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向军
【关键词】博物馆;城市文化;传承;文化建设
【摘 要】博物馆是城市文化的展示平台,在城市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博物馆在铭刻城市记忆、凝结城市文化身份、引领城市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博物馆对城市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出发,探索现代博物馆在新时期传承和推进城市文化建设的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已成为集多种职能于一身的文化综合体。博物馆不仅仅是保藏与展示文物的场所,也承担着为公众进行知识教育、素养提升等更为重要的社会使命。单霁翔先生就将博物馆定义为“精神的家园、文化的绿洲、知识的殿堂、城市的客厅、文明的窗口”[1],可见,博物馆通过建筑空间保存记忆,通过各种物质文化载体,透过典藏、展览、研究、宣传等方式诠释文化,保留人类文明历程并书写成历史,成为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地标和文化殿堂。
一、博物馆——城市文化的挖掘者和传播者
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的体现,不仅仅在于“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过程中豪华的高楼、广场、别墅和GDP指标。“一座城市如果仅仅局限于地域的扩张,局限于地标的升高,所获得的只能是外在的有形的变化,唯有注重无形的内在内容,以文化观念指导城市建设,才能不断实现文化创造,城市的繁荣与发展,才有可能性和持续性。”[1]因此,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本质上由其所秉持的人文态度所决定。如今,城市的发展已经进入以文化价值和个性发展为特色的新时代,哪个城市的生活方式、文化品位更有优势,哪个城市才能集聚更多人才,汇集更多财富。而这种更具有吸引力的城市的生活方式及文化内涵,正是由历史长河所积淀的城市人文精神所点滴滋养、哺育、传承的。
博物馆传承文明的职能记录了一个城市自身的“文化符号”,也成为这个城市独有的“文化名片”。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山和华盛顿纪念碑之间的国家林荫大道两旁聚集了十余座博物馆,这些博物馆最初由英国人J·史密森遗赠捐款建造,被称为“史密森学会”。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史密森学会形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群落,共收藏1.4亿件标本和艺术品,包括16座博物馆、美术馆和一座国家动物园。这些各具特色的博物馆群落,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更增强了华盛顿作为精英城市的文化吸引力。
1905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近年来,作为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祥地,南通的文博事业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政府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兴办博物馆,涌现了以南通博物苑为龙头的环濠河博物馆群。现如今的南通市共有纺织博物馆、建筑博物馆、珠算博物馆、风筝博物馆等各类博物馆 23座,达到了发达国家人均博物馆的拥有水平,从而被称为“博物馆城”。城市化使南通的博物馆事业获得了极大的飞跃,而博物馆建设的经验积累又直接促进了城市文化的建设和繁荣,提升了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能力。从南通的经验来看,博物馆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推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在各地大力践行城市文化复兴的今天,博物馆作为“精神的家园、文化的绿洲、知识的殿堂、城市的客厅、文明的窗口”,正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向上的姿态,培育着城市文化精神,增进着城市人民的自豪感、自信心、创造力和凝聚力,促进着城市科学、健康、和谐、可持续地向前发展。
二、新时期博物馆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回忆过去:以特色陈列展览彰显城市历史
每一座城市都有着自身特有的发展轨迹,发展的过程中遗留下无数精神文明成果和物质文明成果。博物馆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集聚地,千百年来的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博物馆存留、汇聚、展示、宣传,成为城市历史的载体,城市文明的“聚宝盆”。
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历史密码,记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场兴衰,见证了城市的起源、发展甚至兴亡的全过程。博物馆用这些独特的历史密码,记录城市成长脚步,铭记城市古今记忆,传承城市文明。著名现代文学家沈从文先生晚年致力于文物和博物馆研究,他说:“一个民族在一个长长的年份中,用一片颜色,一把线,一块青铜或一堆泥土,以及一组文字,加上自己生命做成的种种艺术,皆得了一个普遍的认识。由于这点初步知识,使得一个以鉴赏人类生活和自然现象为生的乡下人,进而对于人类智慧光辉的领会,发生了极宽泛而深切的兴味。”[2]沈从文先生的这段话,完全适用于解读博物馆的文物对于城市文明的记录、保留和传承的功能。
河北博物院新馆区以河北历史文化脉络为主线,从馆藏文物的实际情况出发,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精品文物,组成十大常设陈列,分别为《石器时代的河北》《河北商代文明》《慷慨悲歌——燕国故事》《慷慨悲歌——赵国故事》《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大汉绝唱——满城汉墓》《名窑名瓷》《曲阳石雕》《北朝壁画》《抗日烽火——英雄河北》,并以《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和《大汉绝唱——满城汉墓》两个“中山”陈列为宣传和推介重点,全力打造具有河北特色的文化品牌。那气势恢宏的燕国九鼎八簋,那震撼人心的金缕玉衣,那巧夺天工的博山香炉,那威严神秘的中山神兽……它们经年日久的凝冻和积淀,无不闪烁着历史的光芒和古人的智慧,全方位呈现出厚重的河北古代历史和文明,加深观众对城市文明基因的追溯,激发观众对以石家庄为代表的燕赵大地的热爱。
