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金亮
现实困惑
我的孩子都已经上大班了,但还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加减运算,而且速度很慢,有时还需要掰着手指来算,我看看都急死了。他们班里的一位家长给孩子报了园外的数学培训班,在家时每天都会出些算术题让孩子做,我感觉那个孩子学了之后加减运算方面的能力的确强了不少,大家都夸他聪明。现在幼儿园好像都不怎么教算术了,我的孩子不去报个班学一学的话,会不会就跟不上别人的速度了?会不会影响他上小学后的数学学习成绩?
专业审视
很多家长一直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从三四岁时的比谁数数能数得更多,到五六岁时的比谁算术题能做得更快。看到自己的孩子似乎不如别人,就非常焦虑:是不是我的孩子比较笨?是不是要送他到培训班去专门学一学?那么,我们一起来审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数学就只是数数和计算吗?显然不是。数、量及数量关系只是数学的一部分内容,数学所涉及的内容远远不止于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计算在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中只占一定比例,从长远看,数学学习更有促进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可以说,数学不仅仅是数字的游戏,更是脑力的游戏。
第二,只有算术做得好、做得快才表明是个聪明人吗?答案是否定的。在现代教育中,单纯的知识与技能传授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引导人们获得思维方法和技术手段并培养人们对信息的评判和决择能力”将唱主角。教师和家长也需要转变观念,以终身发展的视角审视儿童的数学学习与发展,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逐步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而不是速算能力。
第三,提前进行计算方面的训练就能提高小学数学成绩吗?很多家长觉得10以内的加减运算很容易,便急于让孩子学习20以内甚至100以内的加减运算,为此提前训练孩子,要求孩子算得准、算得快。事实上,欲速则不达。基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发展到形象表征思维,再到符号抽象思维的。计算,也就是数量运算,是用数字符号表征数量的变化关系,这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思维过程,它需要儿童在真实情境中积累丰富的关于数量变化关系的经验,在此基础上符号运算能力才能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幼儿园的学习是为小学学习作感性经验上的准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5~6岁幼儿“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提出的目标和要求是“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重点是让孩子从生活和游戏中发现数学的有趣和有用,培养孩子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具体讲主要是指分析和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判断和推理等能力。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操作材料、感知数量变化、进行数量运算的过程,就是理解运算规则、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当前幼儿园和小学在数学教育上出现某种“断层”现象的原因,还是在于孩子在早期生活中积累的感性经验不足,未能真正理解数量运算的实际意义,而不是符号运算方面的练习强度不够。因此,与其让孩子提前进行符号运算的强化训练,不如放慢脚步,依据孩子思维发展的特点,创设在生活和游戏中运用数学的情境,提供多样化的数学操作材料,让孩子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理解数、量及符号运算所代表的实际意义,从而实现幼儿园和小学数学教育的无缝对接,让孩子在后续的小学数学学习上获得真正的自信。
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皮亚杰认为,在日常生活情景中对孩子进行教育,能够更轻松地帮助孩子获得早期数理逻辑知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观察到数、量的运用,如钟表、钱币、日历、门牌、电话号码、图书页码、尺子、温度计、容器刻度等,这些来源于生活的经验可给孩子提供很多感知数、量及数量关系的机会。那些在真实情境下应用数学的经历对孩子来说意义重大,能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帮助人们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工具,从而更有兴趣地去学习。
(殷海燕 王 芳 吴梦斯/撰稿)
现实困惑
现在大家都在提倡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我就根据幼儿园老师和一些网站、微信公众号的推荐,给孩子买了不少书。可是我发现,孩子的很多书都以图画为主,没多少文字,有些故事情节荒诞,都不知在讲什么,在我看来没多大意义。而且我在给孩子讲这些图书故事时发现,他所关注和感兴趣的在很多时候和我是不同的,我很苦恼,都不知道该怎么培养他的阅读能力了。
