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贤
小学语文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对于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语文教学是基础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教育学科,更是语言的艺术性和情感性的教育学科。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是人类交际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语文课标提出的首要要
求,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体现在语文内容的价值取向上
小学语文课文选取的内容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它是以汉语言为核心的,包括语言、文章、文学、汉语言独有的文言文及其文化在内的多元体系,负载着极其宽厚的、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遗产,折射出中华民族精神、民族情操、民族审美情趣,这种对在文化载体中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性,正是语文内容的“人文性”的价值取向。翻开语文教材,既有对中外人物美好心灵的赞颂,也有对丑陋人生的鞭挞;既有对高山大河、蓝天白云、红花绿草的描绘,也有对天文地理、科技知识的介绍。所有这些,既给人美的享受,又给人无尽的思索;既给人知识力量,又无形地催人奋进。这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的内涵所在。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表现在教学过程中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应凸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个性。“以人为本”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能动性,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学习过程中认识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升华认识,净化心灵,学习做人,学会做人。
每个学生由于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等不同,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在语文教学中应审视学生个性的差异,照顾每个学生的特点,给每个学生留下自由发展的空间,减少不必要的限制,以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要在潜意识里消除“师道尊严”的影响,把学生当做平等、共同探讨问题的伙伴,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博爱、宽容、友爱的心态对待每个学生,理解、关心、激励他们,创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身心能自由地表现和舒展,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要强调“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透过语言文字,感知、感悟其所包含的人文素养,必须通过学生亲自读书,有感情的读书,在读中产生灵感,悟出道理,滋润情感,完善人格。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书,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不同的教学内容,明确读书的要求,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情感再现文章中的情感因素,接受熏陶和启迪。
在读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是人对语言文字的直接感受能力,是语文学习优劣最重要的标志。语言大师吕叔湘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对小学生而言,语感主要是指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形象感指阅读时脑海里形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思想画面的能力;意蕴感,指品味文章所隐含的意义的能力;情趣感,指品味文章所隐含的感情和趣味的能力。通过多种读的方式,感受语言的精妙,感知字词篇章的含义。例如,人教版教材的《倔强的小红军》中“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那个小兄弟啊!”中的两个“啊”,和《小壁虎借尾巴》中小壁虎向黄牛伯伯借尾巴,老黄牛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中的一个“啊”和一个“呢”,读的语调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伴随不同的情感体验。另外,读书还要强调以思维训练为核心。语言和思维不可分。阅读语言文字是把抽象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可感知的形象,从而让学生产生“灵性、悟性、创造性。”
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还有赖于教师自身的人文品味
教师具有宽厚的文化底蕴、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开阔的视野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养,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记得曾经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过一位老师讲《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被邱少云不畏牺牲、严守纪律的崇高精神所感染。在教学中,当他讲到“我的心绷得紧紧的……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时,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情境:“一团烈火把邱少云整个儿包住了,烈火烧身的痛苦怎么忍受得了呢?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我情同手足的兄弟活活的烧死,这是比刀绞还疼的痛苦啊!止不住的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此时,教师的“情”与作者的“情”交融相通,有效地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受到了深厚的人文精神的感染和教育。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既是小学语文教学自身的要求,也是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它向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努力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李洪梅.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