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寻访团来到“谱写英雄史诗”的泸定桥

2016-10-27 09:51薛金萍
今日印刷 2016年10期
关键词:泸定桥大渡河勇士

在长征路上,如果说血战湘江是撕开第四道封锁线的“最惨烈的战役”,四渡赤水是夺取战略转移主动权的“最谋略的战役”,那么飞夺泸定桥则是完成不可能的任务的“最惊险的战役”。

到底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上演了这最惊险的一幕?

据长征史料记载: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军事上的领导地位之后,红军驰骋于川黔滇三省,逐渐赢得了战略上的主动。随后,红军通过“彝海结盟”顺利通过凉山彝区之后,大渡河天险成为红军面前最大的障碍。蒋介石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南攻北堵,调集重兵多方合围,妄图让红军“变成石达开第二”。1935年5月25日,红军强渡大渡河成功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于5月26日在安顺场作出了夺取大渡河上游泸定桥的决定,并于5月29日成功夺取泸定桥。

从17勇士在安顺场强度大渡河,到红四团日夜兼程240华里;从22勇士夺取泸定桥,到中央红军主力通过泸定桥,感人的故事发生在纷纷秒秒,“铁的意志,血的牺牲”换来了最终胜利,成功劈开了红军北上的道路。

9月9日,“追寻红色印刷足迹”印刷媒体寻访团踏着红军的足迹,来到了隶属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泸定县,寻访了泸定桥、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和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最深的感触是:无论是强渡大渡河的17勇士,还是飞夺泸定桥的22勇士,他们英勇、顽强、自我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值得代代相传。在毛泽东逝世4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寻访团成员围绕革命时期的英雄主义与当今时代的工匠精神等内容展开讨论。

“在中国工业由大变强的进程中,要更多总结自身产业的英雄与神话,需要英雄情怀,具体体现为默默奉献的工匠精神。”——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立建

站在铁索桥上,下面是湍急的河水,虽然今天为了安全已经铺上木板,但许多人还是不敢上、不敢走。感觉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是长征途中最具英雄色彩的一段传奇。据说长征期间,蒋介石兴奋过3次,第一次是湘江追堵,第二次是红军鲁班场战斗失利,第三次则是红军强渡金沙江、大渡河期间,判断红军必步石达开覆辙。当年红一军团强度大渡河后,油印的《战士报》用“我们铁的红军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勇敢精神,扫平一切当前敌人”为标题,记录下这17勇士的名字。红四军团的22名勇士在咆哮的大渡河上,冒着敌军炮火,踏着铁索,向对岸冲锋,这些英雄,他们就像这奔腾的长河,以喧天排空之势,留下了悠远的回声,这些伟岸的身姿,永远定格在中华民族英雄史册上。

黑格尔说:“和平是一个民族的腐蚀剂。”承平岁月是一个不再产生英雄的年代,但在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具有英雄气质、英雄情怀的人,任何民族、任何时代都需要自己的英雄。呼唤英雄是对宵小庸常生活的一种反叛,无论哪个年代,都需要英雄本能的一种强悍。今天,也许更多的就是那种舍我其谁的历史主动精神和义无反顾的创业创新激情,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产业不能没有神话。我们今天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在中国工业由大变强的进程中,要更多总结自身产业的英雄与神话,需要英雄情怀,具体体现为默默奉献的工匠精神,扎实做好自己的工作,产业的英雄与神话将激励更多的人坚持理想并为之奋斗。

“‘工匠精神彰显一个时代的气质,与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密切相连。那些真正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早已将其融入企业基因深处。" ——《印刷工业》杂志总编李君

寻访团驱车沿大渡河北上,穿行群山,一路海拔渐高。河道两侧崇山耸立,地势陡峻,河水湍急,险滩密布,“天险”之称名副其实。当年,红军通过“彝海”结盟顺利通过凉山彝区之后,大渡河天险成为红军面前最大的障碍。大渡河曾是压垮太平军的最后一根“稻草”。1863年5月,太平天国石达开大军在安顺场为涛涛河水所阻,在清军围剿下全军覆没。一个严峻的问题横亘在红军领导人面前,如何避免重蹈太平军覆辙。

