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做实业不赚钱?那是你做得差

2016-10-28 07:54尹杰
环球时报 2016-10-28
关键词:搅局主业第二产业

尹杰

近几年,部分投资者趁着“互联网+”大背景,借助“价格搅局者”“成本搅局者(轻资产)”“资本搅局者”“舆论搅局者”等身份,大玩概念,在多个“新兴行业”制造了不少泡沫。

国务院近日出台重头文件专门强调振兴实业,显然国家认为需要对当前社会投资的倾向做出矫正。造成近年来实体企业不景气的主要原因,应归咎于以下几点:

首先是对政策导向的误读,让热钱和银行都不愿投资“慢”行业,导致实体经济融资难。

其次,企业自身受舆论影响,把概率极低的“热点机会”无限放大。即便不缺钱,或不急着用钱,也要把发展主业的资金,转投利润更高、赚钱更快的非主业项目上,导致主业发展受限,“多元化经营”影响实体主业。

此外,许多实体产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解读不清,逐渐被市场淘汰。

不过,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是内因,而非外因。实体企业自身品牌意识淡薄,就是最关键的内因。在日趋同质化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唯一的利器是品牌。然而在互联网带来的渠道、物流革命下,许多企业忽视乃至放弃品牌建设,单凭低价、低利润大肆走量,寅吃卯粮,最终透支后续发展潜力,为市场淘汰。

实际上,做实体并非不赚钱。许多经营意识较好的实体企业,在发展实体的过程中也能取得不错的效益,甚至连上市都不用,也同样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比如位列全球最具价值品牌50强榜单的华为,风靡世界的老干妈辣酱,占据全球市场70%的无人机生产商大疆公司。著名投资人巴菲特的实体投资,占其投资项目的将近一半。相比之下,全球主要60家“独角兽”企业估值超过4860亿美元,但利润加在一起却是零。

归根结底,一个公司的成功,在于通过优秀产品,营造被市场认可和尊重的品牌。产品才是搭载品牌所有信息的唯一载体,并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所谓商业模式。

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合理利用好这个工具才可以实现真正的“互联网+”,而不是将互联网当成一种模式,甚至唯一模式。以实体为主业的经营者应该清醒一下头脑,把品牌战略放在第一位,采取技术应用与转换,创新出符合当下消费需求的创新产品,来支撑企业品牌,这才是硬道理。

第三产业的意义,是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补充和服务,而不是脱离两者凭空发展。不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基础,第三产业只会是空中楼阁,就像电商卖的还是实体产品一样。没有了实业,其他都是空谈。▲

(作者是品牌学者)

猜你喜欢
搅局主业第二产业
供电企业内部关联方及其交易的风险浅析
抓实“主业”夯实“主责”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安徽省沿江城市带第二产业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要有“主业”意识
延伸纸媒价值,产业反哺报业
阿里巴巴:“搅局”之道
绿营聚众数万搅局“陈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