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祥
摘要:现阶段,企业的管理核心逐步转向财务管理,高效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本文针对企业财务管理进行阐述,介绍了财务管理具备的各项功能,在此基础上对财务管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发挥的功能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利于推动现代企业持久、稳定发展。
关键词:财务管理 企业 经济效益 功能 分析
在企业发展中,财务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财务管理是现代管理的一项核心组成部分。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影响加大,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在此背景下,企业发展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所以现代企业必须努力加强自身的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质量和水平对企业管理具有最直接的影响,对此企业必须加强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
一、财务管理概述
财务管理主要是指基于相关法律法规,在企业既定目标的指导下,对企业投融资、资本运营、利润分配工作进行管理,这已然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心活动。根据相关研究可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同企业自身经济效益具有非常直接的关系,也就是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优劣会对其经济效益形成最直接的影响,所以现代企业必须给予内部财务管理工作足够的重视,采取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实现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财务管理的功能
(一)资金管理功能
财务管理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有效管理企业资金。企业资金是其生存和发展的血液,企业进行任何经营决策活动都必须有相应的资金作为坚实支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者需要对资金进行严格有序的管理,相关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对市场展开深入而全面的分析,财务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实际状况展开分析,帮助企业利用最少的资金投入获取最为理想的经济效益。
(二)成本控制功能
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通常会存在多种影响因素,产品成本波动则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财务管理自身还存在一定成本管理功能,财务管理人员在对市场进行严密分析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有效的管理措施,在确保企业运营正常的前提下,严格控制企业各项不合理的经济支出,例如,严格控制企业产品支出,严密控制企业运营相关的一些不得当的费用支出,严密控制企业自身关于员工福利以及薪金方面的费用支出,通过这一系列的财务控制来最大限度地控制企业经营成本,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
(三)管理监控功能
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中获得非常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完备的监督机制的运行。本质上讲,财务管理属于企业监管手段的一种。企业通过各项高效的财务管理措施,逐步实现对企业经营决策的监控,由此保障自身各项决策的正确、有效,使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财务管理自身的监控功能能够促进其内部监控水平的提升,实现企业自身管理的进一步优化,帮助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三、财务管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功能分析
(一)以资金管理功能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促进资金利用的优化
1.集中管理企业资金
企业管理的重点在财务管理,而财务管理要以资金管理为中心。企业组织资金的集中管理主要是为了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将资金集中管理采用以资金结算为核心的方式,则可以对多户头现象进行有效的控制,由此促进资金的统一调度和控制,充分发挥结算中心自身的“蓄水池”功能。众所周知,假如企业的流动资金能够应对企业的正常运营发展,结算中心可以对剩余资金进行保存方便其他方面使用;而假如流动资金紧张,结算中心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支出部分资金用来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帮助企业渡过经济难关。总之,集中管理有利于企业资金价值实现最优化,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帮助企业取得更为理想的发展。
2.加强企业资金预算管理
企业为了利用最小的资金赢得最大的价值,必须充分发挥资金管理功能,在此过程中需要重视对资金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和优化。实际的经营过程中,资金管理制度更多是在产品生产结束之后以及资金问题发生之后才开始,滞后的资金管理无法有效降低企业损失。为了更加有效地管控企业的资金,防止企业资金流失,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经济损失,减少给企业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企业必须未雨先绸缪,有效预防资金问题的发生,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对资金进行高效的预算管理,在企业产品生产开始之前开展有效的资金流动预算,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预算要求组织生产,确保企业资金合理流转,逐步推动全面资金预算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行。
(二)以成本控制功能为重点财务管理,优化企业资源利用
当前,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面对这种情况,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必须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成本的节约,减少资金的浪费。否则,企业会逐步丧失自身的竞争优势,最后遭到市场淘汰。
1.建立和完善目标成本管理制度
目标成本管理制度对于自身资源的优化配置、资金浪费的控制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为了保障目标管理制度更好地应对企业的发展,企业首先必须开展全面的调研工作,切实了解企业的内外发展环境,由此确定合理的目标成本。其次,企业需要利用科学方法,细化企业的整体目标,便于执行人员更好地实现。最后,企业为执行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其以更加饱满的精力执行目标管理制度。
2.从产品制造成本管理向产品总成本管理转变
产品生产成本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原材料、燃料、动力利用的节约或浪费,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生产设备的利用程度以及企业管理工作的水平等,都会对产品成本形成较大的影响。企业为了更好地控制自身产品的成本,必须切实对产品的各项成本进行深入的分析,查找出各项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针对各项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但如果按照传统成本管理仅仅只针对“产品制造成本”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从“产品总成本”角度判断新产品是否盈利、新的生产线是否决策上马。企业管理者不仅要关注产品制造成本,而且更应关注设计、设备升级、生产准备、营销、售后服务等一系列作业环节所发生的所有资源消耗,从而在“总体”上判断产品的盈利性、价值创造性,进一步通过各项有效措施促进产品总成本的降低,由此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3.构建全员成本控制体系
为了更好地节省运营成本,企业需要建立全员成本控制机制。这一机制共有横向纵向两个维度,对成本进行合理的细化,横向的成本控制是由企业职能管理机构实施管控的,纵向的成本控制则由企业所有工作人员实行,形成了科学、细致的管理体系,同时对企业工作人员进行严格考核。积极促进全体员工效率,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促进其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严格防范风险,实现企业的优化发展
企业每一步发展都伴随着风险,而财务风险是其中影响最为严重的风险。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的生存具有极大的威胁,一旦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则企业必然会陷入发展困境。因此企业必须严密防控财务风险,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财务风险情况,合理选择应对策略,并通过多项高效的防控措施进行防范。
(四)对流动资金进行详细的预测分析
流动资金对于企业的经营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流动资金对于企业自身的偿债、决策执行力等形成最直接的影响。通常来说,企业流动资金较为充足,其信用地位则相对较高,所以具有较多流动资金的企业可以筹集更加充足的资金组织再生产活动。企业只有有效预测分析自身的流动资金,才能极大地提升资金利用率,同时也才能降低企业筹资成本,由此促进其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
(五)强化对材料和设施的价格管控
企业资金更多会被用在材料以及设施的购置上,对此原材料的价格对企业成本产生最直接的影响,所以企业必须对采购资金进行管理,促进该项费用支出的降低,由此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企业应当在内部的采购机构设置一个比价采购小组,在确保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对比材料价格,比价小组对比分析各个供应商提供的材料性价比,经过一番筛选之后,再安排专人进行询价、压价,在完成充分的市场调查之后,切实进行详细对比,在核实之后组织采购工作,假如是大宗货物可以通过竞价招标方式组织采购,在各个供应商互相竞争中实现采购成本的降低。
四、结束语
综上,本文简单地介绍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及其各项功能,在此基础上,以财务管理各项功能为出发点,深入分析了财务管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情况。
参考文献:
[1]张小红.财务管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功能研究[J].中国商贸,2012,(9):64-65.
[2]吕珊珊.财务管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功能分析[J].中国商论,2015,(12):3-5.
[3]吴艳玲.财务管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功能研究[J].中国市场,2015,(32):164,166.
[4]张晓杰.关于财务管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功能的研究[J].知识经济,2015,(19):109-110.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