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捷
《洛丽塔》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小说代表作品,这部作品问世时饱受争议,一度被列为禁书。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小说得以改编成电影,两位导演库布里克和莱恩分别在1962年和1997年以不同的拍摄手法改编了该同名小说。这是公开发行的两个《洛丽塔》电影版本,据说电影版的《洛丽塔》并没有得到原作者纳博科夫的认可。而纳博科夫本人也曾应电影商要求亲自将《洛丽塔》改写成电影版本的剧本,但因纳博科夫改写的剧本长达400多页,导演库布里克不得不和制片人一同将其修改缩减,这就有了1962年的电影《洛丽塔》,也是公认最神似原著小说的电影版本。此版在表现手法上更注重黑色幽默和讽刺,深入剖析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另一版本是导演莱恩在1997年组织四位知名作家进行剧本修改的同名电影《洛丽塔》,这一版本将电影定义成好莱坞式的悲剧爱情故事,在形式上更贴近原著小说,着重情色表现和故事的悲剧特性。《洛丽塔》的改编比起其他名著小说的改编显得更艰难。小说《洛丽塔》从问世起就承受着社会的两种关注:一是艺术上的欣赏;二是道德上的指责。时间的错位让这个与道德相悖的爱情故事最终成为悲剧,纳博科夫对人物复杂内心的描写深入骨髓,细致而深刻,这让改编电影之路走得异常艰辛,但并不缺乏美的享受,从审美的角度出发,改编的两部影片都传承了原著的唯美和感伤。
一、 小说《洛丽塔》的情境之美
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可谓是一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作品,作为小说来讲它的文学语言是丰富且细腻的,小说的故事主线是男主人公亨伯特对女主人公洛丽塔的有悖伦理的畸形之爱,亨伯特的形象就像是化了装的虚伪、变态的艺术家,对洛丽塔的爱畸形而执着,疯狂而热烈。小说当中对亨伯特的心理描述采用的语言非常的细致,词美意深,轻度变态的复杂内心在风度翩翩的知识分子外表下一开始掩藏得近乎完美,亨伯特的日记就像是一封只对自己开放的情书,抒发的是亨伯特内心最深处最真挚的迷恋,具象而真实。小说中的情景描述具有电影式的唯美,但却不能完美地转换成电影情节,就如小说能够深入人物内心进行深度剖析一样,电影没有文字表述的那种功能,人物内心只能由情景烘托。所以,作为杰出小说作品的《洛丽塔》具有小说式的文字之美,但却与电影的文字系统遥相远眺,互不理睬。
故事发展是小说的主线,但并不是小说的灵魂,《洛丽塔》在小说故事发展之外所展现的情景和意境所表达出来的情怀就像引人遐想的留白,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脑补,这是经典文学作品能够吸引众多不同阶层读者的原因之一,一千个观众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洛丽塔,有人看到欲望,有人看到爱情,有人看到乱伦,有人看到凄美。小说的成功之处就是为不同的读者营造出各自想看到的情境,不强硬,不突出,始终不强求读者去深入,纳博科夫只是作为一个解剖者将故事人物的内心呈现出来,而读者愿意欣赏哪一面就可以欣赏哪一面,这就是人人心中都可以有一个洛丽塔,或纯洁,或魅惑,或现实。
二、 从小说到电影的艺术转变之美
语言文字的特质是抽象性,能够给予作者无限的创作空间,同时,带给读者的想象空间也可以因人而异的,或天马行空,或光怪陆离。文字艺术是单纯的借助文字来表达意境的一种媒介。而小说改编成电影,从一方面讲如果仅仅是照搬原文的话是不能将语言文字的抽象性具体化的,更不能将视觉化媒体的魅力展现出来。文字艺术和视觉艺术是两个不同的表达介质,要将其完美转换时一门考验功底的活,而名著的改编更是如此。文字的平白和朴实,仅在一个平面表达,而视觉要具有立体化、形象化和生动化才能吸引观众。从另一方面来讲,从名著小说到电影的转换不仅仅是表达媒介的变更,也是一种再生,要完全摆脱文字形式的限制,褪去文字艺术残留的平面化。在文字艺术的角度,作者是是小说的创生源,而从视觉艺术的角度,导演是影片的创生源。