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育工具服务生活目的

2016-10-25 02:49周志平
中国德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私德公德陶行知

周志平

当前中小学德育所处的困境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德育地位不稳固,表现为追求智育的效率而忽视德育的效果;二是德育内容不全面,表现为重公德教育而轻私德培养;三是德育目的不精准,表现为偏重德育项目和知识而不看重对人的改造;四是德育方法不可行,表现为德育知识化,多是教师灌输而学生缺少自治和实践;五是德育氛围不浓厚,表现为集体生活环境缺乏教师榜样及德育影响力。现在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都陷于这些困境,一种新的解决方案——“生活德育”正在学界被充分讨论和研究。其实,在中国的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虽然没有特别地论述过有关生活与德育的主张,但他在生活教育思想体系中早已实践过这方面的理念。陶行知德育思想的核心就是把生活当作目的,把德育视作工具,这对解决当下的德育困境很有借鉴意义。

一、生活是德育的终极目的

关于“生活德育”为何会产生,有论者认为现代德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悬挂在空中破碎而又抽象的德育。”[1]“生活德育论是指通过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或者说真实有效的德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2]但是,通过德育生活化就会形成好的道德,这是值得怀疑的。所以有论者批评说:“他们大多是理论上的空谈,既没有实践的检验,也不具有可操作性,读完他们的许多策略和途径,我们还是不会做。”[3]这是因为日常生活并不能天然地造就道德的形成和持续发展,甚至可以说,未加认识、不以改造为目的的日常生活不仅不足以造就道德,还可能因此而损害道德。因此,也有论者直接说:“生活德育提出十多年,效果不彰,也是明证……往往成为一些学校作秀的口号,在实践上表现为穿新鞋走老路。”[4]

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念的创立者,他这样解释生活与教育的关系:“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5]428笔者认为,德育也是一样。德育要成为真正的德育,就必须通过生活,并且要发出力量,去认识和改造生活,使生活向上向前。因此,人们必须着眼于生活的改造,道德才能真正形成,德育才有真正的用处和力量。正如陶行知先生对学问的要求一样:“学问之道无他,改造环境而已,不能把坏的环境变好,好的环境变得更好,即读百万卷书有何益处?”[6]590现在的实际情况往往是,学生学了道德的学问,却没有在他们的生活中发出力量、改造环境、改造生活。德育绕过了生活这个目的,自己成为目的,甚至还把生活当作手段,让生活中的好人好事来装点自己的地位和价值,这样就不是真正的德育。因此,与泛泛意义上的“生活德育”不同的是,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强调对生活的认识和改造,要服务于生活这个目的,道德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生活和改造生活。

在陶先生眼中,语言、书本和文字都算是工具,并且他认为:“人的生活,必须有相当的工具,才能表现出来。工具充分,才有充分的表现;工具优美,才有优美的表现;工具伟大,才有伟大的表现。”[7]76之所以把德育视作工具是因为德育是一门学问、一种教育手段,这和数学、语文等学科教育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也是工具。“生活德育”强调德育回归生活,强调生活化德育,生活为德育服务。这样看来生活是工具,德育是目的。但陶行知德育思想的核心内涵却是:生活是目的,德育是工具,德育是服务生活的向上向前发展的手段。

二、德育是生活的服务工具

当前对陶行知德育思想的研究多是从德育及其当代价值等角度来梳理,并没有抓住德育的目的、地位、方法、方式等都是要服务改造生活这个目的的要义。没有以生活为目的德育,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就会失去它最宝贵的特色。

1.德育的地位: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生活的根本

陶行知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为非作恶愈大。”[5]471做人,就是要做一个具有全部生活的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生活的根本。不能因为道德坏了全部的生活,换句话说,要想追求好的生活,就得修炼好的道德,否则“纵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现实中,尽管大家都在倡导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但学校教育实践中往往仍侧重服务学生的智育,即侧重服务学生的片面生活,而不为学生全部的生活服务。这就仍然没有真正认识到德育的地位。

2.德育的内容:公德和私德都不可欠缺,私德更重

“在德育上,公德和私德,都不可欠缺的。”[6]314在我国,公德和私德的区分始于梁启超。他在1920年写的《论公德》一文,强调中国人缺少公德,而私德充斥生活。“公德”是指社会性公共道德,“私德”是指个体安身立命、终极追求、修身的道德。今天的学校教育是重公德而不重私德,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私德不讲究的人,每每就是成为妨碍公德的人。”[5]471道德的这两种内容和形式,分别服务人的公共生活和个体生活,但私德应该更加讲究。

