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贺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 130012)
经济学研究
·闯出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新路专题·
东北地区振兴的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孙贺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 130012)
产业瓶颈从根本上制约了东北经济的发展以及东北的全面振兴。推进东北产业转型升级要立足于东北独立、完整的经济地理单元,坚持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整体性,沿着“打包”转型和渐进式发展的思路整体推进。既要把握产业转型升级基本规律,瞄准产业前沿,建立和完善产业政策的制度安排,做好产业转型升级的顶层设计;又要利用好东北亚产业资源互补优势,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框架下,拓宽东北地区产业转移和移植的国际空间。
东北振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路径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载体和核心,产业结构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和质量。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计划经济进入最早、退出最晚、执行最彻底的地区,长期为畸形的产业结构和低水平的产业格局所困扰。2014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速持续回落、经济下行压力日渐增大,部分行业生产经营困难。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东北三省GDP增速均跌入全国倒数五位,低于全国6.9%的平均水平。其中,辽宁省以3%的增速位列全国倒数第一,创23年来最低值。时下,“东三省陷入寒冬”“东北经济再度告急”“东北经济塌陷”等话语,被用来形容新一轮东北经济的标签。
为推进东北地区跳出产业陷阱的恶性循环,中央适时提出了第二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把产业调整和转型发展升级作为主攻方向,把“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点行业和企业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资源枯竭、产业衰退地区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等列为产业发展目标。[1]这不仅是对当前东北全面振兴思路的精准把握,也是对破解产业难题的方向锁定,需要从战略性、整体性的视角科学论证、认真研判、系统谋划、合理部署、精准发力,拿出具体、有效的发展思路和实施方案。
产业之于东北经济的影响深远而又深刻。它既是助推东北成长为“共和国经济的长子”的重要动力来源,也是致使东北经济乏力、疲软、困顿的根本性因素。当前,受历史遗留下的包袱问题、体制机制问题,资源诅咒问题以及父爱主义等因素的影响,东北产业多年发展形成的结构性、累积性、对抗性问题和矛盾已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并逐渐成为限制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瓶颈。
合理、科学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按照产业发展理论,三大产业既自成一体,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按比例结构的方式构成有机系统。产业系统的运行效果如何与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结构呈正相关关系。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发展环境、外部约束条件的改变作相应的变动和调整。如果产业结构长期保持不变或变动速度和幅度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就会从根本上制约经济发展,东北地区产业问题就是典型的结构问题。
第一,三大产业占比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水平偏低。2014年黑龙江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7:37.2:45.1,在第一产业占比重偏大的条件下,第三产业的比重高于第二产业,背离产业构成的“标准结构”;辽宁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0∶50.2∶41.8,属于典型的工业主导型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占比偏低;吉林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0:52.8:36.2,产业结构与辽宁省趋同,但产业水平显著低于辽宁省。从横向维度看,东北地区与同期全国9.2:42.6:48.2和广东4.7:46.2:49.1的产业构成相比,不仅不合理,而且有很大差距。
第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动呈现出逆工业[2]化趋势。从绝对数值上看,东北三省农业劳动力从1978年的1 508.7万人增长到2012年的1 946.4万人,34年增长1.29倍。而这一时期全国农业劳动力从28 318万人下降到25 773万人,降幅约为9%。从三大产业劳动力构成上看,全国第一产业劳动力人数呈现大幅度下降,由1978年的75%降至2012年的33.6%;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人数呈稳步上升趋势,分别由1978年的17.3%和12.3%上升至2012年的30.3%和36.1%。东北三省第一产业劳动力基本趋于稳定,长期在30%~40%区间徘徊;第二产业劳动力呈现下降趋势,由1978年的33.9下降至2012年的25.5%;第三产业劳动力呈逐年上升趋势,由1978年的18.2%上升至2012年的43.1%。显然,东北三省产业劳动力转移趋势不符合产业劳动力变动的一般规律。见图。
图全国及东北地区产业就业结构变动比较趋势图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吉林统计年鉴2013》、《辽宁统计年鉴2013》和《黑龙江统计年鉴2013》汇总整理。
