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给道路货运带来什么?

2016-10-25 11:29祁娟
运输经理世界 2016年6期
关键词:交通运输物流

文/ 本刊记者 祁娟



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给道路货运带来什么?

文/ 本刊记者 祁娟

“当两大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碰撞,会激出怎样的希望之花?”

尽管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两业衔接互动的发展格局。但是,交通与物流融合发展不足,交通枢纽和物流园区布局不衔接,多式联运和供应链物流发展滞后,运输标准化信息化规模化水平较低等短板问题日益凸显,加强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已成为国家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质、降本、增效的重要选项。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终于有了行动:6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16条政策措施,明确了我国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的实施路线图。

“打通全链条、构建大平台、创建新模式”是核心

《方案》提出的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建成设施一体衔接、信息互联互通、市场公平有序、运行安全高效的交通物流发展新体系。其核心在于着力打通全链条、构建大平台、创建新模式,加快交通、物流与互联网三者融合。

核心之一:打通衔接一体的全链条交通物流体系

一是完善交通物流网络。完善枢纽集疏运系统、优化交通枢纽与物流节点空间布局、构建便捷通畅的骨干物流通道。二是提高联运服务水平。强化多式联运服务、拓展国际联运服务。三是优化一体化服务流程。推行物流全程“一单制”、健全一体化服务保障。

核心之二:构建资源共享的交通物流平台

一是建设完善专业化经营平台。二是打造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承载“一单制”电子标签码赋码及信息汇集、共享、监测等功能的公共服务平台。三是加强对各类平台的监督管理,强化平台协同运作。

核心之三:创建协同联动的交通物流新模式

一是构建线上线下联动公路港网络。二是推广集装化标准化运输模式。三是发展广泛覆盖的智能物流配送。

借助“互联网”构筑交通与物流共享平台

尽管政府、企业都高度关注两大基础产业的资源整合和要素共享,但就整体而言,我国交通、物流仍各自为政,处于分离、分割、分散式的发展状态。

“要推动交通与物流深度融合,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真正构筑形成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开放共享的平台体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如是说。

那么,该平台应如何搭建?汪鸣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由政府推动,企业、行业组织共同参与,整合现有资源,建设国家交通与物流共享服务平台。该平台的主要功能应包括提供“一站式”公共服务、促进公共数据交换共享和提升大数据对决策的支撑能力三个方面。

二是鼓励交通与物流企业拓展专业化平台的社会服务功能,推进“平台+物流交易”、“平台+供应链协同”、“平台+跨境电商”、“平台+金融保险”等多种合作模式,与国家共享服务平台合作共建,实现信息交换、数据共享、一体服务。

三是强化跨平台资源共享共用,加强对各类平台的监督管理。

多式联运是方案落地的突破口

经过多年建设发展,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基本形成,但线路与节点配套不足、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衔接不畅,过多的物流环节使得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与物流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压缩的矛盾依然突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贺登才认为,发展多式联运,构建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新体系,是提升物流业运行效率和效益的“突破口”。具体应从“五个一”建设上取得突破。

—基础设施“一张网”。统筹综合交通枢纽与物流节点布局,强化交通枢纽的物流功能,构建综合交通物流枢纽系统。根据区位条件、辐射范围、基本功能、需求规模等,科学划分全国性、区域性和地区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做好骨干物流通道布局,有序推进面向全球、连接内陆的国际联运通道建设。依托综合运输大通道,率先推进集装化货物多式联运。尽快打通连接枢纽的“最后一公里”,加快实施铁路引入重要港口、公路货站和物流园区等工程。

—运营管理“一体化”。推动大型运输企业、货主企业和物流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支持有实力的物流企业、运输企业向多式联运经营人、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变,增强“一体化”服务能力。探索建立各类物流运营主体联运服务、利益共享机制,创新经营模式。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各类运营主体优势,形成各种运输方式和各类企业合理分工格局,建立在专业分工基础上的“一体化”运营机制。切实落实企业首站负责、安全互认、费用清算等相关制度,保障各环节衔接顺畅的动态调整和应急处置。

—业务流程“一单制”。推进单证票据标准化,构建电子赋码制度,实现电子标签码在物流全链条、全环节的互通互认,以及赋码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共享。加快推广“一单制”,引导企业提供便捷运输,实现一站托运、一次收费、一单到底。推动集装箱铁水联运、铁公联运两个关键领域在“一单制”运输上率先突破。大力发展铁路定站点、定时刻、定线路、定价格、定标准运输,加强与“一单制”便捷运输制度对接。

