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刚(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2700)
中西结合治疗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观察
张乐刚
(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2700)
目的 分析中西结合治疗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6例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比组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比组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能够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中西结合;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
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据统计,乙肝病毒是引起肝炎和肝癌的高危人群[1]。由于乙肝病毒性肝癌病机复杂,而且因为肝癌在早期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所以很多患者在治疗时已经处于中晚期,治疗难度很大,常规的西药治疗疗效欠佳。为此,我院结合了中医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6例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女12例,男21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61.23±2.42)岁;病程30天~1年,平均病程(56.34±5.48)天。对比组女13例,男20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2.14±2.46)岁;病程31天~1.5年,平均病程(55.46±5.47)天。所有患者均为肝硬化和HBV感染者,预计存活时间大于3个月;排除合并严重心、脑疾病者和妊娠、哺乳期妇女。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比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结合中药治疗,中药方剂有:黄芪60 g,人参、茯苓、当归、炒白术、熟地黄、白芍30 g,甘草10 g,肉桂6 g。辨证加减治疗,用水浸泡半个小时,煎煮半个小时,取汁液再煎煮一次,两次共取汁液500 mL,分三次口服,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观察指标和疗效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疗效分为三个等级,根据KPS评分,治疗结束后增加在10分以上为有效,没有变化为稳定,减少10分以下为无效[2]。总有效率=有效率+稳定率。生活质量采用QOLLC进行评分,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94%,对比组为75.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n(%)]
2.2生活质量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其中研究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比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QOL-LC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QOL-LC评分比较(±s,分)
组别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37.65±4.62 38.62±3.35 28.45±4.15 30.24±3.24 38.42±4.26 44.62±3.15对比组 38.67±4.36 43.14±3.25 28.53±4.21 34.62±3.15 38.25±4.15 40.25±3.25 t 0.37 2.24 0.03 2.30 0.07 2.30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中晚期肝癌临床主要表现为肝痛、腹水、乏力和消瘦等症状。在中医认为,肝癌属于“痞块”、“积证”范畴,脾虚为本,湿热为标,因此治疗的原则是健脾和去湿热[3]。乙肝病毒性肝癌是肝癌和乙型肝炎同时存在的一种恶性疾病。乙型肝炎具有传染性,常规的西药治疗主要是抗病毒、抗肝纤维化、免疫调节和促进肝功能的恢复,但是西药具有很多的不良反应,价格昂贵且疗效欠佳[4]。而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大多已经是中晚期,很难达到根治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研究组采用了中西结合治疗,在常规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十全大补汤辨证加减治疗。方中有黄芪、人参、茯苓、当归、炒白术、熟地黄、白芍、甘草和肉桂,黄芪历史悠久,具有保肝、利尿、抗应激、抗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适用于脾虚患者;人参是一种强壮滋补药,适用于身体虚弱患者,能够补元气、补脾益肺、安神;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神之功效,主治脾虚食少;当归具有抗癌、免疫的功效,对于血虚羸瘦的中晚期癌症或者经手术、放化疗后虚弱患者具有良好的作用;炒白术健脾益气,能够去脾胃中湿,除湿益燥,和中益气;熟地黄主治肝肾阴虚;白芍平肝止痛,用于腹痛、胁痛;甘草常用于调和药物的烈性,且其所含的次酸能阻断致癌物诱发肿瘤生长的作用;肉桂补元阳,暖脾胃[5]。多种中药合用,可以达到益气健脾、清热利湿、疏肝理气、滋阴解毒等功效,其中益气健脾为治疗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的根本。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十全大补汤中的各种中药对于肝癌有着很良好的治疗效果,黄芪能够提高免疫功能,延缓细胞的衰老;小鼠研究表明,炒白术具有保肝作用,能够减轻肝糖原减少和肝细胞变性坏死,对肝细胞的增长有促进的作用,降低ALT;同时白术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经临床观察发现,在中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治疗,能够使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增加治疗的效果。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比组,可见十全大补汤对该疾病有着良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对于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可以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以获得更高的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1] 韩建国,韩金怡,慧 妍,等.中西结合治疗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的临床分析[J].国际病毒学杂志,2015,22(z1):122-123.
[2] 杨 娟.中西药联合用药治疗乙型肝炎研究概况[J].临床医药实践,2014,23(01):53-54.
[3] 卫芳征.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101):17-18.
[4] 陈 敏,沈 健,卢言琪,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01):29-30.
[5] 申玉梅,李文丽,王伟行.康艾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24):2390-2392.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53
B
ISSN.2095-6681.2016.06.1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