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芬奇电影的人性书写

2016-11-02 09:13刘继坤胡佳楠
电影文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芬奇电影大卫

刘继坤 胡佳楠

[摘 要] 大卫·芬奇在美国影坛的盛名主要来源于其电影中强烈的个人风格。在内容上,芬奇电影往往以低沉的语调来讲述充满犯罪、死亡、宗教的内容,而在形式上,芬奇乐于采用阴暗的光影和压抑的,明显根据观众心理来设计的色彩与构图。人性问题是所有艺术形式永恒的主题,拥有敏锐的艺术表达力的导演则能够充分用影像表达自己对人性的思索,并将其上升到审美层面。芬奇正是在一部部电影中不断探索人性书写的方式,使其电影拥有了长久的生命力。

[关键词] 大卫·芬奇;电影;人性书写

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1962— )在美国影坛的盛名主要来源于其电影中强烈的个人风格——黑色电影特色。在内容上,芬奇电影往往以低沉的语调来讲述充满犯罪、死亡、宗教的内容,而在形式上,芬奇乐于采用阴暗的光影和压抑的,明显根据观众心理来进行设计的色彩与构图。然而单纯的悬疑或惊悚注定只能为电影获取短期的票房数字,真正令一个导演的名字为人所铭记的离不开电影本身的艺术韵味与美学价值。芬奇正是在一部部电影中不断探索人性书写的方式,使其电影拥有了长久的生命力。

一、直面人性病态

在大卫·芬奇的电影中,社会是多面的、暗流汹涌的,而人的精神状态则往往是脆弱的,甚至是分崩离析的。芬奇往往将人物置于一种极度扭曲的状态之中,让主人公面临没有自主选择的境地,向观众展现人性能够何等邪恶、猥琐与病态。

如在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七宗罪》中有一句著名台词:“这个世界很美好,值得我们为之奋斗。”而老警察沙摩塞表示他只相信后半句,意即这个世界是不美好的,电影中的纽约无疑被定义为一个类似于哥谭市的罪恶之城,其黑暗程度甚至到了米尔斯的妻子翠西不敢告诉米尔斯自己怀孕,想偷偷打掉孩子,避免孩子出生在这一肮脏之地的程度。它充斥着贪婪、骄傲、淫欲、嫉妒等人性七宗罪,这些罪甚至会导致人性的病态。作为一部悬疑片,电影是以侦破罪案为主线的,警察与罪犯自然便是这猫鼠游戏的两级,然而正是因为人性病态是如此普遍,如此不可抗拒,猫鼠之间的关系亦发生了转化,而沙摩塞正是整个事件的见证人:年轻的警员米尔斯无论是在外部身份抑或内部心态上,都是站在正义一面的,但实际上他在整个宗教故事中的角色正是无知愚昧,必将受到惩罚的人类。面对老谋深算的罪犯,米尔斯的态度一直是轻蔑的,他认为一切都是这“变态怪物”在故弄玄虚,但他最后也没有亲自破案抓到对方,而是对方前来自首。在面对罪犯说自己有一个“伟大的计划”的挑衅时,米尔斯没有警觉,相反跟罪犯说千万要告诉自己,自己不想错过,结果落入对方彀中而不自知。米尔斯本人并非人性变态,但是他也具有人性弱点,那便是暴躁易怒,这与平静温和,甚至显得十分睿智的罪犯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两个人“审判”与“被审判”的地位在对话中完全颠倒。

而电影的深度在于,罪犯又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派人物,尽管他本身病态的人性也被芬奇暴露与批判(如翠西完全是不应该死的,但也因为罪犯的作品而被牺牲了),但是在电影中,一开始的五个死者并不是由他亲手杀死的,他并没有觉得自己滥杀无辜,他杀人的目的是想以上帝的名义来惩罚这些违犯教义的“罪人”。他的犯罪动机与金钱等毫无关系,甚至为了最大限度地警醒人类,他将自己的死也算在了惩罚之中。被罪犯杀死之人也是电影所暴露的病态人性范例,如被罪犯杀死的美女,因为太在乎外表的美而一旦觉得自己丑就活不下去,又如满嘴谎言,为了赚钱而抛弃了自己的良心,帮助恶人逍遥法外的律师等,尽管这些人罪不至死,但是拥有病态人性的他们也是社会病灶的一部分。