专业审视
对幼儿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已有研究表明,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提升幼儿思维的敏捷性、缜密性和深刻性,也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早期阅读不仅对幼儿的语言、想象、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也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然而,许多家长在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对何为科学的“早期阅读”存在一定的误解。比如,一谈到阅读,很多家长首先联想到的就是识字。有的家长在给孩子购买图书时首选的是以识物、识数、识字为主要内容的“认知类”图书,有的家长将孩子阅读过的图书量作为衡量孩子阅读能力的标准。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听成人讲故事,复述故事,表达对故事的思考和理解等,都是在为今后像成人那样阅读作准备。孩子的早期阅读更多的是边听成人讲述,边观察图画书中的图画、符号以及文字,尝试联系自己的已有经验理解其内容,从而获取书面语言所传递的信息,积累一定的“前阅读”经验。
因此,家长要充分认识阅读图画书对于孩子未来发展的意义和价值,重视亲子共读。可通过在家庭中营造适宜的阅读环境,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让阅读融入孩子的生活,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有条件的家庭可为孩子在安静的、采光良好的位置开辟一个阅读角,从小班起就开始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孩子刚开始阅读时,注意力集中时间通常只有10分钟左右,因此家长不宜对孩子有过高的要求,更不要动辄批评、指责孩子,否则会打击孩子的阅读兴趣,不利于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当孩子对图书内容提出“可笑”的问题或作出“荒谬”的解释时,家长不要轻易否定,因为这恰恰反映出孩子已作为主动学习者全身心投入到阅读活动中了。家长倒是可以适时对孩子的这种积极思考的表现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和鼓励,以进一步支持孩子积极主动地阅读。
给孩子选择的读物也应以绘本为主,尤其给小年龄孩子选择的读物,文字不宜过多。图书品种和内容要丰富多样,如,既有童话故事类的,又有艺术欣赏、科学认知类的,既有歌颂亲情、友情等美好情感的,又有如天马行空般充满想象力的。另外,家长可以带孩子到书店,鼓励孩子自主选择喜欢的图书,与孩子共读,共享阅读的快乐。
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家长不应只逐字逐句地为孩子朗读,而是可以边讲述边提问,解答孩子的疑问,以引导孩子充分感受和理解;可以和孩子一起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以增进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也可以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对故事情节进行续编或改编,等等。这样的亲子阅读能启发和引导孩子感受、理解、想象、表达,为孩子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远比要他认识几个字,向他灌输一些什么“道理”有意义得多。
(邱 灵 徐可莉/撰稿)
现实困惑
最近一些朋友和我谈起他们孩子升学的经验,他们告诉我,孩子入小学前至少要让他认识上千字才行,还要督促他练习写字,因为进入小学后各种学习大多是以书面的形式进行的,如果孩子不认识字,那怎么学习呢?很多小学老师要求孩子做作业时先将题目抄一遍再答题,如果孩子不早早练习写字,到时候抄题目就要抄半天了。听了他们的话,我倍感焦虑,为了孩子的小学学习不落后,我是不是该让孩子从大班甚至中班就开始专门学习认字、写字呢?
专业审视
首先来说说识字的问题。
很多家长抱怨幼儿园不开展识字教育,担心孩子上小学后学习跟不上。那么,超前识字真的对孩子的小学学习有帮助吗?有追踪研究表明,超前识字至少存在两方面危害:一是超前的识字教育追求的是孩子的识字时间早、识字量多,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往往以机械识记的方法迫使孩子“为识字而识字”,忽视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二是超前识字的孩子刚入学时会发现课本上的字他大部分甚至全部都认识,从而会认为老师课堂上讲的他都懂了。事实上,一年级是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重要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内,孩子不仅仅是学习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新的学习方法,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超前学习的孩子可能会发现,靠着已有的一点“老底”,哪怕上课不用心听讲,也能轻松考出个不错的成绩。但是,一旦这点“老底”用光了,他们由于前面打下的学习基础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扎实,例如,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加上缺乏真正的学习兴趣,可能就很难学好了。当他们的学习逐渐走下坡路时,老师、家长又会对他们的表现表示出失望,如此一来,他们可能会真的对自己失去信心。