时间就是生命。25日,17位勇士从安顺场出发用3条小船强渡大渡河成功。26日,兵分两路的左右纵队沿大渡河夹河而上。28日,红四团以一天行进240里的急行军速度,抢在敌人前面奔向泸定桥。29日,22位勇士组成突击队飞夺泸定桥。夺桥之后,中央红军如期渡过大渡河天险,在泸定展开化林坪等战斗,最终摆脱了围剿部队,开辟了红军北上通道。

在强渡大渡河中,勇士们所表现出的英勇、顽强和自我牺牲气概,堪称英雄主义的生动注脚,具有跨越历史、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哪怕在今天,经济高速发展的和平年代,英雄主义同样需要重视和提倡,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英雄主义的内涵也在发生一些变化。

对企业而言,英雄主义或许就是面对压力和责任的勇气及担当。联系当下,这种勇气和担当可能还有一个时髦的称呼:工匠精神。美国作家亚力克·福奇认为,社会的不断进步,依靠的正是这些富有工匠精神的“工匠”。这些“工匠”不仅具有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严谨、专注的工作态度,还有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工匠精神”彰显一个时代的气质,与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密切相连。那些真正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早已将其融入企业基因深处。日本拥有3146家历史超过200年的企业,为全球最多。为什么长寿企业扎堆日本?华为任正非的分析是:他们都在传承一种精神——工匠精神。对于那些希望能够基业长青的企业,倡导工匠精神无疑是一种塑根之举。

“战争年代,时间和效率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和平年代,时间和效率是企业健康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法宝。争取时间让企业抢占市场先机,提升效率是节省成本、获取利润的唯一途径。”——必胜印刷网主编袁宇霞

如果不是因为这次长征行,几乎没有可能来到这个依着大渡河而建的美丽县城。当年蒋介石发誓要将红军消灭在大渡河畔,而毛泽东主席偏不信这个邪,召开了莫西会议部署夺取泸定桥的计划,目的是冲出包围,北上抗日。这一仗打得实在是惊心动魄,敌军将铺架在13根铁索上的木板拆除,在铁索上涂上油,并在对岸桥头古堡里驻守重兵,进行阻截。1935年5月29日,让历史记住这一刻,22名勇士为先锋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打开了红军渡江的通道,两岸红军顺利会师,是红军长征中最具战略意义的一次战争。

对于有恐高反应的我来说,走上晃晃悠悠的铁索桥,桥面距河面几十米高,透过木板的缝隙可以看到湍急的河水,腿肚子不免打颤。但在当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率,要在敌军大部队到来之前必须抢占桥头堡,为红军大部队顺利过江创造了必要条件。难以想象,如果红军战士不用时间和生命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红军很有可能再次陷入生死绝境。“生死绝境”是红军长征每每遇到的困境,一棋输就有可能满盘皆输,因此这场仗只能赢不能输,于是乎,红军战士创造了日夜行军240里的传奇,最终拿下泸定桥,取得长征途中最重要的一次胜利。

战争年代,时间和效率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和平年代,时间和效率是企业健康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法宝。争取时间让企业抢占市场先机,提升效率是节省成本、获取利润的唯一途径。此外,值得思考的是,任何一个事业都需要有一个敢于拼创的先锋队,目标明确,先锋开道,生生趟出一条可快速成长的通道。企业投重资支持的“研发团队”、勇于开拓市场的“营销团队”,还有前期市场调研的“策划团队”都是企业发展的先锋队,为长远发展先期走出一条通路。

“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行业,不仅需要无与伦比的创造力,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匠心。”——《今日印刷》杂志执行主编薛金萍

在红军长征的众多英雄史迹中,尤以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壮举备受瞩目。二战名将、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在其所著的《三大洲》中说:“这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军事史诗,是一次体现坚韧不拔精神的惊人业绩。”

80多年过去了,仍旧让人感慨的是:如今的大渡河依然汹涌,水势却远不及当年那般猛烈,17勇士究竟是如何靠一条小船在枪林弹雨中强渡大渡河?当我们走在泸定桥上手握冰冷的铁链,即使是微微的晃动也觉得胆战心惊,当时的22勇士又是如何在只剩13根铁链的情况下边铺门板边匍匐射击前进?我想唯一的答案是:他们都具备一种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大渡河和泸定桥一线的寻访,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这种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任何时候都值得继承和发扬。在现代社会,同样可以把这种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延伸到当前倡导的工匠精神,因为弘扬工匠精神又何尝不是发扬一种职业英雄主义呢?所谓工匠精神可以概括为: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守正创新。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日益窘迫的经济形势也提出:“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要突出抓好提升消费品品质、促进制造业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三个方面。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让匠心回归,正在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如今,我国经济正在摆脱低端竞争的格局,在“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推动下向中高端迈进,此时的中国制造亟待“工匠精神”。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行业,不仅需要无与伦比的创造力,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匠心”。仔细想来,我国传统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档次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缺乏的就是这种工匠精神。

