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露金 张 弓
创新以用户为中心
文/周露金 张弓
反对盲目的创新,反对为创新而创新,
推动的是有价值的创新。
折射出的是互联网肘代中国电科的创新哲学。
创新是推动中国电科事业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电科推崇创新,激励组织和个人大胆创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环境,使创新成为推动中国电科发展的常态。创新是一种精神、一种思维、一种习惯,中国电科永葆对创新的孜孜以求和矢志探索,每位电科人都是创新的参与者和驱动者。
释放创新活力,增强创新能力,培育创新环境,系统推进全面创新,破解创新驱动发展瓶颈制约。2016年1月,“中国电科技术创新体系重构工程”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其核心内涵就是“三三制”体系架构和“创新集群”思路推进创新体系重构,即逐步建立了军工、民品、科技“三业”良性互动,系统、设备、元器件“三级”有效协同,和以中国电科技术创新平台为核心层、以战略合作单位共建共管的协同创新平台为紧密层、以常态化技术合作的国内外企业和高校为松散层的“三层”合理布局的“三三制”创新组织体系,形成了开放协同的国际化创新资源汇聚平台。
自电子和信息革命为特征的全球第五次科技革命以来,电子信息技术已成为最具变革性的领域,技术创新交叉融合、群体突破、系统集成特征更加突出。中国电科15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是探索“国内卓越、世界一流”原创、前沿技术的摇篮,也是中国电科“三三制”科技体系架构的核心层,国家、中国电科最高层次的创新基地。长期以来实验室做的工作是“顶天立地”。顶天,即瞄准国家前沿,产出国际一流的原创性成果;立地,即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凝练研究任务、打通科技创新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电子信息控制重点实验室”与许多实验室技术崇拜和许多企业资本至上的理念不同,近年来,中国电科二十九所实验室,紧紧抓住市场需求、客户需求,将前沿技术创新聚焦产品与应用。
为了转变员工重技术、轻应用的思维惯性,实验室从“转变思想、搭建平台”着手,凝聚共识、引领价值导向。在转变思想上,实验室针对专家、骨干、新员工制定并实施了分层分类的创新培训计划,通过学习讨论会,开展“应用驱动”的创新研讨,引导员工形成“关注用户、聚焦需求”的价值导向。在搭建平台上,通过与一线产品部的实验室合作,触发需求对接交流,为员工深入了解一线产品技术需求畅通了渠道。正是实验室在员工培训、信息支持、应用对接等方面的大力支撑,保障了重点实验室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示范项目——“高功率微波拒止技术转化应用”在警用安防领域的成功转化,并成为中国电科获得转化激励的首例项目。
行为方式转变,实验室每年针对重大难题,成立突击队,聚焦技术难点,合力攻坚克难。两年前,实验室启动了“把战场带到实验室,把实验室带回战场”的某重大技术引进项目。该项目技术难度大、计划时间紧迫。为了快速实现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并在解放军装备中形成能力,实验室依托占比80%的党员骨干,成立了技术研究突击队。突击队将敢打硬仗的决心付诸实际工作,披星戴月地开展技术攻关与验证,最终在短短一年内成功完成了复杂环境构建、对象建模与半实物仿真等3项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并协同产品部门,将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型号研制,为装备能力交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对此,中国电科二十九所所长毛嘉艺认为:“基于端到端这样一个研发流程,使得整个研发建立在理性决策的基础上,建立在市场需求——显性的客户需求与隐性的客户需求之上。失误率降低了很多,成本浪费大大减少,组织对个人的依赖也降低了。”
反对盲目的创新,反对为创新而创新,推动的是有价值的创新。折射出的是互联网时代中国电科的创新哲学。
↑ 工作场景
人、物、环境是一个共生的生态系统,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良好的创新环境能够催生创新,为企业技术创新拓展空间,文化环境建设在创新文化构建的最重要作用在于培养员工“将创新养成一种习惯”。
走进中国电科二十九所二级产品部“协同设计空间”,传统的设计区和协同设计区“泾渭分明”——工位隔板被去除,空间布局变得开阔,柱子四周装上玻璃写字板,促进自由交流;最新设计理念贴在文化墙上,鼓励经验分享。
开放、协同的设计理念在军民融合产品研发设计中的得到实践,区别于传统的分系统、分机设计工作方式,协同设计开放自由的工作场景、通过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引导员工以系统思维实现技术的代际突破。
这是2016年1月,中国电科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左群声专题调研中国电科二十九所科技创新文化环境建设的一个场景,此外他还考察了“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四个一代创新文化环境如何潜移默化地改变员工的行为方式。