二、揭示人性困境

人类的生存状态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态。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人生活于非极致的环境之中,因此也就不会遭遇《七宗罪》中的极端变态人性,但人们依然会在诸多困境中被自己的动物性本能所驱使,不由自主地走向畸变或堕落。如在改编自帕拉尼克同名小说的《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1999)中,两个身份、外形以及性格迥然不同的人最后被证明其实是一个人,这实际上就是主人公杰克人性困境的体现。他本人瘦弱,性格谨小慎微,出身中产阶级,工作稳定,收入可观,但是他在物质世界中浑浑噩噩,因为对工作毫无兴趣而患上了失眠症。而他在陷入精神分裂之后给自己设计出来的“朋友”泰勒则高大英俊,横冲直撞,是一个随心所欲的手工皂制造者。两人结识以后,泰勒怂恿包括杰克在内的一大帮人成立了以打架斗殴来发泄情绪的搏击俱乐部,并且泰勒和他纠集的人们做的破坏性行为越来越出格,最后甚至发展到要炸掉大楼。这些给自己与他人带来疼痛的破坏行为实际上是杰克本人在机械的生活中失去自我时内心的强烈渴望。杰克是值得同情的,但是他和他的追随者的行为又是自私的。他们为了突破乏味、迷茫的生活以一种几近癫狂的方式进行犯罪,为自己的暴力行为寻找到借口。俱乐部最初创立的动机是寻求自由,但是他们享受式的集体犯罪最终导致的却是自由的彻底失去。与之类似的还有《心理游戏》(The Game,1997)中的亿万富翁范先生,他尽管生活光鲜,但却一直生活在父亲跳楼自杀给自己带来的阴影中,为此而在那场刺激的“心理游戏”中走向崩溃,也重蹈了父亲跳楼的覆辙,只不过幸运的是整个游戏实际上是一场心理治疗,他最后得到了救赎。但在现实中并没有所谓的心理游戏,大多数的人依然要挣扎于无奈的生活中。

又如在《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2010)中,芬奇敏锐地选取了在当前互联网时代扮演重要角色的脸书网而非搜索引擎谷歌来展开叙事。芬奇认为,谷歌所改变的,是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方式,而脸书网则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行为。脸书网的出现让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就拥有成百上千的朋友,然而人们人性深处的孤独感和生活中的空虚感却依然没有消除,甚至连电影的主人公,创建脸书网的马克·扎克伯格也没有逃离这一困境。这可能要归结于网络将人际交往简单化了,人们只能在银幕前进行展示或观看,而缺乏深入心灵的沟通。扎克伯格创建脸书网的初衷便来源于其人际关系的失败,即失恋,而网络无疑为众多在现实世界中交往无力,厌恶常规社交方式的年轻人提供了一条逃避之路,但这条路的尽头有可能便是自欺欺人。在年仅26岁的扎克伯格通过脸书网功成名就之后,他与合伙人朋友之间的关系几乎走到了尽头。脸书网面临着两场官司,扎克伯格之所以疲于对簿公堂,正是由于被指责窃取他人创意。而扎克伯格之所以被诟病为偷了双胞胎的主意,正是因为他一拖再拖,没有直接表示不用他们的创意,扎克伯格的拖延很大程度上又与自己作为一个有犹太血统的学生不能加入双胞胎所在的哈佛大学野猪俱乐部有关。这其中的内涵正是,即使世界因为互联网技术而发生了疾风骤雨的变化,即使主人公因为技术革新而改变世界,甚至成为世界的中心,他也要面对忠诚、背叛、嫉妒、虚荣这样的人性难题。在社交网络上拥有多达五百万个所谓“好友”的扎克伯格,却面对着生活中最好朋友的起诉,这很难说与人性在物质时代中的沦陷毫无关系。

三、构建理想人性

仅仅是直面人性的弱点与揭示人性的困境,那么导演尽管也可以获得不朽的地位,但其艺术风格则难免流于刻薄与荒凉。芬奇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并没有对人性绝望,一直被视作商业导演的芬奇实际上还是试图在自己的电影中探寻理想的人性世界的,或者反过来说,正是人性中的闪光点给予了芬奇旺盛的、源源不断的电影创作灵感。

