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绮丽,民族风情浓郁,是云南实施“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县”之一。北回归线穿境而过,独特的地理气候和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情,构成了物种的多样性和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由于经济发展、交通设施等条件的制约,旅游业发展一直较为缓慢。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通过不断的开发建设,旅游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逐步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元江“冬季避寒旅游胜地”、 红河谷中的太阳城”的旅游知名度。
位于元江县城东南方向的龙潭社区者嘎小组,距离县城8公里,现有人口144户597人,其中,有傣族576人,占总人口的96.5%。村内有土木2层为主的傣族传统建筑132幢,是元江傣族传统民居保留较好且集中的村寨,具有典型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广阔前景。
保留完整的傣族土掌房
者嘎小组是元江最具有傣族原生态民族文化特色的村寨之一,傣族民居依然保持传统的建筑风格,特色村寨的建设村内傣族民居错落有致,房屋的建筑都以土木为主,在气候变化较大、山多平地少、依山麓而居的傣族村寨,代之而起的是厚重、结实的平顶土掌房。
土掌房是元江流域、哀牢山一带傣族、彝族、哈尼族常见的民居模式。傣家的土掌房一般建在绿树荫蔽的缓坡上,多为长方形,一楼一底。一楼住人,二楼堆放粮食和杂物,牲畜单独建圈。土墙有两层,厚达三尺,对防热保凉防寒保暖起到了独特的功效。土木夯实的平面屋顶厚达五至十寸,夏夜可在平顶上纳凉,秋收时又可在顶上翻晒谷物,有效地利用了空间。
远远望去,者嘎村幢幢整齐的平顶土掌房建在绿树环绕的者嘎水库边,整个村落就像铺在缓坡上的层层梯田,优美壮观,展示出傣族独具特色的民居风格。在许美英的讲述里,我们知道了土掌房是如何建成的:以块石和土基砌墙或者筑土墙,大梁架在两边墙上,梁的中间有圆木柱支撑,梁间用碗口大小的圆木铺垫,圆木上铺放杂木树条或竹篾条,然后铺上茅草或稻草,草上盖上稀泥巴,再铺上一层细土,然后捶打结实就成为平台屋顶,常年滴水不漏。屋内的楼层与楼层间的地板,也是这种方法夯实而成。土掌房用的木材很有讲究,要选用不易虫蛀的栗木、黑心木、黄杨木。土掌房特殊的建材,使其冬暖夏凉,只要注意保养平台屋顶,一般可住数十年或上百年。“这幢房子,是我爷爷辈时就盖的了,所以感情深了,不想搬出去。”一位村民说。
山水相依
龙潭社区者嘎小组,傣族历史悠久,傣语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族傣语支。全民信仰佛教,但原始宗教活动亦较普遍,如祭祀寨神、寨鬼、农业祭祀、狩猎祭祀、灵物崇拜等。傣族把水视为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因而对饮水的洁净十分重视。
傣族住地是靠近江河,但他们只把江河水用来沐浴、洗涤而不饮用。他们要另寻水源,修建水井,专供饮用。为防止污染,所有的水井都要修建井栏、井屋,防止污物落入井水内。不少水井还建有井塔,将井口围严实,仅留一个取水口,防止山水冲入井内。
傣家楼上的水,也有“喃京”、“喃萨火”(饮水、用水)之分。“喃京”往往摆在屋檐内较高的地方;人们决不用“喃萨火”来做饭、烧开水、煮汤。傣家人很早就注意到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污染,实在值得称道。
这里还有一年一度蒙面情歌节、花街节,具有独特的婚丧嫁娶特色文化。致使傣族歌舞流传至今,村里成立有1支民乐队,专于从事该文化的传承和表演。村里组织有老中青文艺队2支,利用农闲等时间从事民族特色歌舞和结合时代的文艺活动表演,使者嘎村寨呈现发展、进步、繁荣、和谐的景象。
富有特色的文化饮食
一年一度的傣族蒙面情歌节、花街节在这里举行,加上历史悠久的傣族传统民居建筑,者嘎村被元江县列为传统民居保护生态旅游观光园区。拥有全省知名的“者嘎傣锦织坊”傣锦织坊,艺人封琼英、白琼珍、刀丽华的织坊艺术远近闻名,曾获得省级傣锦织坊艺人殊荣。
傣锦,是流传在傣族妇女中的手工艺术珍品。元江傣锦以丝线、棉线、金丝线等材料为原料,采用傣族传统的木织机手工操作,经提花、织造等工艺形式制作成长条形织物,是元江水傣缝制服饰、头饰必不可少的主要物品。宽度在40cm至60cm的傣锦,因其花纹绚丽多彩、形象生动,图案变化多端、呈立体形,在云南少数民族织锦中独树一帜,享有很高的声誉。
目前,元江傣锦主要传承人是省级民族民间艺人封琼英、市级工艺师白琼珍和刀丽华,在她们的精心培养下,者嘎村织锦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傣锦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少数民族特色,织工精巧,图案别致,色彩艳丽,坚牢耐用。当今被广泛用于筒帕、窗帘、被面、垫单、沙发垫等。
者嘎在特色民族饮食文化方面也别具特色,每年的花街节和蒙面情歌节、芒果节,傣家居民都做棕子、油炸糯米粑粑,尤其是油炸肉、腌肉、油炸泡皮是傣家人最有特色的。傣家人极喜鱼、虾、蟹、螺蛳、青苔等水产品。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傣族食用的青苔是选春季江水里岩石上的苔藓,以深绿色为佳,捞取后撕成薄片,晒干,用竹篾穿起来待用。做菜时,厚的用油煎,薄的用火烤,酥脆后揉碎入碗,再将滚油倒上,然后加盐搅拌,用糯米团或腊肉蘸食,其味美无比。傣家人的食谱以生态、营养、清秀、养生色香味俱全著称。
者嘎村传统建筑占村庄建筑总面积95%左右,离县城不远,交通便利,周围自然生态保持良好,环境优美。近年来,随着知名度越来越高,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也有旅游者到村里寻幽探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