这种创生源的变化就是表现媒介变化最不可控的因素之一,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不管是对人物性格的理解或者偏好都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且作者和导演在人物观和世界观等方面的宽度和深度也是不一致的,对人物心理活动和情感分析的把握会不一致。这是创生源层面的一个区别,也是非常难控的一个方面。而在原著小说和电影剧本两者的区别这个层次讲,原著是作者对整个小说故事的一个主观阐述,而剧本则是根据小说的整体故事将其人物、事件、情感进行视觉化的呈现,将小说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转化成观众的可视化体验。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彼此的创作意境是否一致,也就是说原著和影片是否达到一致的意境审美。《洛丽塔》的改编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不仅仅是因为其原著小说初现时的社会争议和道德审判,还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改编的电影和原著之间的意境审美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是在名著改编电影中难能可贵的,而《洛丽塔》的改编在对原著作者的生命感悟和象外之韵把握的精巧,体会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的本质,时间是纳博科夫最想表达的,时间的流逝带走了所有的事物,不管人多么不舍多么懊恼,被时间带走的就是带走了。纳博科夫用亨伯特的畸形爱恋以及对这种“乱伦之恋”的执着来表达了自己内心对时间的无能为力。而改编电影的导演用他娴熟的导演技术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将纳博科夫的内心深处对时间的这种感观通过不同的场景一一呈现,电影的时间节奏很好地将故事的完整性体现出来。这可谓就是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的最佳契合点。
三、 电影《洛丽塔》的艺术手法之美
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在小说界来说是一朵奇异之花,在电影来看,两次的电影虽然有不同的改编手法,但都有各自的着重点和创新点,带领《洛丽塔》的粉丝们领略了两种不同的电影版艺术之美。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洛丽塔》在库布里克的巧妙构思和改编下,在结构上与纳博科夫有所出入,但是电影的表现手法不同于小说的步步深入,一层层的细致内心描写,电影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叠加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活动。比如,电影中奎尔蒂被蓄意谋杀就在之前的情节里埋下伏笔,随着剧情的发展逐渐揭露真相,层层递进。导演库布里克用了一种非常巧妙的构思和极具美国式的黑色幽默来表达剧中的人物内心变化,取得了跟小说版的一致的观众体验,从细节和情感的处理上给予了《洛丽塔》粉丝的视觉化小说的体验。所以说,20世纪60年代的《洛丽塔》是跟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形不似但神最似的一部影视作品。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效果,一方面是视觉电影和文字小说本就是两个不同的跨界艺术,其表现手法和技巧是不通用的;另一个方面是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一直是公认的难懂之作,就连纳博科夫的侄子也声称无法理解《洛丽塔》的真正内涵。所以,在导演的主观理解和表现手法受限等等因素的影响下,电影《洛丽塔》无法呈现出纳博科夫自己想要的“洛丽塔”,这与导演们想让小说的主人自己改编电影剧本,但最后面对长达5个小时以上的剧本却爱莫能助的无能为力是一样的。