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绘花鸟神韵写意花鸟画作品欣赏

2016-10-22 03:21:03
中国设备工程 2016年11期
关键词:李苦禅康宁花鸟画

笔墨绘花鸟神韵写意花鸟画作品欣赏

在传统绘画中,大写意是用高度集中的方法来表现生活,借助笔墨抒发灵性的艺术,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升华。在赵复民的花鸟画中,流露的始终是一股勃郁的富于热情、重于生命色彩的艺术精神。在苦禅大师笔下经常出现的雄鹰,于他的画面出现时也被加入了一些古朴细腻的笔法,昂扬挺俊,有着强烈的生命律动;他画鱼用笔简古,形态生动,令人如闻“泼刺”之声,堪称一绝;他画的荷花厚重踏实而笔法多变,更在兴致起时点画成菊,画中飞鸟,昂然四顾冷艳雍容,神韵毕现,令许多业内外人士为之倾倒。可以说赵复民既心摹手追继承了苦禅大师的大气磅礴、赋形简洁的衣钵,又融入了康宁大师笔精墨妙、更加细腻沉稳潇洒的笔墨精神与典雅脱俗的灵动气息。将大写意和小写意相结合,以独特的绘画风格、审美品位、境界高度与笔墨技巧、章法经营等,共同营造了他花鸟画渐入佳境的总体风貌。

醉心绘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赵复民出生在山东,自幼便喜爱绘画。小的时候,他走到哪里就画到哪里,家乡的山水、田野的花草都成了他的绘画素材。1974年,赵复民走进了军营,绘画的天赋使他成为原解放军二炮后勤政治部电影放映队的放映员,以后又结缘影视,走上摄像和导演的岗位,同时在影视艺术上的成长也进一步提升了他绘画的境界和水平。

绘画离不开文化的熏陶。在这方面,父亲给他的影响很大,这个1937年就参加革命入党的老党员,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洗礼,读过四书五经,在教育子女上从不打骂,而是吟诗、举例子,因势利导,这在赵复民的心中刻下了很深的印记。赵复民至今还记得五六岁时他背的第一首诗,是曹植的《七步诗》,这首诗就是父亲看到小时候他们兄弟之间经常打闹,便给他们背诵和讲解的,借以告诫他们兄弟姐妹要重亲情,要和睦相处。

部队的工作使他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时间从事绘画创作,那段时间,一有空闲,他就到琉璃厂、荣宝斋认真学习前人、名人的画艺。《芥子园画谱》、八大山人、王雪涛、李苦禅等人的画册一股脑地搜罗,尤其是李苦禅大师的作品和画集成了他的最爱。

后来他又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业,在这里,从摄影、摄像、美学,到色彩、光线、光感,他都有了全面的认识和提高。在这一时期,当时的美术教授宋洪荣老师对他的影响十分重要,宋教授重视把握艺术的总体基调,强调艺术从色彩、结构、气氛、内容等要整体性强,做到和谐统一。此后,赵复民不论是在影视还是绘画方面,始终注重追求画面的总体效果和视觉震撼力。这一点,在他画大画时表现得尤为突出。他的大画从总体结构、色彩把握、比例、视觉均衡上十分和谐,仿佛交响乐一般,多个乐章一起奏响,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例如作品《君子风姿》,丈二的尺幅,用墨上,墨色把握黑灰相称,结构上,每朵花、每个荷叶态势的把握,以及风吹荷叶的走向,都十分和谐,茎叶、花蕊一起奏出画作最强音。整幅作品,那么多的荷叶、荷花、藕的点缀,呼应十分协调,毫无杂乱无章的表现。

求教名家 艺术之路矫健前行

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赵复民当了导演。中央电视台和新闻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大型纪录片《中国当代画家》时,担任导演的赵复民,负责采访中国近现代卓越的花鸟画家、中国大写意花鸟国画大师李苦禅最得意入室弟子康宁大师,由于对李苦禅大师画风的喜爱,他对康宁大师从那时起就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崇敬,也和大师因影视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师赠给他的画册,他视为珍宝,回家后常常抱着画册,细心揣摩,画笔不辍。