—标准规范一根“绳”。制订完善多式联运规则和全程服务规范,完善和公开铁水联运服务标准。理顺从商品包装模数、托盘货架、集装箱、公铁水运输工具等全程单元化运输相关标准,推广使用标准化基础装载单元。建立共享服务平台标准化网络接口和单证自动转换标准格式。推进多式联运专用运输装备标准化,研发推广公铁两用挂车、驮背运输平车、半挂车和滚装船舶。支持发展大型化、自动化、专业化、集约环保型转运和换装设施设备。加强标准化基础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一把尺子、一根绳多式联运标准化体系。

—市场监管“一道令”。按照多式联运一体化需要,制定和完善交通物流枢纽和骨干通道规划,并保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交通专项规划有效衔接。进一步发挥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协调作用,研究协调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的规划、政策、标准等事项。加强各地方、各部门在体制、机制、税制、法制等方面的统筹协调,统一执法监管标准,营造统一规范的市场环境。

繁忙而有序的某公路港物流园

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三个层次”

“《方案》是我国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就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出台的文件,也是今后指导我国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德荣总结说。

他指出,《方案》从通道、枢纽和集疏运体系三个层次提出完善交通物流网络。

(一)构建便捷、通畅、骨干的物流通道是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的基础

《方案》从国际、国内两个视角,区分缓急“率先推进”、“有序推进”、“开辟一批”等,提出构建便捷通畅的骨干物流通道。率先推进集装箱运输骨干通道建设,有序推进国际联运通道建设,开辟一批跨境多式联运走廊。重点建设南北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澳通道、东北进出关通道、西南至华南通道、西北北部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以及6个方向的国际通道,实现内通外联。

(二)优化枢纽节点空间布局是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的关键

鉴于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货物运输枢纽又是物流集汇作业的节点,《方案》提出优化综合交通枢纽与物流节点空间布局,构建综合交通物流枢纽系统。

(三)完善枢纽集疏运系统是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的纽带

打通枢纽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推进枢纽周边“外循环”道路建设和进厂入园“微循环”建设。

上图:加快建设城市公用型配送节点和末端配送点,优化城市配送网络

下图:依托综合运输大通道,率先推进集装化货物多式联运

道路货运迎来利好

我国道路物流占货运总量的75%以上,但却是整个综合交通物流体系中的最短板,也成为制约交通与物流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此次《方案》当中,涉及推动多式联运发展,推动公路港建设,推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推动智能配送发展,完善无车承运人制度等多项内容,均与道路货运市场发展密切相关,未来将迎来几大发展利好。

1.推动多式联运发展

《方案》提出将铁路引入道路货站和物流园区的方案可谓切中痛点,对于进一步提高道路货运效率,强化多式联运能力将发挥至关重要作用。

同时,《方案》表明要研究集装化、标准化、模块化货运车辆等设施设备更新应用的支持政策,不仅将有力推动甩挂运输的进一步发展,也对汽车厂商研发标准化挂车、厢货和模块化汽车列车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2.推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与监管

《方案》提出“建设完善专业化经营平台,支持社会资本有序建设综合运输信息、物流资源交易、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等专业化经营平台”,对于仍在顽强支撑的那些物流信息平台而言,无疑是一剂政策强心针。同时,强化物流信息平台的合理监管,为物流信息平台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3.加快推进智能物流配送

《方案》中指出,“发展广泛覆盖的智能物流配送”。物流配送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提高城市配送和城乡配送,一方面鼓励资源共享,强化共同配送能力,推动仓配一体化建设,以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另一方面,要运用卫星导航、视频监控技术,构建货物在途跟踪体系,而这对于提升冷链配送的透明化成都和危险品配送的安全性来说有重要意义。

4.无车承运人制度日趋明朗

无车承运人是2016年公路货运市场改革的重头戏。

此次《方案》也写明:“进一步完善相关领域市场准入制度。交通运输部门要组织开展道路货运无车承运人试点,研究完善无车承运人管理制度。”

可以预见,无车承运人制度一旦全面铺开,将会对公路货运市场造成根本性的颠覆和变革,并将极大提高物流业集约化、规模化水平。

猜你喜欢
交通运输物流
繁忙的交通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小小交通劝导员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综合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