《本杰明·巴顿奇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又译为“返老还童”,2008)被认为是一部最不像芬奇作品的电影,但如果从人性书写的角度来看便不难发现,《本杰明·巴顿奇事》实际上延续了芬奇对于人性问题的关心,只是芬奇改变了过去那种利用惊悚、悬疑手段来试探观众底线的手法,而是不断给予观众温情。一言以蔽之,无论是在形式抑或内容上,芬奇的人性意识与人文关怀都在这部电影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本杰明·巴顿奇事》能够成为芬奇迄今为止在世俗意义上最为成功的电影,电影不仅取得了惊人的票房,还获得了包括最佳导演在内的13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和5项金球奖提名。电影中的角色熠熠生辉,而本杰明本人逆向生长的生命形式赋予了他一种特有的仁爱和宽厚,令观众为生命的沉重和人的本质力量感到叹息。芬奇本人也意识到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走积极、阳光路线的电影往往能更容易获得观众的青睐,于是在其后的《社交网络》中,芬奇令这部传记电影充满了励志意味。芬奇曾直言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便是希望能够解决《搏击俱乐部》提出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芬奇这部作品并非一部单纯追求市场效应,迎合网络时代的电影,而是融入了芬奇的人文关怀意识。在《搏击俱乐部》中,芬奇表达了年轻人感到迷茫的生存状态,但是彼时的芬奇并没有为主人公找到破解这种迷茫的办法,电影也在惊天动地的爆炸中戛然而止。而在《社交网络》中,可以看出芬奇在数年的沉淀后,选择了让年轻人像马克·扎克伯格一样,先努力为社会创造价值,当这些价值逐渐为他人认可的时候,年轻人自己在社会上的定位便自然找到了。尽管这一立意有可能使电影有说教之嫌,但芬奇并不介意,他淡化这种教化感的方式便是以一种高密度的叙事节奏与优秀的配乐和剪辑使电影充满一种打动人的青春感。电影上映后,芬奇再度获得了金球奖、奥斯卡以及超过20个影评人协会的重要奖项提名。尽管电影最终落败于典型的学院派冲奥片《国王的演讲》,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交网络》赢得了时代,也正是《本杰明·巴顿奇事》和《社交网络》的成功,最终奠定了芬奇无冕之王的地位。

以《本杰明·巴顿奇事》为例,巴顿的一生实际上可以概括为“遗憾”(电影开头提到的为纪念一战中阵亡的将士而制造的“逆行钟”实际就确立了全片的遗憾主题)。“越活越年轻”是普通人的美好理想,却是巴顿的苦恼来源,并且他还相当长寿,在半个多世纪中他见证了不少变革与悲喜。巴顿逆生长的特点注定了他的一生要与身边的人不断错过,如善良的黑人养母、妓女等,其中最令巴顿痛苦的便是爱人黛西与女儿凯洛琳。芬奇首先想表达的是人应该寻求生命的平和与安心。芬奇用巴顿长寿的一生来表现了生命的纷繁复杂,再用巴顿的“逆行”来让观众感受人溺水于时间长河的痛苦,无论是越来越老还是越来越年轻,人注定都会一无所有地来并一无所有地离去,那么人只能接受上帝的礼物:生命中的平凡或疯狂。这也就是电影中提到钟表匠,被雷劈过七次都没有死的人,想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人等这些“过客”的原因。其次,芬奇强调了勇敢尝试与爱的重要,这是理想人性的基础。黛西曾经出于对巴顿的报复心理而纵情声色,但巴顿依然默默地等待黛西。最终两人在生命中的交集,即两人都年龄相仿时结合,但当巴顿意识到自己越来越小终将拖累黛西时,他选择了与爱人远隔天涯。而在黛西已经垂垂老矣时,还是选择了去抚养已经成为一个幼儿的巴顿,并让巴顿最终以婴儿的形态死在自己的怀里,这则是黛西对巴顿爱的回报。

大卫·芬奇在让电影保持着高度的娱乐性的同时,这位以拍广告和MTV出道的导演始终以其卓越的才华挖掘人性,开辟着人们的心灵世界,为观众展现着人性的弱点与变态之处,促使观众同情陷入人性困境中的主人公,同时又给予观众希望,对理想的人性进行了想象和构建。

[参考文献]

[1] 张爱华.感悟美国“X世代”电影 美国新锐电影人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03).

[2] 张巍然.通俗的哲学家 大卫·芬奇[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03).

[3] 乔羽.从愤青到温和的讲述者——评析电影导演大卫·芬奇20年来的转变[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06).

[4] 袁朝旭.黑色电影的审美[J].电影文学,2005(11).

[作者简介] 刘继坤(1977— ),男,河北冀州人,硕士,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育、英美文学。胡佳楠(1984— ),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育、英美文学、国际商务英语。

猜你喜欢
芬奇电影大卫
达·芬奇 下
大卫,圣诞节到啦
拯救大卫
达·芬奇睡眠法
达·芬奇与文艺复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