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汶上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6-10-31 11:24庞冬梅
时代金融 2016年23期
关键词:汶上县可持续发展旅游业

庞冬梅

【摘要】自1994年在汶上宝相寺发现佛牙、舍利等141件佛教圣物以来,汶上县旅游业发展异常迅猛,但在高速发展过程中遇到一系列问题。对汶上县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劣势进行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开发力度,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完善基础设施,整合旅游资源,大力开拓旅游市场等对策,旨在给未来汶上旅游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汶上县 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

汶上县地处山东省西南部,隶属济宁市,东临古城曲阜,西接水泊梁山,南依微山湖,北枕东岳泰山。日东高速横穿东西,105国道纵贯南北,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素有“千年佛都、儒贤圣地”之美誉,此外还有着宜人的气候、丰富的物产资源。旅游业已成为汶上县经济的新的增长点,而且日益成为汶上县精神文明、文化交流的使者,展现汶上魅力的舞台。但是立足现实,汶上县旅游业的发展整体缓慢,而且存在诸多问题,现就汶上县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层面做一浅析,以供商榷。

一、汶上县旅游业发展成绩分析

自2004年以来,汶上县连续十三年举办太子灵踪文化节,充分展示地方特色文化,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2016,中国·汶上宝相寺太子灵踪文化节的举办,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爆棚”,助推了旅游链条的完善,提升了旅游服务效能,推动了旅游经济发展,提升了汶上旅游品牌影响力。目前,汶上县拥有宝相寺景区、莲花湖湿地两处4A级旅游景区,南旺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3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强乡镇4个,四星级标准旅游饭店1家、三星级旅游饭店3家,旅行社和营业部超过10家,旅游项目开发、配套设施建设和市场宣传推广累计投入资金数十亿元,逐步形成“三区一带”发展格局,旅游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5年汶上旅游接待国内外游客450万人次,综合收入43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包括春节庙会共接待游客超过140万人次,仅初一当天来宝相寺祈福朝拜的就达20万人次。2016年文化节期间,共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预计实现综合收入达6500万元,同比增长10.3%。[1]

二、汶上县旅游业发展优势分析

(一)位置优势

汶上东临曲阜三孔旅游区,西接梁山水浒旅游区,南靠北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微山湖风景区,北依泰山游览区。贯穿南北的105国道,横贯东西的4条省道,穿越县境的济菏高速、日东高速、济徐高速和京杭运河等便利的交通,这些都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和外部环境。

(二)资源优势

汶上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具有丰硕而奇特的旅游资源。此中有以佛教圣物著称的宝相寺和佛教文化,以孔子宰中都实施仁政而闻名的文庙和儒家文化,以分水工程享誉中外的南旺分水龙王庙和运河文化,以中华始祖之一墓地而驰名的蚩尤冢和兵祖文化,千年的文明积淀形成了汶上奇特的佛教文化、运河文化、儒家文化、始祖文化交相辉映。众多历史古迹,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发展旅游业的先天优势。同时,北部山区果林缠腰、松柏戴帽的田园风光,碧波荡漾的大汶河景观,“龙形水系”泉河等自然风光,丰富点缀了交相辉映的多元文化。[2]因此我们确定打造“佛祖道场”、“运河之枢”、“儒家治国始祖地”、“兵祖蚩尤核心祭祖地”等四大旅游品牌,重点开发“中都佛苑”“北方都江堰”“中华兵祖陵”“仁政园”四大旅游景区。[3]

(三)环境优势

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战略决策,省委也做出了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旅游业已经成为备受业界关注和产业政策扶持发展的重点行业。同时,运河申遗为打造旅游品牌、争取扶持政策创造了更好的契机,中都佛苑景区列入了鲁南经济带规划,南旺分水龙王庙古建筑群纳入了国家文物局“十一五”重点工程抢救性项目,汶上列入了全省服务业发展重点城市区,拓宽了今后争取政策扶持的空间。

三、汶上县旅游业发展问题分析

(一)开发层次问题

目前我县对外启动打响了“中国佛都的品牌,可谓主题明确,突出特色。然而对汶上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开发不够,北部生态旅游、南部运河文化等未能和佛教文化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4]对人文旅游资源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开发力度,致使文化特色不浓,旅游产品单一,文化品位不高,影响了汶上旅游业的长远持续发展。对民族风情、民族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没有与无限的美丽自然风光有机结合起来,在旅游业中文化内涵比较低。

(二)粗放管理问题

在旅游业各种要素中,吃、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城市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这些要素的完美组合,这一组合也需要各个行业相互配合而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5]目前我县景区内尚且还没有旅游购物、旅游餐饮和旅游文化娱乐一条龙服务,这就制约了旅游综合效益的进一步提升,未能实现旅游产品从以观光为主向观光旅游和度假休闲相结合为主的产业方向转变。其次,我县对佛教产业做了高标准的相关行业规划。但是缺少南部运河文化和北部山区山水旅游的高标准规划。仅仅是依靠有关乡镇企业难以完成此工程项目。

