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青
公元前139年,驼铃阵阵,马蹄声响,张骞出使西域,古丝绸之路横贯东西。
公元2003年,家蚕基因测序、框架绘图,夏庆友破釜沉舟,蚕宫绽放异彩。
无论是古人张骞,还是今人夏庆友,都有着同样的情怀:让中国丝绸走向世界。
不想丢脸
2000年新年刚过,日本福冈市。
夏庆友开始整理物品,准备回国。那时,他在日本九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担任特别研究员,参与家蚕重点项目研究,学识备受同行赞赏。
日本九州大学开出高薪挽留夏庆友。每月45万日元,折合人民币3.5万元,比他回国到西南农业大学(现合并到西南大学)任教获得的薪资高出30倍。
尽管条件优厚,可夏庆友还是拒绝了。在他心里,有一件事比攻读学位、比赚钱拿高薪更重要。
1999年底,时任西南农业大学校长向仲怀飞抵日本福冈。这位中国蚕桑专业唯一的院士,是夏庆友最敬重的大学老师。
与夏庆友一见面,向仲怀就直奔主题:“我们正在筹备中国家蚕基因组计划,要不你回来,我们一起干。”
夏庆友立马答应了邀请。陪在一旁的夏庆友的妻子赵萍,十分惊讶地看着夏庆友:“老夏是不善于作抉择的人。这么干脆的回答,在他人生中还是第一次。”
夏庆友心里清楚,家蚕基因组计划意义非同寻常。
中国是蚕丝业的发祥地。近百年来,世界蚕丝业中心却发生了几次变化——从中国转移至欧洲,再从欧洲转移到日本。现代蚕丝技术形成于日本,日本占据着现代蚕丝研究的中心地位。
20世纪90年代后,基因工程备受青睐。研究家蚕基因组,能够增加蚕吐丝量、提高吐丝品质,是各国抢占21世纪丝绸制高点的风口。
1995年,日本开始筹划这一项目。两年后,夏庆友到日本游学,一度成为该项目组核心研究成员。
与日本相比,中国起步已经晚了五年。“如果中国第一个蚕学重点实验室都不去开展这项计划,中国将永远失去一次历史性机遇。”夏庆友说。
当个人责任与国家命脉相联系时,任何优厚条件都不再有诱惑力。
2000年10月,夏庆友回到了西南农业大学,开始筹备家蚕基因组计划,“不想丢老祖宗的脸,不想负了向仲怀老师的情。”这是夏庆友的内心独白。
一场科技之战,随即拉开大幕。
背水一战
2001年,日本主持的国际鯤翅目昆虫基因计划筹备会议召开。蚕丝产量占世界70%的中国,却不在被邀请之列。
遭人排斥的滋味很不好受。西南农业大学蚕桑实验室立即启动大规模家蚕基因表达序列标签测序研究,夏庆友成为最年轻的主帅。
埋头苦干一年,完成了10万条基因测序数据成果,一下子震惊了全世界。当时,其他国家总共完成基因测序数据3万余条。向仲怀给夏庆友打来电话,激动地说:“你为中国争回了面子!”
然而,竞争才刚刚开始。
2003年3月,日本启动家蚕基因组测序,宣布开创由日本出发的“丝绸之路”。
消息传来,夏庆友的心再次一紧。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眼睁睁地看着日本测绘出基因框架图,再次成为世界蚕丝业的中心;要么破釜沉舟,争分夺秒,赶在日本之前完成测绘。
为完成家蚕基因组测序,日本投入50亿日元作为专项资金,而此时中国正处在非典肆虐期,各方联络不便。为争取时间,西南农业大学蚕桑实验室等不及国家立项,掏出全部家当,加上中科院注资的3000万元,启动家蚕基因框架图测绘工作,夏庆友担任测序前线组长。
测序机器以每天10万条数据的速度运转,夏庆友跟着机器高速运转着。吃盒饭、啃方便面、搭地铺,每天工作至少15个小时,他几乎住在了实验室。
有时候,科学竞争是一件挺残酷的事,越是艰难的时刻,越需奋不顾身。实验室内,测绘,如火如荼;实验室外,非典,来势汹汹。
夏庆友开始发烧,且连续几天不退烧。但他一边夹着温度计,一边敲打着键盘,工作强度依旧不减。
2003年8月25日,世界第一张家蚕基因框架图被中国绘制出来。日本震惊,世界惊讶,夏庆友终于松了一口气。这项成果被认为是我国继完成人类基因组1%测序工作、水稻基因组“框架图”和“精细图”之后,向人类贡献的第三大基因组研究成果。
后来,有人问夏庆友:“如果那次发烧真是非典的症状,你害怕吗?”
“其实,我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担心是不是非典,更怕的是因为病情耽误工作。”夏庆友说,“科学竞技,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青出于蓝
“新丝绸之路”由中国开创,夏庆友赢得无数喝彩和荣誉。
可对夏庆友而言,无论多少喝彩,无论多少荣誉,都不能扰动他的内心。他依然一如既往,每天穿着深蓝色的实验服,坐在实验室测量数据。
“绘制框架图,只是小小的第一步,以后要做的事还很多,步子不能停。”夏庆友说,“每天时间不够用,一眨眼就没了。”
世界第一张家蚕基因框架图绘制出来后,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蚕类基因组遗传变异图、家蚕基因组功能注释、世界首个蚕类遗传数据库相继“开花结果”。夏庆友带领着科研团队一路狂奔。
从桑园里采桑,到蚕房里养蚕;从跟蚕农聊天,到工厂里调研,夏庆友带着科研团队丈量科学与生产的距离,痴迷于攻克重重难关。
蚕丝尿不湿、蚕丝面膜、蚕丝无纺布……在他办公室,新奇的蚕丝制品刷新着传统概念。夏庆友说:“突破科研难关,改变加工工艺,提高蚕丝附加值是‘新丝绸之路的工业板块。”
渐渐地,这样的痴迷被带到生活里,带到夏庆友的课堂上,感染着他身边的人。
“我们不是科研狗,我们是一群怀着满腔热血的有志青年。”夏庆友和他带领的科研团队如同打了鸡血般,享受着创新的快乐。
不少人都知道,西南大学的科研楼有一个特殊的雅称——蚕学宫。女士们在这里叫“宫女”,男士们在这里叫“宫子”。他们在这里拼搏,他们在这里创新,他们在这里重塑“丝路”的辉煌。
“创新需要团队,不是一个夏庆友就能做好的。我只是把多个大脑、多双手串在了一起。”夏庆友说。
夏庆友有一个心愿:此生,他要带出50位教授。
现在,夏庆友已经带出来10余位教授、15位副教授、120多名研究生。“看来憧憬不算太遥远。”说话间,夏庆友露出自信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