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友
安徽省阜阳市全国首个救助艾滋孤儿的民间团体——阜阳市艾滋病贫困儿童救助协会,成立于2004年3月。协会会长张颖,曾是一位搏击商海的成功女士。12年来,在张颖的倾心努力下,这个被人们称为“阜爱家园”的民间团体,已持续救助千余名受艾滋病影响的贫困儿童。这些儿童来自500多个家庭,他们的父母或亲人大部分是艾滋病感染者。现在,阜阳市艾滋病贫困儿童救助协会,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艾滋孤儿民间救助团体。
12年前,她带孤儿院的艾滋病女童到北京求治
张颖1993年从北京外交学院毕业后,与丈夫徐卫东投身商海。1994年年底,她来到故乡安徽阜阳市开办了当地第一家李宁运动服专卖店,年纯收入300万元。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后,她转向投资餐饮业,短短5年在阜阳已经拥有酒楼、比萨店、咖啡屋等6家实体。到2003年,30刚出头的张颖就已成为身家千万的款姐。
2003年12月的一天,已是阜阳商界名流的张颖受市民政局委托,陪美国汉普郡大学的女教授、社会学家肯· 约翰逊了解阜阳孤儿生活状况。她们在郊外一所孤儿院,看到令张颖揪心的一幕:一大锅不见油星的白汤面条和一锅玉米糊糊,就是孩子们的全部午餐,孤儿们排着队一人盛一碗,蹲在寒风中就餐,就连佐餐的咸菜都没有。炊事员无奈地摊摊手,说:“没办法,经费拮据啊。一个冬天,孩子们都吃不上一次猪肉。”张颖强忍泪水,实在不忍心再看下去。
傍晚时分,当患有艾滋病、已进入发病期的女孩楠楠,蹒跚挪到张颖面前时,不禁令她心碎:原来,楠楠的父母因患艾滋病已去世,年仅9岁的楠楠就成了孤儿。现在,无情的病魔使楠楠全身起疱疹,耳朵还流着恶臭的脓水,她的听力几近失聪。初为人母的张颖知道了楠楠不幸的遭遇,内心顿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同情感。
第二天,张颖给楠楠买了件棉袄和一袋奶粉送到孤儿院,临走又塞给楠楠400元钱,叮嘱她加强营养。几天后,张颖从自己店里带上十几套运动服,还买了100多公斤黑猪肉,送给孤儿院的孩子们。忙完这一切,张颖仍然感到不踏实。她想,楠楠如花的生命如果没有人挽救,可能很快就会凋谢。几天后,张颖果断决定:带楠楠上北京治病!
2004年2月1日,还有10多天就过春节了,在北京经商的徐卫东兴高采烈地带一家老小回阜阳过年,不料来到张颖的公司竟然扑了个空。他一打手机才得知,张颖和艾滋病女孩楠楠正在开往北京的特快列车上。
夫妻俩婚后多年一直未红过脸,可这次徐卫东忍不住大声吼道:“你也不吭一声就自作主张,这完全是政府管的事,家里一大摊子事你不打理,却带个孩子去看病,你操的是哪门子心啊?”张颖低声向丈夫解释道:“楠楠毕竟是条鲜活的生命啊,我既然看见了就不能无动于衷。孩子太弱了,我不救她,她可能熬不过这个春节呀!”然而,正在气头上的丈夫没容她说完就挂了电话。
张颖稍稍平静了一下心情,立即与北京地坛医院传染科赵红心主任取得联系,请求安排救治楠楠……
这次北京之行,是张颖第一次与艾滋病人零距离接触。她既要安抚幼小心灵遭受重创的楠楠,还得不时表现出与孩子亲密无间的姿态。在医院里,楠楠上厕所要扶着她,吃住还得在一块儿。张颖既紧张又害怕,每次用手接触过孩子后,她便迅速偷偷跑到厕所洗手。
楠楠在北京治疗期间,一共花了2万多元。张颖还带楠楠逛了北京城,给她买了过年的新衣服。农历大年初一回到阜阳,张颖又把楠楠送进了当地医院巩固治疗。
此后,张颖又数次带楠楠去北京治疗。有一次在北京27天,张颖天天陪伴着她,并负责她的生活及住院的一切费用。由于当时国内还没有专门针对儿童的抗艾药物,张颖通过有关机构把楠楠的病历寄到美国,联系国际人道慈善组织针对孩子病情提供帮助。2004年秋,美国有关方面批准了楠楠的申请,楠楠必须每2个月吃一次进口抗病毒药物。这种药服一次需要5万元人民币,一年下来要花30多万元,楠楠是国内第一个吃到这种特效药的幸运儿童。为此,张颖每月花几百元给楠楠请了位老师,专门照顾她吃药和学习。终于,楠楠的并发症得到有效遏制,体内的单位病毒载量大幅度下降,她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上学了。
在阜阳成立全国首个救助艾滋孤儿的民间团体
张颖在救助楠楠的同时,发现阜阳地区以前许多农民由于卖血而感染上艾滋病毒,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有近千名。为了救助这些孩子,张颖把自己的调查情况和帮扶儿童的想法报告了市政府,市领导表示一定鼎力支持。
在阜阳市政府和商界朋友们的帮助下,2004年3月20日,张颖组建了全国首个救助艾滋孤儿的民间团体——阜阳市艾滋病贫困儿童救助协会,她自任会长。协会采取国际通行的“最适度”救助模式,规劝艾滋孤儿的亲属收留照顾他们。收留儿童的家庭,协会将提供电视机等实物支持。此外,协会还每月给予这些家庭100元至400元的生活补助;对因病失去双亲或单亲的孩子,由协会资助他们上学;协会每周六邀请孩子们欢聚一次,一起学习英语、唱歌、画画,大家都把协会称为“阜爱家园”。在这个大家庭里,只有几个孩子确诊是艾滋病感染者,其他都是健康的孩子。孩子们每周都能和张颖见一次面,一段时间后,他们走出了害怕受歧视的阴影,愿意向张颖倾诉心声。