第三,东北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产业类别偏重工业,经济活力不足。在全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中,吉林省2014年轻工业与重工业占比分别为30%和70%,较2002年20%和80%的占比结构有所改善,但仍旧不合理。黑龙江省2014年轻工业与重工业增加值构成为20%和80%,是吉林省2002年产值结构水平。黑龙江省2014年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3 835.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5.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3 051.9亿元,占比高达67.8%。吉林省2014年汽车制造、石油化工、食品、信息、医药、冶金建材、能源、纺织等八个重要产业增加值5 33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2.2%。产业结构不合理使得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更多依赖于重化工业和资源型企业,导致近期经济增长表现不尽如人意。
第四,产业发展粗放,科技含量低。表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足、金融、大数据、智库等服务业发展滞后,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不充分。2014年,吉林、黑龙江、辽宁全年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分别为124亿元、170.0亿元和497亿元,分别占地区生产总值的0.9%、1.1%和1.74%,(R&D)经费投入强度低于全国2.09%和广东2.4%的水平。产业技术含量低使得东北地区产业大多居于产业链前端,产业链条偏短,“原”字号和“初”字号产品居多,产业附加值不高,产业集聚能力差,产能落后,承受外部冲击的能力不强,大量传统优势产品竞争能力下降,市场份额逐步萎缩,资源优势不能充分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尤其是能源及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给处在工业产业链上游的企业带来了致命性的打击。
综合来看,东北地区长期滞留在产业“低水平均衡陷阱”阶段,第二产业对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带动性、外溢性和辐射性能力不强,三大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弱,产业协同性差,产业之间的合力效果不理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不能再唱 ‘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要做好加减乘除。加法——投资、需求、创新;减法——淘汰落后产能;乘法——创新驱动;除法——市场化程度。现在加法多、其他少,亟待补课。”[3]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东北产业“病灶”开出的具有建设性、战略性的“药方”,也是东北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指导思想和实践指南。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需要勾勒好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既要遵循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立足于东北产业发展的特殊性,突破产业发展的一般性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构建符合东北客观实际的产业转型升级新思路。
其一,坚持产业发展的整体性思路,推进产业打包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首先体现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三大产业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三大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如果不解决好产业结构上的问题,产业转型升级就不可能实现。诚然,工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但并不意味着产业转型升级只是工业上的问题,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没有联系。事实上,只有三大产业同步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才能有序开展、持续推进。过去,我们在解决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问题时用的是“打包改制”的思路,其中的整体推进思维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推进东北产业结构调整同样可以借鉴“打包”理念,重新设计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打包”思路、机理和运作机制。具体来说,在产业黏性上,填补产业链条的空白地带和薄弱环节,拓展产业链条的生长空间。在产业互动上,深化产业运行的体制机制改革,打通产业之间的壁垒和藩篱,提高产业之间的互动强度。在产业设计上,要充分体现三大产业的现代性,包括产业互动、产业链条、产业结构的现代性。
其二,坚持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体化思路,改进和优化产业的经济地理格局。东北地区是独立的地理单元,同样也是独立的经济单元,要打破行政区划上的分割和限制,实现地理单元和经济单元的有机结合。受行政区划的影响,东北地区产业具有高度同质化和高度分散化两大硬伤。一方面,同质化弱化了地区资源禀赋优势,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导致资源破坏性浪费和恶性竞争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分散化降低了企业的生产能力,耗散了企业发展的利润空间,定格了企业粗放的发展方式,硬性约束了企业的发展边界。推进东北产业转型升级就是要破解同质化和分散化问题,跳出地域上的条条块块以及利益上的归属纠纷,从东北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视角整体布局。具体来说,对趋同性高的规模以上企业进行重组,建立跨地域性资源和装备企业,尝试性发展高水平的超大型企业,增强企业集聚能力和水平,形成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提高企业技术研发和自我创新能力。
