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航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 江苏无锡 214187)
规范化心肺复苏的急救护理体会
高航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 江苏无锡 214187)
目的:为了探究不同的急救措施对心脏骤停者心肺复苏的影响,并对如何改善急救时护理的方法来提高急救的成功率。方法:对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1年中在我市某医院急救的84例心跳骤停者分为死亡组、有效组合存活组3组,并回顾和分析了84例患者的CPR时间(TC)、患者心脏骤停发生的时间和除颤开始时间。结果分析:在急救的84例患者中,死亡的52例,复苏成功的有32例患者。结论分析:在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急救的过程中,早期的复苏及其熟练的配合抢救是心肺复苏的关键要素。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急救护理
在临床中危急重症是常发生的现象之一,其中心脏骤停(CA)是最为常见的病状之一,对于这类病状及时有效的对其进行心肺复苏(CPR)是抢救患者的关键要素。在抢救时,合理、默契的配合往往决定了心肺复苏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为了对心肺复苏相关要素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本文分析了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1年中在我市某医院急救的84例心跳骤停者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并将相关的护理资料归纳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在这84例患者中,其中有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27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区间为20岁至8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5岁;有51例患者在急诊留观室进行急救,有33例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在分析心脏骤停的原因中,有34例患者出现的原因是由于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有13例患者出现了呼吸系统类的疾病,有10例患者出现的原因是由于脑血管疾病,有6例患者出现了电解质、酸碱代谢紊乱,是由于其它原因照成的有21例患者。
1.2 患者心脏骤停的判定标准
当患者出现大小动脉无跳动及其丧失了相关的行为意识时,即可对患者进行相应的临床判定。常常还伴随着其它的表现,如呼吸抑制或者停止、患者的瞳孔放大且表现固定、心电图指标表现出心室停博,无脉性室速等现象。
1.3 心肺复苏的相关措施
心肺复苏的相关措施是依据国际心肺复苏的相关指南来进行的,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主要的抢救措施包括:对患者的呼吸、神智及大动脉的相关情况进行判定,要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及时的清理,心脏胸外按压,接监护仪,随时准备着气管插管、呼吸机等工作,建立起静脉的相关通道,给药,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1.4 心肺复苏有效标准的判定
心肺复苏完成后,患者的大动脉出现博动现象,患者的自主内循环逐渐的恢复,瞳孔出现一定的恢复,患者的面部由苍白和紫色逐渐的转变为红润,并能够稳定在24小时以上。
1.5 患者心肺复苏成功标准的判定
经过医院进一步的检查和救治,患者的相关意识逐渐的恢复正常,并且能够发出指令性的相关动作,患者的脑部并未留下一些严重的后遗症,并且患者存活的时间在半个月以上。
1.6 统计分析方法
表1 心肺复苏情况院内院前分析
表2 心肺复苏患者TC、TCA及除颤开始时间分析
数据分析运用Excel和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分析资料采用(±s)进行表示,通过方差分析来进行比较差异显著性分析,其中P<0.05,表示差异显著,若P>0.05表示差异不显著。
2.1 心肺复苏结果分析
通过分析84例患者的心肺复苏情况,如表1所示,心肺复苏有效的有20例患者,存活的有10例患者,死亡的患者有54例;其中,院内的死亡率、有效率和存活率均高于院外。
2.2 TC、TCA及出颤开始时间分析
通过分析表2可知,存活组的TC、TCA及除颤开始时间均与死亡组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存活组的时间明显的小于死亡组许多,而有效组在TC、TCA及除颤开始时间介于死亡和存活两组之间。因此可见,复苏效果越好,时间越短。
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任何场合都有可能发生心脏骤停现象,急救时间是否及时和配合程度往往决定了急救能否成功。在医学上心脏骤停后的4分钟是急救患者的最重要的时间,这可真是与死神斗争的时间,所以心脏骤停时的及时心肺复苏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对资料的回顾和分析发现,心肺复苏院内高于院外,这是由于救护车在到达案发现场,在返回医院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堵车等原因而失去了最佳的急救时间。通过分析表2可以发现,死亡患者的TCA时间为(5.7 ±4.8)min,明显的高于存活组的时间(1.3±1.0)min和有效组的时间(1.3±1.0)min,这说明了“黄金时间”4分钟对于早期的心肺复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缩短院前患者的急救时间对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具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公民对于心肺复苏相关的知识还是很匮乏的,能够做到心肺复苏的仅为1%;而在发达国家中,这一比例高达25%,可见我国与发达国家还有着很大的差距,所以我国有必要进一步的提高公民的健康相关的知识。
患者的心肺复苏能否成功,取决于电除颤时间、复苏时间和医护人员抢救时的配合程度。因此,有必要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活动,以此来提高护理人员的复苏技能和与医生之间的配合程度。另外,还要加强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和规范化抢救流程,来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水平,并能够熟练的将急救技术应用于临床之上,以至于能够拯救更多的心脏骤停者的生命。
[1]董钰柱.院前抢救心脏骤停 144 例心肺复苏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16(4):286-287.
[2]袁明芳,赵华,武青,等.由 2005 版心肺复苏指南看心肺复苏的研究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7,23(2):73-75.
[3]温春鸣.院前急救心肺复苏 452 例回顾性分析[J].辽宁医学杂志,2007,21(5):309-311.
[4]杨正霞.非同步电除颤的应用及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08,7(4):63-65.
[5]吴全红,陈翠霞.心肺复苏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卫生 2010, 12:0131.
[6]梁书琴.浅谈初级心肺复苏急救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 2011, 17(17):0203.
R459.7
A
1674-2060(2016)03-01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