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航天优良传统谱写创新发展新篇
匹院人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上效祖国、下惠职工,以「匹院梦」助力「航天梦」、「强军梦」、「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郭 勇
谭千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作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骨干力量,始终秉承“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牢记“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企业使命,励精图治,潜心铸剑,在我国航天事业史上谱写了浓墨重彩的发展篇章。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以下简称“四院”)由原航天科工四院和原航天科工九院于2011年12月合并重组而成。
1969年8月11日,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了○六六基地(原航天科工九院前身)的建设。此后,一大批有志于献身国防事业、献身祖国三线建设的优秀儿女,从四面八方面奔赴鄂西山区,齐聚鸣凤山下,安营沮水河畔,拉开了三线创业的序幕。老一辈创业者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千方百计争任务、芦席棚里搞科研,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概,走出了一条战天斗地、艰难坎坷的创业之路,在祖国的航天型号发展史上洒下辛勤的汗水。
原四院成立于2002年7月,是我国专业从事航天型号研制生产的主体与技术抓总单位。所属单位历史积淀深厚,第四总体部成立于1965年,17所成立于1968年,307厂前身是1865年创办的金陵机器制造局,距今已有150余年历史,被誉为“中国民族军事工业的摇篮”。
几十年坚守使命铸神剑,一代代航天人前赴后继、披肝沥胆,谱写了“巨浪”奔腾、“东风”浩荡的壮丽篇章,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第一。由四院自主研制生产的多个型号装备及特种车底盘先后参加国庆35周年、50周年、60周年阅兵。在九三阅兵中,四院3型武器装备及2型配套底盘顺利通过天安门广场,扬了国威,壮了军威。
几十年矢志不渝拓市场,军民融合实现规模化发展,形成了“4+2+N”的民用产业发展格局。四院研制的快舟小型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快舟一号、快舟二号卫星,首创星箭一体化技术,创造了我国航天发射机动能力最强和测试发射最快的记录。四院还研发出世界首台220吨多轴重型矿用车、国内首台全路面救援钻机底盘、国内装载质量最大的自行式越野底盘、国内首台600马力重型牵引车、国内首台国产化500马力大功率液力自动变速器、国内首台万瓦固态光纤激光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继承航天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党建工作机制和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体系。探索出“把政治资源转化为企业资源、把政治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把政治工作转化为管理要素”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形成了“团结争气、开放包容、创新求实、同创共享”的优良传统,以及“有问题共同商量、有余量共同掌握、有困难共同克服、有风险共同承担”的协作观。
四院曾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等荣誉。还涌现了1位中央候补委员、3位全国人大代表,涌现出7位全国劳动模范、1位全国十大杰出职工、31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06位省部级先进个人。
忆往昔,峥嵘岁月,老一辈航天人鞠躬尽瘁,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奏响了一曲曲慷慨激昂的争气之歌。展未来,新一辈四院人豪情满怀,以战略性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及产品为牵引,以强化战略地位、拓展战略领域和提升创新能力为重点,着力开拓市场空间,抢占产业制高点,为建设“一流航天研究院”的目标努力奋斗。
一是坚持军品为本。围绕改革强军战略目标,主动适应武器装备竞争性研制和采购、“民参军”等体制机制新变化,把铸造国家安全基石作为首要职责,将圆满完成国防武器装备建设任务放在首位,按照“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保障一代”的发展思路,深入实施军用产业成本工程,推动型号武器装备系列化、体系化发展,持续提升四院在国防工业体系中的战略地位。
二是坚持军民融合。按照“4+2+N”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商业航天、激光装备、天然气装备、特车及重工装备四大重点产业平台建设,打造四大重点产业集群,引领四院民用产业“十三五”发展。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和前沿技术,坚定不移地走原始创新和综合集成创新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之路,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
四是坚持人才强院。坚持“靠发展吸引人、靠事业造就人、靠政策激励人、靠文化凝聚人”的人才强院战略,以提升人才队伍价值创造能力为核心,构建基于价值创造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为四院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队伍保障。
五是坚持文化引领。秉承航天传统文化优势,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航天三大精神和“求实、创新、协同、奉献”的航天科工精神,团结争气、开放包容、创新求实、同创共享,不断丰富企业文化的时代内涵,探索实践文化管理与企业管理融合促进的方式方法,筑牢企业发展的思想共识、文化纽带和精神基础。
六十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我国航天事业之所以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是基于一代代航天人持之以恒地努力,逐步探索出一条按照规律办事的科学发展之路。四院人只有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抢抓发展机遇,应对改革挑战,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上效祖国、下惠职工,才能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辉煌业绩,以“四院梦”助力“航天梦”、“强军梦”、“中国梦”的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