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琥
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伟大不仅在于他艺术上的创造,而且在于对生命和自我完善的不懈追寻。他出身贵胄,拥有万贯家产,却痛恨自己养尊处优的生活和地位,执意放弃奢华的生活;他是个天生的艺术家,精于鸿篇巨制,却放弃文学创作,转向道德教谕,为人类的终极幸福奋不顾身。这位伟大的人在传奇的一生中经历了两次迷惑,一次是中年时期突然面对死亡的迷惑,一次是晚年面对理想与现实尖锐冲突的迷惑。这两次迷惑改变了托尔斯泰的生命走向,成就了他的伟大。
托尔斯泰的生平
托尔斯泰生于1828年8月28日,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面有个神奇的数字组合828828,托尔斯泰非常喜欢自己的生日,因为28在数学里是一个完美数,完美数就是一个自然数其所有约数之和(自身除外)等于该数,28除去自身之外的约数和1+2+4+7+14=28,笛卡尔说,自然数中的完美数不会多,好比人类一样,找出一个完美的人并非易事。所以托尔斯泰生日这个数字冥冥之中决定了他一生要走自我完善的完美之路。
托尔斯泰家世非常显赫,他祖上是彼得大帝时期战功卓著的贵族,他的祖父官至上将,父亲参加过1812年抗击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托尔斯泰母亲的家族更是有几百年历史的世袭大贵族。他母亲这一族还和普希金的家族有亲戚关系,所以托尔斯泰这样的一个天才并不是平白无故出现的。
托尔斯泰的人生经历也相当坎坷。一岁半的时候他母亲在生产时大出血去世,九岁的时候父亲脑溢血也去世了。他和家里的另外四个孩子都交给他的大姑姑看管,大姑姑去世以后,就交给了生活在喀山的二姑姑。16岁时,托尔斯泰进入喀山大学东方语系学习阿拉伯语,但是他非常不喜欢学校里的教育,学习成绩并不好,阿拉伯语学得很糟糕,第二年他转到法律系,成绩也没有起色。大三那年,他就回家继承庄园去了,从此再也没有上学。托尔斯泰不喜欢学校的教育,但是他自己却非常努力地去自我教育。回到庄园以后,他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他对自己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
1851年,托尔斯泰在高加索地区服役,并成为一个炮兵连长。为了争夺克里米亚,当时的俄罗斯和土耳其发生战争。在战场上,托尔斯泰非常骁勇,在一次战役中,一百多个炮兵最后只有十几个人活着回来,其中就有他。军旅生涯中,他开始创作,他写关于战争的故事,并开始回忆他的童年、少年、青年,准备写三部曲。他的作品发表以后,在文坛上一下成名了。1856年他退役回到他自己的庄园,然后开始教育实践。在这个庄园里他给农民孩子开办学校,编写课本。为此他两度出国,去察看整个欧洲的教育情况。他所推行的教育,不是填鸭式的教育,而是自由创新的教育。
1862年,34岁的托尔斯泰结婚了,娶了17岁的沙皇御医的一个女儿,结婚以后他非常幸福地生活。托尔斯泰把自己的生命历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4岁以前无忧无虑、快乐而又诗意的童年与少年时期;第二阶段是14岁以后荒唐、虚荣、浮浪、纵欲的20年;第三阶段从结婚到“灵魂诞生”的18年,这段时期他“过着规矩诚实的婚姻生活,没有犯任何为社会舆论谴责的罪行”,从另一方面来说,他“只自私地关心自己的家庭、财产的增长、文坛的名声和种种乐事”;第四阶段是托尔斯泰希望“能够在这个时期中死去的”、竭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地追求道德自我完善的人生阶段。
在生命的最后一个阶段,托尔斯泰决定献身自己的理想与信仰,要放弃自己的财产和地位,去和农民过一样的生活。因此这中间矛盾特别多,遭到了各种各样的阻力,最后他觉得没有办法,只有最后一条路——放弃贵族生活和家产,放弃家庭,离家出走。独自在俄罗斯大地上做一个苦行僧,做一个朝圣者。1910年10月28号,82岁的托尔斯泰偷偷离家出走了,他上了火车,在一个小车站上突然发烧,然后得了肺炎病逝。托尔斯泰被埋在他庄园里的一个小林带里,小时候几个兄弟一起做游戏,他哥哥告诉他庄园里某个地方埋着一个小绿棍,找到这个小绿棍就找到了全人类幸福的秘密。当时讲的可能就是在这里,所以他最后把自己埋在这里。茨威格写过《世界上最美的坟墓》一文,写的就是托尔斯泰的墓,非常简单,只有一个梯形土堆,上面长满了青草。这就是这个伟大人物的一生。
生与死的迷惑
托尔斯泰遇到的迷惑不是他一个人的迷惑,而是我们每个人的迷惑。第一个迷惑是生与死的迷惑,即在无可避免的死亡面前,我们如何找到生命的意义。茨威格是以《圣经》中约伯的故事开始托尔斯泰的传记:“从前在乌丝国有一个人。这个人尽量地敬畏上帝不做坏事,他的牲畜有七千只羊,三千头骆驼,五百只母驴,还有很多仆役。他比所有住在东方附近的人都更有气派。”