“在敌人将桥面木板全部拆除只剩下13根铁索的情况下,中央红军仍能在枪林弹雨中获得成功,这是‘铁的意志,血的牺牲,红军战士用‘十三根铁链扛起了一个共和国。”——《印刷经理人》杂志编辑刘荣珍

1935年5月26~29日,4天,96个小时,5760分钟,345600秒。这是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时间,这宝贵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值得历史铭记。

泸定桥为架于大渡河上的一架铁索桥。桥下大渡河水汹涌湍急,桥上13根铁索连起两岸。众所周知,大渡天险,乃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覆灭之地。所以当年红军挺进大渡河,蒋介石立即电勉大渡河南北各军,部署大渡河会战,以为共军此次断难飞渡,必步石达开覆辙。然而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使得中央红军主力得以通过泸定桥,谱写了红军长征的新篇章。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会见美国记者斯诺时就曾这样说道:“强渡大渡河是长征途中最关键的事件,如果在那里失败,红军可能被消灭。红军之全部渡过泸定桥,确为红军的莫大成功。”

在敌人将桥面木板全部拆除只剩下13根铁索的情况下,中央红军仍能在枪林弹雨中获得成功,不得不说,这是“铁的意志,血的牺牲”,红军战士用“十三根铁链扛起了一个共和国”。

“‘大渡桥横铁索寒描绘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其中‘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 ——上海市印刷行业协会摄像编辑中心主任赵俊武

9月9日,是毛泽东主席逝世40周年,是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恰逢印刷媒体团“追寻红色印刷足迹”行程到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泸定县。当年,毛泽东在艰苦的长征征途中,以积极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率领部队勇往直前,走出困境,取得最终的革命成功。

飞夺泸定桥发生于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军团第二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城。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与“飞夺泸定桥”中讲泸定桥的一句诗“大渡桥横铁索寒”,描绘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其中“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今天,我们以重走长征路这一形式,铭记革命先烈的牺牲与付出,并纪念毛泽东主席逝世40周年。

“飞夺泸定桥的勇士们的英勇大无畏精神依然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学习,促使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惧挑战、勇往直前。”——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海外出展部项目经理刘雪飞

如今的泸定桥早已成为红色旅游胜地,触摸着碗口粗的铁链走在桥板上,望着脚下滔滔不息的大渡河水,当年红军浴血奋战的英勇场面仿佛又跃然呈现在眼前。长征路上,红军在征服湘江、乌江、赤水河、金沙江等一个个天堑之后,挡在面前的就是大渡河。尽管当时已经进入汛期,河水湍急,红军面临的形势比当年太平军更为严峻,但是英勇的红军将士突破了大渡河天险,成功夺取了泸定桥。

时光流转,80多年后一切已成往事。但是巍巍二郎山、滔滔大渡河,依然见证着那场百折不挠的艰苦鏖战,颂扬着那些创造奇迹的勇士们。对于我们寻访团的成员来说,在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英雄史诗里,字里行间处处闪烁着震撼灵魂的光辉,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深深地沉淀在脑海。在当前的和平年代,飞夺泸定桥的勇士们的英勇大无畏精神依然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学习,虽然无法像他们一样为革命事业奉献一切,但可以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惧挑战、勇往直前。

猜你喜欢
泸定桥大渡河勇士
以一己之力拯救尴尬的都是勇士
沪定桥:十三根铁链扛起一个共和国
勇夺泸定桥
——根据课文《勇夺泸定桥》编写
2009~2019年大渡河上游暴雨的时空分布和环流特征分析
泸定桥(外二首)
追求美的人 从来都是勇士
黄金时代 金州勇士 GOLDEN STATE WARRIORS
飞夺泸定桥
岷江同大渡河相会乐山
真的勇士,取于直面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