(三)市场营销问题

汶上县旅游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宣传机制还不够成熟,造成覆盖面不够广,宣传促销上手段比较单一,开拓比较缓慢、客源市场比较狭窄等问题,以致本来很具有竞争力的特色旅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达不到应有的知名度,形不成良好卖点,间接影响了汶上县旅游业的发展。[6]

(四)人才匮乏问题

旅游业是一项新兴的产业,涉及到方方面面,所以高品质的旅游业发展需要具备高技能、高素质的管理、规划人才,需要一批具有一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服务人员。然而汶上县旅游业人才非常匮乏。由于目前我县的旅游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导致从业人员的总体文化水平不高。高素质旅游人才的缺乏与我县当前旅游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和旅游业蓬勃发展的现状形成了一对尖锐矛盾,进而影响了汶上县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四、汶上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加大开发力度,提升城市品牌影响

首先,把当地民风民俗、旅游资源、经济状况、地理交通等以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和突出卖点的方式通过网络、报刊、电视、电信、宣传册、广播录音、光盘、市际公路广告牌及其他市场渠道和新传媒体广泛“招揽”宣传,让外地游客深入了解汶上。其次,把本地拥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品、历史文化藏品、水产品、农产品、景点艺术品以及工艺艺术品作分类精心设计,并按旅客需求心理开发成旅游商品,通过商店、特色市场和景区景点、饭店等旅游服务场所进行展售,扩大汶上对外的综合影响力。

(二)完善基础设施,整合旅游资源

首先要增加汶上县旅游住宿、酒店的数量,扩大旅游住宿、酒店的规模,建设不同档次的酒店,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再者要完善旅游景区内的旅游购物和旅游娱乐设施,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满足更多不同档次不同需求的顾客。其次,完善旅游经济发展规划,促进旅游资源整合。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进行科学的规划,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建立和完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体系。[7]通过规划,实现汶上县旅游景点高质量、高水平的开发,适应现代旅游高品位、高效益的需求。再者实施景点的线状开发,把汶上县旅游资源进行线性整合,各个景区串联在一起,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此举一方面可以增加游客的逗留时间;另一方面有利于资源整合,提升旅游品位。

(三)加强宣传,突出旅游主题

明确对外宣传主题,统一宣传口径,研究和探索新的更具有宣传效果的宣传方法,每年财政预算安排一定的资金作为专项旅游宣传促销经费,有针对性地组织旅游产品的对外营销。充分利用国内外的旅游交易会,展览,研讨会,会议平台,通过走出去营销和请进来踩线的方法,大张旗鼓地开展旅游产品的营销,提高汶上的吸引力和知名度,把汶上推向全省、全国,走向世界。

(四)大力开拓旅游市场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筹集和引进旅游开发资金。加快景区景点的开发利用,同时再研究和制定一些相关的配套政策和产业政策,对旅游业投资者在土地使用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的政策,尽可能的发挥资源优势,尽快使汶上的自然风光资源、民俗风情、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等资源优势走向广阔市场,转变为经济优势。

(五)加强管理,提高素质

加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自身建设,深化对旅游业的经管职能,全面提高旅游干部队伍的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逐步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8]针对我县群众传统文化知识基础较为薄弱的特点,建议在电视台广泛开设汶上旅游相关专题,使全县人民都能了解我县的基本传统文化知识和与之相关的旅游资源,让每个人都成为我县发展的参与者,组织者,宣传者,推动者,齐心合力共同努力,共谱汶上旅游发展大业。

参考文献

[1]济宁日报社.2016,中国·汶上宝相寺太子灵踪文化节落下帷幕——看汶上节庆综合效应共振齐鸣[EB/OL].http://epaper.jn001.com/jnrb/html/2016-04/26/content_156777.htm,2016-04-26.

[2]刘学敏.汶上,冉冉升起的旅游文化产业新星[N].大众日报,2010-01-04.

[3]胡红梅.旅游景区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50,235.

[4]席建超,葛全胜,成升魁,徐继填.旅游资源群:概念特征、空间结构、开发潜力研究——以全国汉地佛教寺院旅游资源为例[J].资源科学,2004(1).

[5]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理论—战略—实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2001:30-39.

[6]禹贡,胡丽芳.旅游景区景点营销[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63.

[7]曲福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选择[J].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26):38.

[8]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2004(1):22,24.

猜你喜欢
汶上县可持续发展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青春献蓝天 浩气留青山——追记山东省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董鲁光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汶上县少先队“微信群矩阵”凝聚10万人气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旅游业
简析1912—1928年北京的旅游业
A Letter to M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