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张碧英 浙江省新昌县梅渚镇中心小学
传统剪纸融合现代元素的教学实践
■图、文/张碧英 浙江省新昌县梅渚镇中心小学
剪纸艺术的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对剪纸艺术的认识、变通和观念的思考。结合传统剪纸的艺术特色和现代儿童美术的发展趋势,选择富有时代感的主题,丰富剪纸的纸质材料,拓展剪纸的艺术形式,为传统剪纸注入现代元素,为儿童剪纸展开新的视野,促使儿童剪纸创作的多元发展。
传统剪纸 时代主题 丰富纸材 多种手法
剪纸是我国民间最普及的传统工艺之一,是一种扎根于民众之间,为民众生活增色添喜的艺术形式。它也是小学美术教材的重要内容。作为学生有必要了解我国的剪纸艺术,并继承、发展它的艺术特色。然而在具体的剪纸教学中,喜欢的孩子并不是很多,有的认为剪纸内容过于老土,不符合自己的审美情趣,也有的认为传统剪纸离自己的生活较远,没什么感觉。快餐文化的侵蚀促使美术课程中传承剪纸文化的功能并不能得到广泛的认同。
众所周知,动漫与国画的结合,成就了水墨动漫;牛仔与刺绣整合,促成了牛仔服饰的时尚;民族器乐伴奏的红歌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的融合,引领了传统音乐的新一轮狂潮。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优秀传统艺术要传承,更要发展,无论是题材上,还是表现形式上都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感。在传统剪纸中融入现代元素,使之贴近现代审美标准,有助于传统剪纸走进学生生活,使学生的审美既具有现代气息又富有文化底蕴,从而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了解与之相关的知识,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剪纸。
基于以上思考,我在小学剪纸教学中,选择富有时代感的主题,丰富剪纸用材,拓展表现形式,使传统剪纸成为一项时尚的活动。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创作热情,更重要的是将“传承、多元、发展”的理念根植于他们的心里。
剪纸作为一种民间工艺,创作者大多是农村劳动妇女,所表现的题材以喜庆吉祥的为主,乡土气息浓郁,与现在的学生有着一定的距离。选择富有时代感的主题融入剪纸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对接,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浙江新昌是一个小县城,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拥有许多名胜古迹,是《西游记》《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少林武王》《凤求凰》《和你在一起》等影视剧的主要外景拍摄地。我校所在地梅渚镇的传统剪纸“梅渚剪纸”被列为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作为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基地,自2005年以来,开设校本剪纸课程,学生的剪纸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还创作了好几套如《三国演义》《水浒108将》等经典、大型的系列剪纸作品。剪纸课程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我把剪纸与家乡的旅游风光结合,既为传统剪纸注入时代主题,拓展表现空间,为儿童剪纸提供新的视角,又赋予家乡的旅游风光以人文内涵。
如图1-4展示的是学生设计创作的部分家乡风光剪纸作品。学生通过写生、摄影、上网查阅等方式,收集家乡风光图片,然后再把它们设计成剪纸原稿进行剪刻,寥寥几刀便浓缩了美景之精华。每当熟悉的景观跃然剪纸作品之上,学生们都会由衷地感叹剪纸的神奇,并产生别样的自豪感。
时装、动漫、流行音乐都时尚吧,把传统剪纸与时尚元素融合,用简单的纸材加以表现,儿童通过大胆构思、巧妙组图,一幅幅生动的作品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了。
考虑到时装模特儿的造型表现有一定的难度,于是运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探索能有效提高作品质量并激发学生创作兴趣的操作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给绘画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降低门槛;绘画基础好的学生,鼓励其原创;绘画基础一般、造型能力较弱的学生,鼓励其对一个形象进行多种服饰的设计;对于绘画基础差的学生,鼓励其根据有关时装图片,加工改变成剪纸原稿再剪刻。通过分层教学,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创作。
图5展示的就是一组学生根据时装照片创作的剪纸作品。形象的基本造型没变,设计时学生主要考虑如何把原本复杂的纹样设计成简洁易于剪刻的纹样,这种尝试对于初学剪纸创作的学生或者是造型能力薄弱的学生非常有帮助。
动漫这一时尚元素,特别受少年儿童的追捧。现代儿童生活在动漫时代,很多穿的、玩的、用的,甚至吃的都与动漫有或近或远的关系,看着动画片和漫画书长大的他们,对动漫是有特殊感情的。动漫又是一种“外来品”,将中国剪纸的传统符号和图形灵活地运用到现代动漫图像中,运用剪纸的阴阳对比、疏密对比和符号添加来重构画面,给这些“外来品”盖上“中国印”,不失为中西文化的一种交融。
如图6,学生设计的动漫剪纸内容涉及人物、动物、静物,有原创的,有改编的,这块内容深受学生喜爱。
音乐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内容。我引导学生采用表现音乐人的方式进行创作。看着那些设计大胆、动作夸张、造型简洁的剪纸作品,我们仿佛听到了一阵阵震撼人心的乐曲。(图9-11)
艺术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用品是最常见、最熟悉的东西,把它们引入剪纸课堂,学生更容易上手。厨房用品、衣帽鞋袜等生活日用品造型简洁,对于初涉剪纸创作的学生特别合适。在具体教学中,我引领学生开展“系列剪纸”创作。如鞋系列:创作了高跟鞋系列、运动鞋系列、拖鞋系列。看着款式各异、色彩艳丽的鞋系列剪纸作品,很多同学感叹自己真能拥有这样的鞋子该多好呀!