其三,坚持产业发展的渐进式思路,统筹兼顾转型和升级的关系。一般来说,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思路无外乎保守式、激进式,以及游离在两者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即渐进式思路。推进东北产业转型升级既不能保守不前、小修小补,也不能盲目采用以“休克疗法”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药方。渐进式思路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经验,完全适用于东北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之所以选择渐进式思路,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转型和升级是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转型是升级的前提和基础,升级建立在转型基础之上。产业转型和升级不是同步推进的,而是按照先转型后升级的顺序严格推进。第二,产业转型的难度大于产业升级,一旦产业转型升级失败,就会动摇整个产业基础。产业转型是对产业运行基底的调整和创新,包括体制机制、地理布局、运行模式、战略定位、方向结构等内容,本身是个自我否定、调整、改良和革新的过程,具有阵痛性和不稳定性等特征。就东北地区而言,产业转型对政策的强制推进和诱导变迁具有很大的依赖性。产业升级是对产业结构、产业质量、产业管理、产业效率、产业标准、产业机器等内容的改进、优化和提升,主要依靠技术、人力资源、资本等手段推进。当前,东北产业转型升级主要是转型问题,解决了转型问题,产业升级问题交给市场就可以基本实现自动出清。第三,推进东北产业转型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产业系统本身及与产业相关联的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东北经济持续低迷的客观条件下,产业转型要综合考虑东北经济体的稳定性,把不确定性因素降到最低,分类型梯度推进,确保风险可控。
其四,坚持产业转型升级的倒逼思路,引进外部动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动力问题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具有关键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往往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内在动力不够。现在看到了问题,应该更早觉悟。如果按照原来的跑道跑,跑得越快可能偏离越远。这个问题不解决,老工业基地难以凤凰涅槃、腾笼换鸟。”[3]早在国务院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时,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们就提出了东北产业转型升级的命题。历经十余年的发展没有取得显著成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为资源优势所稀释,而外生动力在主体缺位前提下严重短缺和不足。就目前而言,改善内生动力不仅成本高昂,而且成效甚微。相反,引进外部力量、增加外生动力,通过外生力量内生化倒逼产业转型,无疑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外生力量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国家层面的引导和部署,通过顶层设计及相关的制度安排推进东北产业转型设计;另一个是引进民间资本,通过市场主体力量的释放,变革东北产业的要素结构和组织结构,从而在产业内部来一场产业调整和革命。当然,两种外生力量是个有机组合,要相互配合,交叉使用,协同发力。
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经济潜力最大、爆发力最强的地区是东北”[4]。东北地区物质基础雄厚、工业基础扎实、区位优势明显、土地红利显著、石化、有色金属和建材工业原料等原材料资源丰厚、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工人的人均比例位居全国第一,是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基地和重化工基地,具备产业升级的基本要素和条件。当前,机械装备制造、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学工业和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方兴未艾,医药健康、建筑、旅游等新兴产业正在崛起。东北地区要紧紧抓住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历史机遇,做好产业转型升级的顶层设计。具体来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把握产业转型升级基本规律,瞄准产业前沿,吸引和培育优势产业
产业转型升级有其内在的基本规律,包括产业结构调整规律、产业梯度转移规律、产业集聚规律、产业移植规律、产业变革规律、产业布局规律,等等。推进东北产业转型升级要顺应产业发展的方向,遵循产业转型规律,着力吸引优势产业,加快产业调整、改革和转型,为东北地区提供新动力、新引擎。(1)引进有利于提高东北地区第三产业比重、稳定第二产业优势及夯实第一产业基础的优势产业,使增量产业结构趋于合理;(2)推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加快产业层次向中高端迈进,培育和形成新产业增长点;(3)把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作为切入点,推进装备制造产业、汽车产业、石油产业、化工产业和光学产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充分释放市场竞争优势;(4)合理布局产业发展战略格局,设置若干个国家级跨省产业发展特区,由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管理;(5)制定产业转移的总体方案,筛选优势产业类别,甄选承接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6)充分发挥东北地区教育资源优势,释放高校服务社会功能,优化智库资源结构,搭建产学研沟通平台,推进高校研究成果转化。
(二)建立和完善政策制度框架,做好产业转型升级的顶层设计
