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蝶
目前的业绩变动,是暴风的短期调整,还是长期交“学费”的开始?
暴风停歇后,一场秋雨让“野子”冯鑫的雄心成了“野望”。
10月14日晚间,暴风集团发布公告称,预计2016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432.26万元-2029.04万元,同比下降15%-40%,其中非经常性损益金额达到1650万元-1850万元。
这样的数字或许让投资人有些出乎意料,就在两个月前,暴风刚公布了一份亮眼的半年财报。数据显示,今年前六个月暴风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几乎翻倍,增长181.57%,达到1886.34万元。
同样让人意想不到的还有它的股价。暴风集团的股价已从3月29日的114.98元跌至目前的60元上下。
发生了什么?
“短期调整”
关于这场“突如其来”的业绩变动,暴风在财报预期中给出了两点原因。
其一是不断推出的新产品和不断加大的营销推广力度,造成了成本及费用的大幅增加,其中,尤其强调了“电视面板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所导致的成本大幅增加;其二是公司累计推出了两期股权激励计划,导致股权激励费用大幅增加。
逐一分析,的确,过去一段时间,暴风试图从一家工具公司向硬件公司转型,截至目前,今年一共发布了两款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硬件和六款电视产品。
5月底,暴风发布了第五代魔镜产品5和5Plus,由于其所处行业还在培养用户习惯阶段,相比主流消费电子产品并无太多出货量,因此无论生产还是营销,都面临成本过高的问题。
同样在5月份,暴风一口气推出了四款电视产品——三款不同尺寸的VR电视(43/50/55吋)以及定价在“999元”的暴风超体电视“40X战警版”;而后,九月份,又发布了超体电视2的“45X/45XS星际迷航版”。
在中怡康发布的《2016年十一彩电市场报告》中,“十一”期间液晶市场线上主要品牌中,乐视出货量排在第一,PPTV、小米分列二、三,暴风TV排到第四。此前,暴风预计,其旗下暴风统帅2016年电视出货量合计将达到100万台。
电视作为高成本产品,在出货量没有达到一定量的情况下,很难形成盈利。
并且,今年8月,主流尺寸的电视面板价格上涨,其中40英寸、43英寸涨幅更是高达12%-15%。作为几乎纯粹倚靠硬件盈利的公司,暴风TV受生产成本影响大于其他互联网电视公司。而在国内外对手的激烈竞争中,暴风靠“压价”来获取新用户,无形中又增加了负担。
除此之外,今年刚一开年,暴风科技就曾向144名中层管理人员和核心团队成员授予160.57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95.83元)与243.35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36.32元)。其中,授予的股票期权占总股本的0.58%,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占总股本的0.89%。
不过,这场业绩变动仅仅是“突如其来”的短期调整吗?
数字“游戏”
暴风集团CEO冯鑫为暴风确定了“影音”、“TV”、“VR”、“体育”四大战略平台。
之前两期财报中的数字或许能看出一些端倪。
在2016年上半年财报中,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8.64%。其中,来自暴风TV的销售商品同比上升约3326%,约为2.28亿元,超过了广告业务收入的2.11亿元。
但作为销售商品的主体,尽管暴风TV的毛利率同比上升约22%,达到了4.55%,但其所在子公司——深圳暴风统帅科技有限公司,其净利润却是亏损状态,且亏损额超过了7900万元。
作为一种单价较高的硬件产品,互联网公司的确可以靠推出电视产品来拉高短期营收、带动股价,但在电视成本过高、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实际上牺牲了公司的盈利能力,直接导致净利润下滑。
尽管暴风集团营业利润为亏损5667万元,即使算上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亏损额依旧达到了4262万元,但归属于母公司的上半年净利润却实现了1886.34万元的盈利,甚至还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81.57%。
有媒体分析称,这是典型的借由少数股东向上市公司输送利润的情况。亏损额巨大的暴风统帅,由于上市公司在董事会中占有多数席位,并实际控制其经营活动,在会计准则中可以将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核算,因此暴风集团的收入会呈现大规模的上升。
因此,这是会计上并表以扩大资产规模,盈利方面又用损失少数股东损益的方式来达到为上市公司输血的效果。
这个现象已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去年年报中,同样出现了净利润为负但是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盈利的情况。整个2015年度,暴风科技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313.23%。
更重要的是,在整个净利润中,投资收益所得1.04亿元占到了净利润的61%,暴风的投资收益主要来自出售子公司北京暴风魔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暴风魔镜)的股权。这样看来,去年净利润的大部分来自出售子公司的股权,而不是靠主营业务增长所得。
商业模式挑战
严格来说,这种会计处理方式其实也无可厚非,只能说暴风的资本运作精妙。不过再看看暴风几大主营业务,就能发现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在9月25日的暴风十周年会上,冯鑫把公司比作一只代号为“N421”的暴风虫,指以DT(大数据)为“1”个核心,围绕体育和影业打造“2”块内容再生平台,依托“4”块屏幕(PC、手机、VR、TV),以广告、电商、金融、硬件、O2O和游戏等“N”种商业形式和载体,来实现下一个十年规划的目标。
只不过,暴风所依托的核心DT(大数据),需要建立在大量活跃用户的基础上,但比较暴风的产品核心业务,在冯鑫确定的“影音”、“TV”、“VR”、“体育”的四大战略平台中,除了“暴风影音”,绝大多数业务都是近几年才刚刚开展,更有甚者是今年才刚刚诞生,累积的数据有限。
而拥有十年历史的影音播放软件,其最开始的本地影音文件播放市场定位,导致了暴风在网络视频的影响力较小。其在PC时代虽拥有大量用户,但进行线上和移动化转化进程相对缓慢。
在这种情况下,两年推出四大业务,并把其中三个赋予了重要的战略地位,这是否是谨慎思考的结果?
况且,在今年文娱市场爆火的情况下,BAT中,不仅腾讯、乐视等一直以数字娱乐为主营业务和主要收入来源,阿里也在6月份正式成立“阿里巴巴大文娱版块”,将影业、合一集团(优酷土豆)、音乐、体育、UC、游戏、文学、数娱绑定,成为重要战略。
甚至连万达这种不缺钱的房地产公司也来分一杯羹,暴风打算如何迎头赶上?
截至记者发稿前,《财经国家周刊》就相关问题询问暴风科技方面人士,后者以“按照创业板规定,定期报告前三十日上市公司避免接受调研及媒体采访”为由,回绝了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