所以,对于一座城市的特色、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来说,文化身份的认同非常重要,它凝聚着一个地域、一个民族的向心力。而在城市文化复兴的过程中,博物馆在城市文化身份认同,凝心聚力,引领城市核心价值观,促进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不言而喻。
(二)立足当下:以优美的环境和多样的教育传播城市文化
1.以优美的环境营造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
博物馆建筑是公众瞩目的重要公共建筑,是城市建筑群落中的佼佼者。它既有公共建筑的共性,又有自己的个性,具有较深刻的文化内涵,其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甚至国家的标志,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所以,博物馆优美环境的打造首先要做好建筑外观设计。
博物馆建筑设计对外应遵循简洁、独特、有文化内涵的宗旨,符合城市文化建筑的规模布局要求,体现当地历史文化元素;对内要满足文物保管、陈列展览、社会服务等基本功能,不能只刻意追求新颖、奇特、规模宏大。以河北博物院为例,其建筑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的中心区域,与省科技馆、图书馆遥相辉映,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在新馆建设过程中,经过精心设计,新馆(南区)与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旧馆建筑(北区)连成一体,相得益彰,整体结构方正规矩,气势恢宏,具有丰富的历史韵味和文化内涵,是石家庄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直接载体,是工作人员和观众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的桥梁和语言,陈列展览的环境和水平直接影响到博物馆文化氛围的营造,因此,陈列展览的设计要以人为本,要给展览的接受者——观众带来最良好的参观体验。展览的主题定位、展品的选择与布局、展出内容的多少、展线的长短、面积的分配要协调统一,疏密得当,便于参观。展品与展品、单元与单元之间要有合理的间隔,文物与照片、视频及各种辅助展示手段穿插布局,相辅相成,从而更好地激发观众的参观热情,减少观众疲劳,提高参观效率。除了固定的基本陈列外,针对不同观众,在不同的时间段,还要举办主题鲜明、特色突出、数量众多、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的临时展览和特展,同时要兼顾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交流和体验,使陈列展览常变常新,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进而全面提升和倾力打造陈列展览品牌,彰显文化价值,实践文化惠民的主要任务。
另外,作为公共服务性质的机构,按照“以人为本”的宗旨,博物馆应提供和完善一整套方便观众参观的设施。要做到“以人为本”,就要让观众在博物馆内得到最满意的服务。如免费发放介绍博物馆及陈列展览的宣传册页,设置咨询台为观众提供咨询,提供完善的休闲经营服务项目,如影剧院、休息区、餐厅、咖啡厅、茶室、纪念品商店、书店、自动取款机、公用电话等。另外,不仅要在馆内设置饮水处、座椅、自动存包柜、轮椅、雨伞、童车等供观众免费使用,更要尽量考虑到弱势群体利益,并为残障人士提供良好的服务,使观众体会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2.以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育和构建民众的精神家园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推动着物质的大发展和城市的急剧变化,而与之相对的文化却没有成正比例发展,“技术过剩”“消费至上”的时代语境导致文化生态环境的相对恶化,信仰危机、精神空虚成为了形成和发展社会优秀的核心价值观的最大障碍,因此,加快复兴城市精神、振兴城市文化迫在眉睫。博物馆是城市精神的摇篮,对城市文化复兴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博物馆在由以“物”为研究中心向以“人”为研究中心转变的过程中,社会教育和服务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教育则是博物馆构建和重塑民众精神家园的唯一途径。
河北博物院充分发掘藏品和展览优势,从观众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多项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教育活动。例如:常年开展定点、定时或随时(团体)免费或收费讲解服务,重大节庆日、纪念日举行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博物馆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的巡展、讲座、主题演讲等教育活动,定期举办文博、文化知识公益讲座,加强与大中专院校及中小学校的合作,开展共同教育活动,等等。
习近平主席在西安考察时就曾强调,博物馆是除了学校之外的第二大教育场所,是学校教育的最好的补充。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建馆宗旨上,开篇即称自己为“教育机构”。可见,与学校不同,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等虽不是法律严格规定的人生必须经历的教育,但却是一个终身教育的场所,从咿呀学语的孩童到头发花白的老人,都可以来学习参观,并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地。它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灵活蓬勃,有着学校教育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说博物馆与公众是相伴成长的,这就是博物馆作为教育机构的神奇之处。通过异彩纷呈的教育活动,人们的智慧得到启发,心灵得到慰藉,精神得到滋养,通过与先进文化紧密联系,让观众享受到博物馆中的高雅艺术带来的快乐,进而构建和重塑人们的精神家园。
