问卷105份。最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要进行SPSS分析。
借助问卷分析显示,山东省高校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为中等水平。通过影响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变量请留学生自我评估,获取山东高校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在2.9755-3.5686分之间,这表明留学生在个别领域有一定程度的适应困难。
分析表明,均值越低,跨文化适应状况越好。状况最好的两个类别是社会生活和语言,例如第10题“我参加校园内举办的课外活动”,均值为2.843;第7题“我可以与中国人交流”,均值为2.941。
为了使研究更深入,笔者从性别、年龄两个因素分析。
(一)性别和跨文化适应问题
表1 性别与各维度方差分析
性别对各个维度的影响使用t检验,如表1所示,从结果看各个维度上男、女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各个维度的均值都超过3分。从人际关系维度看,男女两组得分差距较大,女性在人际关系适应上面临的困难要高于男性。
(二)年龄和跨文化适应问题
年龄段对各个维度的影响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如表2所示,文化维度上各个年龄段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差异最大的是“30岁以上”和“26-30岁”两个年龄段之间。其他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学习维度上,不超过25岁年龄段的得分与30岁以上年龄段的得分差距最大,说明30岁以上的留学人员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相对来说是最高的,而25岁以下人员遇到的困难是最低的。
表2 年龄与各维度方差分析
(一)汉语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来山东求学的留学生汉语水平一般,严重制约着在华学习和生活。较多留学生无法听懂课堂教学内容,用汉语表达内心真实想法的更少[3]。因为汉语水平的制约,较难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就不便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交流活动。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汉语水平极大影响着留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汉语水平高的留学生社会适应程度要明显高于汉语水平处于中低层次的留学生。
(二)留学生接触中国社会文化的途径有限
留学生初次来到中国,需要时间和方式尽快入乡随俗,然而给予他们的接触路径非常少。除去学校的课堂讲授,留学生没有其他途径了解中国文化,加之自己不能很好表达自己的困惑,使得自己的生存空间越来越闭塞。很多留学生渴望通过周围的同学、朋友了解中国文化,但是普遍感到很难与中国同学交往[4]。山东高校留学生管理过多地考虑了留学生的特殊性,却忽略了留学生作为学生的本质特性,通常将其与中国学生分开管理,导致了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隔离。
(三)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开展不够
山东省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往往仅重视向留学生供应舒适的生存环境,竭尽全力关照留学生的生活习性和信仰,却忽略他们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差异方面的管理,尤其是缺乏留学生的心理关注与研究。另外,就目前留学生管理人员的总体素质看,由于大部分人从其他岗位调整而来,并不掌握管理技巧,个别管理者还另有职务,从而很难从个体层面上关注留学生的心理动态。
(一)加强对留学生的语言培训
留学生管理人员要努力强化留学生语言学习意识,变汉语学习压力为汉语学习的紧迫感、源动力。只有明确学习语言的目的,才会有学习动力,才会表现出较强克服新文化困难的能力。意识培养会减轻文化休克的压力,尽管不能完全消除,但在强烈的学习动机影响下,学生的文化休克现象会相应减少。
对留学生不仅课堂教学是学习,业余生活也是学习。要注重对汉语水平较差留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培训。例如可以通过课堂集中授课;可以邀请留学生到中国学生家中做客;可以开展迎新联欢会,让留学生与中国师生赛歌赛舞,一起玩游戏,使其更进一步了解汉语和中国风土人情等。
(二)增加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渠道
调查发现,来华留学生融入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程度很低,大学生课余文化活动少,学术活动更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留学生不愿主动参与,另一方面与高校留学生管理模式有关。山东高校留学生管理模式过多地侧重于为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却忽略了为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之间了解和沟通架设桥梁。基于此,建议高校改革留学生管理模式,实行“趋同”管理,尽可能地让留学生接触中国学生。实行“趋同”管理,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可以共同生活,可以选修针对中国学生开设的文化课程,有条件的院校可以经常组织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开展联谊活动,让留学生在新环境中感受温暖,体会中国文化气氛。
(三)完善对留学生的服务和管理工作
一是要探索留学生管理队伍建设的新路子。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个人的背景、喜好、受教育程度不尽相同,要求留学生管理人员增强素质,提高管理能力。学校有关部门要重视搞好留学生管理者的培养,制定相关的考核制度,实行绩效考核。随着留学生人数的逐年递增,建立健全完善的留学生管理体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二是要探索留学生服务与管理工作的新机制。针对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产生的心理问题,可以采取约谈方式了解留学生的困难,给予帮助。留学生管理人员可以联系专家为留学生做讲座,普及心理、文化等相关知识,也可创建一个由专门人员管理的邮箱,便于接收留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1]万梅.关于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的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08(6):19-21.
[2]王丽娟.跨文化适应研究现状综述[J].山东社会科学,2011(4):44-49.
[3]Sam,D.L.,&Berry,J.W.TheCambridgeHandbookof Acculturation Psychology[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56-58.
[4]陈慧,车宏生.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4):704-780.
Through questionnaire,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acculturation status of 102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Shandong universities.The finding is that the level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acculturation was moderate.With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personal interviews to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Shandong universities,this paper studies their acculturation status,putting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s by analyzing existing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acculturation in Shandong universities.
international students;acculturation;management
G640
A
2096-000X(2016)21-0011-02
本文系2014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东省高校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实证研究”(项目编号:J14WG87)的阶段性成果。
高浩(1983-),男,山东淄博人,青岛工学院商学院副院长,讲师,主要从事跨文化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