库布里克最终能够不负众望呈现一部最神似小说《洛丽塔》的影视作品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小说的细致描述被导演库布里克用他自己的独特手法完美表现,这是库式幽默。在电影开始部分设计了悬疑场景,奎尔蒂的猝死使得整个电影都笼罩在一种抑郁、凄凉的基调下,这与原著小说中的情感基调是一致的。在人物内心情感的表现上,库布里克采用的也是和原著一致的讽刺、暗喻手法。就如黑兹太太带领奎尔蒂参观她的房子时的场景,黑兹太太故弄风情,显示自己的艺术修养和道德情操;在舞会上与奎尔蒂搭讪的搔首弄姿、做作都在表现她本人的虚荣、卖弄的性格和不安分守己的心理活动。导演由浅入深,将反讽进行到底,使得原著小说中的讽刺通过电影展现得惟妙惟肖。综合看来,库布里克的《洛丽塔》在感情基调和表现手法上都与原著小说保持了高度一致,在结构安排上巧做改编,细节处理上更视觉化,更有冲击力。
20世纪90年代的《洛丽塔》是由导演莱恩执导的,他在故事情节的安排和整体结构上保持了与原著的高度一致,整部影片的剧情发展和原著如出一辙,情节上也变化不大,包括奎尔蒂年轻时候的情感经历也完整地表现出来。这部莱恩的《洛丽塔》被称为是最形似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导演莱恩是著名的纳博科夫研究者,他所领悟的纳博科夫“洛丽塔”的主题在于“时间”而非正常情况下的“空间”意义。莱恩导演对时间的特殊情结直接导致了他改编电影《洛丽塔》的风格,从时间的角度出发对人物主体的生活境遇和生命体悟进行深刻的探索,进而转变为莱恩式的的独特艺术美感观念,从对人物主体的这些思考深入至哲理层面,人就如浩瀚之海中的一滴水,何其渺小,何其卑微,在时间的长河里是那么的无能为力。时间就是最伟大的造物者,即使人物主体的欲念再强烈,能力再强大,也不能使时间回到以前,时间穿越到以后。原著《洛丽塔》中的亨伯特就是被时间摆布的一个固执狂,在时间的长河里他想回到过去,回到初恋安娜贝尔的身边。但是人类的力量在时间面前渺小得可笑,回不到过去只能在现在的时空里追忆以前,所以亨伯特在碰到洛丽塔的第一眼开始就根植下了自以为是的“爱情”的种子,并迅速的生根发芽。错将时间的错位的不可变性用“虚伪”的外衣来掩饰,在“乱伦”的道德束缚下享受“爱情”,亨伯特的心理是矛盾且惶恐的,道貌岸然的外表需要体面的工作和外界评价做支撑,内心的脏乱和“虚伪”作着斗争。纳博科夫将自己对时间的体悟在人物亨伯特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导演莱恩将这种领悟转而用电影的形式表现出来,不拘泥于形式,但却也在形上极力与原著靠近,而在意上也用莱恩导演自己的理解做了诠释。影片一开头就为亨伯特的畸形之恋的产生埋下了伏笔,初恋安娜贝尔的纯美形象正是洛丽塔能一眼就让亨伯特着迷的真正原因。时间的错过让亨伯特对安娜贝尔无法忘记,而亨伯特不能让时间回到过去,转而在现在的时空里找寻安娜贝尔的替身,这就是洛丽塔。纳博科夫的时间观在电影中得以初次体现就此开始,而后一直贯穿其中,人物主体对时间的主观感受才是“现实”残酷性的缘由。亨伯特幻想和意淫下的世界终究在欲念的作用下成为现实,而这种现实又在更为残酷的主观感受中化为乌有,亨伯特的这种无力感给整部影片渲染了一种悲伤的情调,最终的结局也是以悲剧收尾。导演莱恩这种寓情于景和用主体人物的感情来烘托整部剧的情感基调的表现手法可谓是艺术之举。电影就是另外一种语言,这种语言具有文字语言所没有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限制,某种程度上讲,视听觉的影视语言是更具生命力的。莱恩将这种生命力很好的运用在了1990年版的《洛丽塔》里。
结语
《洛丽塔》是纳博科夫一时的灵感,一世的骄傲,很多人不懂《洛丽塔》,或许就连纳博科夫本人也未必懂得自己的佳作真正想表达的内涵。而库布里克和莱恩从电影的专业角度出发揉和自己对纳博科夫和《洛丽塔》的理解,将当初备受争议的神秘之作《洛丽塔》搬上银幕,让文字艺术从平实的角色转化成视觉艺术的具象化,情景化,为《洛丽塔》的众粉丝献上了原著所不能显现的视觉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