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文谱
摘 要: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是铁路基层单位人事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加强铁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面对铁路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形势要求,加强培训工作势在必行。针对基层单位在培训认知、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师资水平、培训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从加强理论教育、抓实大学生培训、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手段、推行网络教育、拓宽培训渠道、完善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对加强和改进铁路基层单位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铁路基层单位;人员培训;培训方法;网络教育
中图分类号:F53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8.063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提高企业人才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就是企业人才的培养。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进程中,铁路企业逐步走向市场,人才队伍建设越来越重要。铁路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进行规范的、长远的、目的性强的培训工作。近年来,铁路企业高度重视培训工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确保了大规模铁路建设、高速重载发展、新技术新装备运用以及现代物流建设对人才的需要。但是,在当前的新形势下,铁路基层单位的培训工作还相对滞后,在培训体系、培训方式、培训内容等各方面都迫切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改进铁路基层单位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已成为基层单位组织人事部门的重要工作。
1 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培训认知有偏差
近年来,随着铁路事业的改革与推进,特别是高速重载铁路的快速建设,新技术、新设备的更新应用,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铁路的转型发展,人才紧缺问题越来越突出,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越来越迫切。然而,有些单位却没有把培训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只是单纯地将培训作为一项任务,上级部门指哪打哪,缺乏主观能动性,在自主培训和送培上疲于应付;有些单位的管理层只顾安全生产,而忽视了人才培养,不重视人事管理部门提出的培训计划,过分强调不能影响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第一,认为培训可有可无,导致培训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有的单位认为培训工作是人事管理部门的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培训存在被动性,缺乏相关部门的主动配合。另外,部分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的主动性不高,有的是为了完成继续教育学时,有的只是作为工作之余的放松。总而言之,就是培训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能得到充分认识,觉得培训工作无关紧要、无足轻重,没有把培训与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关联起来。
1.2 培训内容无新意
很多单位的培训内容相对陈旧,在对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中,仍然只注重于眼前所用知识的学习,各项培训工作的开展不能够充分满足个人需求,没有对培训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划分,每年的自主培训项目只是延续上一年的培训计划,没有充分调研本单位一般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需求,主观地按照领导要求安排培训项目和内容,仅仅考虑眼前利益,缺乏高瞻远瞩,导致培训工作缺乏长效性和长远性,培训内容更新慢,不能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需要,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培训计划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
1.3 培训形式需创新
培训手段落后的情况普遍存在。在培训过程中,只是教师一味的进行知识的传授,不能与参培人员进行良好的互动,依然沿用着“我说你听,课后考试”的传统培训模式。这种培训方式枯燥乏味,激发不了参培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因素是导致培训成效不明显的重要原因。培训形式的守旧导致了培训工作没有层次感、缺乏多样性,更谈不上培训内容的梯度性。虽然各基层单位在培训方式中也增加了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但是由于培训老师自身素质的限制,互动式教学方式并没有实际应用,也就谈不上培训成效的提升。
1.4 师资水平有待提升
铁路基层单位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主要包括2个渠道,一是选送到路局的培训机构进行学习,二是单位组织自主培训。对于路局培训机构的专职教师来说,多数是从各自所在的院校毕业之后就直接步入培训岗位,缺乏铁路工作现场实践经验,讲课时理论性强、实践性差。对于基层单位的兼职教师来说,要么是单位领导,要么是来自于各岗位的业务精英和技能能手,他们有着丰富的现场经验,但缺乏用理论知识阐述现场工作的能力,会干、能干、不会说的问题普遍存在。培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使得培训工作达不到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和政治理论学习的要求,因此,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5 培训制度需完善
有些单位培训制度的建立与培训制度的执行是两张皮,虽然建立了培训、考核、使用一体化机制,但是在实践中落实不到位,使得培训工作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受训人员培训结束后返回工作岗位,缺乏转化培训成果的工作环境,也没有培训效果的追踪调查,使得各级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对参加培训不重视、不在意,培训效果只反映在考试成绩上,造成了培训工作与实际工作的脱节。还有些单位培训缺乏对培训知识的运用,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直接影响了参加培训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了培训效果。
2 改进培训工作的对策探讨
当前,铁路转型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智慧物流等现代物流手段和货物营销理念已逐渐进入铁路领域,党性教育被放在了培训工作的重要位置,铁路基层单位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需求方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只有深入了解铁路基层单位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才能有效提升铁路基层单位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能力,从而适应铁路改革发展的需要。
2.1 加强理论教育,提升思想水平
以理想信念、党性党风党纪、创新思维教育为重点,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培训,组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引导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把学习科学理论与学习党的路线方针结合起来,与推动铁路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创新思维。邀请路内外的一些优秀师资,举办新思路、新认知的高端讲座,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创新思想等内容引进来,促使广大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升战略思维能力,尽快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推进铁路转型发展的大局上来,做到主动作为、善于作为。
2.2 突出培养重点,抓实大学生培训
