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文艺的源泉

2016-10-28 19:33
新民周刊 2016年41期
关键词:萧华长征红军

几十年过去了,《长征组歌》已经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其中的许多唱段家喻户晓,传唱至今。在这熟悉的旋律中,闪动的是真正的激情和最美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

魏巍的红飘带

2016年9月2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北京画院共同主办的“一位艺术家的长征——北京画院藏沈尧伊《地球的红飘带》连环画原作研究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

1988年,沈尧伊受中国连环画出版社邀约,着手创作《地球的红飘带》;历经6年,全套926幅连环画创作完成。6年苦功,10年积淀,30年不断梳理与发现……沈尧伊以其独特的创作方法,谱写出现代美术史上夺目的一笔。

魏巍创作于1987年的《地球的红飘带》1988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地球的红飘带”一词从此之后就用来指代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这是文学史上第一部以长篇小说形式反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全景观式的悲壮史诗。

当聂荣臻元帅从《当代长篇小说》杂志上看到这部小说时,他兴奋不已,接连十几天,一口气把它读完了。他说:“读完全书,我仿佛又进行了一次长征。”

在抗日战争时期,聂荣臻就认识魏巍,魏巍对亲身经历的中国革命饱含热情,这是他能写出《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根本原因。而长征是他心中的诗,自他投身这支军队之日起,他就一直倾慕着它。为了写这本书,魏巍访问和请教了许多革命前辈,并两次在红军长征路上进行考察。从红军湘江突围、强渡乌江开始写起,四渡赤水回贵阳,直指云南,接着北上巧渡金沙江,通过彝族区准备强渡天险大渡河。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为实现一、四方面军会师,共同北上抗日的战略目的,穿过原始森林,爬越了几座终年积雪不化、空气稀薄的大雪山,越过了充满神秘的死亡地带——草地……五部、76章(包括尾声),长征中的一幕幕场景在魏巍的笔下生动地展现出来,波澜壮阔,震撼人心。

在卷首语中,他动情地写道:“中国英雄们的长征,是中国人民的史诗,也是世界人类的史诗。这部史诗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脚步和鲜血镌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它像一支鲜艳夺目的红飘带挂在这个星球上,给人类,给后世留下永远的纪念。”

黎汝清:被遗忘的大师

湘江之战是红军长征途中最惨烈的一场战役,红军牺牲3万人,被俘6000人,红八军团、红三军团六师18团、红五军团34师几乎全军覆没,中央红军总兵力锐减为3万人。

著名军事历史小说家黎汝清创作的长篇小说《湘江之战》聚焦于这段被鲜血染红的历史,在黎汝清心中,湘江之战、西路军失败和皖南事变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三大悲剧,黎汝清各以一部长篇的形式将它们书写了出来,共同组成他的“战争悲剧系列三部曲”,每一部都堪称军事文学的经典,是这一领域的一座高峰,当很多文学界的评论者重读他的这三本小说时,很多人惊呼:这是一位“被遗忘的大师”。

黎汝清是解放前参加革命的老战士,曾任渤海军区卫生部见习编辑、华东野战军纵队宣教干事,参加了济南、渡江、淮海等战役。创作过《万山红遍》《海岛女民兵》《皖南事变》《碧血黄沙》等军事小说的他,对于这一领域的题材有独到的心得,他的小说,和概念脸谱化的作品不同,黎汝清从历史角度、从指挥上的失误、从党内存在的矛盾和斗争,从人的思维等方方面面的原因,深入揭示了湘江之战为什么失败。而且,他善于琢磨和刻画每个人物丰富的灵魂血肉,使得他的笔下,上至红军指战员,下至普通战士,都有血有肉,真实可信。

为写好这部小说,黎汝清常常是在外面采访七八个月,搜集和利用了大量的史料,来来回回修改了三次。《湘江之战》既要还原当年的历史情境,也要考虑到其现在的影响。既没有把国民党军都写成傻瓜,也没有把红军都突出成高大全,他说:“没有争议的作品往往是平庸的作品,文艺作品需要写矛盾冲突,不能再回到造神、画鬼的老路上去。”这种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态度,在《皖南事变》和《碧血黄沙》中也体现得非常明显,成就了一部非凡的现实主义杰作。

1987年《皖南事变》出版后,因为书中如实描写了军长叶挺和政委项英之间的矛盾,很多当年的新四军项英的老部下老战士看到之后不能接受,纷纷写信给有关部门告状,但黎汝清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妥协,相反,他拿着自己多年搜集的党史档案材料和相关史料,和对方展开史料对质,面对这些过硬的证据,对方哑口无言,进而接受了黎汝清的观点。《湘江之战》同样如此,党内的纷争、蒋介石顾问冯·赛克特出众的军事素养、时任一军团军团长林彪的勇猛、毛主席当时的不修边幅他都没有回避。这些是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小说作品必须具备的要素。

《长征组歌》和《东方红》

长征是很多诗人的灵感来源。

顾城的父亲顾工也是一位诗人,他写过一首《我站在铁索桥上》的诗作,还被选小学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之中,热烈歌颂红军战胜铁索桥的壮举。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开国上将萧华也是一位诗人。1934年开始长征时,年轻的肖华是少共国际师的政委,那一年,他才只有18周岁。

在长征途中,新战士吴宗汉去给萧华当警卫员,萧华问他:“你多大了?”