那么,幼儿园阶段就不能开展识字活动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幼儿“能理解图书上的文字是和画面对应的,是用来表达画面意义的”“对生活中常见的标识、符号感兴趣,知道它们表示一定的意义”“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可见,我们真正要否定的是超前识字、机械识字等现象和做法,而不是不让孩子识字。幼儿园完全可以开展与孩子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的、符合孩子学习特点的、孩子感兴趣的“前识字活动”。
前识字活动需基于孩子的兴趣,以游戏化、情境化、生活化的方式进行,要注意利用生活中的教育契机进行教育,而不是强迫孩子通过机械识记去学习。
不可否认,有很多家长希望孩子“早识字”“多识字”。其实,孩子的文字学习是建立在思维发展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并不是越早越好。家长应树立正确的观念,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不要单纯地追求当前的识字量,以避免给予孩子过重的压力,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导致孩子的发展“后劲不足”。家长可以和教师合作,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前识字”环境,让孩子对文字或符号产生兴趣,如,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孩子了解文字或符号的用途,知道文字、符号是有意义的,可以指向具体事物的。又如,为孩子提供高质量的阅读材料,引导孩子反复进行自主阅读,以体会文字和符号的功能、形式和基本使用规则。
其次来说说书写的问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了“书写”的具体目标:“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书写”是指用简单的图画或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或想法,是属于“前书写”。
“前书写”是指儿童在未接受正式的书写教育之前,根据自然习得的书面语言知识,通过涂鸦、图画、像字而非字的符号等形式所进行的书写活动。这种“非正规”的书写活动,有助于孩子建立和巩固纸笔互动的经验,提高早期书面语言学习的准备水平。通过这些初步的书写练习,孩子可以感知文字的一些基本规律并逐渐熟悉文字的字形等,从而积累起一定的“前书写”经验。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家长并不认可孩子这种似图似文的表达形式,早早地要求孩子进行规范书写,甚至要求孩子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笔划的“横平竖直”,并用成人的标准来评判孩子的书写水平。这种做法显然违背了孩子的发展规律,严重的会导致孩子学习兴趣的下降,甚至危害其身心健康。
事实上,书写是一个由手指、手腕、手臂等协作完成的复杂、精细动作,同时也是一个精细动作与全身协调并形成习惯的过程。我们不妨从精细动作发展的角度来看书写。最开始,新生儿是用整个手抓握物体的。到15个月左右,孩子能够抓住勺子舀到盘底,到3周岁时能掌心向上抓握勺子、用勺子进餐。这期间孩子对于手腕的控制能力及动作的稳定性逐渐增强。如果此时孩子使用书写工具,主要用的是全掌抓握的方法。之后,孩子开始探索使用筷子进餐。使用筷子主要会用到拇指、食指与中指,会涉及手指之间的协调与肌肉的控制。5岁时孩子就能很好地使用筷子了。其他涉及手部精细动作发展的游戏也会不断促进孩子的手部动作发展。从书写动作的发展过程看,孩子最初只能利用近躯干的关节(如肩关节)来协助控制笔的运行,然后发展到能逐渐利用肘关节来带动笔,最后发展到能够充分利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控制笔的运动。这种熟练的动作控制能力通常出现在孩子4~6岁期间,孩子到7岁时才能做出三脚架式的握笔姿势。可见,让精细动作能力发展尚未成熟的孩子超前练习正规书写,实在是要求过高了。
关于孩子的书写准备,我们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一是重视促进孩子精细动作的发展。如,鼓励孩子用勺、用筷子吃饭,此外,可组织中大班孩子开展一些挑战性较大的精细动作游戏,例如编织、刺绣、缝纫等,让孩子在感兴趣的活动中练习精细动作。
二是重视孩子书写姿势、书写习惯的培养。这里主要指正确的坐姿和正确的握笔姿势等。
三是重视引导孩子积累前书写经验。可将“非正规”的书写活动与阅读活动相结合,鼓励孩子在理解阅读内容的基础上,将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用图画或符号等表达出来,从而积累一定的“前书写”经验。
(陈爱琳 方 莹/撰稿)
现实困惑
我的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了,今年暑假我决定给他报个幼小衔接培训班。我倒并不期望他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就学好小学一年级要学的拼音、算术等,我看重的是这个培训班的学习模式是完全按小学样式来做的,包括孩子进校、午休和放学时间,科目设置,每节课的时长,以及课间点心和午餐的安排,也包括课堂纪律的强调、课后作业的布置,等等。我想,经过这一个多月的特训,孩子应该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的生活和学习节奏,到了9月份开学时就能应付自如了吧?