图7是各种日用品剪纸组合图,有袖套、羽毛球拍、高压锅、草帽、书包、拖鞋。看着这一组剪纸,你是否觉得剪纸不但不“土”,还有点小清新呢?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给人以透空的视觉享受。其载体可以是常用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但基本以纸质材料为主。传统剪纸以宣纸、蜡光纸、连史纸等为主要材料。考虑到纸材的易得性与表现性,现在我们还是选用“纸”为创作载体,但可以扩大对“纸”这一概念的理解。
生活中,纸材料丰富多彩。每一种纸张都有其独特的色彩、光泽、质感及表面的肌理和纹路,这些特性赋予了各种纸张不同的个性,而这些不同的个性在设计时,就能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氛围。虽不是每一种纸都适合用来剪纸,但我们还是可以“西体中用”。在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纸材的前提下,我让学生挖掘身边可以利用的纸。学生收集了报纸、海报、玻璃纸、牛皮纸、宣传广告纸、挂历纸、发票纸、毛边纸、皱纹纸等等,还有学生到花店里采集了各种包花纸,如图8。
图9-11这一套体现音乐的作品,分别是运用广告宣传纸、牛皮纸、报纸这三种不同的纸剪刻的。每一种材料给人不同的感觉:用广告宣传纸剪刻的作品,纸上杂乱的文字、不规则的色彩,就如跳动的音符,给作品增添了活力;牛皮纸剪刻的作品,老黄的色彩给剪纸增添了一种原始沉稳的味道;报纸剪刻的作品又给人时尚前卫的感觉。
又如前面家乡风光剪纸所用纸材是从花店里找来的,有些透明的类似玻璃纸的一种,比起普通的白纸更通透,用来剪刻山水风光更显得景色的灵秀。
儿童创作的一个很大的趣味点也在于材料。尝试不同的纸材,充分利用身边的“无用之纸”充实传统剪纸用材,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了材料的妙用,更使剪纸变得丰富多彩。
儿童现代美术作品的创作研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美术的认识、变通和对儿童美术观念的思考。剪纸也是如此,我们可以通过横向借鉴、变通、综合等方式在剪纸的色彩、形式、视觉效果等方面去创新。
传统剪纸的着色虽有单色染与多色染之分,但方法还是比较单一的。儿童美术作品的色彩表现是丰富多彩的,有画、染、印、喷等多种手法,这些表现手法同样可以运用到剪纸作品上。
如图12的两幅时装剪纸的色彩是喷绘的。制作时准备几个小喷瓶,把丙烯颜料放进小喷瓶加水摇匀,根据需要选择颜色喷绘在作品上,不需要喷到的地方可以用纸盖住;图13的动漫剪纸的色彩是用彩色笔涂的;图14的动漫剪纸是用水粉笔把水粉颜料直接涂上的。前文中讲到的生活日用品剪纸是先把铅画纸涂成彩色再剪刻的。此外,也可以采用转印的方式,就是利用报纸或者餐巾纸等蘸了水粉颜料再按印到剪纸作品上,形成一种特殊的纹理。
剪纸是熟悉的,着色方法也是熟悉的,但当两者结合时,那种感觉熟悉又陌生,是一种惊喜,学生学起来也特别有积极性。
在小学美术教材中编排了剪纸课程、撕纸贴画课程,我们把传统剪纸技艺、剪纸符号与现代纸材结合,通过剪、刻、贴、拼混搭的形式,形成一种新的艺术风格,使剪纸既有民族风,又有一种时代感,让人耳目一新。
图15的彩纸时装,是充分利用了不同纸的色彩、质地进行混搭创作。艳丽的色彩、丰富的纸材、拼贴的手法,又融合剪纸有关元素,构成了一组时尚的、现代的剪纸作品。学生们看着自己创作的新式剪纸作品,简直是爱不释手。
一般剪纸作品的展示是采用装镜框的形式,易于保管,但对学生来说缺乏亲和力。于是我通过横向借鉴,把它与书签、藏书票、扑克牌、扇面、贺卡、国画册页等形式结合,多种形式展示剪纸作品。
如图16扇面剪影,利用蘸印的方式把背景上色,留下剪纸作品的影子,古色古香的扇子与现代动漫结合,传统中透着时尚,这样的方式既能展示剪纸作品,又易于保存。又如前文中讲到的音乐题材的剪纸作品,把它作为书签上的主图,再配上一些文字,牛皮纸的纸材与“孩童体”的文字再加上色彩的协调搭配,古拙中透着时尚的书签让人眼前一亮,如图11。
当剪纸与我们日常相关的事物结合时,剪纸就更贴近了我们的生活,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更多地认识剪纸,在这样互相融合、互相提升的良性循环影响下,我们的剪纸文化更易于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
传统剪纸融合现代元素的教学实践,为我们的传统剪纸课堂教学打开了思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走向时尚、多元。但传承与发展剪纸艺术有待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尝试。当我们架起传统剪纸与现代元素之间的那座桥,相信传统剪纸的血脉定能在学生身上延续,继而放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