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所谓的“国学热”,许多人对国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也有些人不以为然,认为国学是旧学,是老掉牙的东西,不值得学,甚至还有人认为国学这一概念本身就是含糊不清的,学国学只能给人的思想造成混乱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国学,国学有哪些主要内容?学国学有什么意义?
一 、国学概念:中华文化的总和
对什么是国学的问题,自清末民初以来就进行了很多讨论。实际上,早在周代,就已有国学的概念。《周礼·春官·乐师》载: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周礼》有师氏之职,“以三德三政教国子。又有保氏而养国子以道,教之六艺也”。这里的国子指贵胄子弟,由保氏负责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因此又有把国子学或国学看作是教育机构,即后世所谓“国子监”。这实际上是把教育内容和教育机构合一,更突出教育机构所应具有的教育内容。周代的国学亦由前代发展而来,教育内容仍以“六艺”为主,汉以前的教育分两步走,一是“礼、乐、射、御、书、数”,此谓“小学”,或称“小成”。继之以“大学”教育,亦称“大成”,其内容也称“六艺”,即“诗、书、礼、乐、易”。至汉代又立“太学”,立五经博士,进一步明确了五经之教的官学地位。由此可以看出,“国学”概念是历史沿续下来的,其内容虽有增减损益,但其核心内容一直未变。
到了近代,尤其是新文化运动前后,国学概念被重新提出来,并赋予了那个时代的内涵和理解。国学之所以被重新提出来并加以强调,主要是由于面对“全盘西化”的挑战。当时有人提出了许多比较激进的口号,如“打倒孔家店”“废除汉字”“把中国书扔到茅厕里面去”等。由此激发出了与“全盘西化”相反的文化思考,即“国学”概念的重新提出。比如在“五四”之前,梁漱溟应蔡元培之邀来北大哲学系开讲,梁漱溟一到北大,便在校报上发表一个声明,他说来北大只做一件事,做哪件事呢?梁漱溟说现在大家有的讲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有的讲马克思、列宁,就是没有人讲孔子,甚至一讲孔子就感到羞涩得难以出口。因此他来北大就是来讲孔子,讲孔学。这在当时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再比如鲁迅先生的老师章太炎,在东西文化对撞中,章太炎最早提出国学的概念,他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是不亦视前世为尤岌岌乎?”
那么究竟什么是国学呢?在当时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讲国学就是“国粹”“君学”“旧学”“国故”“国渣”,有人认为国学就是“古学”“孔学”“儒学”,而孔学、儒学的主要内容当然也就是所谓的“四书”“五经”。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的马一浮认为,国学就是孔学,孔学就是六经之学。还有人认为,国学是无所不包的,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中所积淀的学问的总合,如当时学者邓实就这样为“国学”下了一个定义:“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国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邓实先生企图为国学下一个周全的定义,认为所谓国学应该是一个国家本来就有的那些学问。这个学问怎么形成的呢?是先有了土地,人民居住在这个土地上,慢慢就形成了国家,有了国家也就自然就有了这个国家的文化学术,因此所谓“学”,就是学习这个国家的文化学术,目的是为了这个国家的生存发展,从而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所以国学是与国家同时产生的,是根据这个国家的地理、气候等各种特定的条件和生活在这个国家里的人民的民性而产生的,因此也是这个国家及人民一刻都不能离开的。所以君子生长在这个国家,成为国家的一分子,就应该了解这个国家的思想文化,知道爱自己的国家那也一定要爱这个国家的文化学问。
大家看这个关于“国学”的定义怎么样?我看邓实这个人还是很有智慧的。在这个定义中,涉及到国学的产生、特点、性质、作用及其意义,同时强调了国学与国家及国人的关系,是“须臾不可离者也”。这与一百多年前,中华民族所面对的“救己”“图存”的大背景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亡种、亡学的危机之秋,如何使国家、民族乃至种族和文化得以保存的时刻,真实地体会和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有如一个人或一个国家的灵魂。故康有为说:“亡,莫大于国魂亡,而国亡次之”。故近代以来,国学的重新提出,并非如文化激进主义所非难的那样,是什么落后、保守和阻碍社会进化的反动思潮,而恰恰相反,它是因应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掠夺、侵略所造成的严重心理创伤,以及由这种伤痛引发的人心涣散、一盘散沙的精神失落局面,企图用历史造成的孔子及孔学的地位,重新唤起民意,整合民心,寻找全民族认同的象征,以重新凝聚民族力量,抗衡文化自虐式的“全盘西化”思潮。
一百多年前,在救亡图存的历史背景下,重新提出“国学”;一百多年后,在民族复兴的时代呼唤中,又重新提出“国学”,这难道是偶然的吗?“国学”的概念,从《周礼》中提出,至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就是因为国学还活着,它没有死,它一直活在中华民族的生存理念中。从这一意义上说,所谓“国学”,就其这一概念的外延说,它应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总和,就其内涵说,它就是中国人的生存智慧。正如张立文先生在其《国学的度越与建构》一文中所说:“国学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情感、生命智慧。简言之,是中国心、中华根。心衰即国衰,心亡即国亡;根深即国茂,根壮则国强。就此而言,国学乃是中华民族命脉所系,精神所寄。”
二、国学主要内容:经、史、子、集