托尔斯泰开始也和约伯一样幸福,他出生贵族,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但正如上帝要考验幸福的约伯一样,托尔斯泰刚过不惑之年的时候,上帝突然要考验他,给了他一个危机。1869年,托尔斯泰去萨马拉继承一处田产,在半途夜宿阿尔扎马斯的一个小旅店,晚上他突然睡不着了,莫名其妙地恐怖。他看到了死亡,感到了生命的虚无和无意义。这是托尔斯泰人生中一个重大转折的事件,被称作阿尔扎马斯的恐怖。托尔斯泰为什么会突然感到死亡如此恐惧呢?因为托尔斯泰本人从来没有生过病,他从来没有感觉到过死亡的威胁。茨威格写他的时候说,他从不知疲倦,年轻的时候一只手可以举起一个非常健壮的士兵,到65岁还学骑自行车,70岁穿着冰鞋在滑冰场上飞驰,80岁时每天做体操绷紧肌肉……
但是在这样一个时刻,他突然意识到了死亡,第一次看到了死亡带来的巨大虚无。这个念头一下子把他打倒了,他开始寻找对抗死亡的办法。他在自然科学里面去寻找,找不到。然后他就去哲学里找。他当时非常喜欢叔本华的哲学,叔本华说其实生命没有任何意义,人生只不过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晃的一个钟摆。然后他去找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也说生命没有意义,生命就是痛苦,唯一能够幸福的办法就是死亡。然后他又去宗教里找,也没有找到答案。
他后来看到了一个东方的寓言,是对人的存在的一个非常好的比喻。这个故事被放在了电影《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一个人在荒野上奔跑,被一群狼追赶着,情急之中他跳进一个井里。跳进去的时候他看到井里有一个恶龙张着巨口等着吃他,情急之下他抓住井壁上长出的一棵树枝。他就悬在了那里。就在这时,他看到有两只老鼠在不紧不慢地咬着树枝的根,马上就快咬断了。树叶上有一些蜂蜜,然后他就舔了舔。托尔斯泰说这完全是我的写照,上面下面都是死亡,无法逃脱。那个树枝被象征着白天和黑夜的两只老鼠轮番咬着,早晚要断的。那我为什么要活着?也许是因为还有点蜜可以舔舔,能够暂时忘却自己的迷惑。他说我就是这样的,我生命中有两滴蜜,一滴蜜是家庭的幸福,一滴蜜是创作。但是对我这样的人来说,当我知道我会死,我没有任何心思来舔这个蜜,感觉不到这个蜜的好。
艺术家向道德家的蜕变
在托尔斯泰的求索过程中,自然科学、宗教、哲学都没有给他解答,他通过理性分析找不到答案。但是人类活了这么长时间,几万年过去了,依然生生不息,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活着?他看到很多人根本没有用理性去分析,而只是凭信仰活着,或者信仰上帝,信仰爱,就是一种拯救。于是他开始研究宗教,研究信仰。
在寻找信仰的路上,他和大量信教的人接触,结果发现所有的僧侣包括长老们,都不是真正地在信仰宗教,而只是在为自己谋私利。于是,托尔斯泰决定创立自己的信仰——托尔斯泰主义。他因为创立了自己的宗教,最后被当时的东正教革出教门。他认为真正的信仰能够在广大普通百姓中持久扎根,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这些虚荣,没有追名逐利。他开始和普通农民穿着一样,给自己做草鞋,和农民一起耕地、砍草、割草。最后,他要求放弃自己的财产,放弃自己的版税,要把自己的土地分给农民。
托尔斯泰主义有三个主要的内容,第一是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他认为只有每个人不断地自我完善,整个社会才有向善的可能。托尔斯泰在年轻时就说过,人生下来就是为了促进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不断地完善自我。
第二是不以暴力抗恶。他认为宗教宣扬的是善,不是暴力。他甚至认为真正的善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运用国家机器,以及法律法规严格限制。所以托尔斯泰其实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
最后就是全人类的爱,兄弟般的爱。托尔斯泰觉得生命的意义或真正的爱是绝对要放弃个人私利的,是全人类兄弟般的爱。他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爱,夫妻之间的爱,或者自然产生的爱情,都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要克服自己的本能,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东西,比如爱陌生人,甚至爱敌人,这是他全人类爱的一个核心。托尔斯泰创造的宗教以理性为主导,以爱为核心。在宗教上的不断探索,让他完全停止了文学创作,他开始写各种各样的政治文章,批评社会、批评政府、批评东真教会,完成了一个艺术家向道德家的转变。