健康的孤女菲菲,7岁时父母就因病离开了她,到12岁一直失学在家。进入“阜爱家园”后,每个周六是菲菲最快乐的日子,她在作文中动情地写到:“很久没哭过了,爸妈病重的日子里,眼泪流干了。没人愿意和我做朋友,我好孤单啊!可一到张阿姨这里,我就忍不住哭了,不过这是高兴的泪水。张阿姨,我能不能叫您一声‘妈妈? 5年了,已经没人再敢抱过我,张妈妈,您能不能抱抱我……”张颖看了菲菲的作文,眼眶一下子湿润了,她紧紧地把菲菲搂在怀里,大声说:“菲菲,完全可以呀!妈妈有你这么懂事的女儿,可高兴了!”打那以后,叫张颖“妈妈”的孩子越来越多。
张颖发现,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温饱,关键还要给他们心理疗伤。于是,她高薪聘请了8名专业工作人员,对孩子们进行心理疏导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辅导。
如今,张颖在12年前救助的楠楠已长大成人,也在“阜爱家园”上班,每天为艾滋病患儿忙忙碌碌地工作。她结婚成家后,通过母婴阻断法生育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孩子。
“爱心妈妈”的爱在延续
就在“阜爱家园”充满欢声笑语之时,张颖的婚姻却经受了一次严峻考验。
有一次,徐卫东从北京带儿子来阜阳探亲。一天下午,徐卫东发现家里挤满了陌生孩子,儿子正在和一个艾滋孤儿玩耍,并将对方小手指含在嘴里。徐卫东大惊失色,对妻子发火道:“你把全部精力都用在‘阜爱家园里,我没意见。可是,你不能把这些患儿都带到家中来啊!”当天,任凭张颖怎么解释都无济于事,丈夫带着儿子回了北京。然而,争吵归争吵,事后冷静下来的徐卫东,还是被妻子的爱心和义举折服了。
2006年12月1日,反映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生存状况和“阜爱家园”救助工作的纪录片《颍州的孩子》,获得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这部片子广为传播后,使张颖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救助艾滋病NGO(非政府组织)领军人物。
2008年1月下旬的一天晚上,当中央电视台等单位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颁奖典礼即将开播之时,徐卫东得知妻子张颖入选,他早早和家人守在电视机旁,等待妻子出现。当“阜爱家园”的孩子们和他们的“爱心妈妈”张颖出现在颁奖台上时,徐卫东既感动又为妻子自豪。晚会上,主持人撒贝宁问张颖:“很多人对您的选择难以理解,请问您的动机是什么?”“任何一个有责任感的人,都不能坐视这些蓓蕾一样的生命枯萎!” 颁奖典礼直播一结束,徐卫东立即拨通妻子电话,大大咧咧地说:“老婆,对不起,我……我对自己之前的鲁莽向你表示真诚的歉意!”张颖在那头无语哭泣……当即,徐卫东到花店买了一束红玫瑰,驾车向央视大楼飞驰而去……打那以后,只要一到阜阳,徐卫东都会亲自驾车下乡陪张颖一起去看望那些孩子。在那里,他感受到了生命的别样精彩与特殊意义。
2013年7月10日,张颖带着30名“阜爱家园”的孩子,走进了北京自然博物馆。头天晚上,儿子给她打来电话,提醒她那几天北京有雨,要给孩子们准备雨具。
得到家庭支持的张颖,更加用心办好“阜爱家园”。在这里,孩子们不仅生活上得到精心照料,节假日老师还组织他们外出游玩。社会爱心组织和爱心人士,也纷纷向孩子们献爱心,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令张颖自豪的是,协会成立以来,从未向政府开口寻求资金支持。12年来,张颖个人已累计投入200多万元。此外,完全是通过向国内外相关基金会、公益团体寻求帮助。通过张颖的不懈努力,“阜爱家园”越办越好,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2015年5月26日,中国首部关注爱滋孤儿的公益电影《爱你的人》,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首映式。该剧改编自一个真实故事,其中部分场景就取自“阜爱家园”。当《爱你的人》摄制组来到“阜爱家园”取景时,有演员问张颖:“您长期坚守,真的没有任何回报预期吗?”张颖真诚地说:“不管你做什么,衡量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关键在于你是否有幸福感、成就感。等有一天我老了,病了,这么多孩子一起来床前看我,那一刻,我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最知足的妈妈!”
(文中儿童全部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