发挥财政政策在推进产业供给侧改革中的引导作用。(1)发展项目制[5],打破产业转型的地方和单位限制,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等领域重大产业项目由中央财政统一发展和建设;(2)设立产业转移发展基金,加大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力度;(3)设立新兴产业发展基金,促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4)设立创新链条整合专项资金,加大对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推进关键技术、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协同攻关,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和创新产业链条;(5)提高节能环保的财政投入和补贴标准,加大对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产业的惩罚力度,以此倒逼淘汰落后产能和反哺低碳经济的资金瓶颈,构建绿色制造体系;(6)提高政府发展公共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
发挥金融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服务和保障作用。(1)分解政策性银行对口支持东北产业转型的任务和目标,并将其纳入政绩考核标准,确保政策性金融支持产业转型的规模递增;(2)大力发展产业金融,建立产业金融服务体系,“以资金链引导创新链、支撑产业链、优化就业链、提升价值链”[6];(3)降低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大力发展民间银行,盘活区域金融市场活力;(4)鼓励发展金融租赁公司,开展金融租赁业务,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服务体系;(5)加快互联网金融(P2P)发展,为大众创新、创业提供有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撑;(6)放宽民间资本进入的行业和领域条件,引导社会资本以出资入股等方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发挥税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导向作用。借鉴经济特区的办法,赋予税收支持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先行先试”权,用税收政策撬动产业结构转移。(1)下调东北地区中央企业税收上缴比例,比照计划经济时期的贡献额,分行业、按比例返还历史税收,反哺企业转型的资本能力;(2)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以企业营业额和经营年限为优惠依据,减免营业税、所得税等;(3)大力发展技术性产业,减免科技成果转化的个人所得税,对于从事技术、知识密集型企业,从获利年度起减免企业所得税。比如,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二至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等等;(4)推进税收支持民间资本的扶持力度,比如,对于新成立的民间银行,五年免征营业税,对金融机构不超过10万元的小额贷款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等等;(5)用税收调节产业贸易。比如,对于重大战略核心紧缺产品,可以推进增值税和关税先征后返。对于产能过剩出口产品,免征关税,等等;(6)增设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和保税港区,大力发展综合保税区,在黑龙江和辽宁增设口岸进境免税店,等等。
(三)利用东北亚产业资源优势,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依托,拓宽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国际空间
东北地区区位优势显著,是我国与东北亚国家开放合作的前沿阵地。东北地区应紧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开放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做好产业释放与承接这篇大文章。
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大力吸引国际优势产业资本以及技术和人力资源,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积极承接和移植国外优势产业。同时,把高品质的富余产能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转移。(1)着力发展国际物流产业,把东北地区打造成为面向东北亚国家市场的物流产业中心。(2)大力吸引信息技术含量高的数据处理产业,大力培育以大数据处理为基础的物联网技术,把东北地区打造成为具备发达的物流信息网络。(3)制定符合国际化管理的产业政策,把东北地区打造成面向日本、韩国的高端农产品出口产业基地。(4)推进多层次区域产业转移合作,积极创新产业国际合作模式,构建多层次产业专业区域合作机制,调整通关制度和政策,破除国际产业转移合作的体制机制障碍。
[1]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5-12/30/content_5029617.htm.
[2]胡琦.东北产业结构的逆工业化变动特征及转型思路[J].上海经济研究,2005,(6):21.
[3]习近平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lh/2015-03/09/c_1114571578.htm.
[4]李克强奔赴长春“督阵”东北经济[EB/OL].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5-04/11/c_127679109.htm.
[5]渠敬东.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J].中国社会科学,2012,(5):115.
[6]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促进东北经济振兴[EB/OL]. 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llqy/201511/t20151123_87494.html.
〔责任编辑:刘阳〕
2016-04-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制度建设研究”(12&ZD057);吉林大学创新团队项目“民生价值与社会幸福”(2012FRTD05);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民生缺失陷阱及应对策略研究”(2015113)
孙贺(1985-),男,吉林长岭人,副教授,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F062.9;F3
A
1000-8284(2016)09-01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