托尔斯泰从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向道德家、救世主的这种转变在他创作的三部巨著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在写第一部《战争与和平》时,托尔斯泰是一个一流的艺术家,他强大的肉身性和发达的感官让他对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有着细致入微的感受力,这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是得天独厚的禀赋。所以《战争与和平》写出了一个时代的纷繁复杂和波澜壮阔,细致地描写了现实世界的外在面貌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小说有五百多个人物,对每个人物的展开,对事物的变化发展都写得很好,因为他对世俗生活有非常细致的感受。在那时他还没有危机,所以作品充满了昂扬的生命力。写《安娜·卡列尼娜》的时候他已经经历了阿尔扎马斯的恐怖,开始深刻地思索生命的意义。所以在这部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力量的角逐:一种是他身上强大的自然力,以安娜为代表,一种是他想要超越自我寻求自我完善的道德力,以列文为代表。这两个主人公体现了托尔斯泰矛盾复杂体的两极——肉身性和道德性。在安娜身上体现了托尔斯泰作为一个有着非常强大的感官的人,有昂扬的生命力。而写列文就像另一个自己,要追求道德完善,做农业改革,想拯救人类。所以围绕这两种力量的角逐形成了作品的两条线索,构建出作品艺术结构上的“拱门式”建筑。所以我认为这是托尔斯泰最好的一部作品,是由人性和神性之间的张力建立起来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伟大作品。我们再看写于19世纪80年代的《复活》,完全是披着薄弱艺术外衣的道德说教,他在讲主人公如何忏悔、反省,然后走向道德的自我完善。这时候的托尔斯泰已经变成了道德家,形成了托尔斯泰主义,身体力行地走在道德自我完善的路上。可是从艺术性上来讲,《复活》是最弱的。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作为艺术家,托尔斯泰走向道德说教是非常可惜的,他的道德说教在现实的实践中可以说是失败的。他身体力行所做的一切,在开始的时候确实获得了一些成功。他的道德说教的文章,被他的好友切尔特科夫推广到欧洲,得到积极响应。但是他的问题在于,他的真实身分是一个伯爵,他可以穿粗布衣服,穿草鞋,去地里耕田,和农民打成一片,但是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转变。他想放弃财产,却遭到家人的反对。当身处在他的大庄园里,处在贵族之家的氛围中,他很难真正地和农民融为一体。
这样的矛盾,怎样才能解决?为了追寻自己的信仰,托尔斯泰最后决定彻底放弃贵族身份,离家出走。因为只要他在这个家庭里呆一天,就完全没办法按照自己的理想来生活。因为财产等各种问题,他和妻子、子女的矛盾在不断地增加,最后他放弃了所有的财产,非常矛盾地离家出走了。他想在俄罗斯做一个真正的传道者、朝圣者。
离家后的托尔斯泰很快病了,并离开人世,算是解脱了。一场原本是和自己社会地位、家庭及其所代表的一切不真实的东西彻底决裂的解脱,一个源自内心关于精神层面的解脱,最终以肉体解脱的形式实现了。这样一种解脱的方式,多少带点命运的嘲弄的意味。托尔斯泰主义的伟大格局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够接受和奉行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思想在20世纪得到回响,比如甘地的非暴力不抵抗运动,罗兰的和平主义呼唤以及废除死刑运动。
托尔斯泰对我们的意义
托尔斯泰的实践最后失败了,那他的伟大在哪里?我认为,他的伟大主要有两点,第一,托尔斯泰和约伯不一样,约伯是不断地被剥夺,所有的财物、亲人,包括自己都被剥夺了,但还是笃信上帝。而托尔斯泰是没人要剥夺他的东西,他是自愿把所有东西给社会。所以在这一点上他比约伯还要伟大。就是说,身为贵族,却要放弃拥有的一切,耻于自己与众不同的地位和生活方式,非要和普通人平起平坐。这种精神是伟大的。
托尔斯泰的另一个伟大之处在于他努力去完成一件不可完成的使命,完成从兽性的人向神性之人的飞升。作为一个肉身性强大的世俗存在,他却拼命要飘进和飞进精神的世界。他一辈子都在和自己身上动物性的部分作斗争,希望完全弃绝肉欲成为一个道德完善的圣人。尽管他追求的终极目标没有达到,但这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这一份永不气馁的决心和坚持不懈的斗争。这种斗争其实是非常非常感人的,可能最终也是失败的,但是看到了人的坚韧和伟大,就像西西弗斯推石上山一样,明知道最终的结果,但仍然无怨无悔。
在这样的过程中,我理解了托尔斯泰,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充满功利主义的时代里,托尔斯泰的价值和意义更是明显。他不需要我们成为完人,而且这也是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重要的是我们在整个生命的过程中,不断地和自己的欲望做斗争,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这让我想起了一段话,这是著名翻译家在翻译完《约翰·克里斯朵夫》后写的译者献词:
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