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净”暖民心

2016-10-26 20:06郑云刈
当代党员 2016年18期
关键词:江某五心江津

郑云刈

编者按:“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因此,“学”到位很重要,但“做”到位更为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为此,本刊组织了这组稿件,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自我净化——党员、干部应时刻检视自己的思想、道德、作风是否纯洁,切实改进作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干净做人,干净做事。

2016年6月6日,江津区龙华镇龙华寺村。

夕阳西下,清风徐来,鱼塘承包人江某手里提着几条肥美鲜活的大鱼,沿着田坎,脚步轻快地朝家里走去。

从他满脸笑意的脸上,完全看不出他刚刚才吃了“闭门羹”——为了感谢村里同意他承包鱼塘,他拎上几条鱼准备去“意思”一下,结果被村干部拒之门外。

“如今世道清明了,村干部纯洁了,为老百姓做了好事,不光是塞红包不要,连自家养的鱼都送不出去啰。”江某高兴地说。

而在前些年,可不是这样的。

癣疥之疾

几年前,江某还是一个小包工头,承包了村里一条乡道的修建工程。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修建一条小小的乡村公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江某以为,修公路是群众翘首期盼的事,不说群众主动投工投劳,但肯定不会有太多阻碍。结果一开工才知道,麻烦才刚刚开始。

“有时候,占了东家的地,压坏了西家秧苗,和群众扯不清楚,都需要找村社干部来调解。一来二去,事情多了,有个别村社干部也嫌麻烦,很多时候要安排吃饭喝酒,才请得来人。” 江某说。

从全局来看,这种事不过是癣疥之疾,但对党的形象的影响可不小。它离间了党群关系,阻碍了地方发展,并带来很多次生矛盾。

而归根结底,还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江津区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自我净化,还群众一片风清气正。

针对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四风”问题、“不严不实”问题、“庸懒浮拖软”等系列问题,江津区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内容、形式和载体上进行创新,从教育、管理、监督三个层面推进党员干部队伍的“自身净化”。

教育净心

2012年9月7日,“秋老虎”的余热还在烘烤着巴渝大地。

“搞快点,报告会马上开始了。”自江津区开展“五心教育”实践活动以来,这已经是第六次巡回报告会了。

“五心教育”是什么?原来是江津区开展的为期三个月的“忠心对党、真心为民、清心律己、公心用权、用心干事”主题实践活动。

会场虽然人多,但秩序井然,龙华镇龙华寺村党支部书记吕平坐在第二排最右边,额头微微冒汗,手里拿着“五心教育”的专用笔记本。

“笔记本每厚一页,我的心就更踏实一分,因为这意味着我们离‘五心教育的目标又近了一步。”她露出会心的微笑。

这次主题实践活动除了正面学习,江津区还开展了自查整改、明察暗访,汇编了典型案例,给那些“当过苍蝇、想当苍蝇、与苍蝇为伍”的党员干部扯了扯袖子,拉上了警戒线。

“现在,我们镇里信访办已经很少收到群众反映干部吃拿卡要的问题了,还时不时收到几封表扬信呢。”吕平欣慰地说。

江津区未雨绸缪,早早地就为治理基层“苍蝇式腐败”问题打下了基础。

思想上清醒了,行动上才不会犯错。学习教育是最能从源头上发人深省的,也是最长远有效的控制手段。

“‘五心教育只是个开始。”龙华镇组织委员刘茂平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区里面按照中央和市委的要求,从严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基层干部的风气焕然一新。”

管理净身

2015年11月18日,嘉平镇笋溪村一处农家小楼里。

锅里的水开了,“咕噜咕噜”冒着热气。餐桌上摆着丰盛的农家菜,茶几上放着一个生日蛋糕。笋溪村党支部书记王其红的妻子赶紧把准备好的长寿面下进锅里。

“我说去饭馆整几桌,你就是不干,非要在家里面悄悄过,生怕别人晓得了。他们好多人都在办酒,你这样礼钱只出不进,划不来。”妻子边煮面边念叨。

“我就是不想让别人知道我过生日,不然又会有人送钱送礼,我拒绝了,别人说我不给面子,我收下了,又要违规违纪,这是绝对要不得的。自己一家人在家里庆祝多好啊。”王其红说,“下个月儿子的婚礼也不能大操大办。”

说罢,王其红还从包里拿出《办理喜庆事宜报告表》,给家人看了看。

自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以来,江津区着重清理了一批大办宴席、收取服务对象礼金的违规违纪行为。

2015年6月,江津区出台《关于规范我区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报告的通知》等相关规定和管理制度,对区内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参与操办本人及家庭主要成员婚丧嫁娶、子女上学、乔迁新居、庆生祝寿等事宜进行了规范。

为了强化监督“亮红灯”,江津区还严格要求执行“一事一报”制度。

“制度一出,管理严了,风头紧了。办酒的少了,人情债就少了,往来的情意却更真了。”王其红说。

监督净为

近些年来,江津区珞璜镇合解村的“群众说事点”在全区搞得风生水起。

所谓“群众说事点”,就是合解村为了加强与群众的联系,主动服务群众,接受群众监督的地方。

村支“两委”成员多次现场勘查地形后,在群众经常聚集的地方,建起了16个“群众说事点”。

群众说的事,不管是大事小事,都记录在案,能当场解决的就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过后办理的结果,也要向群众交待。

“党员和领导干部也要面对面接受群众的监督。”合解村党支部书记庄太前说。

像这样的监督方式,在江津区还有很多。

除了“八小时监督”,江津区还将监督扩大到“线上线下”,提倡人人都是监督员。

“传统监督方式时效性差,操作起来难度大,小事情往往无法引起重视,难以得到及时整改。” 庄太前说。

而现在,群众可以方便地利用互联网平台来表达利益诉求。

尤其是通过群工系统反映的问题,必须限时解决,不能解决的限时交办,拖不得、推不得,更乱办不得。

“这里有一条新的消息,赶紧打开看看。”庄太前边说边刷新手机上“群工系统”APP的页面,说罢,立即进入了紧张的“网上工作”中。

猜你喜欢
江某五心江津
亚洲“天坑”里的“五心”党支部
江津区科协全新打造《科普江津》栏目
基层党建如何引领社区治理——鄠邑区推行“五心工作法”
三峡库区县域土地生态红线划定研究
——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内文第 52 ~ 58 页)图版
交易过程中牛死亡 损失谁承担
开展“五心”教育活动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