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原因与具体途径

2016-10-25 00:42陈灵子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要素经济发展

陈灵子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西安 710062)



试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原因与具体途径

陈灵子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西安71006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本文首先在阐述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概念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原因;最后依据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阐述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途径。

中国;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PDF获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6.09.007

一、引言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生产力发展包括经济总量的扩大。20世纪60年代以后,传统观点受到了现实的挑战,一些国家人均产值快速增长,但社会和经济结构并未得到有效改善,贫穷和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有区别的[1]。美国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认为经济发展应该包含:对穷人的福利改善;消除贫困、文盲和疾病;改变投入与产出结构;实现劳动人口的就业;使具备广泛基础的利益集团参与决策。经济发展既有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总量的增加和经济效率的提高,还包括社会结构、意识形态和福利以及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更加广泛和深刻的涵义。但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很难有社会保障和福利的增加,离开经济增长而谈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和谐是不可能的。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化说明不同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变化,有两条逻辑线索可以说明经济增长的发展规律。一条经济增长的逻辑线索是生产要素不断内生化,另一条是生产要素之间的配合高级化。生产要素内生化是指经济增长所依靠的要素种类不断增多,增加每个生产要素的投入,促使经济增长。生产要素理论的演化就是将过去认为在生产中是外生变量的,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经济增长就取决于经济系统本身。对经济增长起作用的因素还有制度和环境等,制度可以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国家的法律、经济体制等,非正式制度有文化、习俗等。制度和环境不一样,经济增长就可能不一样,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有直接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土地、技术等,也有间接生产要素如制度和环境等,经济增长应该是多种生产要素参与的过程,这就是“生产要素多元论”。另一条经济增长的逻辑线索就是生产要素之间比例、配合不断高级化。如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是大量劳动与少量资本的配合,技术要求低,劳动生产率较低,因而产出较低;资本密集型产业,是大量资本与少量劳动的配合,技术要求高,因而产出较高;技术密集型产业,通过先进技术来降低能耗、降低原材料,使劳动生产率和要素生产率大幅提高,因而产出成倍增长。然而,科学技术和管理才能只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要把它转变为现实源泉,使技术进步和管理才能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还需要创新制度安排和意识形态,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新制度经济学在此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制度安排及其创新在宏观经济增长及微观经济绩效上的影响进行分析,反映了现代经济增长的客观实际。因此,经济发展首先是要素的投入量上要不断积累,这样发展才有后劲,这是经济增长第一条逻辑主线的要求。例如,东亚“四小龙”经济增长的成功在于高储蓄率和资本积累。另外,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创新管理方法;引进先进技术;对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也要调整。其次,经济增长的第二条逻辑主线的要求更为重要,即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合和比例,全方位考虑各种生产要素的整体协调,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运用企业家的管理才能将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2-3]。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人均GDP达到4283美元。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已属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但我国地区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处于转型阶段。根据学术界的观点,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如果转型顺利,经济发展会很快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如果转型不顺利,社会经济发展有可能停滞很长一段时间。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社会转型有密切的联系,直接影响转型是否成功[4-5]。

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与原因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根据我国当前国情和发展特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急迫问题,对“后危机”时期全球经济形势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在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以下种种原因,迫使我国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分配不公,贫富分化在增大

从“十五”到“十一五”(2000-2010)期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10.3%,经济实力大幅提升。虽然总的来说经济形势比较好,但有些问题矛盾比较突出。例如,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的定义,基尼系数低于0.2的属于绝对平均,在0.2-0.3的属于收入比较平均,在0.3-0.4的属于收入相对合理,在0.4-0.5的属于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的属于收入差距悬殊。世界银行数据库资料显示,我国2010年基尼系数达到0.47,大大超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0.315。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由改革开发初期的1.86上升到2010年的3.20。我国地区收入差距也很大,2009年收入最高的上海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838元,最低甘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930元,相差2.42倍。另外,行业之间最高最低的差距也由1978年的1.38增加到2009年的4.60。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中,收入差距过大,引起消费萎缩,对经济增长是不利的。因此,转换经济发展方式,一方面要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另一方面还要致力于分配公平,提升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改革保障体系。

(二)投入结构不合理,资源消耗在加大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资源消耗逐年增大。在资源总量方面,我国石油储量占世界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铝土矿不足2%。人均资源量更少,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是世界水平的一半,人均耕地、草地资源是世界的三分之一,人均水资源是世界的四分之一,全国数百个城市缺水,人均森林资源是世界的五分之一,人均能源占有量是世界的七分之一,人均石油占有量是世界的十分之一。2003年,中国GDP总量占世界总量4%,我国消耗了全世界7.4%的石油、31%的原煤、27%的钢铁、25%的氧化铝、40%的水泥。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5.5%,而耗费的标准煤、钢材和水泥,却分别约占全世界的15%、30%和54%。

(三)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我国目前环境恶化日益严重,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原因是各地区不断建设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由90年代的5.8亿吨上升到今年来的8.16亿吨;污水日排放量在1.3亿吨,各大水系超一半严重污染。很多城市空气严重污染,酸雨面积已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38%,每年新增数万平方公里;沙漠化面积达到174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18.2%,每年新增三千多平方千米。90%以上的草场退化,每年退化草原2.5万公顷。流域生态功能严重失调。华北平原出现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4]。据世界银行1997年统计,我国仅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就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8%[5]。