“从2013年投入使用以来,短短3年,研制一代的协同设计空间已经先后送走了三批设计团队,包括北斗导航、新机平台和综合探测等等。”中国电科二十九所党委书记姜道安介绍道。在这里,众多80后以“优异的系统方案、国际领先的星间链路技术、时频技术、第三代半导体技术”的伟大创新科学实践,实现了关键技术和核心元器件的“自主可控”,在我国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上全面实现了“中国创造”,有效降低卫星系统的制造、运行和管理成本,极大提升了北斗导航卫星的全球服务能力,为我国北斗系统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
同样,探索一代的“创想空间”,已成为原创技术研讨的灵感孵化器,轻松、开放、灵动的环境设计,为大家提供了自由的讨论空间,创新的火花和灵感被源源不断地激发和碰撞。一次对淘宝顾客行为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研讨,激发了员工对新型雷达行为识别技术的研究灵感,并成功申请到某重大探索项目。
让创新成为企业的一种价值导向、一种时代追求、一种责任担当,才能引导企业把创新当成一种习惯,持之以恒创新,一以贯之创新,进而真正把创新热情转化为创新的动力,把创新智慧转化为创新的价值,最终成就一个企业的不断崛起。然而创新不仅仅是存在于研发部门,科研生产一线,创新文化气质呈现出另一种面貌。
在“大国工匠——军工绣娘”潘玉华扎根二十载的微电子组装一线,与高技能工人互为补充的微系统集成工艺日新月异,层次上形成“SoC、SiP、SoP”,不断循环上升发展。在这里,中国最先进的“机、弹、星”等领域微系统产品,不断涌现,工艺创新展现出蓬勃生命力和强大的潜能。不断创新、成就卓越,在中国电科,无论是研发人员,还是技术工人,青年们感知环境、感知他人,感知自己、感知组织,从而自我反思、自我提升,激活了自我创新的潜能、将创新养成一种自觉的习惯。
营造万众创新的文化氛围,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才能使创新文化成为企业创新的内聚力。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科技的快速推进,各类创新主体合作层次显著提升,创新要素流动空前活跃。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平台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种新模式,也成为高科技企业创新活动的一个新趋向。
2015年12月12日,中国电科第二届“熠星大赛”终极路演闪耀上演,8个创意项目从来自全国50多所高校的504个报名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摘取7540万元的天使投资,堪称去年“双十二”最大订单!“中国电科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以下简称“熠星”)这个时下最著名的央企创新赛事,以“助推创意,协同创新,产研结合,发展共赢”为理念,面向全国高校师生和中国电科员工,历经3个月创意征集、创意筛选、导师辅导、天使对接等环节,经过42名专业导师为期2个月的精心辅导,94个项目团队与27家中国电科成员单位、37家社会投资机构进行对接。自2014年5月从清华大学启动,熠星经过两届的运营,已经成长为央企实施“双创”战略创新实践的最精彩的名片。
时光回溯,2011年6月,在中国电科二十九所,一群谙熟军用技术,却热衷于将军用技术为民生所用,敢想敢干的青年,创办了被称为“蓝星产品创意大赛”的赛事,矢志破解科技创新的珍珑棋局,建构科技创新的产业化机制,找到适合央企科技创新业态的新模式。于是,以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兴趣、爱好、技术、商业模式、加入天使投资环节等要素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年轻人容易接受的、带有娱乐元素的、公开透明的科技创新大赛形式,即蓝星产品创意大赛(以下简称“蓝星”),在这个创新的“非诚勿扰”平台上,员工将个人梦想兴趣和职业发展相结合,创意与资本牵手对接,从而促进创新的市场化孵化和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
2011年首届蓝星,26支队伍参赛,一批优秀作品快速进行成果转化,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2014年第二届蓝星,68个团队参赛、8个团队全部实现与天使投资人的对接,争取到共计670万的种子轮意向孵化资金。所有这些项目并不是靠行政决策,而是根据市场实际需求,通过员工自下而上的创新,由天使决策投资来完成。同时,员工看到了他们的价值创造力的无限可能。从蓝星到熠星,中国电科不仅建立起完善的机制体制,充分利用集团内外资源,确保赛程顺利进行;而且切切实实从态度上、从行动上都把熠星大赛当作一项重要的事业来推动。
作为央企,中国电科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发挥中央企业的技术、人才和资源优势,全面携手社会创新力量,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体系,共同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国电科盘活了内外资源,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实现梦想的舞台,与投资者建立良好的合作与协同机制,实现多方共创共赢。
而今,中国电科不仅仅是一个军民融合的创新舞台,也是有创新梦想的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事业舞台。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