康宁大师是我国近现代卓越的花鸟画家之一,是著名大写意画家李苦禅大师“最得意的弟子”。范曾大师语:“苦禅弟子中,格调卓尔不群,首推康宁。四十载焚膏继晷,不惮寒暑,常以乃兄康殷‘造化千秋添异彩,我于此处悟天人’精神策励,奔赴绝尘,无暇反顾,于写意花鸟画坛雄视阔步亦三十年矣。窃以为苦禅之后,薪承火继,有待来者。此绝非今日于货殖市肆中钻营之徒可承担者,康宁岿然自在,于风云中立定精神,故能不受浊流影响。其画洗尽铅华,不媚俗眼,以淋漓水墨,独得擅场。出于苦禅而又不为所缚者,以苦禅用笔多篆隶,而康宁用笔多行草;苦禅高古凝重,康宁清新俊逸,师授徒变,术业之前进,端赖于斯。”康宁大师追求文人画,注重想象力的发挥,工学兼备,笔墨精到,作品表现力丰富,令人赏心悦目。

在很多人看来,接下来的拜师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了。然而赵复民却认为,拜师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人生大事,首先是选好老师,通过和康宁大师的交往,康宁大师低调处事、为人谦和的高尚品质深深感动着赵复民。他还发现,大师每天都要临贴习字、一丝不苟,几十年如一日,尤其在草书方面,功力十分深厚,就连专业的书法家也会敬佩十分。大师经常利用散步之时背诵诗词佳句,如《离骚》、《滕王阁序》、《岳阳楼记》等,那种惜时如金的敬业态度也非常令他感动。

其次是是否具备了当学生的条件。最初,赵复民并未告诉康宁大师他也在绘画,他只是经常给康宁大师打电话或到大师家中拜访,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拜师前的那一年,赵复民才告诉大师自己也在涂鸦,在画画,并把自己的作品拿去,让大师指点,康宁大师看到赵复民对他的画风竟然十多年不变地心摹手追,让大师和夫人深有感触,不仅对他悉心指点,还告诉他说:“以后就不要再把导演工作放到主要位置了,干了几十年了,该歇一歇专心学画了,今后不管什么时间,你可以随时到家来找我……”

经过十多年的酝酿,在那个水到渠成而来的日子,赵复民来到康宁大师的家中,正式拜师成为了大师的入室弟子。大师对赵复民十分喜爱,精心为他准备了画稿并盖上印章,还注上“为复民课徒稿”的字样。

康宁大师的花鸟画,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将艺术精神在当前大文化时代中延伸与创造,他的作品因而体现为承前启后的特点。拜师后,康宁大师对赵复民要求也十分严格,有一次,赵复民把自己之前的作品充当作业,遭到了大师的严厉批评。

在对赵复民的指导上,大师对怎样控制笔墨,怎样调好墨和水的比例,怎样画好水、鸟、花草等以及用什么笔,怎样来表现小鸟的羽毛、眼睛,以及八哥怎么画,麻雀怎么画都对他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并在细微之处,手把手亲自指点。在那些难忘的日子里,赵复民的绘画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在系统地学习了李苦禅、王雪涛、康宁等名家绘画的基础之上,他在小写意花鸟绘画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画风。

不同的艺术家有着不一样的绘画风格,或俊秀、或宽博、或厚重,然而最终传达的是一个人的修养。赵复民面相英俊,敦厚、和善,为人坦荡、真诚、质朴、率真,儒雅不失风趣,平和不失自信,务实不尚虚华,其亲和力、感染力全都洋溢在他那丰富灵动的线条、墨色中,没有任何遮掩。其实,他本可以在笔墨中故作高深,隐藏得更好,或者以简单写复杂,把自己装扮得更沉着内敛或高大。但他无意于此,他所追求的就是要全身心地享受艺术的自由,他觉得自己有话要说,他要在纸面上倾吐、表达,并渴望在自己的表达中倾听到回声。或许正因为这样,他的艺术世界才如此生动,引人入胜,魅力无穷!

一幅幅况味不一的水墨卷轴,一张张神彩蕴藉的花鸟世界,在他精妙的画笔勾勒下,栩栩如生了起来。赵复民在作品中尽量表现出他对大自然,对万物的亲切感与敏锐的感受力,正是在这样生动的、个性特点鲜明的艺术风格与形式语言秩序中,画家建立了自己的艺术平台,借此表现出大自然的千姿百态与万物纷呈的生命活力,表现出中国画笔墨演绎的无穷魅力与美感,传达出天机流动之韵,使花鸟世界的一枝一叶重新焕发出鲜活的色泽与生命旋律。

不断进取 天道酬勤终结硕果

赵复民始终保持着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其绘画作品,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曾多次参加军内外不同画展并获奖。

