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成长的公民志愿精神
刘 畅
知名记者
中国青年报国内时事部主任
中青公益研究院秘书长
中国记者最高荣誉奖—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
“公民自愿捐献器官者6年间增长120倍。”这是不久前一个名为“2016中国国际器官捐献移植论坛”上传出的消息。一般而言,论坛、研讨会传出的消息,大多是某一领域专家的研究成果,由于器官移植属于专业性较强、社会普及和认知度相对不高的领域,因此,关于这一领域传出的消息,就成为人们感到新鲜的重要新闻。根据统计数据,中国大陆公民自愿捐献器官数量已跃居亚洲第一,成为建立自愿捐献体系发展最快的国家。
又一个“发展最快”。但对很多普通民众而言,器官捐献依然显得神秘而陌生。一方面,说明这一“自愿”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提示相关机构继续做好知识普及和动员,让志愿精神在这一领域继续开花结果。事实上,近年来,在中国的慈善事业方面,公益理念、志愿精神已经呈现出迅速壮大、蓬勃发展、遍地开花的景象。自愿捐献器官,不过是这一公民自发的志愿精神的一个缩影。
在社会前行的道路上,我们曾经吹响法治的号角,试图通过法治理念的深入人心,来推动社会管理的有序和规范;我们也热切地期盼过公民社会的到来,因为,社会治理的每一个细节改善,公共事务的每一步积极推进,都离不开公民的参与和监督。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航程里,不管是浅滩、暗礁,还是漩涡、激流,离不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真诚守望和携手相助。因此,对权利与义务的追寻,几乎成为改革年代的社会底色。
人们无法忘怀,在地震海啸、狂风暴雪袭来的时候,考验着灾难面前人性的脆弱和坚韧,而此时,不管近在咫尺,还是远隔万里,多少人激情落泪,慷慨解囊。而在度过劫难的漫天细雨里,又有多少志愿者的身影在天地间跃动,瞬间撞击心头的温暖,感动感恩的热泪长流。此时,我们为道德力量所感染,又何尝不在心底里为社会精神和公民心灵的成长而欢欣鼓舞。
以社会声誉较好的“免费午餐”公益行动为例,通过志愿行动唤起社会共识,进而牵动政府部门联合行动,让贫困山区的孩子吃上持续的、稍好一点的午餐成为现实。上百万人的倾情参与,慈善组织的及时加入,让爱心的涓涓细流汇聚成公益捐助的大海。而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试点每年投入资金160多亿元人民币,为边远地区的孩子们提供每人3元的营养膳食补助,此举惠及2600万孩子。忙碌的身影,感动的瞬间,汇聚的力量。让孩子们曾经窘困、无助的表情,转化成高兴、满足的笑脸,让社会读懂了“帮帮孩子”这一人世间最纯真的情感呼唤,也让公众体会了“孩子优先”这一国际通行原则下的社会精神。
当公益精神成为社会共识,那么,不管是免费午餐、救助尘肺病人,还是器官捐献,都会成为“发展最快”的志愿领域,而这种发展背后,则是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人们深知,在一个诚信缺失、秩序重构的社会环境里,每一句道德的诺言,每一次真情的付出,都会面临着冷峻的目光注视。甚至,当质疑批评的声音如寒风冷雨般袭来,每一个置身其中的公民都会尝到误解的苦涩。质疑精神让公众舆论逐渐懂得思考和趋向理性的同时,也将曾经含混不清、真相模糊的温情面纱撕得粉碎。
正如一位中国器官移植专家所说,他认为,只要从事器官移植的医院扩大、部分器官移植纳入大病医保和修订相关法律,中国大陆在未来3到5年有望成为器官移植的“世界第一大国”。修订法律固然重要,但法律所能划定的社会底线,与人心的道德底线大大不同,从这一点上说,法律可以是刺中社会痼疾的利剑,却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在法律的指引下,执法者可以及时惩治犯罪,却难以挽救每一个行走在人性边缘的灵魂。内心里最柔软的部分,恰恰是冰冷的法律条文难以约束的地方。况且,即便法律所向披靡,但缺少了公民内心的希望和敬畏,也可能让其沦为一纸空文,被人遗忘。因此,修订法律的同时,还应该做相关知识和意识的“唤醒工作”,让更多人认识到器官捐献的意义,才是推动这一事业发展的最大动力。
由此,人们不能不感叹志愿精神的力量。让悲伤的人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让无助的人点亮勇于面对困难的心灯。当社会治理的天空逐渐显露出清晰的颜色时,人们会发现,所有的梦想都显示出照耀现实的力量,所有的付出都具有了推动社会的意义。人们有理由相信,在志愿精神的照耀下,器官捐献领域当然会蓬勃发展,让更多的人获得救助,给更多的人带来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