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云南沿边跨境保险问题研究

2016-10-31 11:09汪红萍
时代金融 2016年23期
关键词:跨国云南省跨境

汪红萍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让中国自身发展惠及周边国家”,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周边环境。随着“一带一路”战略不断深入发展,沿边地区作为贯通两国的枢纽地位日益显现,经济贸易快速发展,人口流动加速,传统保险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跨境保险应运而生。加之国家大力支持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重点提出云南省要积极开展双边及多边跨境保险业务合作的内容,沿边跨境保险的发展势在必行。

二、跨境保险的内涵

跨境保险是国际保险理论体系中很少被研究但却很重要的一部分,与跨国保险虽仅有一字之差,但在外延上有很大区别。跨国保险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人或保险标的具有跨国因素的保险。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提出的跨境保险,在外延上与跨国保险有两大区别。第一,“跨境”不代表“跨国”,不仅仅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业务往来,如珠海横琴“一张保单保两地”模式,无论从政治上、地缘上还是学术上,我们都不能称之为跨国保险,而可以称为跨境保险。第二,跨国保险的业务范围在一定条件内可以遍布全球任何国家,而“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跨境保险在地缘上会有一定的限制,如云南省开展沿边跨境保险,境外无疑是能推动沿边贸易发展的缅甸、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沿边跨境保险主要研究出口信用保险、跨境人员意外伤害保险、跨境机动车辆保险、跨境货物运输保险、跨境工程保险、替代种植保险、跨境人民币结算再保险业务。

三、云南省跨境保险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一)跨境保险境内外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云南深居内陆,地处中国大西南,受地理位置的约束,工业化相对中东部地区落后。经济发展影响保险业的发展,2014年云南原保费收入375882.2万元,在全国排名21位,保险业发展比较落后。而与云南省接壤的越南、缅甸、老挝三个国家,无论是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从保险业发展水平来讲,都相对比较落后。虽然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设有多个进出口口岸,但部分口岸基础设施简陋,并且由于经济落后,存在人员配备不齐全、行政划分不明、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等问题,诸如此类无疑加大了跨境保险的推进。因此,薄弱的经济基础为云南与接壤国家对接跨境保险带来不便,影响跨境保险的推进。

(二)跨境保险境内外制度差异明显

我国保险公司实现跨境经营,首先面对的是不同国家的制度。境外国家的制度环境与我国有很大的差异,会加剧跨境经营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诱发更多的交易成本,使得跨国经营的成本和风险超出了本国的范围。地缘关系使得云南与境外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人文等制度都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出险时跨境保险的责任认定及损失确认不统一,不利于形成公平、公正、稳定的跨境保险市场。如云南出境到缅甸境外的车辆须按缅甸的要求缴纳保险费,但由于两国关于机动车辆保险相关条款存在差异,在保险责任及保险费率上都存在差别,会出现保险责任不明晰,得不到应有的保险服务和保障现象。

(三)跨境保险人才储备不足

“保险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保险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云南省在推进跨境保险的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个共性问题:缺乏懂保险专业知识又熟悉东南亚等过语言及法律法规的综合性保险人才。一方面,云南地处边陲,少数民族众多,经济欠发达,保险观念落后,知识匮乏,人才引进困难,特别是跨境保险专业人才;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既懂保险知识又懂东南亚语言和法律法规的综合性保险人才,使得云南跨境保险的推进难度增加。兼具小语种和保险相关知识的综合性人才严重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跨境保险业务的发展。

四、云南省发展跨境保险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经济,提高边境居民保险意识

云南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抓住“一带一路”发展契机,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增加边境居民收入,促进保险需求。一方面,要加强基础教育、推广职业教育、力争高等教育,坚持教育为先,提高居民的劳动素质,增强就业本领,提高经济收入;另一方面,要不断推进云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资源转型,支持企业“走出去”,尤其是对边境城市,要提高集约发展水平,增强高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力,构筑技术含量高、资源能耗低的新型产业结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加边境居民收入,提高边境居民保险意识,刺激边境居民保险需求,推动跨境保险发展。

(二)加强跨境保险政府间交流合作机制建设

跨境保险交流合作机制建立是降低各国制度差异、优化保险资源配置、降低保险公司交易成本,是实现保险产品全覆盖的重要创新实践举措,推动云南跨境保险的发展。一方面,要大力构建会议、论坛等沟通渠道,加强境内外政府间的交流,实现点对点的交流合作。另一方面,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云南省境内保险公司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按照自主自愿的原则,“走出去”在境外设立办事处或分支机构,增加机构设置,提高保险服务能力,推动跨境保险进展。

(三)加强保险人才队伍建设

“保险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保险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跨境保险人才队伍的建设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要拓宽视野,积极吸引各类人才,不仅要吸引国内的专业人才,更要吸引境外的优秀人才加入跨境保险队伍中;另一方面,云南省跨境保险人才的培养要因地制宜,要面向高校。同时,对于保险专业的学生,我们可以定向培养他们对小语种、跨境地区的法律法规、境内外文化习俗的学习,将保险知识灵活的运用于跨境保险中。

五、结论

跨境保险是顺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完善现代保险服务业理论与创新的重要举措;是加快“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促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十三五规划开篇,进一步深化“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故而,依托云南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之东风,顺势而为、因地制宜、积极大胆地推动开展云南省跨境保险业务创新,具有重要实践价值与理论意义。经过一年多的沿边综合金融改革试验,云南省的跨境保险业务有了迅猛发展,但仍然有许多制约因素阻碍跨境保险的发展,尤其是险境内外制度差异严重制约云南跨境保险发展。因此,加强跨境保险政府间交流合作机制建设成为跨境保险的重中之重。唯有不断解决这些制约因素,才能推动云南省跨境保险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才能发挥保险助推器、稳定器的作用,让跨境保险为云南沿边居民、企业的生活生产带来更多保障,稳定社会发展,推动云南省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孟龙.论国际保险机构和保险集团跨国业务监管.保险研究[J].2003(6).

[2]董昭江.跨国保险的特征分析.保险研究[J].2005(3).

[3]边立铭.国际保险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保险研究[J].2001(3).

[4]王稳.加强保险专业知识教育实施人才兴业发展战略.保险研究[J].2007(6).

[5]孙霄兵.中国教育发展与保险业的.保险研究[J].2007(4).

猜你喜欢
跨国云南省跨境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绛县输送80名农民跨国务工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跨国大瀑布,一起去探秘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
跨境直投再“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