(四)过度发展重化工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从我国劳动力的供给来看,农村有大量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城镇中就业,城镇每年还有上千万以上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每年500至600万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我国高校毕业生待业率已达到15%左右,远高于社会平均失业率。2009年大学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仅86.6%[6],就业压力很大。从劳动力的需求角度看,近年来由于集中力量发展资本密集型工业,大量耕地被占用,农业需求劳动力急剧减少。工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技术替代人力,工业技术进步排挤劳动力的压力增大,国有和集体领域劳动力需求相对萎缩,服务业和小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也不明朗[7]。劳动力供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超过劳动力需求,目前我国的城镇失业率估计在12%左右。失地劳动者的增加,不但会扩大城乡和贫富差别,减弱我国经济的整体效率,而且还会造成社会不稳定。

(五)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过于依靠第二产业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但第三产业增加值并没有提高,一直在百分之四十左右。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发达国家低50%。第三产业发展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落后,制约着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限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限制居民的收入增长。同时,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靠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达到百分之五十。而且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依靠工业带动,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维持。这种过分依赖外需而忽视内需,重投资轻消费,重第二产业而忽视第一、第三产业,重大企业而忽视中小企业,重经济增长而忽视生态环境的结构性不合理现象,很难持续保持。

综上所述,面对日益急迫的资源环境约束、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使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

三、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

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紧迫问题,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根据经济增长的逻辑主线,在要素投入方式上,由依靠资源消耗向依靠提升科技水平、提升人力素质、创新管理职能;由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企业转变到多要素密集型企业协调发展;在需求结构上,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多渠道协调拉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由依靠第二产业拉动向依靠三大产业协同拉动转变;在企业结构上,由依靠大企业转变到发展中小企业,增加就业,促进消费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体可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推进自主创新,提高科技水平

经济学研究表明,现代经济的增长与早期经济增长最大区别在于,立足科学基础上的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或人力资源在生产中的作用提高。我国经济在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突出地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而影响结构优化的关键因素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于提高科技应用,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和内涵,用信息化改造整个国民经济。从国家层面上讲,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其他矛盾具有重要意义。从企业层面上讲,注重企业的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转化,革新科技体制,培养创新型科技队伍,形成长期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技术支撑。据统计,我国95﹪以上的企业没有自己的专利,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90﹪的出口商品是低利润的贴牌产品。我国既少专利,更缺专利制度,而美国建国之初就把专利制度写进了宪法,专利成为国家意识。我国已是WTO成员国,一定要加快自主创新,抢占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制高点,打造中国品牌,才能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其他矛盾。

(二)发展中小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就业和缩小贫富分化

促进中小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采用新型产业化路径、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竞争力和经济运行效率,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小企业形成的巨大消费需求平衡了大工业产生的供给,增加中等收入人口,解决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经济的创业、创新和竞争活力,缩小收入差距。我国每一千人口拥有的小企业在13个左右,比发达国家少35个左右,比一般的发展中国家少20个左右。

我国中小企业现阶段发展特点有:一是小微企业占主体。企业规模小、机制灵活、决策快,但在获取技术、信息、人才、资金方面,存在劣势。二是传统产业中的小微企业较多。随着生产要素成本提高;这些企业不创新就难以生存。三是小微企业主要分布在县域,可寻求的公共资源不足。这些特点决定了发展面向小微企业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必要性。因为政府作用的局限性,必须转变工作方式,构建社会服务网络,发展面向小微企业的生产性服务业,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近年来在较快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总体供给不足,服务质量和产业层次有待提高;基础性服务供给不足,高端服务领域严重滞后;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与制造业增加值的比率低;区域发展不平衡,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关联度比较低;面向小微企业的生产性服务业供给短缺,面向小微企业的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和融资平台功能发挥不够,与小微企业和产业集群的需求有很大差距[7]。

因此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既是促进中小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举措,又是解决劳动力充分就业、调整社会收入分配结构、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三)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调整就是要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首先,调整消费结构,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为此,通过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各种政策措施,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的长效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消费能力,引导消费结构升级。

其次,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淘汰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企业。按照技术水平高、资源利用率高、投入产出率高、产品附加值高的要求,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积极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推动绿色环保低碳的发展。

另外,调整产业结构。巩固第一产业,改造第二产业,促进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优化工业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升级,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西部大开发步伐,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同时充分发挥东部沿海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优化城乡经济结构,进一步完善各种所有制参与国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促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四、结论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也进行了有效的调整,但社会问题越聚越多,社会矛盾出现尖锐化的趋势。中国社会人数众多,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文化和教育的差距,都是客观存在,平稳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逐渐发展的动态过程。首先要对社会分配制度改革;其次,要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在教育上下功夫;第三,在制度安排上鼓励创业和就业,缩小贫富差距,使社会良性运转。这些转变,将对于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发展目标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1]梁小民.西方经济学教程[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

[2]Pure Kerr. Adam Smith’s Theory of Growth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Revisited[J]. Contributions to Political Economy, 1993, 12(1).

[3]贾根泉.报酬递增经济学:回顾与展望(一)[J]. 南开经济研究,1998(6).

[4]韩保江.中国发展的忧患之思[J].瞭望周刊,2004(7).

[5]袁春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表述的背景与原因分析[J]. 现代商业,2011(10).

[6]麦克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7]周天勇.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发展不足与就业困难[J].理论学刊,2009(11).

[责任编辑朱毅然]

Research on the Background, Cause and Approach of the Transition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s

CHEN Ling-zi

(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Xi’an 710062,China)

Transform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s is a national strategic decision o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based on stating the concept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discusses the cause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s transi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approach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s transition according to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s transition.

China;economic growth;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s transition

2016-05-31;

2016-06-28

陈灵子,女,辽宁沈阳人,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会计。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F120.3

A

2095-770X(2016)09-0026-04

猜你喜欢
要素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