一个画家要有所作为,仅有高起点是不够的。“生活的积累”、“艺术上的勤奋”是保持活力的基本条件。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无源之水是不能源远流长的。画家对生活的认知、体验以及丰厚的积累,是艺术腾飞的基石。勤奋是笔墨技巧提高的前提,是绘画艺术创作成功的保证。赵复民在部队从事电影电视导演工作的几十年间,戏曲、音乐耳濡目染,幻灯制景,艺术采访,这些看来与花鸟画相邻而又不搭界的工作经历和生活磨练,不经意间为他提升绘画艺术内涵和意境做了丰厚的储备,可谓功夫在画外。

明末清初画家石涛《画语录》中说:“墨之溅笔也以灵,笔之运墨也以神。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康宁大师提出画家除了要达到笔精墨妙,就要有广博的知识、深厚的艺术修养,还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真切的思想感受。大师说:“老师就像一颗大树,学生可以乘凉,可以学到笔墨技法,但也会有阴影笼罩,要走出阴影很难,往往许多人走不出来,甚至走偏,要有作为,有成就,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再凭勇气打出来自己的天地。”

对于这些话,赵复民奉为珍宝。他在自己几十年绘画的基础上,始终坚持走“既学习大师,又要保持自己的个性,自己的领悟”这样一条路。画贵精神,华冀伦《画说》中云:“画无精神,非但当时不足以动目,抑且能历史,而精神在浓处,尤在淡处,淡而精神,斯有精神尔。”赵复民的花鸟画,气韵生劲,情理通会,妙趣天成,焕发着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清新雅逸的气息,扣人心弦,悦人耳目。艺贵会通,通会之际,及造妙境。多年来,赵复民在中国花鸟画广阔领域里广采博取,吸收传统精华,借鉴现代创新意识,不断丰富自我修养,他画路宽、题材宽、思路宽、视野宽,在他的聚焦下,一花一草、一枝一叶、一虫一蝶,或以形写神,或神传情,形神俱佳,自成天趣,栩栩如生。

赵复民的花鸟画流露的是富于热情、重于生命色彩的艺术精神,是对李苦禅大师和康宁大师花鸟画妙境的归纳,这种精神实际上也就是文化品位格调的表现以及精神境界所达到的高度。

艺术是一种无悔的追求,追求永不倦怠的激情,追求最肆意的挥洒和最和谐安宁的意境,艺术更是经过锤炼之后的最简练有力的创作。作为一名军旅画家,赵复民已然可以在自己的艺术境界里张驰有度、游刃有余,并深谙艺术创作中的奥妙。这在他的画作《江山如铸》里表现得十分充分。画面上六只雄鹰,各具神态,脚下的青松、巨石,远处的青山,无不令人暗暗叫绝。这既表现着他丰富的绘画技法,又体现了他大写意花鸟用笔开阖有度,以神写形,和小写意如气行于机体,笔笔能动相结合所独具的韵味和笔墨精神。

2015年5月30日,在由民族文化宫、国家民族画院主办,中国民族艺术馆承办的“盛世中国——2015当代书画名家系列邀请展”上,众多书画爱好者、艺术家及各界人士纷纷前来,一睹参展书画艺术家作品的风采。在展览期间,李苦禅大师的弟子、著名画家郑樵先生,在观看展览时,对赵复民的作品大为赞赏,在他的大幅作品前,久久驻步,不愿离去。他对陪同在身边的中国民族画院的副馆长说:“这幅作品用墨丰富,布局构图取势奇崛大胆,颇具苦老的画风。细细赏过,又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品中的细腻,既有画家在意象表达上的独到的感悟,又有画家直抒胸臆的挥洒。在继承传统写意花鸟绘画艺术的基础上,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画风……”

正如赵复民所说:“绘画艺术不是摄影,也不是复印,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领悟画外的笔墨精神。”

猜你喜欢
李苦禅康宁花鸟画
浅析唐代壁画中的花鸟画
国画家(2021年4期)2021-10-13 07:31:58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国画家(2021年4期)2021-10-13 07:31:48
吴国良花鸟画选
人以修身为本 年年月月康宁
李苦禅的豁达
中外文摘(2021年6期)2021-03-25 08:06:12
刘康宁
院体花鸟画是怎样来的?
艺术品鉴(2020年7期)2020-09-11 08:05:42
画出激流的声音
康宁SMF-28?ULL光纤
现代传输(2016年4期)2016-12-01 06:42:57
康宁SMF-28®ULL光纤
现代传输(2016年2期)2016-12-01 06:42:44