企业要发展,离不开后备人才,如何大力抓好40岁及以下青年骨干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是现阶段铁路基层单位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大力实施“青年骨干人才”培养工程,按系统分层次做好薪火相传、代际接力。注重对全日制大学生的培养,对新入路的大学生实行系统交叉式的集中锻炼,加强对大学生政治素养、思想作风、专业能力的培育和锤炼,使其尽快融入铁路企业文化中,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促进岗位成才。同时,组织理论知识扎实并具备一定现场经验、工作能力强的优秀青年大学生到铁路高等院校回炉再造,不定期接受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再积累;聘请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基层单位领导作为大学生的培训导师,开展一对一或定向指导培养,促使青年人才尽快成长。
2.3 立足一线需求,优化培训内容
基层单位人事部门要不断地研究培训内容的优化设置,认真开展培训需求调查,立足单位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实际,科学、合理地安排培训内容,要改变由人事部门决定培训内容的现状,以基层单位的实际发展需求为依据,同时考虑培训对象的知识需求和培训意愿,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内容。当前,对于主要运输生产单位,培训内容选择要倾向于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等。针对高铁无砟线路的发展,30 t轴重车辆、CHR380车型的使用以及ZPW-2000的列控ATP等新设备的广泛使用,铁路基层部门应大力开展专题培训,一方面,要针对理论基础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补强培训,促使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基础理论水平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要针对新规章的实施进行培训,促使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遵循规章制度。在铁路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有关单位要以“云聚万商、流通万家”为目标,以现代物流信息化和金融服务为重点,增设信息化专业管理和网络安全等新课程,为铁路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2.4 创新培训手段,提升培训效果
积极落实互动式培训方式在铁路基层单位培训工作中的应用,对培训方式不断进行优化。坚持“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自身为主体、以培训工作人员为主导”的原则,全面落实互动式培训方式。培训的专兼职教师不能只是单一地进行知识讲授,还要关注培训人员的掌握程度,要努力达到培训结束后参培人员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的效果。开展互动式培训,要求培训教师在培训工作开展前对参训人员进行相应的摸底调研,全面了解参培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培训主办部门在培训工作开展前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培训资料的收集、培训设备的维护、培训道具的准备等。在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要与学员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保证培训过程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培训工作人员还要注重整合多种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培训课堂氛围,提升参培人员参与培训活动的积极性。
2.5 利用现代手段,推行网络教育
互联网络中拥有巨大的教学资源,培训时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学习起来更加自主,推行网络教育可以将岗位必修与自主学习、集中培训和分散学习相结合,使培训更加方便、快捷。近年来,铁路基层单位大力推广远程网络教学,并研发出了数字知识平台、干部远程教育平台,开设了“选学课堂”,建立了“视频进车间、网络到班组”工程,为广大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自主灵活选择的信息化提素平台。各单位在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中,要充分运用网络教育平台,一方面,可以制订各级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学习计划,明确网络学习的时间、内容和要求,使网络学习制度化、常态化;另一方面,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大家自学。通过大力开展网络教育,妥善解决工学矛盾,使一线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在完成紧张的工作之余,在车间班组就能学到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工作、学习两不耽误,达到“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培训效果。同时,把网络教育与集中培训、实践锻炼等各种培训方式相结合,搭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和“快车道”,不断提升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更加开放、更有活力、更适合大家学习提速的教育培训新模式。
2.6 请进来,走出去,拓宽培训渠道
培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对于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成效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要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秉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培训理念,全面提升培训教师的综合素质。要将路内、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知名专家和老师“请进来”进行知识讲解和理念传输,通过高端培训,使大家拓宽思路、增长见识,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并定期组织专、兼职教师和培训工作人员“走出去”进行先进培训理念和培训方法的学习,优选铁路行业特色鲜明、在专业学科领域方面领先的高等院校、生产厂家和科研院所,结合专业优势,科学布局培养基地,完善培训体系,特别是对基层单位的优秀大学毕业生,要积极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学习的平台,采取校企联合的形式,积极推荐人员参加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另外,还要依托原铁路高校,举办大学生短期培训班,促进优秀大学生的知识更新、信息回炉,使他们及时掌握铁路新知识、新技术,为铁路发展储备人才。
2.7 完善激励机制,强化培训作用
有效的激励机制既能保证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又能确保培训效益的最大化。培训激励机制应包括两方面,一是将培训本身作为单位激励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蓬勃进取的一种必要手段。有培训进修的机会,是企业重视个人发展的体现,能增加受训者对企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自觉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因此,要为各级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创造更多的培训机会,同时在培训机会的分配上,本着培训计划“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使有能力、想干事的人获得一定的培训机会。二是根据培训的效果对参加培训的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精神鼓舞或提拔任用的机会。对此,应建立一套培训与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奖罚制度和晋升制度挂钩的激励机制,让大家认识到通过培训掌握一定的知识和业务技能,就能够得到奖励和升迁的机会,就能够得到单位的重用;而不参加培训,没有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就会遭到淘汰。形成培训的动力和压力,可以激励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加培训。
参考文献
[1]郭炼纯,钱颖.铁路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J].铁道经济研究,2011(3).
[2]高佳.增强基层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J].唯实(现代管理),2012(2).
〔编辑: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