既然“国学”是中华文化的总和总体或总称,故就其所包含的内容来说,就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及由这个知识体系为载体的文化价值系统的总和。用张岱年先生的话说,“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简称”。这一说法也是对国学定义的一种理解。在我看来,张先生的这一说法,可以成立。“国学”是一个大概念,“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大概念,两者的外延应该是相同的。按中国古代的学术分类,最为典型的是四部分类法,即把国学或中国传统文化从内容上分为四大类,即经、史、子、集。这种分类法在今天看来,还不够精细,故明清以后,又从学术属性的角度把国学的主要内容划分为义理之学、考据之学、辞章之学和经世之学。以其所属内容的性质来说,义理之学即今天的哲学。与其相关联的有伦理(逻辑)、宗教(佛教、道教)、美学等。考据之学主要是今天所谓的史学。与其相关联的有训诂、音韵、文字、目录等。辞章之学即今天的文学。与其相关联的有艺术(音乐、书法、绘画、歌舞)、修辞学、文章学、文论等。经世之学主要是经济、政治、社会、军事等。此外,还有科技之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算术、地理、医学、农学等。这些都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属于国学的内容。这也还是不能穷尽国学,还有一些不能完全包含在这五学之内的许多内容,最后都由近现代西方传入的学科分类所含摄。
国学或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学术总和或学问总体,其中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和价值系统的思想或理论精华,则多保存在经学或子学中。尤其中国经学所研究的文献,主要是儒家的六部经典,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除《乐经》失传以外,其余“五经”都相对完整地传至今天。汉代以后,一直到宋代,儒家经典扩充到十三部,总称“十三经”,即:《诗》《书》《易》《仪礼》《周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这些经典,一部分是由原有的“五经”分割出来的,如“三礼”是《礼经》分出;“三传”是对《春秋经》的补遗、扩充和解释。一部分是由“子学”提升到“经”的地位,如《论语》和《孟子》。
在国学或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和儒学一直占有主流和主干的地位。其原因首先即是上述经典都是经过儒家人物,特别是由孔子整理而流传下来的。而且儒家一直以上述经典为教育内容,并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被制度化,成为历代君主或王朝治国理政、修身齐家的思想文化资源和重要的价值理念。若无孔子或儒家对这些古代文献的整理、解释、弘扬和经典化、制度化,也就不会有中国政治、社会、思想、文化三千年的连续发展,也就不会有中华文明的今天。
以上是就儒学经典而言。此外还有“子学”。在先秦诸子中,虽有“百家”之称,但影响最大者,莫若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总结和概括的“儒、墨、名、法、道、阴阳”六家之说和汉代大儒刘歆概括的“九流十家”之说。所谓“九流十家”,即在前述六家之外,再加上“农、纵横、杂、小说”,共十家。因“小说家”多为街头巷语、道听途说,可能思想性不强。而其余九家皆有可观并流行于世 ,故称“九流”。司马谈和刘歆从“百家”中选取“六家”或“九流”,但他们都忽视或遗漏了甚至是重要的一家——兵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兵家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战争理念和战略智慧,所以国学的内容中不能忽视兵家的文化价值。据《汉书·艺文志》载:凡诸子之书,百八九十家,4 324篇。“百家之言,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旨,虽有弊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百家之言,指奏(旨意和表现)相反,其合道一也。譬若丝、竹、金、石之会乐同也(合多种声音才能形成音乐)”。因此,诸子百家之学是国学的重要内容。
除上述经、子外,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擅长并蔚为大观者,即是史学。可以说,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是一个最为注重历史的民族,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从未断裂。从第一部通史《史记》,再到以后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警署》《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等,称为“二十五史”。历史是一面镜子,故古人有“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上三鉴中,知兴灭、存亡,乃历史之核心,亦历史价值之所在,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智慧。从而也构成了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面简要的谈到了国学中的经史子三个部分。其余还有文学、艺术也是国学中的重要内容。但就文学艺术中的诗词而论,使我们国家成为一个诗的花坛、诗的海洋、诗的国度。美丽的诗词不仅可以点缀我们可爱的家园,还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陶冶我们的性情,同时还可以从中追寻美好的梦境,寄托崇高理想,更可以鞭挞愚昧和昏聩,暴露社会的黑暗和残暴。纵观中国诗歌的发展进程,它经历了诗经、楚辞、汉赋、乐府、六朝古体诗、唐诗、宋词、元曲等不同的演变形式,最后达到了唐诗宋词的艺术极致,为中国文学树立了辉煌壮丽的艺术丰碑,并最终汇合成中国诗歌文学的浑厚磅礴、汪洋恣肆的艺术海洋,哺育和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品格、性情和心灵,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就国学的内容和范围来说,除了古代的“四部分类”所涵盖的内容外,还有一种近代以来约定俗成的分类法,即所谓国学的“儒释道”三足鼎立说或“三分天下”说。即从超越“儒家正统”的立场,打破学派的门户之见,平等地对待儒家之外的各种学派及各种思想文化体系,如道家道教与佛教。佛教本是两汉之际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一种宗教文化体系。在佛教传入之前,中国人的精神成长和理论思维多是从儒道两家的思想中汲取和受到锻炼的。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经过从汉末到唐代中叶约500年的时间,佛教被中国人消化和吸收,基本完成了佛教的中国化。由此,本是外来文化的佛教便成为中国人的宗教,也就自然成为国学的一部分。由此也可证明,国学或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有新的文化因素加入,构成新的传统。