吴宗汉说:“20。”

萧华笑着说:“比我还大一岁。”

1964年4月,已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的萧华因患肝炎到杭州疗养。在疗养时,他没有闲着,他的脑海里又闪过30年前长征时艰苦卓绝的斗争。他觉得自己是长征的亲历者,他有义务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于是,他动了创作一首组诗的年头。从1964年9月开始,他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之中,度过了好多个不眠之夜,那些在长征途中牺牲的同志,又在他的心里浮现出来,他看到他们的脸,他们的伤口,他们英勇顽强的战斗,忍不住泪流满面。他后来回忆道:“我写长征组诗,不知道自己掉了多少眼泪。有些段落,如《告别》《进遵义》《过雪山草地》《报喜》等,就是一面流泪一面写的。”

1965年3月,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4位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诃、遇秋,将萧华的组诗谱曲.在谱曲过程中,为了让这些没有参加过长征的作曲家们了解长征的经过,萧华还抱病用10个上午的时间给4位作曲家详细讲述长征的历程。在萧华和作曲家们的共同努力下,1965年8月1日在人民剧场成功地举行了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首场演出,引起轰动。整个组歌共分为《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芒》《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10个部分,以诗与歌的形式简练而又生动地展现了一幅长征的音乐画卷。几十年过去了,《长征组歌》已经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其中的许多唱段家喻户晓,传唱至今。在这熟悉的旋律中,闪动的是真正的激情和最美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

这一唱,就是40年。

和《长征组歌》几乎同时,还有一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就是著名的《东方红》,1963年,魏巍也参加了《东方红》的解说词编写工作。凡是上了点年纪的人都不会对《东方红》感到陌生。在《东方红》中,从第12段《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到第18段《七律·长征》,用了7个段落的篇章来描写长征。

1964年,第三个五年计划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15周年,党中央、毛主席决定这年10月1日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当时,文化部和中国音乐协会正筹办一起规模较大的“北京音乐节”。对此,周总理非常关心,他了解了情况后觉得,现在办“音乐节”条件还不够成熟,不如创作一部表现党的斗争历史,展现毛泽东思想发展过程的大型歌舞作品。于是7月31日,成立了以周扬为首的大歌舞领导小组,并将这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定名为《东方红》。而此时,离国庆节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了,可就是在这么少的时间里,硬是拿出了这样一部史诗性的作品。

时代的经典,历史的记忆

除了文字,视觉艺术方面也有很多表现长征的优秀作品。

中国国家博物馆一层一号中央大厅有一个名为“领袖·人民: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的基本陈列。董希文创作的《开国大典》、罗工柳创作的《地道战》、詹建俊创作的《狼牙山五壮士》、侯一民创作的《刘少奇和安源矿工》等红色经典都收藏在这里,这些作品在新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公众熟知的时代经典。

其中也不乏长征题材的佳作。

靳尚谊1959年创作的油画《送别》选取的是长征开始时红军离开中央苏区多少有些伤感的画面。

由于博古等人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和敌人过于强大,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失利,不得不退出南方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又称红一方面军)8.6万人撤离根据地,向西突围转移,开始长征。这幅作品描绘的就是当时根据地群众依依送别红军的场景。

1979年,林岗和庞壔合作了《峥嵘岁月》,表现的就是红军互相搀扶过草地的场景,这幅作品和雕塑家潘鹤于1956年创作的雕塑《艰苦岁月》有异曲同工之妙。既是苦难,又洋溢着英勇无畏、众志成城的革命乐观精神。

李宗津1951年创作的那幅著名的《强夺泸定桥》也收藏在这里。1955年12月30日,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20周年,邮电部发行“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二十周年”纪念邮票,在这组邮票中,第一枚《强夺泸定桥》的主图,就选用李宗津先生所创作的油画《强夺泸定桥》。画面中,突击队员拿着短枪,背着马刀,腰缠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在已被敌人抽走桥板的铁索桥上,勇往直前,向对岸敌人冲去。数条铁锁悬牵于画面上方,其下是汹涌万分的激流,强夺泸定桥的险恶环境跃然纸上,将红军战士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沈尧伊的《遵义会议》是第一幅全面、真实、深刻地表现遵义会议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大型革命历史画作。这是应国家博物馆邀请而特意创作的馆藏油画。他对这场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做了全景的描绘,黑色调象征局势的危急,衬托出茫茫黑夜给人带来的压抑感。毛泽东在画中的位置并不算突出,他坐在画面的左边,不戴军帽,中分发型,侧身坐着,略微歪着脑袋,面向观众,右腿叠在左腿上,左臂放在桌上,左手拿着一盒香烟,右手正在从烟盒里往外掏烟卷。他只是这些红色群体中的一员,但是沈尧伊善于刻画细节来体现他的内心世界,毛泽东的下颔,棱角分明刚劲有力,似乎比身边张闻天还要威猛,通过这样的细节,沈尧伊既没有改变历史过于突出毛泽东的位置,而充分展现了毛泽东的坚毅的性格,

这些有关长征的美术作品,都是时代的经典,也是历史的记忆。

现在去中国国家博物馆观看这些红色经典是最好的时候,顺便,你还可以参观9月22日起在国博开展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馆藏文物展,展览分为“战争史诗”“军民情谊”“艰难岁月”“长征记录”“丰碑永存”“长征画卷”6部分,战斗的武器、布告、木板标语、漫画、地图、歌曲诗篇、学习课本、烈士手稿、红军家信等多种类型的文物以及馆藏美术作品300多件,多角度全方位展现红军指战员长征中的战斗、生活、学习和互助的场景。其中66件为一级品,109件是第一次展出,非常值得一看。

猜你喜欢
萧华长征红军
萧华将军的家风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再唱十送红军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
萧华与王新兰:外力促成的红色恋人
罗荣桓与萧华
才子上将 统战楷模——萧华统战工作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