3.德育的目的:道德是培养人,培养改造生活的人

陶行知的整个教育目标都是要培养人,培养“人中人”“完整的人”“真人”“主人”“真善美的活人”等。1930年,陶行知先生在《晓庄三岁告同志书》中指出:“我们不但是一个人,并且是一个人中人。人与人的关系是建筑在互助的友谊上,凡是同志,都是朋友,便当互助。”[7]2131939年,他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时,曾有人对他的办学目的产生疑问,他特别说道,育才学校“不是培养他(学生)做人上人,有人误会以为我们要在这里造就一些人出来升官发财,跨在他人之上,这是不对的。我们的孩子们都从老百姓中来,他们还要回到老百姓中去,以他们所学得的东西贡献给老百姓,为老百姓造福利。”[5]379育才学校培养学生,不做人上人,而做人中人。这个道德目标就是为了改造生活,让老百姓的孩子为老百姓造福利。

4.德育的方法:个体和社会生活都注重自治

陶行知德育思想注重自治。从个体生活来说,每个人自己的生活能不能过好,他人代替不了,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生活的根本,因此必须注重自治。他说:“学生自治,不是自由行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不是放任,不是和学校宣布独立,乃是练习自治的道理。”[6]29德育的方法在于教学生在学问或道德方面,都能够自治、自修。从社会生活来说,注重自治是因为要造就能够共同治理国家的公民。陶行知认为:“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所需要的公民,即今日所应当养成的学生。专制国所需要的公民,是要他们有被治的习惯,共和国所需要的公民,是要他们有共同自治的能力。”[6]29

5.德育的方式:师生共学共教共修养,集体生活起作用

“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6]500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就是主张师生共学共教共修养和集体生活教育的重要作用。在他看来,集体生活是学生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个体心理正常发展所必须的。它可以培养个体的集体精神,用众人的力量一起创造合理、丰富、进步的生活,通过这种生活来教育儿童。他曾经制定《育才学校之礼节与公约》,其中就包括师生间、同学间、穿衣、饮食、居住、会场、图书史地馆、敬国旗、纪念周、室内见师长、室外相见等不同人之间、不同场合之间的生活礼节(道德规范)。这都是在用集体生活教育学生。

三、坚持生活与德育的正确关系

1.坚持德育是为了服务生活

德育以生活为目的,德育服务公共生活和个人生活。陶行知先生强调,道德败坏对人的生活的影响更大,它一坏,就是相反的力量。德育对生活的重要性,就好比它是使力的方向一样。学生的生活需要认识和改造。从公共生活来说,学生要社会化,公德好有助于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认识和改造。从个体生活来说,学生要过好自己的生活,私德好有助于学生修养自己的私生活。公德和私德教育都不可欠缺。同时,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德育的工具性,不是扭曲我们的道德去实现生活目标,而是要修养我们的道德以真正实现美好的生活。德育就是为了生活、服务生活,学校的德育工作要落实到生活中,而不是仅仅在课堂中、学校的活动中。

2.坚持德育是真正走进生活

虽然德育是为了生活服务,但是如何用德育来服务生活,这仍然是学校需要谨慎的地方。现在,大多数学校仍旧依靠外在的系统德育工程,企图通过大量的有“业绩”的活动,来达到德育的效果。陶行知先生倡导,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这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要心心相印,孩子和家长也要心心相印。心心相印意味着彼此走进对方的生活,这就要求师生“共学共教共修养”,家长和孩子一样如此。没有真正走进生活、改变真实生活的努力,德育就无疑成为一种摆设。当今德育还有一大问题就是,教师、家长自身的德育状况不佳,教师、家长私德出问题的有很多。如果自己不能成为表率,仅以他们为实施德育的主体,而不是作为同等需要改造的对象,这样走进生活的德育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3.坚持德育在生活中循序渐进

从道德的发展规律来说,不是每个人从一开始就能够自治。自治是一个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过程,因此,自治的能力必须循序渐进地培养,不能急于求成。有的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把德育分成五个发展阶段:体验阶段、他觉阶段、自觉受教阶段、自觉自动阶段和自觉觉人阶段,对同一个道德要求、行为培养分阶段进行。比如让学生学会不丢纸屑,是让一年级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中丢纸屑的情况,感受、体会纸屑对于环境的影响;让二年级学生遵守校规不丢纸屑;让三年级学生接受家长、老师、同学的监督,自觉受教不丢纸屑;让四年级、五年级学生做到在家、校园、教室、校外、社区都自觉自动地不丢垃圾,还能捡起垃圾,维护环境;六年级时则要求学生对丢纸屑、丢垃圾的行为能主动劝阻。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培养,不丢纸屑的道德认知、行为、情感、意志才能真正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高德胜.生活德育简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3):1-5.

[2]高德胜.回归生活的德育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2004(11):39-43.

[3]张忠华,李明睿.生活德育:我们研究了什么[J].现代大学教育,2009(4):33-38.

[4]董美英,金林祥.中国传统生活德育的五个基本实践理路[J].现代大学教育,2014(2):77-84.

[5]陶行知.陶行知全集:3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1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7]陶行知.陶行知全集:2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3.

猜你喜欢
私德公德陶行知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以私德的培育促公德的成长
陶行知夜归
雷云:基于四种类型公德行为的教育策略
私德教育
太没公德
“公德”与“私德”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公德与私德的“先后”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