(三)放眼未来:以数字化的宣传延伸城市文化传播的空间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互联网及通信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平台深受观众欢迎,人们手中握住一个手机,便可以足不出户知晓天下事。无数的社会团体、单位和个人都走入了互联网的广阔空间,博物馆自然也不能例外。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复兴都需要博物馆成为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大空间,吸引更多的人走进来,共同分享文化成果,而互联网的出现,使博物馆在为大众提供信息服务,向社会进行自我宣传的时候,除了传统的宣传方式之外,有了更广泛的传播范围,更快捷的传播速度。因此,在高度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博物馆借助互联网进行数字化改革势在必行。
龚良先生这样定义数字博物馆:“所谓数字博物馆,是利用数字技术对文物(包括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的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和加工,并通过网络连接和相关技术协议,实现文物信息的资源共享、有效利用和科学管理,为用户提供数字化的展览展示、教育培训、游戏娱乐、科学研究、辅助决策等服务,是实体博物馆之外的功能延伸。”[3]它摆脱了实体博物馆所必需的建筑空间与参观时间等时空条件的限制,使观众利用互联网、手机、微信等新媒体多元化、交互性好等特点,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得到需要的展览信息、档案资料、服务内容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大大扩充了博物馆的外延,传递着更深层次的信息,使教育功能无限推广,形成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这也是实体博物馆实物陈列的有益补充和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化博物馆一方面要为互联网上的外部观众提供数字化信息服务,另一方面更要对前来博物馆实地参观的观众提供多样的数字导览,国内不少博物馆已经尝试将数字技术应用在展览之中。在展厅内配备集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于一体的多媒体设备,使观众可以迅速了解陈列展示的内容,同时通过知识链接、模拟游戏、文物影院等多种互动手段,加强观众对重点文物和历史事件的感知和记忆,实现更好的宣传和教育效果,是对文物展览的有效补充。河北博物院在《大汉绝唱——满城汉墓》展览中就采取了大量的数字技术还原虚拟场景,获得了更好的展览效果。展厅入口处模拟墓室情境,通过“豪华的地下宫殿——刘胜墓”为主题的三维动画片,如实地还原了墓室结构、布局及随葬品分布。动画“满城汉墓出土车马结构”精心还原了汉代王侯贵族出行的安车,还对车的各个构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动画“错金博山炉”将文物细部扩大展示,让观众对博山炉上的树木、野兽一目了然;动画“铜漏壶的使用原理”则将文物的使用原理清楚地讲解给了观众。另外,展厅结尾处配备了大量的多媒体触摸屏机,观众在参观结束的时候,不仅可以在此坐下来休息,还能够通过多媒体链接了解满城汉墓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大大强化了参观效果。
国内在打造数字化博物馆方面走在前列的是故宫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等。南京博物院有专门的数字馆,其展览突破了“以展柜和展板为主”的传统展陈方式,采取“不封死、不看穿”错层交叠的空间构建手段,集合分列式多屏幕、透明屏、二维码等多媒体形式,运用实时抠像、动作捕捉等数字技术,将空间、装饰、媒体硬件及数字内容结合起来,营造了丰富立体的展示环境,引导观众沿着流线移步换景,给观众提供了耳目一新的参观体验,让观众在历史沧桑变化中身临其境、一咏三叹。而由故宫博物院开发的《走进〈清明上河图〉》数字展示项目,利用声音和画面,充分还原画中的社会环境和人物对话,如娓娓道来的电影一般,立体地展示了这一著名的历史画卷,增加了观众的感受力。此外,国内其他博物馆在数字技术的使用上也进行了不断的钻研和创新,敦煌研究院在游客进入洞窟前先安排参观球幕影院,利用球幕特有的立体展示效果,达到了“人未到,心已远”、人在窟中游的独特效果,大大刺激了观众的审美期待。
以信息化带动数字化,以数字化打破博物馆围墙的束缚,这种无形的博物馆比常人理解的有形博物馆的辐射范围更加广泛,而“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也是未来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发展方向。所以,越来越多的有形和无形的“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真可谓城市“无处不是博物馆”,这也是对博物馆文化的重新诠释。
三、结 语
盛世兴文,藏文于馆。博物馆所拥有的保留城市记忆、凝聚城市文化、通向城市未来的功能,使博物馆在历史的民族的记忆中和未来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博物馆不仅是收藏文物、陈列展品的地方,更应该是观众参与、交流互动的地方;不仅是进行参观旅游、休闲娱乐的地方,更应该是提高素养、提升品位的地方;不仅是公众了解过去、学习历史的地方,更应该是寻求真知、探索未来的地方。”[4]作为文博工作队伍的一分子,我们也要尽自己全力让公众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使进入博物馆参观学习成为民众普遍的文化自觉和文化习惯。
[1]单霁翔.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城市文化[J].中原文物,2011(1).
[2]沈从文.花花朵朵坛坛罐罐——沈从文谈艺术与文物[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2.
[3]龚良.创造多样性的公共文化空间:上海世博会的启示与南京博物院的改扩建实践[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11(3).
[4]翟群,刘修兵.让博物馆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N].中国文化报,2014—10—21.
〔责任编辑:成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