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存磊 宁廷民 邹 强
(解放军88 医院骨科中心,山东 泰安 271000)
骨科创面应用VSD负压引流技术植皮的疗效分析
付存磊宁廷民邹强
(解放军88 医院骨科中心,山东 泰安271000)
目的观察常规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与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骨科创面植皮的疗效。方法85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两组患者行植皮前创面均经一期处理后肉芽生长良好,A组40例患者创面植皮后覆盖VSD无冲洗管,B组45例患者创面植皮后覆盖VSD有冲洗管,B组保持负压状态下经冲洗管连接生理盐水持续冲洗,两组患者7~10天后去除VSD 材料。结果A组40例患者中有33例植皮全部成活未发生感染,其中7例去除VSD后3~5天出现感染皮坏死情况;B组45例患者植皮全部成活,未发生感染。两组植皮成活率及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可保证骨科创面植皮成活率,降低感染率。
骨科创面;VSD负压引流技术;植皮;
目前的临床工作中,骨科创伤后大面积皮肤缺损仍是临床医生比较难处理的一个问题,传统的处理方式为创面换药,待创面肉芽生长良好后采用传统打包加压植皮法。德国Fleischmann博士于上个世纪90 年代首创了VSD负压吸引技术[1],经过几十年临床应用,此项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最近几年临床开始使用VSD负压引流技术游离植皮加压,较传统加压打包植皮,成活率高,不容易出现感染。不过此材料刚开始在我科临床应用时,只有单纯的引流管,不带冲洗管,后来经过改良后加装了冲洗管。本研究通过对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分别采用常规 VSD 负压引流技术植皮治疗和改良 VSD 负压引流技术(加装冲洗管)植皮治疗,比较植皮后皮片成活率及感染率,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我院创伤骨科自2011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5例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按照所用VSD有无冲洗管分为A组和B组,A组40例无冲洗管,B组45例有冲洗管,其中男57例,女28例,年龄18~56岁,平均37.8岁;其中机器伤32例,车祸伤26例,重物砸伤16例,其他原因伤11例;皮肤缺损为 6 cm×12 cm~20 cm×13 cm,所有患者无糖尿病等内科基础疾病。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入院后创面均经一期处理,使用VSD覆盖创面,经处理后需要植皮的创面肉芽生长良好,无明显坏死、肉芽生长不良及感染迹象,无骨质、血管、肌腱等外露,符合植皮手术的一般条件。
1.3手术方法植皮前双氧水、洗必泰、生理盐水反复清洗植皮区,去除坏死失活组织,刮除部分老化肉芽,修整创面边缘,使植皮区大体平坦,从供皮区取中厚皮片,修剪后缝合固定创缘,手术刀片在皮片上均匀戳洞,这样防止皮下积液,皮片漂浮,以利于皮片下渗液引流,两组均选择大小合适VSD材料,适当修剪后常规边缘缝合固定,贴半透膜,测试负压无漏气。A组无冲洗管,B组有冲洗管,两组术后持续负压吸引,B组连接负压后,冲洗管通过输血器连接生理盐水,持续冲洗滴速约 40 滴/min,每隔8 h 完全开放阀门,大流量冲洗约5 min,此过程要保持植皮区负压状态。
1.4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18.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去除VSD后观察植皮情况,A组40例患者中有33例植皮全部成活未发生感染情况,其中7例去除VSD后3~5天出现感染皮坏死情况;B组45例患者植皮全部成活,未发生感染。两组植皮成活率及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指标比较
在创伤骨科的临床工作中,四肢创伤后皮肤缺损一直以来是比较难处理的问题,传统的方法是创面反复换药、清创,此方法患者痛苦大,住院时间长,费用高,待肉芽生长良好感染控制后创面给予植皮,采用传统打包加压植皮法,植皮成活率低,感染率高。近几年VSD在临床广泛应用,经过长期临床验证,VSD生物相容性较好,其吸附性、透水性能够达到对创面覆盖并有效负压引流的要求[2-3]。裘华德[4]通过对开放性骨折患者创面行细菌的培养和计数研究表明,经过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创面未出现新的致病菌,原有致病菌数也显著下降,因此他认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显著降低创面感染。
本组全部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一期清创并覆盖VSD封闭负压引流,待创面符合植皮条件时再行VSD植皮。该类材料在负压吸引后期由于分泌物或血液沉积在导管中,导致导管堵塞,使得负压吸引消失,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尤其是在分泌物多且较黏稠的创面最为明显[5]。此材料开始在我科应用时,无冲洗管,经常有堵管等现象出现,出现此种情况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只能重新更换,近几年材料改良加装了冲洗管,覆盖创面后给予冲洗,减少了堵管等情况。本组全部患者二期植皮时分别应用了无冲洗管和有冲洗管VSD材料,应用过程中发现A组患者虽然一直能保持负压状态,但是部分区域出现材料变硬情况,特别是大面积植皮时,部分患者去除VSD后出现感染皮坏死,分析与材料变硬后,表面看仍保持负压,但实际已经失去负压引流状态有关 ,植皮下残存少量分泌物,无法吸出,导致出现感染皮坏死情况。B组患者VSD材料保持湿润状态,持续冲洗充分带走创面分泌物,有效防止感染并保持良好稳定的负压状态。
总之,VSD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的方法[6]。本组研究结果显示,VSD植皮时要充分考虑到如VSD变硬、皮片下引流不畅及负压状态失效等问题,建议临床工作中行VSD植皮时采用冲洗管持续冲洗保持负压方法,保证植皮成活率,降低感染率。
[1]Fleischmann W, Strecker W, Bombelli M, et al. Vacuum sealing as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damage in open fractures [J]. Unfallchirurg, 1993,96(9):488-492.
[2]Derrick KL, Norbury K, Kieswetter K,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glob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between diabetic rat wounds treated with vacuum assisted closure therapy, moist wound healing or gauze under suction[J]. Int Wound J,2008,5(5):615-624.
[3]邹晓防,蒋玉洁,曹卫红,等.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复杂创面修复中的应用[J].创伤外科杂志,2011,13(1):76.
[4]裘华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72.
[5]徐海栋,赵建宁,赏后来,等. 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在大面积创面植皮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3):543-546.
[6]Sun WY, Ruan GH. The closed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foot soft tissue deficiency injury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J].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11, (13): 20-21
付存磊(1977—),男,山东泰安人,主治医师,硕士,主要从事骨外科工作。
R683
B
1004-7115(2016)09-1050-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6.09.032
2016-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