专业审视
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不同的但又相连的教育阶段。孩子在跨越这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时,会发现学习、生活环境变得陌生,一日生活作息时间发生了较大改变,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自然也有了很大不同,由此,孩子的确容易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问题。想要孩子很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在这两种学习与生活模式之间平稳过渡。进这个与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模式相同的培训班,并不是我们所讲的帮助,只是逼迫他去面对和接受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如果孩子面对这种“断崖”式的变化适应不良,反而会让他更感到紧张、焦虑,压力倍增,信心不足。
事实上,很多幼儿园都会在大班阶段尤其是大班下学期逐步调整孩子的作息节奏等,慢慢向小学靠拢,帮助孩子实现平稳过渡。如,将入园时间提早到8点,将集体教学活动时间延长至35分钟左右,适当缩短午睡时间,等等。幼儿园也会积极和家长进行沟通和合作,引导和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如,学习自己穿衣,自己整理床铺和收拾餐具,自己整理书本和文具用品等。有的幼儿园也会尝试布置一些简单的作业,引导孩子记住自己每天的学习任务并独立完成。很多幼儿园还会组织开展“走进小学”的活动,带领孩子参观小学校园,体验小学的课堂教学等。很多小学则会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或开学后的前三个月尝试保留一些幼儿园的生活、学习特点,如,提前放学,允许学生自带一些课间小点心,适当布置作业,在教学活动中融入游戏形式等。
孩子生活、学习方面的适应能力不可能只靠短短一个多月的暑假时间就能培养起来,也不是从大班阶段才开始培养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越早培养,效果越好。因此,幼儿园从小班阶段开始就会十分重视培养孩子进餐、盥洗、如厕等生活方面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能力,也会让孩子通过集体生活明白应该遵守哪些基本规则等。这些习惯和意识对孩子进入小学适应新的生活是非常有帮助的。此外,教师和家长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交往意识,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因为如果孩子在新的环境里能够迅速和同伴建立起友谊,往往会对这个新的环境、新的学习与生活有更为积极的态度。
在这里,我们想强调,儿童的利益是最需要加以关注的。因此,我们在采取任何一项措施时,都要充分考虑儿童的感受,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如,家长和教师要更多了解孩子对于小学生活是怎样理解的,他们对即将进入的小学生活有怎样的期待,他们是否知道进入小学之前自己应准备些什么,等等。只有了解了孩子的真实想法,我们才可能给予他们最需要的支持和帮助。
(霍倩文 庞清蜻 黄士颖/撰稿)
现实困惑
最近我为孩子上兴趣班的事很苦恼。之前,我给孩子报了一些园外机构的培训班,比如绘画、舞蹈、钢琴、英语等。在这些培训班学了一阵子后,那里的老师就会建议我们给孩子报名去考级,考了级就可以拿到证书,并升到更高一级的班去学习。老师的理由是,考出了证书可以让孩子更自信,也能更有效地检验孩子的学习成果。他们说,虽然现在入小学并不硬性要求提供考级证书,可是,一般热门的民办小学都会倾向于招收有特长的学生。你说你的孩子有特长,如果没有相关证书,怎么证明呢?自从开始备考以来,我回家常常督促孩子练习,一开始他兴致还高的,渐渐地他开始磨磨蹭蹭、推三推四了。最近,他还说不想去培训班上课了,我该怎么办呢?
专业审视
当前,一些社会机构所举办的原本目的在于培养孩子兴趣、特长的“兴趣班”反而变成了扼杀孩子学习兴趣的“兴去班”。因为这些培训机构大半想通过在短时期内让家长看到“教学成果”而使家长不断地为孩子的“兴趣培养”买单,而这些所谓的“教学成果”都是以成人的标准加以确认的。就拿绘画来说,往往是以成人所认为的“画得美”“画得像”为评判标准的。因此,这类培训班的老师会强调儿童绘画技能的学习,而忽视让儿童在绘画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以考级为目标的美术培训往往更背离儿童美术教育的宗旨。一位带着孙女赶考过多次的奶奶总结出了一些美术考级的经验——“考一级二级挺简单的,他们会事先告诉你要考的主题,比如苹果、兔子什么的,你就回家去准备,孩子在家反复画几次,练熟了,等上了考场,只要按练过的画出来,一般都能通过的。”这样的机械学习早已偏离了艺术教育的真正价值,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家长热衷于让孩子去考级呢?归根结底,可能还是受“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一谬论的影响。由于对孩子的成长心怀焦虑,缺乏安全感,所以,成人想用一个量化的标准来证明自己的孩子在某方面已学得不错。可是,在这类证书的背后,孩子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例如,只是一味地模仿范画,重复练习,渐渐扼杀了想象力。所以,现实中,有的孩子离开了范画、离开了老师规定的框架,就变得不会画画了。这样得来的成绩,牺牲的其实是孩子的自信,以及孩子对艺术学习的热情。
从长远的角度看,人生不是一次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成功不在于前面跑得多快,而在于能坚持跑多久多远。
(张 政 程易舒 朱娅婷/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