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引擎”助力非公企业发展升级

2016-11-03 08:28吴文仙
当代贵州 2016年31期
关键词:红色引擎园区贵州

吴文仙

通过抓巩固、扩覆盖,抓骨干、强队伍,抓服务、促发展,贵州多措并举全面加强非公党建工作,让“红色引擎”在非公企业的发展升级中突显魅力。

截至2015年底,贵州省168个各类产业园区里,非公有制企业共有9537家,从业人员47.3万人,党员1.2万名。

2015年,全省园区总产值达7657亿元,非公经济占全省GDP总量的比例首次过半,达到53%。全省各类园区单独或联建的非公企业党组织有1793个,覆盖3168家企业,党组织覆盖率占33.2%。

如何在加快非公经济发展、园区建设的同时,同步抓好非公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工作覆盖面?贵州以“抓巩固、扩覆盖,抓骨干、强队伍,抓服务、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红色引擎”助力非公企业发展升级。

建机制强文化

抓好园区党建

作为全省工业发展的主阵地和大平台,各类园区已经成为解决就业的容纳器和创造税收的增长点。但随着园区建设的迅速发展,党的建设工作如何同步跟进?

“抓好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关键要解决好‘有机构管事、有专人干事、有经费办事、有阵地活动的问题。”贵州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工委书记郑德川说。

黔东南州等地配备了园区党(工)委副书记或党委委员,专抓园区日常党建工作,切实加强了对园区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安顺市实行“大党委制”,将园区建设区域内的乡镇、社区等党组织书记安排兼任园区党委委员,初步形成县、乡、园党建工作一体化格局……近年来,全省共向园区非公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2414名,覆盖企业4602家。

解决园区非公党建“无人抓”的同时,还要解决抓不到位的问题。

以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园区党工委围绕非公党建工作与企业增长速度同步调、齐步走,创新方式推动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大幅提升。

“探索形成党群工作‘组织对接、目标同向、资源共享、活动联办的共建共促、优势互补新模式,园区内非公有制企业以‘党群共建为核心打造党建文化。”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党政办副主任张萌说。

位于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贵州劲嘉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包装印刷企业。盛夏时节,记者走在花香四溢、清净整洁的劲嘉公司文化观光路上,“劲嘉就是进家”的雕塑、“创建企业党建品牌,点亮世界的精彩劲嘉的色彩”标语格外醒目。

在贵阳经开区党工委的指导下,成立于2014年4月的贵州劲嘉党支部一直坚持让企业文化与党建文化紧密结合,着重以党建文化引领企业文化,为促进企业升级发展做出积极探索。

为打造特色党员之家,贵阳经开区党工委与公司党支部一起提出并践行“建立党群组织为党员安家、优化党员队伍为组织兴家、搭建党建活动载体为企业富家”的党建文化理念。

贵州劲嘉公司行政副总经理、党支部书记唐宽君介绍,劲嘉公司党支部牵头投资300余万元建立了集电子阅览室、健身房、多媒体文娱室等为一体的1600多平方米党群活动中心,“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劲嘉人在公司都有‘进家的感觉。”在唐宽君看来,“民营企业党建更需要的是感化与引导,而不是教化与指导,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创新工作方法

加强人才保障

党的建设只有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才能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非公企业党组织如何发挥积极作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是关键。

“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首先要努力解决非公企业中党员人数少、占比低的问题。”郑德川说,截至2015年底,全省非公企业党员占非公企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只有2.1%,远低于国有企业20%的比例。

为消除园区非公企业“零党员”的现象,各地采取了多项措施。例如,黔西南州对园区非公企业发展党员情况进行专项调度,实施细胞工程。按照立足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要求,将州、县两级园区非公企业发展党员计划数列出清单,根据非公企业实际情况下达发展党员计划,重点向没有党员或仅有个别党员的非公企业倾斜。“2015年争取非公企业发展党员指标17名,今年争取发展党员指标30名,进一步加大在生产一线的职工、专业技术骨干和经营管理人员中发展党员的力度。”黔西南州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了培养党员,还要积极发挥党组织的作用,让“隐形”党员、“口袋”党员亮出身份,解决一些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员在册人数少、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的问题。

例如,贵阳货车帮科技有限公司,针对物流公司党员流动大的情况,公司党支部制定了“找、统、联、学、诺”工作机制,配强党务工作者的同时,统筹组织开展“支部找党员、党员找支部”活动,请“口袋”党员主动亮党员身份,并找到组织归宿,加强联系,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三会一课”,党员按要求参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加强非公组织党员队伍建设,不仅要有量的增加,还要有质的提升,注重把党员培养成为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业务骨干培养成优秀管理者,注重在生产一线发展党员。

贵州勤邦食品安全科学技术有限公司胶体金生产线33岁的负责人扶胜,从一线业务骨干发展成为党员和项目负责人,现在他不仅带领技术团队生产研发产品,同时也承担培养发展新党员的使命。“作为一名党员,我不仅是团队的技术带头人,同时也要把团队的优秀人才发展成党员,因为这是公司发展的理念和文化。”扶胜说。

为形成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互动双赢的良好局面,全省大部分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均由企业出资人或管理层人员担任,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让公司的行政领导担任党支部书记,在良性互动中促进党建和公司的协同发展,形成了以“红领”带“白领”、聚“蓝领”的“三领”同心向党新局面。

围绕发展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

“企业发展,党建是灵魂。”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子军说。

2002年通过招商引资来到黔南州福泉经济开发区的贵州川恒公司,于2003年11月成立党总支、2012年5月升格为党委。公司历经14年的发展,如今,总资产达18亿元、专利项目36项、创税4300万元,是具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新型磷化公司。

“这一切,与公司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原则,念好‘引、比、建三字经,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实现党建强助推发展强的‘双强目标有密切关系。”李子军介绍。

创新“引”的方式,助推凝心聚力。川恒公司成立党组织以来,已将23名技术骨干发展成为党员,7名党员被培养成为骨干力量进入公司董事会,占9名董事会成员的78%。

打牢“比”的功底,深化创先争优。职工比技能、党员争标兵、部门比业绩、支部争先进、企业比效益、党建争一流,激发干部职工的干事创业激情,涌现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佳才、王梅华等一批优秀党员职工。

做好“建”的文章,夯实基础保障。公司党委坚持不懈抓实抓细固本强基工程,不断将党组织力量转化为企业的发展力量。

而作为技术密集型的贵州勤邦食品安全科学技术有限公司,自2013年成立党支部以来,始终坚持“抓党建谋发展、以发展促进党建”的思路,积极创建“党建强、发展强”双强争先示范点。

走进勤邦公司,一面10余平方米的公司发展荣誉墙映入眼帘。勤邦公司董事长助理、党支部副书记罗力介绍,公司在发展上充分发挥“党员密集型、人才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三密集”优势,以创新来推动企业的和谐发展。

通过“党员密集”优势,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支部号召党员做创客的氛围浓厚;通过发挥“人才密集、技术密集”优势,公司董事长何方洋带领研发团队进行新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截至6月30日,勤邦公司相继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一等奖等380多项专利。

除了把业务骨干培养、发展成为党员,勤邦公司也十分重视对员工的培养,在党支部的牵头下,公司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积极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贵州大学等进行联合办学,培养在职研究生。(责任编辑/杨彦荣)

猜你喜欢
红色引擎园区贵州
整合后开发区(园区)名单“3+17”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河北邯郸拥有现代农业园区167个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红色引擎”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红色引擎”促民营企业跨越发展
贵州教育出版社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
神奇的贵州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