道教本来就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又是在先秦道家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早就是国学自有的内容。至于道家的思想文化体系在国学中的地位,应该和儒家类似,与儒家思想相比,道家在哲学形而上的建树上,要比儒家更显优长,但从制度化和全面系统性上说佛道两家的思想体系似缺少制度化设计和入世情怀。尽管如此,儒家仍不能完全取代佛道两家之长,而一定是互动互补,共同构成一个系统圆融和优势互补的中国文化的有机整体。唐代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即儒释道三家,成为国学或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故佛家和道家及道教的经典,也自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
三、国学价值:为当代社会提供
精神给养
现在,我们回到为什么要学习国学这个问题上来。学习国学与阅读经典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或者可以这样说,学习国学也就是学习经典、阅读经典、践行经典。因为国学经典中记录着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经验之道。古人常说:“经者,圣贤所以传道也”“经之有古训,故明经以造乎道也”。我们阅读经典,不是为了读经而读经,而是为了读出经典中所包含的道理,这些道理是古人经历过的,其中包括经验和教训。比如儒家的重要经典中几乎都记录着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的父亲鲧本来是舜帝的水官,但其治水越治越乱,最后被舜杀掉了,其罪名是“汩乱五行”。鲧没有了解水的性质,采取堵的办法治水,违背了“水曰润下”的性质。越是防堵,所积累的反作用也就越大,直到决堤和彻底失败。禹吸取了鲧的教训,采用“泄”“导”“疏”等办法,正符合“水曰润下”的性质,可以把水积累的能力顺流疏入大海,因此,大禹治水获得成功,并由此继承虞舜的帝位。但古人并未就此停住思考,又从“因水之性”推导出“因民之欲”“因民之情”“因天地之道”等初级命题。最后在诸子哲学中,抽象出“因”的哲学范畴及所蕴含的普遍法则,提出了“天道因则大”“因则无敌”“三代所宝莫如因”等一系列中国哲学的一级命题。
从先秦诸子及“四书五经”中的“因民”思想,再到“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及“民惟邦本,本固而宁”的民本思想等,都是从古人治水的经验和教训中提炼出来的。可以说,从“因水”到“雍水,从“因民”到“雍民”,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中的永恒话题,成功与失败往往潜藏在“一因一雍”之间,为政者岂不堪乎。
在国学经典中,上面的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可谓俯拾皆是。其中最能契合当今人类文明发展和最具核心意义的价值观念及基本精神莫过于以下几项:“远神近人”的人文精神;“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和而不同”的共生理念;“唯变所适”的生存智慧;“人之异于禽兽者几稀”的道德自觉;“均调天下”的社会关怀;“生生日新”的创新理念;“民胞物与”的精神境界;“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民族特质;“存而不忘亡”的忧患意识,等等。这十项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精神,都普遍存在于六经、诸子、史传及文学艺术中,可以说都具有契合于当今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适之道。
在当今人类生存发展面对重重危机或矛盾制约的转型时代,中国文化能否为其提供精神给养和哲学补充,是近年来中西学者深度思考的问题。进入新世纪以后,人类面对的这些挑战或危机已经越来越清晰:一是人与自然之间平衡的破坏导致的生态危机,二是人与社会之间平衡的破坏导致的社会危机,三是人自身的灵与肉平衡关系的破坏导致的道德危机。这三个危机是如何造成的呢?一些欧洲学者对此做过全面的反思,一位法国哲学家曾感慨地写到:“不到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为人类带来无限福祉的同时,也给人类制造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产品——欲望。” 他认为,在这种没有止境、永无休止、永远无法全部满足的欲望的支配下,西方社会的现代生活,越来越受制于算计,越来越受制于攫取利益的技巧,致使社会始终处于溃散、冲突、残暴和不公正之中。“其悖论在于,西方文明在全球凯旋之时,却正在经受其内部的危机,而它的完成所揭示的却正是它自身的贫乏。”
这位学者在肯定工业文明为人类创造了无限福祉的同时,也揭示了工业文明的弊端及其所存在的内在危机和矛盾,且认为西方文化及哲学似乎已无力解决这些危机和矛盾,于是,他们把眼光投向了东方和中国,然而,我们这里似乎还在补西方的课,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我们也遇到了西方遇到的问题,即前面所提到的“三大危机”,这是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既然西方存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悖论”,那就看我们的国学或传统文化的智慧,究竟能够为我们提供什么样的启示。这也许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国学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